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肝菌与见手青
2021-02-21敢于胡乱编辑吴冠宇
◎文|敢于胡乱 编辑|吴冠宇
红见手骨朵 摄影/ 敢于胡乱
一朵达4公斤重的黑牛肝菌 摄影/ 敢于胡乱
滇中的昆明、玉溪、楚雄一带,菌季的开场标志无疑是见手青。云南百菌,关于吃菌子这件事情也会内卷——见手青不出场,不真正吃进嘴里,其它同期出现的菌子吃得再多,也不好意思对外宣称“吃着菌啦”。
“吃着菌啦”,一句昆明常用口语,字面意思以外,一旦口风有变,转变成疑问句或是反问句,立刻凶神恶煞起来,程度相当于全国通用的“吃错药了”,经常用来向一切得意忘形、冥顽不灵的语言行为实施口头打击,情感内涵丰富,愤怒、讽刺、怜爱……都可能蕴藏其中。这句话里,“菌”所特指的菌子,就是见手青,云南人对这种菌子的复杂情感,由此可见一斑。
见手青其实是牛肝菌家族中的一个大类。进入菌季,数量最大品种最多的菌子要数牛肝菌。每年的采获量估计至少有两万吨,品种多达100多种。其中,黄牛肝(黄皮疣柄牛肝菌)、黑牛肝(铜色牛肝菌)、白牛肝(美味牛肝菌)和各种见手青算绝对主力。
黄牛肝俗称“黄癞头”,菌体成熟后过于肥大,菌帽皲裂而“癞头”,按现在的命名偏好,“网纹”似乎也贴切。它和黑牛肝的安全系数高于见手青,但按目前云南粗简单一的烹饪习惯,它们在风味上会稍逊于见手青,价值难免被低估,尤其是黑牛肝,颜值上就很吃亏。
汪曾祺曾说:“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我怀疑他老先生说的就是黑牛肝,了不起是黄癞头,当年见手青的吃风还属于隐藏模式。这种黑牛肝,到现在依然还是最便宜的。
左:黄牛肝菌(黄癞头) 摄影/ 敢于胡乱 右:白牛肝 摄影/ 敢于胡乱
按云南牛肝菌的审美标准,白牛肝的地位与黄牛肝、黑牛肝高不了多少。但由于白牛肝安全无毒,在欧洲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早在1973年云南所产的白牛肝就开始出口欧洲市场,并受出口的影响,有些年白牛肝的收购价格高出其他牛肝菌不少,因此,在采集者和收购者的认知中,那是一种值钱或者曾经值钱的菌子。
云南牛肝菌饮食审美的佼佼者当属见手青,虽然它的安全系数低,含有神经毒素,炒不熟、炒不好、一次吃太多都有可能会中毒,属于“条件食用菌”,但云南人还是抵不住它的巨大魅力。
见手青虽然名字里有一个“青”字,但此处的“青”与菌体本身颜色无关,是菌体见手触碰之后才“青”的——菌体一旦被触摸,一分钟内受压的接触面分泌出的汁液就会氧化成青紫色。一般整装待售的见手青都会有那么一点青面獠牙的迹象——采集运输分销的过程中,已经几度见手。而这些颜色,包括清洗分解过程中出现的色变,一旦烹炒受热,则会立刻消失。
其实,见手青至少有粉、黄、红、紫、黑五种外观色彩选项,每个选项又下辖数个小品种,总括起来起码数十、二十个以上。比如,粉见手下有粉盖牛肝菌、红脚牛肝菌、粉被牛肝菌;黄见手下有黄褐牛肝菌、华丽牛肝菌、黄柄牛肝菌;红见手下有血红牛肝菌、火红牛肝菌、红脚牛肝菌、砖红绒盖牛肝菌;紫见手下有紫牛肝菌、櫈紫牛肝菌等;黑见手下有茶褐牛肝菌、褐盖牛肝菌等。
在采集者和交易者的语境里,归纳起来非常简洁:采获量最大的浅色和红色见手青,一律统称葱菌,分为白葱菌(浅色见手青)和红葱菌(红色见手青)两大类,名称由来也不深奥——菌子散发出的气味接近葱的味道。
未采摘的黑牛肝 摄影/ 敢于胡乱
云南牛肝菌烹饪,主急火快炒菌片,炖煮并不多见。一些小地方,用当地的黑牛肝配青花椒煮汤,滋味特别鲜美。煮野生菌火锅时,见手青等牛肝菌菌片,要求煮20分钟以上,与其他菌子滋味混杂,对食物口味要求严格些的吃客并不是太认可。昆明安宁的一家乡镇馆子运用黄焖的方法,先炒后焖大块牛肝菌,包括见手青,口感爽脆。
见手青的烹饪相比其他牛肝菌,稍有门槛。馆子里做见手青,既要上菜快还要出品安全,便开始采用二次烹饪的方法:菌片先过一遍高温植物油,基本成熟后控干油脂,再下素油或荤素混合油,加蒜片、干椒或青椒炒。干椒就是干辣椒段,一般用丘北干辣子剪段,青椒用皱皮辣子去籽切块。
夹杂着黑牛肝的一篮见手青 摄影/ 敢于胡乱
二次烹饪可以大幅提升见手青的安全性。这里说的还只是见手青二次烹饪的1.0版本,不算太理想,2.0升级版已在十年前被野生菌从业者悄然运用,并且还适合在家做——见手青切厚片入碗,保鲜膜覆盖碗口并戳几个气孔,以免水汽过大,然后大火隔水上汽蒸10分钟后,再待冷却后下锅炒并调味。
蒸熟灭活的菌片,还可冷却后密封冷冻,长时间的保存效果好于直接冷冻。除了厚片,二次烹饪还延伸出菌丁、菌块等形态,方便炒饭、焖饭,特别适用于与其他食材如牛肉、鱼片配合。
家常炒见手青,常透着小心翼翼的朴素“家”风:菌片薄切,荤油或荤素混合油下得很足,蒜片多辣椒少,小火低温慢慢翻炒,既要炒匀炒熟又不能炒煳。特别谨慎的,起锅前会先上些开水,油水混煮,收干水分再炒一下。出锅的见手青,重油、黏稠、色黑。除卖相差点、油水大点外,这种家常炒见手青,滋味其实还真不差,与白米饭混合拌在一起,俨然见手青捞饭,有饭量翻倍的功效。
粉红见手 摄影/ 敢于胡乱
红见手 摄影/ 敢于胡乱
黄见手 摄影/ 敢于胡乱
见手青菌片 摄影/ 敢于胡乱
炒见手青 摄影/ 敢于胡乱
黄焖见手青 摄影/ 敢于胡乱
乡村炒牛肝菌酱 摄影/ 敢于胡乱
黄焖见手青 摄影/ 敢于胡乱
黄焖见手青 摄影/ 敢于胡乱
每年菌季里,吃见手青中招的消息确实不少,每每有新闻披露,各地还有几例到几十例不等的统计数字。但“冒死去吃”的说法,相当夸张。吃野生菌中毒死亡的案例与见手青关联不多。野生菌中毒死亡事件近年多发生在偏远山区,当地采集知识传递中断缺失,或者干脆误判,此山的经验拿到他山运用,误拣误食,手从食用野生菌这边伸到有毒野生菌那头——几个典型案例是把剧毒鹅膏菌错当可食用鹅膏菌。见手青的中毒反应一般主要是出现幻视,俗称“见小人”,中招者自称“开天眼”——一些人晚上会接到熟人朋友的电话,电话那头通常很兴奋:告诉你个真事情,我开天眼啦!——不过在云南,开天眼的事情遇上几次,电话这头的听者,倒也淡定:你怕是吃着菌啦,赶紧跑医院!
吃野生菌的来由,无非鲜美好吃,见手青的吃风从渐开到风靡滇中,其中滋味独特、口感细腻、香气浓郁无疑是主要号召力。见手青烹饪和食用量的把握,其实仅仅是提升了门槛。吃见手青中毒的,总结下来无非几点:烹饪不当;熟化不够、不均或过度;菌种过杂;不注意受众个体差异,耐受力不一。
吃见手青谨慎很有必要。老一辈的谨慎值得推崇:不吃头水菌,菌子“嘈”容易引起人体虚弱,需要油水克制,不要连着顿吃。还有烹饪方式的谨慎可以大大提升安全,见手青的烹饪由靠技巧直接油锅硬炒,慢慢向二次烹饪转变,或过油或飞水再烹炒,渐成主流,汤煨黄焖的温度时间初步达成安全下限共识,近年还有先蒸熟、微波炉熟成再烹饪的方法出现,向可量化、准确方便、易掌握的方向发展。采用合理方法,控制住烹饪方式、温度和时间,或许就是终极解决方案,见手青系可能由此褪下污名,孢子四散各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