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民”手法 深入民心

2021-02-23余浩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6期
关键词:民情黄梅戏民歌

摘要:《於老四与张二女》是属于故事新编的湖北黄梅戏经典剧目。这部戏在经历数年的改编、创作、排演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好看又好听的该剧目深受广大戏迷的热爱,并经演不衰。笔者将从“三民”——民情、民俗、民歌三个部分来解剖为什么这部戏能够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以期为戏曲如何抓住观众的角度带来一点思考。

关键词:黄梅戏;《於老四与张二女》民情;民俗;民歌

《於老四与张二女》是湖北黄梅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剧目,这出明快清新、质朴优美的黄梅戏自1983年搬上舞台以来,经演不衰,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并曾进京演出,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这出戏描述了一个在黄梅农村久为流传的真实故事:农家姑娘张二女与憨厚老实的青年农民(家庭帮工)於老四,在共同生活、劳动中产生了爱情,但这种婚姻自主的行为却遭到了充满封建礼教思想的大伯张大维的极力反对。这对恋人痛恨买卖包办婚姻,执着地追求婚姻自主,几经周折,最后巧妙逃出虎口,有情人终成眷属。笔者主要从民情、民俗、民歌,“三民”三个方面来分析这部戏。

一、民情

《於老四与张二女》之所以好看,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剧本的灵魂(思想内核)对于民情的体恤。该剧是一部轻喜剧,节奏轻快明亮。这是一部爱情轻喜剧,是一部提倡婚姻自由、普通人民能够共情的具有浓烈乡土气息的地方戏。它的思想内核反映了广大人民对自由的渴望、对幸福的追求。到今天农民仍然是中国的一个庞大的群体,这部戏能够反映农民的所思所想所做,并且在表现手法上面非常地“亲民”,采用的是普罗大众都能够理解的通俗表达方式。生活劳动一起的普通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故事,它不像《西厢记》这种本子,它不是写才子佳人、公子小姐式的阳春白雪式的爱情,它就是泥土里生长出来的普通人民的爱情渴望与观念。在中国这样一个大陆国家,人民对于泥土的情感是非常深厚的,因此题材的选择本身就是普罗大众所熟知的。然而历代许多戏剧当中描写的都是王公贵族式的才子佳人爱情戏,对于普罗大众、反映农民的爱情观念的本子却很少,这一点也让该剧占有很大的市场。并且该剧采用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的表达方式。因此,这个戏它就既真实又好看。

二、民俗

《於老四与张二女》剧中对于地方民俗文化的运用与推广也十分地合理恰当。在全剧中一共运用以下几种民俗文化:推车、跑驴、赶会、打连厢、叫魂、吹石头、哭灵、过嘴。这些都是地方特色,将其运用在这样一部爱情轻喜剧当中,不仅让该戏更具看点,增加了许多文化地域特色,而且还平添了许多趣味性。用老百姓的话说“够味儿”!而且这些民俗文化并不是简单的堆砌在一起,它是根据剧情的发展,十分灵活、和谐的镶嵌在每一幕当中。例如:张二女被大伯关在柴房里,五哥想出法子让二女锯窗以便逃跑,而这个时候大伯的到来让二女只能停止锯窗,这个时候用“打连厢”的民间常用的娱乐法子来“掩盖”锯窗的声音,剧情上合理,并且又能够感受到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特色,让人沉浸在剧情里哈哈大笑,同时又对这种民俗文化拉近了距离。

三、民歌

《於老四与张二女》剧中对于民歌的使用是该剧的又一特色。民歌在该剧当中充当了剧情色彩以及剧情走向的底色,其中主要体现在剧本的唱词上。因为於老四与张二女不是阳春白雪的才子佳人,他们是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民。因此,他们的唱词不能够太“雅”,但是也不能太“俗媚”。如果一对劳动的农民青年唱词是《西厢记》那样儒雅文学,那这就太不符合人物的社会环境设定了。但是如果唱词太过于鄙薄低劣,那又不能够具有观赏性了。因此,对于唱词的把握,如何能够体验人物的典型性,并且体现该剧的地域特色,这对以歌舞演故事的中国戏曲中的唱词来讲,是需要下极大功夫的。例如:

“二女:(唱)我有知心话,碍着五哥他。暗借花和蝶,点破四哥他。四哥哥吖!

老四:哎!

二女:(唱)是花向着蝶,还是蝶爱花?哪个爱哪个,请你来回答。

老四:(唱)花也向着蝶,蝶也爱着花。花蝶两相爱,一对小冤家。”

这段唱词是二女和老四想要互诉情肠,但是碍于五哥在场,于是在“推车”一场中的借用“蝶和花”这种在田间劳作经常能够见到的场景来比兴。唱词浅显易懂且诙谐有趣。通篇的唱词对于当地的俗文化、民间文化以及剧情的需要与表达上达到了很好的契合。以至于曾经有人看完这出戏,还以为唱词是农民写出来的,非常契合当时当景。可见作者在唱词上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

其实,《於老四与张二女》该剧还有很多值得去仔细推敲和评述的地方。例如对于节奏的把握上也非常的符合现代人的观看习惯。作曲非常优秀,朗朗上口,且婉转动听。做一出好看又好听的戏,对于当今的多元化的藝术表现形式时代来讲,这是戏曲走向振兴必经之路。

《於老四与张二女》是湖北省提倡黄梅戏回娘家的经典剧目之一。地方戏想要在当今多元化艺术时代、以及地方戏曲文化百花齐放的时代能够走出去,探索新的表达方式是戏曲面临的一个重要话题。

参考文献:

[1]杜雪. 黄梅戏《於老四与张二女》的音乐主题贯穿发展手法论略[J]. 广播歌选,2007,(08):73.

[2]汤金城. 《於老四与张二女》晋京演出的前前后后[J]. 湖北文史资料,1996,(02):6-14.

[3]汤金城. 一出有深远意义的好戏——忆黄梅县黄梅戏剧团首次晋京演出《於老四与张二女》[J]. 黄梅戏艺术,1993,(Z1):113-122.

[4]杜达金. 黄梅戏《於老四与张二女》的音乐主题贯穿发展手法分析[J]. 黄梅戏艺术,1991,(04):88-95.

[5]段雨. 认真开垦这块处女地——访《於老四与张二女》的作者[J]. 黄梅戏艺术,1989,(02):25-31.

[6]翟乔松. 《於老四与张二女》音乐创作漫笔[J]. 黄梅戏艺术,1989,(02):101-109.

[7]心言. 魅力,来自乡土气——观黄梅戏《於老四与张二女》[J]. 黄梅戏艺术,1988,(03):76-79.

作者简介:余浩(1988.04-),女,汉族,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教师,讲师。研究方向:戏剧戏曲

猜你喜欢

民情黄梅戏民歌
南闸民歌 留住乡愁
了不起的黄梅戏
浅谈安庆地域文化与黄梅戏传承发展
黄梅戏曲课
编者的话
泸州市纳溪区:1005名民情直报员确保民情直达
民情写在“日记”里 有的放矢解难题
“民情日记”贵在真情实意
穿花衣 唱民歌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