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时间银行建设及其对中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启示
2021-02-21许永俏
许永俏
摘 要:当前我国大规模、快速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对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产生了诸多挑战。而日本作为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的国家在该问题上做出的积极探索对我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日本女士旭子水岛提出的“互助”思想,可以说得上是“时间银行”(Time Bank)的思想启蒙,后在1994年由Takahata组织建立的日本积极生活俱乐部(Nippon Active Life Club,简称 NALC)是日本“时间银行”的雏形,该组织对解决当时日本社会经济萧条、老龄化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从研究日本“时间银行”的成立背景、组织特点、发展过程、运营模式等方面入手,结合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现状,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推动我国养老事业稳步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时间银行;老龄化;互助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02-0037-04
一、研究日本时间银行对我国发展互助养老的必要性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据调查显示,目前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了27%,排名全球第一;意大利和德国的老年人人口比重分别以23%和21%位居全球第二和第三名[1]。但是目前中国是全球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从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来看,2018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 949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高达17.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为16 658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9%。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日本的“时间银行”,无疑有效地缓解了其老龄化问题。作为一种民间组织,它将处于第三年龄(退休期)的老年志愿者和处于第四年龄(依赖期)的失能老年群体组织起来,处于第三年龄的老年人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经验实现自身价值,处于第四年龄的老年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相应的照顾和护理;同时,这种在老年群体间“以服务换取服务”的方式具有延续性的特点,能够形成良性循环;这种模式能够使老年人力资源得以有效开发,有利于增进邻里关系与社区和谐,有利于促进互助养老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养老难題做出重要贡献。
二、日本时间银行的成立与发展
广义的“时间银行”是指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志愿者通过参加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为自己积累服务时长,以便于未来自己或家人享受同等时间服务的一种志愿者服务。狭义上的“时间银行”则是基于积极老龄化理论基础上的(主要是指老年人要主动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及文化和其他一些事务,主要目的是强调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从而以崭新的视角看待老龄政策),通常是第三年龄(退休期)老人为第四年龄(依赖期)老人提供志愿服务,从而通过这种方式为第三年龄的老人积累服务时长,等到今后自己需要养老服务时享受同等时数的服务[2]。
(一)前期的积极探索
日本作为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就这一问题展开积极探索,其对于老龄化问题的研究源远流长。
早在明治维新到二战之前,日本就根据太政官达162号制定的“恤救规则”确立了全国统一的贫困者救济制度,其时小野慈善院、东京市养育院、名古屋养老院(1901年建立)等福利院已经被创立;在明治维新后半期,以贫困高龄者为对象的养老院也相继出现;1912年,“养老法案”的颁布使得日本的养老失业以收容保护为中心展开。截至1925年,日本共有57家养老设施[3]。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战争给日本国内的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不少老年人失去亲人,无人赡养,因此日本开始着手制定相关政策。从战后的福利三法体制(1946年制定的“生活保护法”、1947年的“儿童福利法”、1949年的“身体障碍者福利法”)到战后的福利六法体制(1960年“精神薄弱者福利法”、1963年“老人福利法”、1964年“母子福利法”等)标志着新的福利制度的建立[4]。
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关于老年人的福利政策也随之发展。随着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关注,一场声势浩大的“老年人公费医疗”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自1969年起“70岁以上的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享受老年人医疗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的政策正式实施。这一医疗政策的改革为日本20世纪70年代政府医疗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6]。
从以上的积极探索可见,日本对于养老体系的建立是源远流长、循序渐进的,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
(二)日本时间银行的成立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的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日本政府养老福利政策的缺点也日益显现出来——资金短缺导致政府负担过大。虽然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承诺会给予民众更好的社会保障,但是受 1973年石油危机的影响,整个日本经济萧条,福利事业处于瓶颈期。
在这种背景下,“时间银行”(time bank)应运而生。“时间银行”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旭子水岛(Teruko Mizushima)组织成立的自愿义工网络(Volunteer Labour Network,简称VLN)和Takahata创立的日本积极生活俱乐部(Nippon Active Life Club,简称NALC)。
(三)日本时间银行的发展过程:以NALC为例
早在1973 年,日本的旭子水岛就创立了自愿义工网络。它是较大的全国性义工网络组织(Volunteer Labour Network,简称 VLN)。VLN的成员主要为家庭妇女,旨在组织年轻人为需要帮助的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但是在实践过程当中,旭子水岛发现老人之间的互助效果更显著,因为在互助的过程中老人之间能产生友谊与信任,有利于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促进老年人身心愉快。然而,旭子水岛却坚持自己的想法,即老年人是社区中最有资格享受志愿服务而不是提供志愿服务的人[6]。
直到20世纪90年代,两个日本男人——Hotta Tsutomu 和 Takahata Keiichi成立了一种组织——日本积极生活俱乐部(Nippon Active Life Club,简称 NALC)。该组织鼓励男性成员参与老年护理工作,目的是通过社区中的志愿服务或低薪工作活动为退休后的老年人提供新的社会活动,建立新的社会关系。至今,该机构已有 100 余个分支机构,会员超过 26 500 名。
Takahata生于1929年,是最早将日本的周末假期从一天延长到两天的倡导者之一。他62岁退休,遵循日本公司职员的标准生活模式,在松下电器(Matsushita Electric)度过了整个工作生涯。在工作中,Takahata展示了其创新能力。他非常赞赏松下电器的创始人Matsushita K?觭nosuke“制造商有减轻社会贫困和为社会创造财富的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考虑股东”的想法,Takahata略微将其最喜欢的座右铭“设定生活目标”改成“设定退休新目标”,以此作为自己团队的灵感来源。
Takahata创立该组织的想法受美国相关组织的影响。在美国,他被松下公司聘用了几年,以研究美国工厂的劳工问题。最初的消息来源是美国退休人员协会(AARP),其庞大的规模和游说政府的能力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希望日本的类似组织能够促进老年人的权益。但是Takahata感叹了一个事实:尽管日本的老年人迅速成为人口的很大一部分,但他们并没有像美国老年人一样借助AARP成为政治或社会上的影响力。他还钦佩美国退休人员协会促进老年人志愿服务的方式。可以说,在美国的这些经历促使其建立NALC。据他介绍,这些指导方针借鉴了创始人的思想AARP的作者——埃塞尔·珀西·安德鲁斯(Ethel Percy Andrus)的观点:无论一个人年龄多大,人们都可以继续为其服务,并在此过程中维护其自主权,健康和生活目标感。
在退休的初期,Takahata与工会领袖时代的同志们举行了特别会议,以听取他们对他在社区组织退休人员的意见,但是大家普遍认为建立新的组织意义不大。但幸运的是,不久之后他找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人——田中直树(Tanaka Naoki),他在日本写过许多志愿服务和老年人方面的文章。田中通过Wonderful Ageing Club(WAC精彩老龄俱乐部)向他提供了帮助,该俱乐部还致力于通过社区参与来提高日本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田中现已成为NPO领域的关键人物。
建立该组织的道路上困难重重,因为Takahata没有任何护理或志愿服务的经验。退休后,他对社会福利问题和志愿者团体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获取相关知识;他还参加有关培训课程,完成了为期3个月的课程——一周一天的会议中,共进行了50个小时的学习,其中一半的课程专门用于实际工作。他设想他的新组织将满足社区对政府未提供的援助的需求,并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大约在同一时间,日本卫生和福利部正在起草“黄金计划”,该计划旨在增加老年护理设施和护工的数量,但事实证明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Takahata收到了有关其故乡大阪的“黄金计划”提案的材料,并会见了各部门官僚。这使他知道了有关老年护理的官方情况。
他的目标是使日本老年人融入社会,并利用他们的技能、资历和能力照顾更多的老年人。他旨在建立一個全国性的网络,以便在时间银行系统下交流志愿服务的思想,使其以尽可能覆盖更多的人。
随着组织的不断发展,Takahata意识到该组织不仅仅要吸引退休人员,更好的策略是通过引导那些在退休前就考虑退休后如何度过新的空闲时间的人们加入该组织。由于这个时期开始于个人五十多岁,因此,应从公司雇员和公务员队伍中寻找该年龄段的即将退休的人补充组织成员。
下一个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吸引人们的广泛参与并且进行媒体宣传。成立小组的第一次会议于1994年4月20日举行,通过这次会议,他向民众宣传了NALC的相关理念,并运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向以前职业生涯中有联系的公司寻求财务支持。会议现场挤满了退休人员,后来竟然因为空间不足导致约有100人不得不离开会场。该小组成立后不久,就从全国各地招募了700名成员。
现在,NALC还向年轻人和中年人开放,以确保该组织的长期生存,并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整个日本社会的志愿服务水准。同时,该组织还鼓励人们以夫妻身份加入,夫妻的会费与个人的会费相同。
纵观NALC的发展历程,从最初想法的萌生到如今组织的成功运作,其中不乏困难与挑战。但是,在组织者的努力、政府的支持、社会企业的支持、民众的配合下,NALC已经成功缓解了日本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不得不让人惊叹。
三、日本时间银行运行过程及特点
(一)日本时间银行的运营过程
日本的“时间银行”更加注重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以此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其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多样[7]。NALC 秉承自助、互助、自愿的发展理念,其运营模式类似于储蓄机构,第四年龄的老年人享受的服务来自于自己处于第三年龄时的“缴费”,但这种“缴费是无利息的——即志愿者通过向他人提供志愿服务(缴费),服务时间进行累加,来换取相同的未来自己被服务的时间(无利息取出存款)。
当地协调员会记录提供或需要服务的个人记录,并与他们进行匹配,人们所做的志愿服务时间越长,未来被服务的时间就越久。这种志愿服务不是对社会有爱心的人对生活不便的人献爱心,而是基于互惠的平等交换[8]。
首先,日本积极生活俱乐部保持着较为高效的运作方式。它采取积分制,根据不同的服务项目来计分,且在积分的使用上不仅仅局限于本人,还可以包括父母、配偶等直系亲属。积分没有时效性限制,积分持有者可以选择即时兑换服务,也可以将积分储存起来等到有需要的时候再提取服务。此外,积分还可以捐赠给他人,若积分持有者去世,一般情况下由日本积极生活俱乐部予以收回。没有积分的用户也可以通过货币进行购买,按照500 日元/小时进行付费[7]。
其次,日本积极生活俱乐部还具备较为明显的组织结构优势,并设有专业的协调人员,由于其在整个机构中充当着纽带的角色,因此,日本积极生活俱乐部会对他们进行重点培养,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以更好为机构服务。
再次,日本积极生活俱乐部还时常组织许多社会活动,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例如,日本积极生活俱乐部会定期举办与老年人切身利益相关的系列讲座,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咨询服务,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心理等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8]。
最后,日本积极生活俱乐部还成立了老年人福利研究中心,为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依据。日本积极生活俱乐部后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除了50岁以上的男子或夫妇外,还不断吸纳年轻人加入其中,并且近些年年轻人的比例有所提高[9]。
在日本积极生活俱乐部运行的前十年间,退休者的占比由50%以上,下降到目前的40%以下,表明日本积极生活俱乐部的核心概念在不断扩展,不断吸引更多年龄层的人参与其中[10]。日本的时间银行由于发展较早,目前已在积分管理、组织结构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探索,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时间银行运行机制。
(二)日本时间银行的特点
通过对日本时间银行的研究,不难发现,VLN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进行志愿服务,是一种非营利组织服务。“时间银行”又称“时间储蓄”、“时间爱心银行”,是一种依托“积分制”的志愿组织,它并不像社会企业那样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的目标,而是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二是以第三年龄老人为主要服务主体,以第四年龄老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与一般志愿组织不同的是,“时间银行”中的志愿者主体为处于第三年龄的老年人,这些人大多刚退休或者即将退休并且有一定自理能力,这是区别于其他志愿组织的显著特点;再者,其服务对象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大多为处于第四年龄的失能老人。
三是采取积分制,将时间作为服务和兑换依据的标准[12]。“时间银行”并不涉及到薪资报酬问题,而是通过向他们提供志愿服务,将自己的服务时间储存起来,现在为他人服务一个小时,将来就会得到一个小时的被服务时间,是一种基于时间交换的志愿组织,是为了缓解老龄化问题的新创举。
四、日本时间银行的发展对中国养老事业的借鉴与启示
日本“时间银行”的推行使得当地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更加丰富化,能够加强老年人之间的交流,让老年人充分发挥自己的阅历优势,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同时保证了老有所养,大大减轻了子女们的赡养压力;最重要的是,对缓解日本老龄化问题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我国1998年上海市虹口区提篮桥街道开办的首家“劳务银行,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始探索时间银行的运营模式[13]。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汶川地震以及洪涝灾害中涌现出的一大批志愿者极大地推动了志愿者服务社会的认知度、接受度和参与度。但是我国时间银行起步晚、发展慢的问题仍然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对政府依赖性强、志愿团队专业性不高、民众认可度不高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因此,结合日本时间银行的发展对我国时间银行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时间银行作为一种通过互惠互助养老的新型养老方式,不仅可以丰富我国当前身体健康的退休老年人业余生活,还可以通过做志愿服务的方式为自己赚取被服务时间,减轻子女赡养压力。
目前,我国上海市、南京市等多地已经就此展开探索,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普遍关注并其提供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也可以鼓励通过向社会募捐的形式获得必要的经济来源;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动用行政力量在全社会大力推广“时间银行”模式,对有实施该模式想法的各地进行考察并实时验收取得的成果。与此同时,针对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立法机关应该广泛倾听社会各界的意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将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提上日程,为时间银行在中国更广泛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促进社会建立和完善网络互助养老信息服务平台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小政府、大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时代趋势。在我国,类似于时间银行的非营利组织对政府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资金不足、受政府管制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该激发相关组织活力,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法定程序向符合资格的社会组织购买“时间银行”服务。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數据、云计算等技术已经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借助这一优势,我们也应当建立和完善网络互助养老信息平台,充分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消除因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资源浪费,保证服务需求者可通过浏览发布的相关服务项目来匹配自己需要的服务。这样能够保证供需双方的有效沟通,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的配比效率得以提高。
(三)加强志愿者服务团队能力的建设,打造专业化团队
时间银行的服务对象一般是鳏寡孤独、生活失能的高龄老年人,因此,为其提供服务的志愿者应当了解老年护理知识。
这要求我国构建完善的互助养老服务者培训体系,为志愿者提供较为系统的业务培训。可以通过聘请医学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加强志愿者服务团队的建设;当然也有必要建立一定的考核机制作为激励,从而提高服务者的服务技能,打造专业化团队。
(四)加大宣传力度,转变中国的传统养老观念
“时间银行的发展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埃德加尔恩正式提出并于1998年正式在我国上海市开始运营,其间只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并且该模式只在我国沿海及相对发达地区展开试点,因而民众对它的认可度并不高。同时,受传统思想影响,我国一些地区仍存在“重男轻女”、“养儿防老”的思想,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积极引导民众。首先,要通过开展讲座、利用大众传媒等方式逐步转变国人的思想,加深老年人对该模式的印象。其次,通过成功案例的分享提高各地对建立该模式的信心。最后,通过开展相关培训让有兴趣的老年人加入,通过讲解一些基础的运作流程使民众加深对该模式的了解,推动时间银行在我国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 Miller J.Daring to Take on Female Roles:Japanese Male Retirees as Volunteer Careers[J].Contemporary,2009,21(1).
[2] 张文超,杨华磊.我国“时间银行”互助养老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南方金融,2019,(3):33-41.
[3] 张渝榆,绮雯,惠玲,洁仪,妙珠(指导老师).“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国外经验与启示[J].法制博览,2018,(12):233-235.
[4] 李明,曹海军.老龄化背景下国外时间银行的发展及其对我国互助养老的启示[J].国外社会科学,2019,(1):12-19.
[5] 王晓斐.时间银行的发展经验探究[J].金融经济,2019,(13):35-36.
[6] 陈功,杜鹏,陈谊.关于养老“时间储蓄”的问题与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1,(6).
[7] 史薇.城市老年人养老“时间储蓄”的实证研究——老年社会参与的视角[J].南方人口,2014,(5):58-68.
[8] 陈友华,施旖旎.时间银行:缘起、问题与前景[J].人文杂志,2015,(12):111-118.
[9] 陈功,黄国桂.时间银行的本土化发展、实践与创新——兼论积极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之新思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1(54):111-120.
[10] 李水金.浅探中国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5,(3):102-108.
[11] 赵毅博.日本养老保障体系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