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隧洞专项施工、监测方案分析
2021-02-18路国娟
路国娟
(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沈阳 110179)
1 工程2#-4#瓦斯隧洞情况说明
柴河供水施工2#-4#支洞为输水隧洞,控制段隧洞全长3475m,控制桩号为S34+213.000-S37+688.000,纵坡i=0.099‰,为有压隧洞,采用钻爆法进行开挖,开挖断面为圆拱斜墙形,成洞断面为圆形D=3.9m。
2#-4#主洞下游已开挖至设计桩号,2#-4#主洞上游已开挖至桩号S34+812,上游掌子面围岩类别为Ⅳ类。
图1 2#-4#主洞纵剖面图
m
2018年1月12日,柴河2-4#支洞控制段主洞上游检测发现瓦斯气体,现场管理人员立即组织上、下游工作面全面停工,施工人员、设备及时撤离,并将该情况汇报业主、监理等参建单位, 24h加强通风,对洞口进行封闭管理。同时安排专人采用2部便携式瓦斯检测仪对洞内空气进行检测,瓦斯气体浓度为0.05%,上游掌子面顶拱部位瓦斯气体浓度已达到5%(爆表)。
根据第三方瓦斯检测机构检测结果,2#-4#支洞有害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CH4)。煤科集团技术人员检测上游掌子面地面2m以下空间瓦斯浓度为3%-3.8%。地面位置处进行补充地质勘探钻孔,根据“补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4#隧洞地段等级属二级,无瓦斯突出危险。其中长度约92m为低瓦斯地层。建议瓦斯绝对涌出量0.27m3/min。”
上游掌子面中部和右上部气体组分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掌子面气体组分检测结果
对2-4#支洞上、下游设备均采用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与作业机械均按防爆管理,用电管理达到防爆要求。 根据测绘及钻探情况,洞室部位桩号S34+700-S34+770段为断层带,瓦斯等有害气体顺着岩层构造裂隙可能上逸,在隧洞洞身范围,基岩裂隙局部聚集,形成气囊,存在的位置具有不确定性。
2 瓦斯隧洞爆破施工技术方案
2-4#支洞上游围岩类别均为Ⅲ类、Ⅳ类和Ⅴ类围岩。采取全断面钻爆开挖法进行施工。开挖中当遇到Ⅴ类以上极软极破碎岩层宜采用局部松动爆破加风镐、扒渣机掘进,预防冒顶影响进度。
瓦斯洞段Ⅳ类围岩炮孔布置见图2。
图2 Ⅳ类围岩炮孔布置图(单位:mm)
表2 瓦斯洞段Ⅳ类围岩炮孔特性表(循环进尺2.0m)
低瓦斯工区使用2#煤矿许用炸药。在出渣过程中必须加强瓦斯浓度检测,当瓦斯浓度超过1%时停止出渣作业[1]。
3 支护施工技术方案
超前支护:采用超前小导管单液注浆,小导管前端加工成圆锥形并封焊严实,2.0m-4.0m范围内每隔10cm-20cm交错钻眼,作为溢浆孔,孔径Φ6mm-Φ8mm,梅花形排列,管尾设加固环。根据地质情况,小导管环向间距为300mm-500mm。将小导管打入围岩。亦可在开挖面上钻孔将小导管打入围岩;两组小导管纵向水平搭接长度≥100cm。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样→钻孔(瓦斯检测)→清孔→钢管插入→封口→注浆→与钢架或锚杆采用螺栓连接牢固。
施工方法:测量放样,在掌子面上,画出本循环需施设小导管孔位。钻孔, 喷射混凝土工艺为湿喷。Ⅳ、Ⅴ类围岩喷射厚度200mm。
钢管插入及孔口密封处理:钢管由用钻机顶进,顶进长度≥90%管长。钢管末端除焊上挡圈外,再用胶泥麻筋缠箍成楔形,以便钢管顶进孔后其外壁与孔岩壁间隙堵塞严密。钢管搭接长度≥100cm,并与钢支撑连接在一起。钢管顶进时,注意保护管口不受损变形,以便与注浆管路连接。小导管注浆具体范围及参数现场明确,经监理人批准后采用。
钢拱架之间连接筋,采用螺栓或预焊在钢拱架上的套管连接,当特殊情况必须采用电焊、气焊作业时,按制度严格管理,加强瓦斯监控。
4 通风方案
瓦斯隧洞在贯通前,做好通风各项准备工作。贯通后,进行通风系统的调整,待风流稳定后,方可进行转序施工。 瓦斯隧洞贯通后,应持续进行隧洞瓦斯监控。计划隧洞贯通后,在贯通面位置沿隧洞廓线悬挂厚实棉帘,并加固牢靠,防止回风瓦斯扩散到相邻施工区工作面。
待隧洞衬砌施工完成、洞内瓦斯逸出量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后,方可拆除棉帘[2]。
5 瓦斯监测方案、监控措施
隧洞贯通后,煤系地层洞段已采取初期支护封闭,一般不会存在较多的瓦斯逸出。但是在隧洞贯通后一定时间内继续进行瓦斯监测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可根据监测数据分析结果,确定下一步的瓦斯监测方案。
主要瓦斯检测部位应包括垫层开挖位置、电焊及明火作业位置、尚未封堵的避车洞、针梁台车位置等。
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监测单位进行施工期间的瓦斯监测、监控,成立专门的瓦斯检测系统,瓦斯检测系统由瓦斯自动监控系统与人工检测系统组成,并作为施工工序管理,由现场负责人主管,采用瓦斯浓度、风速/风量双指标进行安全施工组织管理。
5.1 瓦斯人工检测
隧洞内各工作面,超前钻孔、初期支护、仰拱开挖、混凝土施工、防水治理等,每个断面采用四点法或六点法检测瓦斯,取最大值作为该断面瓦斯浓度。检测点距离周边轮廓20cm。
瓦斯可能积聚的地点有台车部位、断面变化部位、塌腔内、局部超挖地点。隧洞内电机附近,地质破碎地带其它瓦斯异常涌出点,水平钻孔附近,以及其它通风死角部位。
低瓦斯工区日常巡检频率每班应≥2次。高瓦斯工区、瓦斯突出工区日常巡检频率每班≥3次。瓦斯工区瓦检员应严格洞内交接班制度,并应在岗位上进行现场交接班,交清工区内瓦斯异常涌出变化、煤层赋存变化、是否存在瓦斯突出预兆现象、各种电气设备、局部通风机和作业机械等状态;瓦检员交接班时应在交接手册上互相签字,做到有据可查。
5.2 瓦斯自动监控
瓦斯自动监控系统必须采用独立电源,设备有“风电闭锁,甲烷电闭锁的功能,传感器是损件,在正常需要的数量的基础上考虑一定的富余量,形式瓦斯监控系统配置清单。
监测传感器的安设地点有:掌子面:掌子面新暴露的围岩面是瓦斯涌出的主要地点,需要布设瓦斯传感器和一氧化碳传感器。回风巷:在隧洞中的回风巷中要布置瓦斯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风速传感器。
瓦斯比空气轻,容易积存在隧洞的顶部,所以要求瓦斯传感器吊挂在隧洞的顶部,距离拱顶距离20-30cm;CO与空气密度接近,CO传感器一般吊挂在隧洞的顶部;传感器吊挂在隧洞的平均风速位置,根据已知隧洞断面,判断其风量是否能符合设计规定。
风机要注意对传感器进行防水保护。 要求掌子面传感器距离掌子面不超过5m,传感器距离回风口10-20m的区域。传感器可挂在提前埋设的挂勾上。掌子面传感器的移动和复位工作由值班电工负责。
表3 隧洞控制瓦斯采取措施表
5.3 防止局部瓦斯积聚的措施
局部瓦斯积聚一般出现在通风(高顶)死角、瓦斯涌出点等,遇到火源时可能发生局部瓦斯燃烧或爆炸。 防止局部瓦斯积聚的方法:加强通风,增大风量,提高隧洞内风速,消除通风死角。
5.4 防止瓦斯灾害扩大的措施
当瓦斯隧洞内任何工作人员发现灾害事故预兆或已成灾害时,必须迅速向周围发出信号,给附近工作地点人员报警,并立即向洞外值班室人员报告。说明时语言要简短明确。
当发生瓦斯燃烧或爆炸时,所有洞内工作人员以最快速度撤至洞外。来不及撤离洞外的,要迅速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面朝下趴在水沟旁,等待营救。
6 瓦斯隧洞施工管理制度
6.1 瓦斯隧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全面掌握本项目瓦斯治理方面存在的危险源的数量、地点及现状,及时跟踪隐患排查治理进展情况。建立隧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从根本上杜绝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6.2 瓦斯隧洞通风管理制度
隧洞通风设有专职管理人员,施工期间,定期进行检查,维修,维护工作。
6.3 瓦斯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瓦斯人工检测,每个工作作业面的瓦检员不少于3人,并需经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瓦斯检测实行“三班制”,必须24h不间断巡回检测。
监测探头悬挂位置要符保设计要求,对瓦斯自动监控系统进行定期检查。
6.4 瓦斯隧洞进洞管理制度
施工进洞人员要经过登记,检查。在通风及瓦斯浓度符合情况进洞。瓦检员进洞必须携带自救设备,且必须经现场负责人批准,其他人员严禁入内。
6.5 瓦斯隧洞监测仪器配备制度
专职瓦斯检查员应配备光学瓦斯检测仪,班组长、放炮员、入洞检查的管理人员应配备便携式瓦斯检测仪;>1000m的瓦斯隧洞都必须按规定安装瓦斯自动监测报警断电系统,实行甲烷电闭锁。
采用光学瓦斯检测仪、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和有害气体检测仪等配合使用。
甲烷传感器(也叫瓦斯自动检测报警断电装置)要布置在隧洞上方,垂直悬挂,距离拱顶≤250mm,距侧壁≥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