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美术通感的实施途径探究

2021-02-21申艳玲

考试周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通感美术教学

摘 要:由一种感觉引发到另一种感觉,即通感。通感是极普通的一种心理现象,美术课堂融入通感,可以培养儿童的感受与想象力、绘画造型能力和审美力,而这些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引发学生思维和想象。美术通感实施途径:(一)视觉→听觉,让感知能力自然发生;(二)听觉→视觉,让想象之门顺利打开;(三)味觉视觉触觉,让创意表现丰富多彩。

关键词:通感;创意表现;美术教学

一、 美术通感的内涵

人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在一定的外界条件刺激下,由一种感觉引发到另一种感觉,即通感。通感是极普通的一种心理现象,当人们听到声音时会联想起形象,看到形象时,也会有味觉的联想等。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一文中写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似的。”便是味觉到听觉的通感,作者把景色描写得更有神韵,唤起了读者丰富的想象。

“通感”源于西方文论,起源于波德莱尔《恶之花》“应和”篇。

《应和》一诗道出了关于动用我们全部感官去想象的秘密。此诗实际上运用的是通感的手法,它蕴涵着一种显然与通常的思维方式不同的逻辑;它通过神秘的直观而废除自然感觉之间的界限,从而达到物我两忘、浑然无碍的境界。

钱钟书《七缀集》中的“通感”一文被认为是国内最早介绍通感的文章,他认为通感是一种感觉的转移,这种转移是有条件的、间接的,是以想象为桥梁的,从一种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觉是以联想与想象作为纽带的。

通感是经过想象而触发的间接的,而非直接的体验。它是由一种感觉引发的其他感觉。王维诗句“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路本来没有雨,却給人以“湿”的感觉。其原因是先看到了“翠”。正是视觉“翠”引发了触觉“湿”。所以,通感是有条件的,在客观方面它取决于感觉之间的固有联系,主观方面则是来源与感知的类比变化。

二、 培养学生美术通感的必要性

从学生的角度:儿童绘画教学是一种相对开放的教学,学生爱学、乐学,但是很多学生并不重视它。因此就出现了同在一个班级学习,有的兴致勃勃、有的心不在焉。在多年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发现学生学习还存在“懒惰”思想,即不爱动脑筋,对绘画作品缺乏应有的感受能力,对周围的生活事物没有主动探索的兴趣等表现,极少有发自内心的激情与感动。许多家长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鉴于以上情况,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营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可以有效开发学生思维,培养与提高孩子的绘画创造能表现力,提高艺术感受力及创新精神。

从美术学科角度:美术是一种视觉造型艺术,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感受力及表现力,提倡多门学科的综合。随着美术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教学不再是单纯的技法训练,它更注重培养儿童美术素养,其中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是重要的学科素养,这种素养是以感知和想象为前提的,它着力培养儿童的感受与想象力、绘画造型能力和审美力,而这些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引发学生思维和想象,而通感就是其中有效的途径。

三、 培养学生美术通感的实践探索

(一)视觉→听觉,让感知能力自然发生

美术学科的素养之一就是培养感性品质,对于儿童来说,只有感知到的事物才能创造和表现,“这种由视觉而来的感悟和认知又常常与所谓通感有关”。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作品形神具备,栩栩如生,首先要调动学生的感受力。生活中有些极为普通的事物,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即可唤醒学生生活感受。如,苏教版五年级美术《秋风瑟瑟》一课,它要求学生通过对秋天的观察与回忆,寻找秋风的足迹,表现秋风,这是很具人文特色和有利于思维拓展的一课。如何让学生感悟秋风并画出自己的感受,让我煞费苦心。时值深秋,秋意浓浓,忽地一片叶子从窗外飘下,一下激起了我的灵感。在我的课中便有了这样的引入,我高高举起手中的两片叶子:“这是我从路上捡到的,看到这两片叶子,你能想到秋天的色彩吗?”“金黄色的!”一个学生说。“对,枯黄叶子成熟果实的颜色。”“还有赭色,少许绿色。”学生抢着回答。“这些都是秋天的颜色。”接着我又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片叶子为什么落下来吗?”“这是因为地球的吸引力”,一个学生抢先回答。“这是因为叶子累了,他是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不是有一首诗吗,‘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另一学生动情地说。“说的多好啊!你看到这两片叶子能听到什么?”“我仿佛听到秋风的声音。”这时我说:“秋风吹落了树叶,秋风的声音是怎样的,你能模仿吗?”“沙沙,刷刷。”“秋风吹动树叶的声音如何,吹到你脸上有什么感受?”我说。“很凉,让人发抖。”学生表现出颤抖的样子。“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瑟瑟”学生说。“回答的真好”,我继续说:“听了你们诗一般的语言,也看到了你们眼中思维的火花,你们看到了叶子,听到了秋风,体验到了在瑟瑟秋风中真实的感受,而这些感受又都是生活中的真切体验,有了这样的感受,相信你们的作品也一定能打动人。”学生便在我激励的话语中开始投入地创作。

由一片秋叶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然联想到叶子的颜色,听到秋风的声音,感知秋天的温度,学生的感知力逐步提升,为创意表现作品做好铺垫。

(二)听觉→视觉,让想象之门顺利打开

音乐是动态的时间艺术,美术是静态的空间艺术。二者都能启发人的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在美术课堂中适时地引入音乐,可以引发某种视觉上的联想。

如,教学《字的联想》一课,在欣赏大量地联想作品后,我想考一考学生的想象力。于是我出示一个“雨”字,让学生去联想。学生马上想到“雨”的四个点画可以用水滴来装饰。“想法不错,还有更妙的主意吗?”教室里一片哑然,这时我给学生播放一首琵琶曲《春雨》。音乐由清脆缓慢的节奏开始,时而舒缓,时而急促,如玉珠般的琵琶声深深吸引了学生。这时我问:“听完音乐,你的眼前有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开始时是小雨滴答声,后来是中雨,再后来是大雨,仿佛还有雷声。”一个学生描述着。“老师,我仿佛看到了夏天雷雨的景象,”“我还看到闪电,仿佛看到雨中匆匆行走的人,”“对,还有许多人打着雨伞行走。”学生一个接着一个回答。“同学们看到了那么多景象,你们对‘雨字又有新的创意吗?”我问。“有!”学生异口同声。有的说:

“可以把‘雨字的四点变成长长的雨帘,‘ㄇ为门。是看到了门外在下雨。”有的说:“把‘雨字的‘ㄒ画成乌云和闪电。”还有的说:“把‘雨的‘ㄒ画成一把伞,四点为伞中躲雨的人。”更有的说:“把‘ㄒ画成一片大荷叶,四点为四个小蝌蚪。”学生想象异彩纷呈,有关“雨”字的联想作品也诞生了。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听完音乐,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一开始有人散步,下雨了,有人打伞,有人披雨衣,有人骑车匆忙回家。”有的学生说:“雨大时,路上行人越来越少,风大时把人的伞都吹掉了。”“还有的人在避雨”,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我听到后来音乐优美缓慢,我想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天上有一道美丽的彩虹,人们又出来散步了”。一个学生调皮地说:“我仿佛看到小动物也在避雨,有的拿树叶挡雨。”还有的说:“有些小动物不怕雨,如鱼、青蛙,他们在雨中快乐的唱歌呢……”

我没想到在他们单纯的思维里竟蕴涵着如此丰富的想象。是音乐打开了他们想象的大门。接下来,学生竟创作出非常有创意的儿童画作品。如《雨中漫步》《我在雨中》《避雨》《雨中歌唱》《雨后彩虹》等

一幅幅奇思妙想的作品,令在场的听课老师们不由得点头赞许,是音乐这个神奇的催化剂,把学生的想象力引领到入神的境界。

美术核心素养中的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都是通过观察、想象、探究、构思创作出有创意的作品,二者虽有不同,但相互联系,这里暂且称之为“创意表现”,它是以想象为基础的,“想象力的进一步指向正是创造力,想象的新异性直接引发创造的发生”。因此,本课教师创设音乐情境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为“创意表现”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味觉视觉触觉,让创意表现丰富多彩

美术学科的创意表现力是指艺术作品中所传达的感染力、包括内容的丰富、意境深远、节奏韵律、色彩等元素具有独特意趣。人的感觉是多样,是相通的,因此,调动多种感官、感觉参与可以更加丰富儿童的感知与想象,创作更具意味的作品。

在美术教材中有许多课都是利用感官的相通性合理安排的,如《画情绪》《画感觉》《画声音》等,只要适时引导,便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画感觉》一课中,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颜色、形状,和学生一起尝一尝水果的味道,相互模仿人吃水果的表情,再欣赏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根据点、线、面及色块联想是哪种水果,什么味道。如红色流动的块面会想到苹果的酸甜,橙色的点结合线联想到橘子的味道,蓝色绿色的块面会联想到西瓜的味道,跳跃的红色、紫色的线条会联想到辣辣的感觉等。接下来播放欢快的音乐,学生思维的闸门便打开了,根据水果联想的作品便诞生了。其中朱姿潮小朋友创作的作品《香蕉船》画出了几个孩子在大大的香蕉上载歌载舞,周围各色水果以及红色、黄色的点跟随孩子们一起跳动,鲜明的色彩,跳跃的动感很吸引人。这幅画参加全国儿童画大赛,并获得了金奖。还有一些事物一见到它便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如看到马蜂,感到皮肤被针刺得庝痛的感觉,有的同学把它画成许多黑色、棕色的长短的线元素和色彩构成,看到红色橙色的色块学生会画出夏天太阳底下热辣辣的感觉,这些画面构成既随意,又表现出自己真实的感觉,颇具艺术味。

艺术感觉是相通的,通感的恰当运用,可以有效地弥补学生的感觉缺陷,开发学生思维潜能,促进学生多种感觉的和谐发展。事实证明,它对于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儿童创造丰富的绘画语言,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儿童绘画作品,培养想象和创造力大有裨益,“通感”融入美术课堂培养提高儿童在绘画中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完善,为深化美术课程改革,全面提升美术核心素养提供新的起点。只要我们精心设计,相机而发,一定会让“通感”走向美术课堂教学和学生心灵的“阳光地带”!

参考文献:

[1]李丹.通感·应和·象征主义:兼论中國象征主义诗论[J].文学评论,2011(1):179-183.

[2]肖川.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1.

[3]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申艳玲,江苏省徐州市,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通感美术教学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儿玩教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