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秦汉建筑的特色

2021-02-23何雨潇付开欣吴瑶邓婧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3期
关键词:文化背景城市建设建筑材料

何雨潇 付开欣 吴瑶 邓婧

摘要:建筑文化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成社会文化的重要原因,秦代建筑奏响了中国建筑雄浑的前奏。“五步一楼, 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的阿房宫,美学价值极高的秦始皇陵墓。汉代宫苑建筑在秦代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壮伟的时代音调,开创了中国建筑的新的发展历程,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建筑观。

关键词:文化背景;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城市建设

一、秦汉建筑的文化背景:

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到公元220年东汉的覆灭,这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富强,中国古代建筑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奠定了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基础,这一时期的建筑伦理内容明确,布局铺陈舒展,构图整齐规则,表现出质朴、刚健、清晰、浓重的艺术风格,代表这种风格的主要是都城、宫室、陵墓和礼制建筑。秦汉时期建造了大规模的都城与大尺度、大体量的宫殿。如秦咸阳城,以渭水贯都,象征河汉,以宫殿象征紫宫,以城市内其他建筑象征星罗棋布的星空。秦汉建筑是在商周时期初步形成的一些重要艺术特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秦汉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两代建筑文化的交流。秦汉时期主要的建筑类型有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仪建筑)和陵墓,汉末出现了佛教建筑。到了汉朝末年,以曹操和叶城为标志,都城的规划已经完成。宫殿是腐败官员的巨大宫殿。祭祀建筑是汉代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它的主体仍然是一个高层建筑,自春秋时期和战国以来就很受欢迎。

二、建筑材料:

在秦汉时期,综合使用木材、砖瓦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已相当成熟。秦汉时期,砖广泛用于地下建筑。至此在秦代已经有了承重用砖,秦始皇陵东侧的俑坑中发现有砖墙,砖质坚硬。

西汉中后期和东汉时期,砖石拱结构逐渐发展起来用作墓室和下水道。汉代的砖石设计十分突出,尤其是用砖石设计的西汉长安城下水道,极大的表现出了当时建筑设计的飞速进步。

秦瓦当在使用的广泛性与艺术性方面均发展至极盛。秦以云纹、葵纹、网纹等为主题的瓦当在全国流行。汉代出现了文字瓦当和四神瓦当。西汉末年,出现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神瓦当,形象矫健活泼,瓦当中央的半球形图案越来越显著。汉人尤擅长将表意的汉字,变成庄重典雅的装饰艺术品,如栎阳、周至等县出土的“汉并天下”、“长乐未央”文字瓦当,长安汉城遗址还发现“延年益寿,与天相侍,日月同光”为内容的十二字瓦脊。秦汉时期,为了保护实用功能的椽子,瓦片经常直接扣在椽头上。

三、建筑结构:

秦汉时期是我国木结构建筑技术的成熟时期,主要的结构形式有:梁柱式、经斗式、竖井干式等。秦汉时期的建筑结构形式以木结构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汉代,多层建筑出现了。梁柱加梁柱堆垛技术的应用,标志着木结构建筑技术的巨大发展,为后世木结构高层建筑技术奠定了基础。木结构技术是中国传统木构架结构的成熟时期,它由梁柱式、穿斗式、井式和干柱式组成。秦汉时期的木结构技术是框架结构和斗拱结构的高度发展。从具体结构上看,它们都是采用柱、梁组成的骨架,所有的重量都由柱子承担,转移到地面,墙体不承重,只起到隔断的作用。这种建筑结构体系到汉代已趋于成熟,并已用拱作为柱、梁之间的过渡设施,同时起装饰作用。自两汉到清代的两千多年,我国建筑技术基本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所谓“墙倒屋不塌”,是说明梁柱系统的木结构的优点,并且在室内空间的分隔、开辟门窗、墙的用料和施工等方面都具有灵活性。

四、城市建设:

秦汉时期建造了大规模的都城与大尺度、大体量的宫殿。如秦咸阳城,以渭水贯都,象征河汉,以宫殿象征紫宫,以城市内其他建筑象征星罗棋布的星空。咸阳城中心还建立了祭祀性的极庙。咸阳阿房宫前殿的台座,规模可以容纳万人,其前有一条宽阔的大道,直抵其前的终南山,并将远山之巅,作为这座大殿的门阙,气势非常宏伟。

汉代建筑在秦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其宫殿如长安城内的桂宫、光明宫、未央宫和西南郊的建章宫等,均豪华壮丽、门阙巍峨,前无古人。汉长安城,据后人推测,其平面上南像南斗,北像北斗,城市的轮廓呈不规则形,城内大部分都被帝王的宫殿建筑所覆盖。西汉来年还在长安南郊建造了明堂、辟雍。东汉光武帝刘秀依东周都城故址营建了洛阳城及其宫殿。宫殿前设置标志性的高大门阙,将宽阔的驰道与城市、宫殿联系在一起。宫殿内仍然有高台建筑。宫殿的布局形式,还不像后世宫殿那样的层层门殿,有些宫殿呈四出门的格局,很像这一时期文献中提到的明堂建筑的布局形式。

秦汉时代的陵墓非常巨大。相传秦始皇陵内,描绘了天空星象,并用水银象征河川大海。陵周围的兵马俑军阵,表现出极其宏大的气势。汉代陵墓呈方尖台的形式,有如将埃及的金字塔上端削平的做法。各代王陵沿關中平原一字排开,气势如虹;陵前有石刻的雕像。西汉的陵墓还出现了一种“凿山为陵”的形制。“凿山为陵”的墓室大多数是横穴式,陵墓墓葬大多为水平地穴式,分为耳室、前室、后室等部分。地下墓穴是用砖和石头建造的,是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房屋、宫殿和庭院建造的。在这些墓穴中,墙壁大部分是彩绘壁画,或者有模印的画像砖,而在墓穴的石头结构中,大部分是雕刻的肖像。西汉时期,从高祖皇帝开始,各种各样的墓葬都被放置了大量的陵墓,称为“陪陵”,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墓地。陪葬的大多是皇室的重臣和亲属。据记载,陪葬长陵的有萧何、曹参、张良等一些开国元勋;陪葬茂陵的有卫青、霍去病等名将。陪葬者的墓穴大部分是由皇帝赐予的,每个墓穴都有自己的陵墓,定居点和宗祠。

结语

虽然秦代的历史很短,但在建筑上留下的彪彰业绩,却是千载以后仍为世人所仰叹的。阿房宫、始皇陵、万里长城,以及通行全国的驰道和远达塞外的直道,工程浩大宏伟,予后世建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汉代兴建的长安城、未央宫、建章宫、上林苑和诸多的礼制建筑,也都是十分宏伟壮丽的。这些大型项目,在组织和实施的建设中,一定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但是可以成功地解决,古人这些方面的成功和经验,即使在今天也是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的。秦汉时期的建筑在我国建筑历史上的发展,有他自己的独创性,它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为我国后来的建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奠定了超凡的历史地位。是我国建筑历史展的开端,秦汉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和民族之间建筑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一卷 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建筑.

[2]翟睿.中国秦汉时期室内空间营造研究,2010.06.

猜你喜欢

文化背景城市建设建筑材料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旅游综合体特征分析
现代城市建设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及发展方向
新型混凝土技术与建筑节能探讨
哈哈镜
哈哈镜
新目标英语中考总复习文化背景知识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