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下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研究

2021-02-23刘玉晓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6期
关键词:朗读教学多媒体小学语文

刘玉晓

摘要: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持续推进,诵读经典等活动持续展开,对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小,经验阅历不足,对文本的认知理解也比较肤浅,在朗读文本中比较容易遇到障碍。比如一些成语读不懂,一些小说的情节设计看不明白,或者在朗读中没有真情实感等。这种情况的出现,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合理的引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多媒体

在低年级的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安排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课堂氛围十分轻松、自在,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自读、小组朗读、两人组合等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朗读。由于小学生的自律性较差,往往在朗读的过程中会夹杂一些课外的内容,所以往往会导致在快下课的时候教师才会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朗读是现代语文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朗读,既可以检验学生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感,也可以在阅读中开阔眼界、增长见闻,提高学生的认知深度。文章基于當前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在开展朗读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展开教学研究。

一、模仿朗读增强语感

朗读教学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模仿。模仿能够直接完成朗读的感知任务,增强语感。语言的朗读具有共通性。英语朗读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模仿标准的视频中的对话发音,汉语语言的朗读更是如此,很多时候我们自认为我们是母语就忽略了模仿这一重要的方法。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而培养语感最为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朗读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网络的现有资源找寻优秀的朗读声音范本,模仿它的语音、语调高低、强弱、缓急长短、语气、语速甚至是神态。例如剧本教学中,课表中的剧本都是流传很久的经典剧本,有很成熟的剧本表演范本,教师可以高效的运用名家的演出剧本,让学生对某一片断加以模仿,并且利用现代的技术,在表演时加上恰当的舞台音效,或者声频或者影像或者剧本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切的感受到剧本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特点,从而深入探究剧本传达出的深层次的思想意蕴,老师未加一言一语的点评文本,学生通过模仿朗读和现代媒体轻而易举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而新诗部分的朗读可以模仿央视历年的《新年新诗会》,剪切其中一部分进行剪辑,研读性的朗读诗歌让学生主动进入了语言文字的分析解读中,增强了学生的语言感知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建立朗读平台

促进自主朗读的实现现代媒体的交互性和个性化的特点,教师可以对教学时间及时评价,而且可以和学生一起共建师生共同参与的信息分享和成果共享的基地,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相互促进,学生们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点评,教师得以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更适合学生的朗读过程;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朗读过程和朗读结果,指导学生改进朗读的方法、态度,从而提升个别学生直至整体学生的朗读效率的提高。运用现代媒体实现全员朗读在实际的朗读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往往不能全部和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教学之中,只有部分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其他学生都是跟着滥竽充数,或者热闹一下,或者一声不吭,或者扯着嗓子喊几声练练肺活量,但应用了现代媒体,对全体学生都有了要求,即使当时没有及时的发言,也可以一对一的沟通了解实情,加以解决,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朗读教学中来。

三、服务教学重难点

教学中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多数是学生所未知的东西,而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本,就必须跨越时空,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和文本零距离接触。信息技术手段在这一点上具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教师在教学时可合理加以运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教师无论怎样启发诱导学生都无法感悟,面对这样的难点,信息技术手段有时却能轻易将之突破。

四、家校合作朗读,增加课外朗读量

朗读是应该长久持续进行的活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朗读、多诵读,这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意义。在当前语文教学崇尚诵读经典,提倡立德树人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更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朗读,多读。通过家校合作的方式进行朗读,让学生在家里以及在学校里都能坚持朗读。教师可以在班级微信群中和学生家长做好沟通,或者利用班会活动、家长会活动来阐述朗读的重要性,同时给学生家长推荐朗读书目书单,鼓励学生家长做好家庭朗读活动的管理,帮助孩子适应家庭朗读活动。在家庭生活中,节假日里,家长可以借助教师分享的朗读教学课件,帮助学生营造朗读氛围,播放背景音乐或者讲解朗读技巧,帮助孩子录制朗读视频,制作朗读笔记,或者及时跟踪孩子的朗读进程并向教师反馈。家长在朗读活动中可以做的事情很多,这也都将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朗读技巧,爱上朗读活动。不过,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在课外的朗读活动情况,家长也需要及时向教师做出反馈。比如分享学生自己家里的朗读视频,或者跟教师介绍一下学生的具体表现,制作朗读学习报告交给教师等。要保持家庭与学校在朗读教学方面的有效沟通,而不是相互隔离。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支持下,随着同学们的朗读体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也一定会有积极的改善。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朗读时很重要的,通过朗读能够加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所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朗读教学引起重视,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思想、方式,采用多种途径,激发学生朗读兴趣;采用多种方法,丰富学生朗读训练,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魏和花.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20):74-75.

[2] 丁丽珊.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0(07):30.

猜你喜欢

朗读教学多媒体小学语文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析
农村初中英语朗读教学初探
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优化小学英语朗读教学策略浅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