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游戏”化班级管理的好处
2021-02-23王加俊
王加俊
摘要: 团体心理辅导这种辅导能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它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当中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谐的人际关系,既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又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还能让班级孩子更团结。
关键词: 团体心理辅导;班级;在游戏中成长;解放教师;拉近距离
教育是一个培养人的事,那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呢?这是我们作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思的问题。我认为我们要培育的应该是一个健全的“人”,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复杂的,实施教育转化的过程是极其艰苦和复杂的。教育者必须既具备爱心、热心,又具备耐心和恒心,既要注意具体的方式方法,还要有长期实施计划的心理准备。对于学生所出现的心理问题,作为每一位教师及家长都不能把它们不当一回事。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现在班主任运用传统和经验的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重复式、唠叨式”的班级管理等一些传统的模式已满足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甚至会加具班主任和学生的冲突;谈班主任工作“色变”;和阻碍学生全面发展的现状学生的心理健康值得我们深思。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多,学生自私、不合群、自律能力差、内向自卑……这一些问题的出现要如何来解决。团体心理辅导针对的学生面要广,它多数是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的。
一、“游戏化”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小学班主任,特别是农村班主任往往都让教师不愿意承担这份工作,低段的孩子多动、骄纵、任性……而我们的班主任既要当老师、父母、判官、心理师…… 等的一些身份,从而有时往往班主任工作,让我们心力交瘁、焦头烂额。而且班主任像学生家长一样,处处为他们着想,处处都为他们好,可是却很难得到学生的理解,很难让学生领情领情,学生可能还会很不爽。他们觉得班主任在有时就是“老虎”、在班会课上啰嗦的就像是“唐僧”。“游戏化班级管理”是指是指在班级团体辅导中,并非直接指向于辅导主题和目标,但对于辅导班级团体的氛围和谐程度、成员的心理开放程度、成员间的相互信任程度、成员的参与兴趣程度有着直接影响,以活跃气氛营造氛围缓解疲劳为主要功能的趣味小活动。“游戏化班级管理”是让孩子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班级管理,让学生通过“玩”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当中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既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又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还能让班级孩子更团结。更能帮助学生建立对学习的自信心。
二、现实中的担忧问题
目前我们担忧。1、班主任“重复式、唠叨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已满足不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甚至加具班主任和学生的冲突。2、如何让班主任和学生关系融洽。3、谈班主任工作“色变”从而好多教师不愿意承担班主任工作。4、班主任工作,让我们心力交瘁、焦头烂额。5、学生的心理健康值得我们深思,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多,学生自私、不合群、自律能力差、内向自卑……这一些问题的出现教师要如何来解决。6、学生一学习就焦虑:害怕上学、害怕考试,明显的学校恐怖症。7、逆反心理。如:与父母老师对着干。8、如何让孩子真心喜欢上教师,学生与教师如何做到“交心”。9、如何来减轻班主任的“负担”和“压力”?10怎样可以拉近师生的关系?11、學生心理健康应引起家长、教师的重视。
在教学中的这些问题的出现让我们谈“班主任工作”而色变。
三、“游戏化”管理的优点
在心理辅导中,分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的方式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辅导方法,但不足之处是这种辅导方法耗时多、人数少、注意保密、场地有限、所解决的问题个体化。而团体心理辅导就没有这些弱点,它能在随意的场地来进行活动,成果好而且你可以在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成果,它利用团体成员间(可以是一个班,也可以是几个班的同学)的互动达到互帮互助、相互认识、相互交流沟通,在有引导的相互影响中多视角地学习,有理论,有实践,有体验,有分享,获得多重的反馈,从而产生心理与行为的改变从而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非常适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游戏化”管理所带来的好处
团体心理辅导这种辅导能满足学生的归属感,它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当中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既培养了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又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还能让班级孩子更团结,使班主任不再是“重复式、唠叨式”的班级管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和让孩子爱上班会课。如游戏《打招呼》这个游戏:它能很好地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规则:音乐响起师生分别用手击掌、用肩膀碰肩膀、用膝盖碰膝盖的方式来相互打招呼,并说说你各认识了几个朋友,他们分别是谁。)这个游戏是拉近距离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黄旭珍.以人本化管理理念促进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成效[J].求学,2021(28):29-30.
[2]聂玉霞.陶行知思想理念下的小学班级管理[J].教育艺术,2021(07):31.
[3]徐雨.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江西教育,202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