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2021-02-18刘超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0期
关键词:土建双师型产教融合

刘超

摘要:“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的重要支柱,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关乎高职院校自身建设和职业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文章以高职院校土建类教师“双师型” 素质现状为切入点,探讨在大力推进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度建设和有效措施。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土建;产教融合

近年来,随着产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与职业结构的调整速度也愈发频繁。而高校人才培养的复杂性与时间周期导致人才培养存在滞后性,在市场供求上显示出明显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为保障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施教群体,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缓解人才供求结构性失衡的根本。因而产教融合背景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具有必要性同时也具有可行性。

一、产教融合内涵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为区域行业企业输送技术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区域性和职业指向性两大特性。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如何实现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深入推进高职教育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产教融合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現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制度创新,它实现了产业链和教育链的有机融合,产业与教育依托相互的资源和优势,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协同发展,协作育人。具体来讲,产教融合从宏观到微观,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产业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物质支撑,高等职业教育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现了产业要素与教育要素的协同配合;二是企业与学校的融合,校企合作是产教融合的落脚点,企业与学校之间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利益共享;三是生产与教学的融合,企业的生产实践与学校的课堂教学相融合,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对接,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对接。三个层面,层层深入,环环相融。综合来看,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有着“层次性”“跨界性”“双主体”“互利性”和“动态性”等基本特征[1]。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双师型”队伍建设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职业技术师范生的规模和数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还尚未真正建立,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校企人才交流渠道不畅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

政策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印发《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教师[2016]3号)、《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等文件先后出台,明确了一些操作细则上的内容,明确了一些部门的责任,但由于没有落实配套激励措施,实际约束力不强,各方不作为较普遍。由此导致学校和教师的群体中,对双师能力的提升重视不够,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土建行业具有生产流动性大、施工作业周期长、野外条件艰苦、生产责任风险大、涉及人际关系复杂等鲜明特点,教师实践岗位一般为生产单位一线具体业务部门,因此面临岗位适应性较高要求。

企业动力不足,面对教师的实践,企业更偏向于接收院校学生的实习。教师在实践企业岗位职责不明确,且缺乏相应税收减免或补贴等政策,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企业缺乏参与动力。而学生实习可以作为新员工培养,为企业提供新的劳动力输入。

院校拘泥形式,无心破局。职业院校在教师企业实践整个过程中起到最为关键一环,是组织实施者。然而由于自身影响力、协调能力、财力、相关部门支持力度等方面的限制,部分院校不得不放低标准,流于形式。院校方面存在标定位模糊、重视程度不够,相关制度(办法)有待优化,缺乏教师实践企业库等。

教师实践目标、定位模糊,缺乏必要保障。部分教师对到企业实践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进行企业实践看作是自身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手段。有些教师认为这种实践意义不大,存在“休假式实践”现象[2]。

三、对策与建议

“政-校-企”合力推进政策落实到位。地方政府应制定切实可行政策,各部门采取有效激励机制,并宣贯到位;职业院校积极担负实施主体责任,依据国家政策配套相应实施细则,充分发挥“事前统筹安排—事中加强监督—事后成果考核”作用;企业要担任起其社会责任,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应结合校企合作,寻求共同利益点,实现资源共享,互惠互赢,将积极接收教师企业实践成为企业运行的常态。

职业院校教师应明确实践目标与自身定位,把其作为自身职业规划一部分,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教师要有吃苦学本领的心态,积极学习行业内的“四新技术”,对设计关键参数、施工工艺、验收等要理论与实际结合,总结提炼,努力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3]。

充分校企合作平台建立教师实践的企业库,由学校统筹择优安排教师实践的企业,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过程监督。同时探索建立“校中企”的合作模式,学校联合企业建设实训基地,为师生提供校内科研实训平台。

加强安全教育,防范各种生产及人身安全事故;加强师德方面教育,确保教师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在企业中树立良好教师形象。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动态的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双主体作用,提升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度,进一步推进产教协同育人,从而实现教师个人成长、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院校发展、社会技能型人才培养多方共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睿.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9(31):2.

[2]王向峰, 申莉, 李玉洁. 交通土建行业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问题及对策思考[J]. 价值工程, 2020, 39(1):3.

[3]李晓东. 基于岗位能力视角的高职"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及培养路径研究[J].  2021(2019-8):76-81.

依托项目:山东软科学研究会2021年度“产教融合研究智库专项”

猜你喜欢

土建双师型产教融合
建筑工程土建造价成本管理途径研究
土建施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探索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