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活动开展过程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2021-02-23杜晓莉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3期
关键词:成因及对策小学化幼儿教育

杜晓莉

摘要:在幼儿学习活动中,学习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幼儿一日生活的常规培养。要培养幼儿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必须从家长、教师、幼儿园、幼儿本身、《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及学前教育政策等方面出发,结合多方面的努力配合,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一致的教育要求,只有三位一体,合力做好幼小衔接,才能有效地巩固幼儿的教育成果。基于此,以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作为选题,从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出发,分析幼小衔接策略研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及对策

1在培养理念上进行衔接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虽然都处于基础阶段,但是在实际的知识与技能教学中,幼儿阶段的培养目标更注重与对于知识或者习惯的培养,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则已经开始了知识的理解、运用以及扩展研究。因此,在整个培养目标上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已经有了明显的不同。因此,教师要想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幼儿能够合理的从幼儿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那么在日常大班活动中,就必须注重幼儿培养目标的合理化转变,从而有效帮助幼儿提前适应这种培养理念和方法,有效完成幼小过渡。例如在进行大班的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在设立目标是应该略微提升一下自己的要求,摒弃原本那些只注重幼儿理解能力的培养理念和思路,转而更加注重幼儿知识的完全掌握以及技能的全面提升,使他们能够达到更好更高的目标。另外,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小学阶段的教学已经和幼儿阶段的培养有了明确的差别,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小衔接工作时,一定要注重自己思路的转变,逐步注重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2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形成幼儿教育合力

(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思想。在家长实施幼儿教育过程中,大都以家长为主体,以家长自身意愿出发而忽略了幼儿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特点、不同个性等,以成人观念对其进行幼儿教育。且部分家长认为幼儿教育应越早越好、越多越好,直接依靠孩子认字能力、算术能力来判断幼儿教育是否成功。在幼儿教育中应以游戏活动为主要教育措施,让幼儿在游戏中更好更快地接受知识,与此同时,还应利用家园共建等多种途径适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进而形成幼儿教育合力。(2)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幼儿园可以定期对幼儿家长进行一些必要的培训,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园应定期聘请一些权威教育人员对家长进行幼儿教育讲座,并针对不同家长提出的问题制定出适合不同幼儿发展的方案。除此之外,幼儿園还可以组织一些主题活动,邀请家长、幼儿共同参加,使家长真正意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最后,还应告诉家长要注意日常生活中自己的所作所为,为孩子树立正确榜样,还要在生活中对孩子的自信心、承受能力等进行适当培养。

3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小学

幼儿是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获得经验的。要带领大班幼儿参观小学,讲讲小学有趣的活动,唤起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和向往,为入学做好心理准备,我们与小学协商之后,计划分三个阶段开展幼小衔接活动:一是小学初印象,开展了“小学知多少”和“我心目中的小学”两个活动,“小学知多少”主要以调查、讨论的形式进行,目的是让幼儿初步了解小学的特点。“我心目中的小学”以绘画交流的形式开展,幼儿在初步感知小学特点的基础上,用图画和符号描述自己心中的小学。二是参观小学,1.小学初参观。第一次参观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侧重于教师带领。2.小学再体验。第二次参观是带着任务去的,幼儿进行了有目的地观察,加深了对小学生活的向往。3.小学深探访。这是一次个性化的参观,侧重于幼儿的个别兴趣和自主活动设计。参观前,我们在熟悉小学平面图的基础上开展“我的参观路线”活动,请幼儿分组讨论,确定小组参观目标,然后根据目标自己设计参观路线,并进行记录。三是学做小学生,让幼儿在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对小学做好知识、情感、能力的准备。基于幼 儿的需要开展了“学做小学生”系列 活动,在“认识日历”活动中,幼儿 学习了查看日历的方法,了解了日历 在生活中的运用。在“小学倒计时” 活动中,幼儿学习了倒计时的概念, 理解了倒计时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并 尝试自己计算小学倒计时。购 入小学必备的用品,让幼儿通过实际 操作和亲身体验认识文具,学会铅笔、 笔袋、橡皮等文具的使用方法,并学会 自己整理文具。通过这些活动,幼儿逐 步为成为小学生做好了准备。

4通过开展游戏活动做好幼小衔接

4.1区域游戏

在各活动区域,我们根据幼儿的需要尽量多地提供低结构、多层次的游戏材料,结合区角特色,开展不同的幼小衔接活动。在建构区,我们投放插塑材料,开展了“我心中的小学”搭建活动,让幼儿拼搭学习用品。在生活区,我们开展了整理书包、削铅笔、学做眼保健操等活动,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在语言区,幼儿一起阅读了《我要上小学了》《小阿力的大学校》《神奇校车》等有关小学的绘本,共同制作了“我们的名字”游戏材料,辨认自己和同伴的名字。在美工区,我们投放了各种废旧材料和文具用品,让幼儿自主发挥、自主使用。在探索区,我们使用来园签到的日历板,请幼儿轮流值日,每天更换日历牌,从而加深幼儿对日期与星期的了解。我们还在探索区开展了自制钟表、自制课程表等活动,加深幼儿对时间、课程安排的了解。

4.2角色游戏

我们与幼儿共同讨论,创建了他们感兴趣的角色区角。比如,开设学习用品商店,幼儿分别扮演店员和顾客,店员要向顾客介绍文具用品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还要制作卖货订货记录单,在游戏中,幼儿的语言能力、书写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再比如,组织“文星小学”活动,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参观经验,一起讨论游戏玩法,确定上课、早操、课间十分钟等游戏内容。幼儿在角色扮演游戏中迁移旧经验,获得了新经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三位一体,合力做好幼小衔接作为选题,探析当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教育现状,并就其现状提出若干对策。我们不难看出,幼儿园要做好教育教学,幼儿教育要为小学教育做好准备,要注重幼小两者的沟通、协调、合作。

参考文献:

[1]梁银娟.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21(31):159-160.

[2]郑明月.基于幼小衔接的区域活动策略谈[J].新智慧,2021(10):43-44.

[3]李国霞.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几点做法[J].儿童与健康,2020(09):66-67.

猜你喜欢

成因及对策小学化幼儿教育
浅谈初中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