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赋能:“动手做”主题教学优化的路径研究
2021-02-21陈睿萱
陈睿萱
【摘 要】修订版苏教版数学教材中增加了“动手做”栏目,然而许多一线教师舍不得把宝贵的40分钟留给“动手做”栏目,往往让学生当作家庭作业完成,这无疑让修订版教材中的这一亮点成为被教师们遗忘的角落。如何利用好“动手做”这一栏目,使之真正实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值得一线教师深思。
【关键词】动手做 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一、现实困境:“动手做”沦落为一块被遗忘的角落
新修订的苏教版数学教材中,增加了“动手做”这一板块。然而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我们强调小组合作,强调深度学习。强调核心素养,但是有一块角落似乎被我们遗忘,那就是“動手做”这一板块。一些教师对“动手做”这一板块视而不见。
在一次参加以“动手做”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时,我们对参加研训的所有教师进行了一项小调查:“您平时如何运用‘动手做’这个素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将“动手做”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完成,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将“动手做”栏目当作一道普通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去完成,只有少部分教师会认真思考动手做,将其设计成一节活动课引导学生去探究。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发现,修订版教材中的这一亮点很遗憾地成了被教师们遗忘的角落。
二、价值追问: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好载体
笔者对小学六年12册教材进行统计发现,全套教材共安排了37个“动手做”活动。虽篇幅短小,但意蕴深长。六个年级的“动手做”板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个活动都围绕本单元的知识点。“动手做”栏目抑或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其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抑或是依托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实验探究、实践反思、拓展思维;抑或是以具有数学文化底蕴的素材作为活动载体,让学生在“动手做”的过程中了解数学史,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一)操作: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动手做”栏目在一年级就开始设置,但考虑到学段较低,因此只设计了一个。在一年级下册教材第二单元《认识图形》就设置了一个“动手做”活动(见图1),让学生把教材第99页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剪下来,拼成美丽的图案。在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也设置了一个“动手做”活动(见图2),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做出美丽的图案,让学生在拼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做”的过程中认识美、感悟美、创造美。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创作的快乐,教师将优秀的学生作品在全班展示分享,这无疑是对学生的一种鼓舞,能够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试误: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随着年级的升高,“动手做”的活动不仅仅停留在“做”的环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做”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设置了一个“动手做”活动(见图3)。这里的活动,不仅是让学生尝试画,在一遍遍试误中找到正确画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能够结合面积方面的知识,想到怎样画才能最大化地利用小方格。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60平方厘米,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6平方厘米,60÷6=10,因此大长方形里最多有10个这样的小长方形。同理,边长7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49平方厘米,49÷6=8……1,因此正方形里最多有8个这样的小长方形,还余下1平方厘米。
依托小组合作,让学生在思想的交流、激荡、碰撞、矛盾冲突中激发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向思维更深处走去。
(三)挖掘:感悟数学文化意蕴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设置了一个“动手做”活动(见图4),让学生利用等边三角形画出一朵美丽的雪花图案。学生津津有味地按照书上的步骤一步步进行操作,殊不知,这美丽的雪花图案是由瑞典数学家赫尔奇·冯·科克在1904年创作的。因其形似雪花,故名“雪花曲线”。后来“雪花曲线”不断发展,其中分形技术的不断演变过程,渗透“简单中孕育着复杂”的深刻哲理。教师不断挖掘教材背后的深意,使学生在“做”过程中感悟了数学文化史的厚重与意蕴。
综上所述,教材增设“动手做”栏目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其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做的过程中与思相结合,做中思、思中辨,拓展思维。“动手做”栏目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深度学习;在创造中,感悟数学的美;在合作中,增进同伴的关系,打造学习共同体。
三、实践路径:“动手做”从“被遗弃”到“被宠溺”的路径研究
“动手做”栏目是修订版教材中的一个亮点。如何让这个亮点散发出它本身的光彩?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绝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动手做”栏目能够巩固知识点,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利于学科素养的培养。那么,我们在平时教学中怎样用好“动手做”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
(一)基于微课,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
数学教师每天每个班只有一节数学课,一些教师认为原本的教学任务下不去,哪里有时间进行“动手做”环节的教学?如何在不占用原本课堂教学时间的基础上进行“动手做”活动的教学?近年来,微课的兴起打破了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对于有难度的“动手做”活动,教师可以将其录制成微课视频,分享在班级群里,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去学习。
这样不仅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而且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更是一件好事。原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解一遍就结束了,他们可能还没理解题目的意思,就已经下课了,使得他们知识掌握得不深入。然而借助微课,他们可以反复观看视频、研读视频,从而让自己真正理解所要掌握的知识。因此基于微课,不仅实现了教学的信息化,也有利于分层教学的开展。
(二)基于“班级圈”,让每一种思维被看见
传统作业中,教师在布置作业中多以做题为主。学生对于这样的作业,往往采取消极的态度,每天如此,毫无新鲜感。这是学生应该做的作业,但不是学生喜欢做的作业。为了改变这一困境,修订版数学教材特地增加了“动手做”栏目,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中的“动手做”栏目中,让学生把教材第99页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剪下来,拼成美丽的图案。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拼好,然后拍照上传到“班级圈”中。“班级圈”是学校信息技术平台的一个产品,“班级圈”类似于缩小化的朋友圈。通過在“班级圈”内分享,每位同学的作业都能被全班同学看见,还可以进行点赞、评论,因此同学之间有了互相学习的渠道,更好地实现了共同学习。
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难度,比如给出拼好的成品图,但把中间的线条给隐去,只留外部轮廓(如图5),然后让学生利用七巧板复原该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断调整、反复试误,从而越来越接近正确图谱。
在“班级圈”除了可以拍照上传类似这样的拼图作品,还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形成数学小论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中有一个“动手做”活动,要求把一个长12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见图6)分成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发形,最多能分成多少个?如果把边长是7厘米的正方形也分成这样的小长方形,最多能分成多少个?我把这个“动手做”活动作为家庭作业让同学们课后完成,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把画法和理由都上传到“班级圈”。
绝大多数同学都只上传了最后的成品图,没有过程的解读。但是有一小部分同学不仅上传了成品图,还详细地解释了自己是怎么想的。有同学是通过计算面积,看大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里有几个小正方形的面积。
除了常规思路,有学生呈现了这样的想法:大长方形的宽是5厘米,因为2+3=5,应把小长方形一个横着摆一个竖着摆,如此才能最大化地利用方格图。(如图7)
郑毓信老师指出,数学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更合理。基于“班级圈”,学生的作业不再局限于纸质,不仅能呈现思维的结果,更能呈现思考的过程,这恰恰为学生思维的呈现提供了“另一种路径”。
(三)基于“云研讨”,让共同学习真发生
在“动手做”板块中,不仅有片段式的小实验,也可以开发、培育具有主题性的大实验项目。此时如果只靠某一位同学,那么实验将很难完成,因此我们倡导伙伴之间的共同学习,最终以小组为单位形成一份实验报告。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米和毫米》设置了一个“动手做”活动(见图8),主要引导学生经历测量和记录蒜瓣发芽后蒜叶的生长情况。
由于此项作业时间较长,因此设计了一个“长作业”形式。如果仅让学生课后种植、测量、记录,那么学生在此过程中可发展的能力较少。经了解,学生在科学学科也有种子萌发的内容,因此笔者设计了一个跨学科的实验。科学课的重难点在于对比实验,即光照、湿度对于种子萌发的影响,而数学课的知识点在于以“毫米”作单位量出蒜叶的长度,为了更方便进行数据分析,因此要求学生形成统计表和折线统计图。
在实验的过程中,小组长会建一个社交群(QQ或微信),借助该网络平台方便日后交流。首先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影响种子萌发的可能因素,然后制订实验方案,控制自变量,组员分工开展实验步骤,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把每天的观察记录上传到社交群,互相分享实验结果,最后形成实验报告。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合作交往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综合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发展。基于“云研讨”,实现了合作信息化,让学生的合作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小组里的每个人都围绕一个共同目标在努力,真正打造了学习共同体。
通过“微课”“班级圈”“云研讨”三个路径的实践,“动手做”栏目已经从“被遗弃”转变为“被宠溺”。学生的笑脸、作品,无疑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