APP下载

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与效果探讨

2021-02-23王晓娜闫东

健康体检与管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王晓娜 闫东

【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与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围术期护理,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活力评分)、心理状态评分(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和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患者尽快康复,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评分

子宫腺肌症是妇科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原因是子宫肌层由于受到子宫内膜腺体、间质的入侵而出现病变,该病的主要发病群体是30-50岁的处于经产期的中年女性,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还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近些年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子宫肌腺症的患者数量越来越多,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全子宫切除术。在实施手术的整个过程为患者提供高效的、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能够对手术效果进一步提升,还能够大幅度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本研究分析了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年龄24-54岁,均龄(45.64±3.28)岁;观察组年龄25-55岁,均龄(45.89±3.34)岁,两组资料(P>0.05),能比较。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评估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饮食和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围术期护理。(1)术前:护理人员要把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阴道等手术准备工作做好,叮嘱患者术前食用半流质食物,为患者清洁阴道,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疏导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为患者讲解手术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手术成功的自信心,术前指导患者进行翻身、咳嗽训练等。(2)术中:把手术室温湿度调节到患者舒适的度数,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3)术后:监测生命体征,向患者明确饮食原则(少食多餐、不食用产气、产酸的食物);术后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多种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感,遵医嘱给予疼痛异常强烈的患者止痛药物;针对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进行疏导;叮嘱患者注意保暖下肢,对患者恢复情况正确评估,鼓励患者尽早小床活动;关注出血情况,一旦出血量、颜色等方面出现异常要马上和医生联系,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1.3 指标观察

(1)对比两组临床指标。以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评价。(2)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3)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以SF-36量表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活力评分评价。(4)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评分。以焦虑(SDS)自制量表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以抑郁(SAS)自制量表评价患者的抑郁程度,分数和不良心理成正比[2]。

1.4 统计学分析

SPSS20.0处理数据,( ±s)與(%)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t值与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指标

观察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

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活力评分:护理前两组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评分

SAS、SDS评分:护理前两组对比(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临床中妇科常见的、多发的一种生殖器官良性肿瘤为子宫腺肌症,大多数情况下该病在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影响,随着病情的日益恶化,患者会逐渐有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等症状出现,严重的降低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现阶段临床中主要采用全子宫切除术的方式治疗该病,该手术虽然能够把病变组织去除掉,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对手术和预后效果造成不利影响。以往临床中都是使用常规护理为子宫腺肌症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该护理模式围绕疾病开展,护理的重点放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虽然能够确保手术的有效性,但是不能真正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导致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是很满意。

围术期护理是在手术整个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该护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全面性、系统性,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多角度的护理服务,该护理模式下,护理人员不仅要重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要从心理、疼痛、并发症、饮食、生活等多方面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为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提供围术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负面情绪,促使患者以轻松、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手术效果,还能够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同时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给予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改善临床症状和不良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使患者尽快康复,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龚芳.综合护理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围术期的效果探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v.26(7):99-100.

[2]谭燕萍,张海芹,黄育晶.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研究[J].黑龙江中医药,2020,v.49;No.309(1):167-168.

[3]赖琳萍.分析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4):182-183.

[4]晏素琼.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腺肌症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智慧健康,2019,5(12):147-148.

猜你喜欢

子宫腺肌症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人性化护理用于小儿心肌炎患儿的临床价值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曼月乐联合达菲林、优思明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POSSUM和P—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髋关节置换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的价值
护理干预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
有创呼吸机的临床护理体会
65例子宫腺肌症的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分析
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