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常用杀虫剂对端尖食植瓢虫幼虫和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

2021-02-22郑金柱殷红燕王志勇张富娥吕新民

绿色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酰胺龄期毒力

郑金柱,殷红燕,王志勇,张富娥,吕新民

(1.泰安市徂徕山林场,山东 泰安 271027;2.泰安市林业局,山东 泰安 271000;3.泰山管委会玉泉寺管区,山东 泰安 271000)

1 引言

端尖食植瓢虫(EpilachnaquadricollisDieke)属于鞘翅目瓢虫科食植瓢虫亚科食植瓢虫属,主要分布在我国江苏、浙江、河北、福建、广西等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在山东部分地区,每年发生1代,通过老熟幼虫的状态在落叶中进行越冬行为[1]。现阶段在山东的端尖食植瓢虫主要以为害大叶白蜡为主,每年5月份开始为害,树木叶片被剥食殆尽,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和森林生态体系。吴莹等已经报道端尖食植瓢虫在泰安市徂徕山林场地区对大叶白蜡为害严重,树木的受害率高达 100%[2]。因此,对于端尖食植瓢虫的治理工作已经刻不容缓。在重多防治措施中,化学防治最为快速高效,但现阶段对端尖食植瓢虫进行化学防治的药剂选择报道很少,严重限制了治理工作的开展。因此,本研究选择4种常用杀虫剂,分别对不同龄期的端尖食植瓢虫幼虫和成虫进行毒力评估,以期获得针对端尖食植瓢虫的高效杀虫药剂,为端尖食植瓢虫的化学防治大叶白蜡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试虫

端尖食植瓢虫采种于泰安市徂徕山林场,以大叶白蜡叶片饲喂,在实验室内进行培育,选取不同龄期的幼虫以及成虫以备用。

2.2 供试药剂

10%烯啶虫胺水剂(佛山市高明区万邦生物有限公司);20%溴氰菊酯乳油(山东慧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氟啶虫酰胺水悬浮剂(山东省青岛东生药业有限公司);2.5%阿维菌素乳油(山东慧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3 测定方法

将供试药剂用蒸馏水按等比方法配制成梯度浓度(烯啶虫胺:0.1、0.5、1.0、2.0 、4.0、8.0、16.0 mg/L;溴氰菊酯:1.0、2.0 、4.0、8.0、16.0、32.0 mg/L;氟啶虫酰胺:4.0、8.0、16.0、32.0、64.0 mg/L;阿维菌素:2.0、4.0、8.0、16.0、32.0 mg/L)。将大小一致不同龄期幼虫和成虫放入不同浓度的药剂稀释液中,浸渍10s,取出后在吸水纸上晾干,将其置于温度(26±1) ℃、相对湿度(68±10)%、光照周期L∶D=14∶10的培养箱内,24 h后统计结果,以不能正常爬行为死亡判定标准。每处理20头试虫,试验重复3次,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

3 结果与分析

3.1 4种杀虫剂对端尖食植瓢虫一龄幼虫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1和表2可知,24 h后对端尖食植瓢虫一龄幼虫毒力最高的杀虫剂为烯啶虫胺,LC50为0.84 mg/L;氟啶虫酰胺对端尖食植瓢虫一龄幼虫的毒力最低,LC50为7.73 mg/L。 4种药剂对端尖食植瓢虫一龄幼虫的毒力大小依次为:烯啶虫胺>溴氰菊酯>阿维菌素>氟啶虫酰胺。

表1 不同药剂处理端尖食植瓢虫幼虫死亡率

表2 不同药剂对端尖食植瓢虫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

3.2 4种杀虫剂对端尖食植瓢虫二龄幼虫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3和表4可知,24 h后对端尖食植瓢虫二龄幼虫毒力最高的杀虫剂为烯啶虫胺,LC50为1.40 mg/L;氟啶虫酰胺对端尖食植瓢虫一龄幼虫的毒力最低,LC50为8.01 mg/L。 4种药剂对端尖食植瓢虫二龄幼虫的毒力大小依次为:烯啶虫胺>溴氰菊酯>阿维菌素>氟啶虫酰胺。

表3 不同药剂处理端尖食植瓢虫幼虫死亡率

表4 不同药剂对端尖食植瓢虫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

3.3 4种杀虫剂对端尖食植瓢虫三龄幼虫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由表5和表6可知,24 h后对端尖食植瓢虫三龄幼虫毒力最高的杀虫剂为烯啶虫胺,LC50为2.33 mg/L;氟啶虫酰胺对端尖食植瓢虫一龄幼虫的毒力最低,LC50为11.44 mg/L。 4种药剂对端尖食植瓢虫一龄幼虫的毒力大小依次为:烯啶虫胺>溴氰菊酯>阿维菌素>氟啶虫酰胺。

表5 不同药剂处理端尖食植瓢虫幼虫死亡率

表6 不同药剂对端尖食植瓢虫幼虫的室内毒力结果

4 讨论与结论

端尖食植瓢虫主要取食大叶白蜡叶部,种群数量大,取食速度快,树木受害严重且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对林业和景观业都会造成严重损失。随着端尖食植瓢虫为害日益严重,筛选敏感药剂是有效控制其为害的前提。研究结果表明:对端尖食植瓢虫不同龄期幼虫和成虫杀虫效果最好的是新烟碱类药剂烯啶虫胺,主要作用于害虫神经系统,对神经突触受体具有阻隔作用,使突触隔膜刺激下降导致神经的轴突触隔膜电位通道刺激消失,从而使害虫麻痹死亡[3]。其高效的查重效果除了与作用机制有关系外,还可能与药剂能够更好地渗透有关。实验中发现低龄期的幼虫对这4种药剂均较为敏感,其LC50均保持在较低水平。随着试虫龄期的增加,端尖食植瓢虫对这4种药剂的敏感性明显降低,其中在三龄期和成虫期的敏感性最低,因此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尽量在低龄幼虫期进行施药防治,效果会更好。杀虫效果次之的是菊酯类农药溴氰菊酯 (Deltamethrin),是目前杀虫活性较高且使用最广泛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4],可防治棉花、水稻、果树、蔬菜、旱粮作物和茶等作物的多种害虫[5]。

化学药剂防治端尖食植瓢虫具有见效快、效果好的特点,但也有其固有的缺点,比如污染环境、长时间使用同一种药剂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等,所以在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要注意避免单一药剂,科学合理用药,以达到保护环境延缓抗药性产生[6~9]。

猜你喜欢

酰胺龄期毒力
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荚膜血清型、毒力基因分布的研究进展
手性磷酰胺类化合物不对称催化合成α-芳基丙醇类化合物
果蔬中氟吡菌酰胺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2019—2020年河北部分地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毒力基因分布
11种杀虫剂对透明疏广蜡蝉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
N-(1’-苯乙基)-吩嗪-1-酰胺对H129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环保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损伤自愈合试验*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岛基因检测与致病性
玛咖酰胺快速测定方法应用研究
国槐尺蛾幼虫毛序及龄期特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