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文利:开展家庭性教育是父母的天职

2021-02-22小单

现代家长 2021年1期
关键词:笔者家长妈妈

小单

【人物名片】

刘文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性发展与性教育、儿童健康与促进、脑科学教育传播。主编《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全12册)、《珍爱生命——幼儿性健康教育绘本》(全9册)和《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受到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如何开展性教育,性教育的宗旨和目标是什么,家长们并不十分清楚。日前,笔者采访了儿童性教育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文利女士,请她给家长们指点迷津。

学校性教育开展得不理想,所以,实施性教育的担子就落在了家长肩上

笔者:大多数家长认为,性教育牵扯到生理卫生、医学、伦理、法律等专业知识,家长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性教育应该由专业人士主导,最好能成为学校的一门课。对此,您有何看法?

刘文利(以下简称刘):近30年来,国家针对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出台了许多政策,对学校开展性教育予以大力支持和详细指导。我相信,如果每所学校都设置有性教育内容的课程,孩子们心中对性的困惑就会在不同的阶段得到解决。但是很遗憾,目前我国的学校性教育开展尚不理想。不理想的原因很多,其中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社会和文化的原因,有待专家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但是孩子们的青春期是不可能暂停的。他们在不同的年龄段有各种各样的性困惑,尤其到了青春期,这样的困惑会更强烈,所以,实施性教育的担子就落在了家长的肩上。

笔者:可是,家长更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

刘:学校有各学科老师,他们拥有专业能力和教学经验,所以我不建议家长把大量的时间用在辅导孩子的功课上,而应该把更多时间和高质量的陪伴放在学校没有办法提供的方面,特别是跟孩子的情感、安全有关的方面。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与孩子接触较多,又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所以,家长在家里开展性教育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甚至认为,实施家庭性教育是家长的天职。

事实上,孩子在入学之前就会产生与性有关的困惑,会问“我从哪里来”“妹妹为什么蹲着撒尿”之类的问题,也就是说,孩子已经有了性教育的需要,此时家长更不能推卸责任。如果家长执意推卸责任,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风险。据媒体报道,有一名中学女生怀孕七八个月了还不自知。这样的案例给所有家长敲响了警钟。

性教育不仅要教授与性有关的知识,还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技能

笔者:在家里开展性教育,家长需要教孩子什么?

刘:从专业的角度看,性教育是探讨性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层面的意义的过程。目的是使孩子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能够做出对自身和其他人负责的选择,从而确保其健康、幸福和尊严。

在性教育中,家长不仅要向孩子传授与性有关的知识,还要培养孩子对性和自己身体的积极、美好的态度,同时培养孩子的生活技能,这些技能包括交流、协商、做决定、拒绝、寻求帮助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年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把性教育的内容共归纳为8个核心概念,27个主题。家长可以上网搜索,在此不再贅述。

笔者:那么,性教育要达到怎样的效果呢?换言之,性教育成功与否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刘:这方面,国外有大量的研究。从生物学的统计指标来看,性教育可以达到这样一些效果:推迟第一次性行为的时间、减少性行为风险、提高避孕措施的使用率、减少非意愿妊娠、减少性伴侣数量、减少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率、对性行为负责等。除此之外,性教育还应该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更加积极的认知,让孩子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公平和谐。

笔者:性教育改善孩子的人际关系,此话怎讲?

刘:性关系本身就是人际关系中重要的一种,性教育当然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比如,如何与异性同学相处,如何恋爱,面对性吸引时如何做出负责任的决定,等等。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认为对孩子的早期性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着力培养孩子与人沟通、协商的能力,要让孩子明白,如果有人提出与他(她)发生性行为,无论是否同意,都要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对孩子的自我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我和我的团队在小学开展实验式性教育,得出如下结论:性教育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性知识水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对同性恋、艾滋病患者的歧视态度,减少性别歧视,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意识,等等。总之,开展性教育对孩子有很多积极的影响。

如实告诉孩子他从哪里来,是密切亲子关系的绝佳方式

笔者:许多家长反映,孩子两三岁的时候都会问“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这是孩子成长的必然吗?您小时候问过家长这样的问题吗?

刘:我小时候也问过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是“从垃圾堆捡来的”。为此,我还专门跑到门口的垃圾堆寻找我的“出生源头”。我很奇怪,那么脏的地方怎么能生出小孩来?

笔者:“从垃圾堆捡来的”可能是最普遍的回答,其他回答还有:“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从河里捞出来的”“从树上摘下来的”“用泥巴捏出来的”“下载的”“充话费送的”等等。

刘:中国家长在这方面好像特别有创造性,经典答案层出不穷,而且与时俱进,可是唯独不说真话。

笔者:家长们有顾虑,怕孩子学坏。

刘:可是,至少不要把性说得那么龌龊。性是非常美好、积极的东西,不是丑陋、下流、肮脏的,这个观念一定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构建。

笔者:两三岁的孩子具备性意识吗?

刘:在我做的家庭性教育调查中,最早问到“我从哪里来”的孩子是两岁半。两岁半的孩子不具备性意识,但他萌发了自我意识,对自己的身体非常好奇,对自己从何而来更好奇。事实上,孩子从小到大会问好几次同样的问题。

笔者:孩子第一次问这个问题,家长应该怎样回答?

刘:两三岁的孩子问这样的问题,家长只需要告诉他“你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即可。孩子通常会非常满意,因为这个回答让他确信,他和妈妈之间的联系是亲密而牢固的。

笔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的提高,孩子可能还会疑惑,我是从妈妈身体的什么部位生出来的?家长应该怎样回答?能如实相告吗?

刘:孩子无论是剖宫产还是自然分娩的,家长都可以如实告诉孩子。如果孩子是自然分娩生出来的,妈妈可以告诉他:“在妈妈两腿之间有一个通道,名叫阴道,你是从阴道里生出来的。”如果孩子是剖宫产生出来的,妈妈可以告诉他:“医生在妈妈肚子上切开一个口子,把你从妈妈子宫里抱出来的。”就是这么简单,只需要真诚和坦率。

笔者:孩子的年龄再大一些,可能会进一步思考,我是怎么进到妈妈肚子里的?家长应该怎样回答?

刘:孩子问出这个问题,是他认知生命的一个里程碑,家长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来建立和孩子的紧密联系。

事实上,当孩子知道自己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时候,就进一步确认了他和妈妈特别亲密的感情,如今他这样追问,是想知道爸爸在这个过程中有何贡献。家长必须如实告诉他:“爸爸的精子和妈妈的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宮里长大,长到10个月的时候你就出生了。”

同时,家长还应该告诉孩子,在妈妈怀孕的这10个月中,爸爸做了许多家务,对妈妈特别照顾,爸爸妈妈都盼望小宝宝健康成长。当孩子从家长那里获得这个信息时,就知道他的生命是和爸爸妈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生命的诞生,多么奇妙,多么美好,多么值得珍视,所以他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笔者:如果孩子继续追问,精子是如何进到妈妈身体里的,父母该怎样回答?家长可能实在说不出口。

刘:家长如果真的说不出口,不妨和孩子一起阅读儿童性教育绘本。通过亲子共读,让孩子知道,爸爸的阴茎放进妈妈的阴道,把精子送入妈妈的子宫。至此,孩子关于“我从哪里来”的疑问基本得到解决了。

我特别希望父母能亲自和孩子谈这个关于生命诞生的话题。回答不需要多复杂,父母不要惧怕孩子提问,只要怀着对孩子探索精神的敬畏,真诚回答孩子的问题就可以了。

笔者:家长与孩子谈性,可以采取委婉的、含蓄的、象征性的说法吗?

刘:我建议家长尽量使用科学词汇。比如说到隐私部位,男孩的阴茎、阴囊、臀部,女孩的阴唇、阴蒂、阴道等,都要直接使用科学词汇,因为科学词汇代表科学态度。孩子听到这些词汇从父母嘴里说出来,就不会觉得性是羞耻的、肮脏的事。

笔者:有家长问,四五岁的孩子喜欢玩弄自己的生殖器,很猥琐的样子,而且屡教不改,不知道该怎样矫正。

刘: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当孩子玩弄自己的身体,特别是触摸生殖器的时候,会感觉到舒服和愉悦,于是会重复玩弄。这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必忧虑。家长应该理解,孩子是从探索自己的身体开始来感知世界的,说穿了,他只是好奇而已。

我的建议是,发现孩子玩弄生殖器,家长不必制止,更不需要矫正,因为家长的制止和矫正对孩子来说是负面强化,很容易诱使孩子更频繁地玩弄生殖器。家长应该做的是给予孩子积极的回应,让孩子体会到,做这件事情是可以的,父母是接纳的,这样,孩子对自己的身体会有更加积极正向的认识。这种认识会对孩子成年之后的幸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笔者家长妈妈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家长错了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家长请吃药Ⅱ
不会看钟的妈妈
犯错误找家长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