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与保护策略

2021-02-23郭江波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0期
关键词:信息安全互联网大学生

摘要:互联网等科技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捷,但使得个人的信息等在互联网平台泄露的机会增大,进而威胁到信息安全、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等。大学生作为接触互联网的主要群体之一,被重点研究分析,探究在当今时代之下如何保护好大学生的安全,并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切实提出建议。使大学生在当今时代可以安全地使用互联网资源,安全的生活学习。

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信息安全;风险与保护

在触网的今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帮助公司等机构采集个人信息,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素质的提高,信息的重要性也被人们日益重视。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成为各界研究的热点内容,社会各界要建设干净的网络环境,健全保护机制,充分享受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捷。

一、个人信息的定义

个人信息的概念于1968年首次提出,联合国“国际人权会议”提出的“资料保护”中将互联网时代下个人信息安全纳入国际公约之中,此后,个人信息作为人民的基本权利得到了各国的法律的明确和保护,也成为国际公约的重要条约内容。但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根据各地区国家的法律传统和文化内涵等进行了调整,例如,在德国和法国对于个人信息集中反映在数据信息上,以“个人数据”的概念来界定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问题,在美国和加拿大则采用的是隐私权的概念,认为个人信息作为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法律和他人的尊重。而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家采用的是“个人信息”的概念,以法律法规等形式来保护个人的信息安全。

通常认为,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起来识别确认特定自然人身份的各种信息被称为个人信息,它区别于其他信息的主要特征是识别性。可以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检索确认自然人。技术逐步发展的同时,个人信息的内涵也在不断地扩展延伸,除了姓名、出生年份、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健康信息等之外,在互联网上的检索过程、IP地址、用户名和密码、行踪信息等都统一归纳于个人信息的概念之中。与隐私权相比,个人信息强调的是识别自然人的身份,而隐私权更加强调的是隐私,指的是私人的事物不被他人所了解和干涉。两者之间有交叉不加分,一部分个人信息也屬于个人隐私,但个人信息的范围要大于包含隐私信息。

一些商家等在利益的驱使下,在互联网环境中搜集、分析、挖掘和利用个人信息,使得个人信息被泄露,进而侵犯到用户的隐私权、名誉权等等,扰乱了正常的互联网环境,给社会带来了安全隐患,产生了信任危机。

二、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

大学生作为互联网使用的主要群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比较高,但还没有踏入社会,安全防范意识不足,思想尚未成熟,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不足,因此大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存在着巨大的隐患,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秩序。

1.隐私安全

大学生在浏览网络时,会有大量的个人隐私信息被遗留下来,比如在网页中输入的姓名、年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和个人的证件信息、影视资料等都会被互联网所记录保留。此外,大学生喜欢通过朋友圈、空间、微博、视频等方式展现自己的生活。这种分享也增加了自己信息泄露的概率。在不法分子的有心利用之下,可以借助高科技技术,通过个人的指纹、虹膜、人脸等生物识别进行解锁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数据挖掘、数据处理,将形成具有价值的信息资料,被商业机构二次利用。

2.财产安全

相比于线下购物来说,大学生更会选择网上购物,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购物的同时,银行账号、支付宝、微信等消费信息一旦泄露将会直接导致经济损失,大学生的信息泄露之后,可能会受到陌生电话、短信、垃圾邮件等骚扰,再加上网络上真假难以分辨的信息,很容易被误导,会在互联网等诱导下产生透支、贷款等不理智的消费行为。

3.人身安全

如果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将会增加犯罪的机会。犯罪分子可以利用个人信息假冒身份对身边的同学、家人、朋友等进行诈骗活动,会使得身边的人遭受财产等损失。此外很多APP都要求提供定位,容易导致学生被跟踪、发生抢劫、绑架等事件,威胁到生命安全。

三、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策略

1.健全法律法规,切实加强落实力度

政府和相关部分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个人信息保护的总体方针和策略,明确个人信息泄露的惩罚措施,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健全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提高管理人员的素养,加强对掌握个人信息的机构的有效监管,提高行业的自律性,共同营造良好的互联网安全环境。

2.加强校园网管理,健全信息制度

校园网是大学生接触互联网世界的重要接口之一,有效地保障校园网的安全是保护大学生信息安全的关键。学校要采用多层次、多方面的计算机管理办法,升级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安装防火墙等,构建校园内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设计校园网访问的权限,利用先进的个人信息保护技术来保证访问、信息加密、安全审计、入侵防范等问题,从多角度来保证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此外,要加强信息安全的制度建设,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督促落实。

3.加大个人信息安全教育力度

要加强高校信息安全方面的教师队伍建设,正确处理信息安全和大学生计算机公共课的关系、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将信息安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内容之一。可以在高校课程设计中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例如主题学习讲座、知识竞赛、主题宣讲周等从实践和理论双方下手,动员师生参与,普及信息安全知识。

4.强化大学生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养成信息保护习惯

要引导大学生形成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在互联网使用中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要有一定的预判能力,掌握一定的信息安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在官方网站下载软件,安装杀毒软件,设置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在正规的商店购物,不接入免费或者公共的WiFi网络,不在共同场所留存自己的个人信息,不向陌生人转账等。遇到侵犯时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总结

国家、社会、个人要从多方面努力,应对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帮助大学生群体提高个人信息保护的能力,抵御风险,确保个人信心安全。

参考文献:

[1]都春, 刘兴波.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风险与保护策略[J]. 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21(4):3.

[2]范颖丹.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风险及对策分析[J]. 电子世界, 2020(13):5-6.

作者简介:郭江波(1989.07-),男,汉族,陕西定边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信息安全互联网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信息安全不止单纯的技术问题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