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低年级课堂中的策略
2021-02-22陈灼荧
陈灼荧
摘要: 数学历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独特且重要的课程价值。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的感知大多来源于生活,对数学的历史了解甚少。本文通过用好教材中的数学史、找准融入的时机两个方面浅谈把数学历史融入到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史;融入策略
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需求、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数学的历史文化是数学发展路上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数学知识的渊源。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依赖于自己的具体经验,对数学的历史了解不深。
本文通过相应的教学策略把数学史渗透到日常数学教学中,丰富学生知识体系,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善于用好教材的数学史,拓展学生知识面
《新课标》也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可见,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数学史中蕴含大量的先人智慧结晶,我们可以将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作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宝贵素材。教师善于从教材的数学史材料入手,结合学生当时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进行数学史的拓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的知识内容。想要有一杯水教给学生,老师必须有一桶水。教师的知识储备不能只局限于教材,而是从教材出发搜查相关的数学史资料,还需站在数学教学的角度对素材进行筛选和分析。
现行的小学数学实验教材较多地介绍了数学发展的趣事轶闻、辉煌成就、数学家传记、一些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资料等数学文化资源. 在教学中,适时地向学生介绍这些数学文化,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眼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一年级教材数的认识板块中有算筹、古埃及象形文字等知识,认识钟表内容则有日晷和铜漏壶等古代计时工具的认识。教学时结合具体内容,适时地穿插进这些数学文化的学习,把数学教材中的某些知识点,回归厚重的历史背景当中,回归为原始的数学问题,寻历史的足迹追寻数学,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悠久的历史、丰厚的背景,进而在让学生了解数学历史的过程中拓展文化视野。
例如在讲授《10的认识》一课之后,我根据教材提供的数学史知识,上网搜查资料,向学生介绍了算筹、古罗马数字、古埃及数字、玛雅数字等数学史知识。学生可以对这些数字进行对比,感受古人的智慧,并找到阿拉伯数字的优势。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算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位值制,为接下来学习20以内的数作了一个非常有效的铺垫。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书本,大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找准融入数学史的时机
(一)在创设情景时融入数学史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情景中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式学习,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情景时,教師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准备相关的历史知识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以数学史为依托创设的数学导入情景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的演变过程,有利于知识和经验的迁移,探索知识之间的联系。
如:《认识时间》一课的教学,我创设了一个历史情境——古代的钟。我首先出示日晷和铜漏壶的图片,让学生猜想它们的作用。这两张图片引起学生巨大的兴趣,大家纷纷猜测,有人说是日晷是指方向,有人说铜漏壶像水杯。然后我再播放着两个工具的相关视频,学生听得聚精会神。通过这一环节,学生更加清楚钟表的作用和现代钟表的便利,极大地激发了参与到课堂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信心。
(二)在讲授新课时融入数学史
新知识的学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二)》时,我根据教师用书提供的资料了解到个体在平面几何概念的发展共经历七个阶段,一年级学生刚接触几何图形方面的知识,其认识水平处于第四阶段——辨认阶段。七巧板作为一种流传于民间的古老拼板游戏,非常有利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用来充分辨认图形,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新授七巧板拼图课的环节,我给学生介绍了七巧板的来历。七巧板从古代宴请宾客的一种案几“燕几”发展而来,到明代演变为可拼合成形的蝶翅几,最后在二者的基础下演变出七巧板。七巧板还流产国外演变出各种七巧板变体。我不仅以讲故事的方式像学生陈述这个发展史,还配以相应的图片和文字,这样学生不仅对能够理解七巧板的用处,更能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经验,提升数学的学习效率拓展知识面。
(三)在练习反馈时融入数学史
在数学的教学中,练习是不可或缺的,它是体现学生把新学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知识体系的一个过程。 但有时数学知识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却不是那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小学阶段,数学史中的数学知识直接拎出来难免显得晦涩难懂。这时我们可以从历史资料中找到跟数学思想相关的故事,利用这些形象生动的故事启发学生的思维,理解相应的数学思想,从而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例如在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的练习中,一只鹅和两只鸭在天平上保持平衡,两只鸭和三只鸡在天平上保持平衡,已知一只鹅的质量是6千克,问一只鸭和一只鸡分别多少千克。这个题目涉及到等量替换的思想,学生接触得非常少,而且涉及到质量,有些学生无从下手。此时我带领学生图文并茂地读一读曹冲称象的故事,学生就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带着这样等量替换的思想,学生再解决这一个题目觉得更有意思也更加易懂。
总之,善于用好教材中的数学史,深入挖掘其所蕴含的知识和数学思想,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在恰当的时机把数学史融合到课堂中能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健全学生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郑毓林.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M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218.
[2]张兴华.走进儿童的数学学习[M ].江苏南京:海河大学出版社,教育出版社,2000:7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