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引之”的“之”的指代对象
2021-02-18戴甜甜
戴甜甜
摘要:古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最后一句“引之”的“之”到底指代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本文将从课文配图、文章提供的语境以及人物动作合理性三个角度进行解析,并由该问题引发了对当下语文课堂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之”的指代;语境;教学相长
七年级上学期有一篇选自《世说新语》的古文《陈太丘与友期行》,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在学生翻译的环节,有同学对文章最后这句“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这句话的翻译有自己的理解。经过一番讨论,大家最后也达成了一致。本文将讨论的就是《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引之”的“之”的指代对象到底是什么?
为了方便后文叙述,故将这篇古文摘录如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就是文章中“下车引之”的“之”指代的是什么?大家都认为是“元方”,我也没有特地去思考过这个问题,意识里默认为“元方”。这个同学提出为什么不是指代车呢?他说完自己的理由之后,学生有一半的人开始赞同他。他的理由有三点:一、书旁边这个配图上面就是一辆车。二、那人感觉到非常惭愧,因为自己的行为不好被小孩子“教育”了,所以自己想要下车,然后把车拉走,以表示自己的惭愧之意抑或是歉意。三、“下车”后去拉马是一个很流畅的动作。这个问题一经提出,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应该翻译成“元方”,而是就此开展了一个讨论。
首先解决的是配图问题。在郑益华的《文本配图深化教学》一文中提出:“作为一线语文教师,重视课本中的配图,发挥配图的直观引领作用,从儿童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出发,把握文本的时代脉搏,精准拿捏文本的语言典范,让配图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1我们仔细看这个配图便会发现并没有直接显示出人下来拉车,所以说因为配图上有一辆车从而判断人“引”的是车是不合理的。但是学生能够仔细关注到课本旁边的配图这一点是非常值得赞扬的,因为插图是文本的助读系统之一。助读系统顾名思义以“助读”为核心,旨在教材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注意并理解插图也是语文学习的关键步骤之一。
其次也就是我们着重要去关注的——就是“语境”。语境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各种主客观要素。语境对文本解读起着重要的导向、制约与深化作用。准确把握文本意义,还原文本真实意旨,感悟文本丰富意蕴,离不开语境要素的参与。2这里的语境就是元方父亲的朋友因为非常无礼,这个小孩子对他从“信”与“礼”两方面进行了反驳。主要人物是“客”与“元方”,要刻画的也是这两个人的形象,那到底拉车还是拉人就看哪个更贴合该语境。那很明显是去拉人了,前文的互动都是这两个人之间发生的,客在听了元方的反驳后觉得十分抱歉,因此去拉他表示自己的歉意。这也回应了学生说的“客因为歉意不好意思坐车从门口经过”的解释,表达歉意最直接的对象当然还是元方本人。
结合语境肯定也不是只看上文还要看下文,那对于“引”之来说,下文的反馈是“不顾”,如果是拉马的话,那这个反馈就没有了作用对象。那明显也是去拉元方才对,元方没有回头看。因此不管是看上文还是看下文,“之”指代的对象都十分清楚。
第三,针对学生提出的下车然后去拉车更流畅这个理由给出我的思考。学生认为这样一气呵成,但是下车拉人也是一气呵成,所以不作为“引之”是“引车”的支撑理由。而且结合前面的“惭”,友人此时是惭愧的,怎么会下车立马就拉车走呢,就算要走也应该是稍微缓一下,否则动作衔接太不合理。这也不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他应该是下车去拉元方想表达自己的歉意才是合理的。毕竟自己作为长辈言行那么不稳妥,以致于被一个小孩子当面反驳,他肯定是想挽回一下的。
现在由这个问题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课堂中出现不同的声音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情?答案毋庸置疑。对于這样的课堂现象,我感到非常满意,学生能够自主提出自己的疑惑,而不仅仅是会背翻译,这才是古文学习真正的意义。在语境中真正感悟古人传递给我们的思想文化、道德品质等,对于句子有自己的理解,才能真正深入文本,而不是走马观花地阅读。有可能有老师觉得这是脱离语境的解读不值得提倡,我不这么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这种解读“有”比“没有”好,因为初一的学生哪怕是经常听老师说结合“语境”做阅读题目,可他们不理解何为“语境”,只有在类似这次发生的情况中学生才真正深刻地领悟了何为结合“语境”。就算是老师,有时候也会脱离语境去阅读,更别说学生了。语文阅读教学依赖文本语境、生活语境和教学语境进行。启发式教学要提高效能,只有在多元语境中重视生成价值,把握对话契机,关注异质反馈和联系生活世界,才能为师生提供更为开阔的认知视域和话语空间,促使学生将被动认识的习惯转化为自主求知的意识和能力,实现师生共同创生和发展。3
其次我的思考就是语文教师还是应该更加深入研读文本,备课方面要下大功夫。备课的时候不能够只是看教学参考书,还有一些教辅书,包括一些文本解读相关的书籍。备课第一步最应该注重的是自己的解读,也就是在没有任何“代入”的情况下,先去读课文。可能对于新教师来说,自己阅读很难找寻到考点,但更容易对文本有一些新的理解。否则在看完别人的分析之后,会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教师就很难有自己的想法了。对于古文而言也是这样子,如果自己先看了翻译,那可能就固定了思维,也不会多去思考。
这本来是语文课上的一个小讨论,但是我觉得这个讨论非常有意思,因此做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并把它记录下来。在日后的语文课当中,我也希望我的课堂当中可以多一些这种小插曲,才会让我们师生一起走得更远,也就是“教学相长”。在这样的课堂之上,我相信孩子们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也一定会越来越高。
注释:
郑益华.文本配图深化教学——部编本二年级上册教学体会[J].教育,2020(26):44.
2荣维东,路展霞.基于语境的文本解读策略[J].语文建设,2014(07):19-23.
3刘晓伟. 语文阅读教学的语境设置[J]. 课程.教材.教法,2008(0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