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历史解释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探究

2021-02-23窦明磊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1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高中历史

窦明磊

摘要: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的生命线,它贯穿教学的每个环节。在历史解释素养背景下,可以通过提高课堂提问技艺促进核心素养的培育。优化课堂提问需要注重问题的启发探究性,要紧扣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差异,更要讲究问题的趣味性。通过优化课堂提问,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能促进初中历史学解释素养的培育,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为进入高中历史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历史解释素养;高中历史;课堂提问

1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合理的问题

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当中,提问式教学法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教师一定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合理的问题,发挥提问式教学的最大价值,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历史学习。然而,作为教师在对问题进行设计时,也有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当前实际情况。学生虽然处于高中学阶段,但对于现阶段的历史学习仍是处于从最近的发展到一个未知区域的过程。那么教师在进行提问的过程当中就一定要注意所提问的问题应该是从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是学生虽了解但是却无法独立进行解决的知识进行提问。如果教师忽略了这两个条件当中的任意一个条件,如果教师只是注重后者,那么就会由于学生的相关知识的断层从而导致学生无法对新知识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当中进行问题的提问设计时。一定要保证自身是对课本知识是有充分了解的,同时也要清楚班级里各个学生的历史基础,从而,联系课本的前后新旧知识,合理地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不断引领学生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与思考,不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性。

2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强化对学生“唯物史观”的培养

如果教师一直采用直接提问的方法,那么无疑学生会对本节课的内容失去兴趣,并且一直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正确回答教师问题的方面上,这种教学模式甚至会让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并且带着巨大的压力学习历史。但是如果教师能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也会主动地进行相关内容的探究。在现阶段,新的教学方法应该得到落实,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就应该在充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基础上与学生一起面对学习方面的各种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无微不至的关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历史学科和生活有着必然的联系,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之下,历史教师们应该将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学生身边的事物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历史综合素养。同时,教师也应该意识到,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唯物史观的重要时期,如果能够将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利用丰富的教学辅助手段,那么学生的学习体验就可以得到强化,其历史价值观也可以更快形成。例如,在为学生讲解人教版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在教学之初应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朝与外朝、三省六部、行省制度等重要概念,并且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之后,教师就可以从现代的政治制度出发,让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可以说:“同学们,现如今我们能够生活得这么好,就是因为党和国家建立了完善的政治制度,而政治制度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都是结合当时人民的生活需求和国家的发展需要进行改善,那么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跟随教材,了解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变化吧。”当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之后,教师也可以针对某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让学生们能够以此为基础进行探究,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本单元的内容形成更加清晰的认知。

3根据学生实际,把握提问时机,拓宽学生认知视域

教师对提问时机的把握是一门艺术。只有提问的时机更为恰当,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探究也会更加深入,学习中的诸多问题与困惑也会迎刃而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多關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表现,并结合学生学习反应,即时设问,以提问的方式来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结合问题进行师生、生生对话,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直观呈现,并由教师、同学进行评判。这种即时设问的方式,更利于对学生思维与认知的拓展。例如,在进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教学时,教师可以在不同教学环节结合学生表现提出不同问题:①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②秦始皇在位期间实行了哪些暴政,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③我们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呢?这一连串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入,既提升了教学的针对性,又实现了对学生认知视域的拓展。

4提问要注意循序渐进

教师课堂提问要按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及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根据难易度,历史课堂提问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的问题水平和分类。第一级是单纯的记忆性问题,即为识记级水平;第二级是识别性问题,即为简单理解级水平;第三级是推理性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分析和综合方法进行论证;第四级是评价性问题,要求学生史论结合,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历史课堂提问的设计要有系统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逐步得到发展,使整个思考过程环环相扣,有条不紊,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也就是要有科学性。

5结束语:

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意识到历史解释素养的重要性,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创设课堂教学提问探究的新情境,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相关历史学习。

参考文献:

[1]陈昌帅.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技巧探究[J].考试周刊,2019,000(094):120-121.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