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探索

2021-02-23王虎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0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小学核心素养

王虎

摘要: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锻炼,这不仅是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让学生的综合学科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与锻炼,促进课程教学目标良好达成的方法。教师首先要从美术课教学的特点和能力培养方向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同时,教师要明确教学重心,确立具体的核心素养培养方向,然后结合这些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与构建教学实施过程。这样才会让美术课堂得到有效的组织与构建,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实用的东西,自身的学科能力也会有很好的锻炼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学

引言

小学美术学科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美术学科的魅力,主动探索美术知识,在创作过程中提高美术的表现力和创作力,促进他们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中,教师要利用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美术的艺术价值,让学生在体会美术作品美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创作出优秀的美术作品,构建高效的小学美术教学。

一、训练学生的绘图构图能力

对于美术课的教学实施过程而言,教师首先要将学生的绘图构图能力作为教学重心,这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构成。随着美術课教学的逐渐推进,教师要逐渐让学生具备更好的绘图能力,这是一项最为基本的学科技能。在锻炼学生绘画能力时教师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并且多创设开放化的教学实施过程。除了给学生就基础知识做有效分析讲解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感受,多带学生到户外进行写生。这往往可以激发学生更为丰富的表达欲望与热情,也会让学生找到更多可以绘画的素材。这样的背景下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绘画的兴趣和主动性,也能够让学生在绘图和构图上有更好的综合表现,这才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当采取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融入对于学生构图绘图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学《校园真热闹》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带学生到校园去写生,学生的兴趣瞬间就提高了。有一个学生的创作让我记忆犹新,别的学生画的是树木虫鸟,只有他画了一只凉亭柱子下结网的蜘蛛,他画得栩栩如生,蜘蛛的造型、蛛丝的网都用线条刻画得很生动。由此可见,教师在户外写生课前除了要讲好要求和讲解绘画构图技能,也要让学生学会观察捕捉别人看不到的美,这样学生才能做到学以致用,把教师所讲解的技法运用在自己的美术作品中,并且创作出质量更高的习作。培养与锻炼学生的绘图和构图能力,这是一种基本的美术技能,也是从美术课的教学出发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

二、训练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不同类型的美术教学主题,需要发展锻炼学生具备的学科能力会有所差别。在有些教学主题的学习中,教师需要让学生具备较好的美术变现能力,这同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核心素养。无论是学生对不同材质表现形式的理解与感受,还是对于不同绘画方式及实践模式的感受与理解,这些都是对学生美术表现能力的考察与锻炼。教师在结合一些特定主题展开美术课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于各种美术表现形式有所认知。可以是对于各种不同颜料表达效果的感受,也可以是借助各种不同材料制作手工艺品最后呈现的效果。这些都会极大地拓宽学生的美术视野,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多样,这样才会激励学生在自主习作时思维更加开放多元,进而产生更多优质的学生习作。

教师可以基于一些具体的教学主题来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比如,在教学《什物拼贴》时可以让学生用剪贴的方法,利用玉米包衣正反面不同纹理和颜色的深浅制作有创意的剪贴画,这正好符合时下的环保观念。教师不仅可以给学生创设具体的实践主题,也可以鼓励学生做更多独立探索,让学生自主探寻这些不同材料的特性,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去创作自己的作品,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发展与锻炼学生的美术感受力。

三、拓展教学空间,提高创作能力

在结合创新观念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学活动不再局限在狭小的课堂上。学生掌握了教材中的美术知识后,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绘画创作时,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让他们在宽阔的自然环境中激发创作兴趣,通过认真观察周围事物进行积极创作,通过绘画创作掌握绘画技巧,提高创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色彩明度渐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深入学习中掌握色彩的明度以及明度渐变的知识,然后设计调色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明度渐变的调色方法,体会渐变的绘制要领。在运用掌握的知识进行创作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让他们认真观察大自然的景色,运用明度渐变的方法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他们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确定了绘画主题,运用色彩表现能力进行创作,使他们体会到美术创作的兴趣,提高创作能力。

四、注重教学评价,提高学习自信心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绘画情况进行评价,可以达到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知识间的交流,让学生在评价中受到激励,提高学习美术知识的自信心,使他们的美术学习热情能够持续保持,通过主动学习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手提袋》时,教师给学生展示用不同材质,如布料、塑料、牛皮纸等制作的不同造型的手提袋,让学生认真观察,了解手提袋的结构:袋身、袋口、拎袋以及手提袋的功能。在制作手提袋的过程中,学生收集了一些废旧手提袋、纸带、方形纸盒、塑料瓶、废旧布料等,他们先进行手提袋的设计,设计出手提袋的形状、图案等,然后进行制作,把手提袋的框架制作出来,然后采用绘画、拼贴、剪纸等方式来装饰手提袋。完成手提袋的制作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从材质的选择、形状、装饰等方面进行评价,找到作品中有特色的地方进行表扬,让学生从中获得激励,提高他们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

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时,要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艺术特点,把美术知识融入多种教学方式中,让学生在丰富、生动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创新观念的支持下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利用创新模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美术知识,让学生在美术的艺术魅力引导下进行主动学习、积极创作,促进他们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构建高效的小学美术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明千.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不教而教”隐性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 2020(07):174-175.

[2]翟云云.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J]术教育研究, 2018(22):173.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小学核心素养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