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馆陈列与设计研究

2021-02-18吕亮

科技研究·理论版 2021年14期
关键词:纪念馆

吕亮

摘要:使辽沈战役纪念馆真正成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面真实的反映革命先辈的历史事迹,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陈列设计方面的重要课题。让来到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的人们在这浓厚的红色文化熏陶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定信心和决心。这是我们陈列设计最终发展的方向,因此我们要振奋精神、与时俱进,为创建最精品的陈列与设计来更好的为观众服务而努力。

关键词:辽沈战役;纪念馆;陈列形式

辽沈战役纪念馆占地18.8万平方米,园区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园林环境,以辽沈战役军事主题为切入点,以具有纪念性和标志性的门、塔、馆建筑为主体,通过强化中轴线处理,使主体建筑、纪念设施和景观布局在风格上协调统一,形成一组完整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群体,成为集历史研究、文化传播、艺术博览、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军事主题公园。主体建筑8600平方米,基本陈列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陈列内容全面反映了东北解放战争历史,突出展示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进程,揭示了战役胜利的诸多因素及伟大意义。陈列设计运用现代陈展理念,突出主题,把握重点,彰显个性,营造了独特的陈展环境和个性空间,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形式,深度解读历史,艺术再现宏大战争场景,整个陈列主题深刻,个性鲜明,亮点突出,时代感强,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一、纪念馆陈列形式要与时俱进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随着时代的发展及人们对新技术使用方法的不断拓展,纪念馆也不能像过去一样,陈列只是单纯的墙报式、图画式。要想更进一步地满足广大观展人员的心理需要,新时期纪念馆陈列形式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引进和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使用新手段来满足现代观展人们的需要。

(一)陈列形式多样化与观展人们的心理

革命纪念馆是通过对革命先烈文物、事迹的收集、收藏、整理、陈列,以供人们参观、浏览、学习,是宣传党的光荣传统和前辈革命精神的重要阵地。它的服务对象包括中华民族以及世界所有热爱和平、幸福生活的人们。被服务人员的年龄结构是多层次的,但各年龄层次的观展人员的心理要求往往是不同的。老年人所愿意接受的是老的设展方式,而青少年更愿意接受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何提高青少年对革命纪念馆的参观兴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的课题。

(二)陈列形式多样化给观展人们的启示

革命纪念馆(堂)不单单是一个宣传教育的平台,它的建筑形式和它所要展出的革命文物和资料也分别带有不同时代的文化、艺术与科技气息,所以也可以称做是时代的艺术殿堂。每当人们走进一座建筑别致、陈列形式多样的纪念馆时,会给人们带来一种赏心悦目、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情感,从而从潜意识里提高人们的观展兴趣,同时也感受到纪念馆的规划、设计、建设及布展方面的科技进步。

二、陈列主题思想的确立

主题是陈列的灵魂。陈列是透过文物所提供的具有纪念价值的信息,来解读历史的精神与本质。辽沈战役纪念馆基本陈列的主题是“决战决胜”。走进辽沈战役纪念馆,观众会感受到辽沈战役超乎历史的智者胸怀和敢于决战敢于胜利的磅礴气度。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规模空前,战果辉煌,影响深远,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辽沈连同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迎来了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的诞生。在理解和展示陈列主题上,着重从三个层面进行把握,即这场决定中国命运与前途的大决战的胜利,充分展示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胸怀全局、高瞻远瞩、英明决策的卓越智慧;充分展示了人民-不怕牺牲、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充分展示了人民群众不畏艰险、千里远征、踊跃支前的火热情怀。

在总体设计上,围绕陈列主题设置了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攻克锦州”全景画馆。前3个馆通过馆藏丰富的文物史料,并采用辅助艺术手段,翔实地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全过程。全景画馆则通过绘画、塑形、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手段,形象地展示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

在内容编排上,采用专题式陈列方法,吸取最新科研成果,突破原有陈列结构,使陈列体系更加科学完整。总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主题,把握重点,强化故事线。以全面反映东北解放战争为主线,以突出展示辽沈战役胜利进程和中共中央制定的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及辽沈战役作战的一系列指示、方针为重点,多角度揭示辽沈战役胜利的诸多因素及伟大意义。同时注重挖掘文物内涵,展示历史细节和典型故事,使历史从尘封的记忆中复苏并鲜活起来,让人感受到心灵上的震撼。

三、陈列环境和个性空间的强化

亮点设计既是陈列主题的深化,也是陈列重点内容的体现。在总体设计上,根据辽沈战役的题材,注重把握东北地域特点,吸取运用城市建筑中常见材质中的元素和符号,营造反映辽沈战役大城市攻坚战的战争氛围,创造独特的展陈环境。同时结合每个展馆的内容,在注重整体风格一致的基础上,充分展示不同的个性和空间布局。整个陈列,内容与形式密切结合,主题与风格高度一致,材料语言与个性空间有机统一。

序厅是陈列的首要亮点。在宽敞高大的建筑空间,设计者以凝练流畅的艺术手法,营造出恢弘大气的展示氛围。推开厚重的铜门步入序厅,地面是光洁的黑金沙石材,中间镶嵌一条古典黄麻石材色带,于暗色中透射出一种鲜亮。正面大型主题雕塑《决战决胜》,采用铸铜高浮雕,以人民-突破城垣的瞬間为创作背景,表现出人民-无坚不摧、勇往直前、胜利进军的雄伟气势。前言卧碑以东北地形为创作契机,叠现在冲破倒塌的残垣之上,暗寓辽沈战役的胜利和东北全境的解放。整个雕塑将历史的瞬间凝聚成永恒,居高临下,大气磅礴,极具视觉冲击力。主题雕塑周围墙面采用粗犷苍劲的机刨石效果装饰,使雕塑产生的巨大精神张力向无限延伸。东西两侧装饰墙各镶嵌5枚铜质奖章、纪念章,在凸起的墙面上下垂,透出一种沉甸而又凝重的历史感。举目抬望,天棚3颗巨大的金星,在灯光映射下,熠熠生辉,更加烘托出辽沈战役辉煌胜利的浓郁氛围。

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是陈列的核心部分。在设计上,一是注重结合展馆内容,创造个性空间。根据建筑结构的特点和每个馆内容的特性,将一层设置为战史馆,下一层为支前馆,下二层为英烈馆,每个馆空间上相对独立,避免了过去陈列中战史馆占用空间和展线较多的情形,使3个馆在展示空间上更趋于合理。在效果上,战史馆突出凝重冷峻,支前馆突出朴素热烈,英烈馆突出崇高静穆。在结构上,战史馆版面平实流畅,空间开阔,突出战争的壮阔;支前馆以厚重倾斜版面,形成支撑力度,显示人民对战争的巨大支援;英烈馆以版面序列间隔,分割出两个弧形空间,通透深邃,寓示着英雄精神的升华。在材料选择上,采取高中档兼顾,以中档为主,不片面追求高档化,而是在创造主题空间上多做文章,避免宾馆化装修倾向。在灯光色彩上,3个馆之间由战史馆中性灰色主调到支前馆逐渐加暖,最后过渡到英烈馆浓重的暖色调,紧扣主题内容,突出环境气氛。

二是注重文物组合,深化陈列主题。“以文物说话”是纪念馆陈列的语言,恰当地处理好文物在陈列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联,有助于揭示文物的特定历史内涵。对反映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文物重点展示,对突出某一主题内容的文物组合展示,以此强化文物信息的解读性。在陈列中,每个部分、每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每个专题馆,文物的组合陈列都占据显著的位置,同时通过文物柜的精巧造型和形式的不同变化,吸引和增强观众参观的兴趣。如战史馆中反映攻克锦州的场景复原与“功臣号”坦克、大炮及轻重机枪文物组合陈列,支前馆反映农业生产的巨幅照片与大车、爬犁、犁杖、镐头等生产工具文物组合陈列,英烈馆反映英模卓著战功的奖章文物组合陈列和反映英模集体战绩的奖旗文物组合陈列,等等,都较好地反映了陈列的主题和内容,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是注重亮点设计,提升陈列品位。艺术品和辅助展品是陈列的辅助手段,也是营造亮点的有效方式。在亮点设计上,坚持“少而精”的原则,运用适当,点明主题,强化重点,渲染气氛,增强节奏,提升品位。在陈列中,3个馆前言部分的主题雕塑,战史馆的“跨海东征”景箱、“白桦林剿匪”艺术场景、“攻克锦州”城墙复原和灯光显示沙盘、“塔山阻击战”巨幅油画、“辽西会战”景观复原和大型电动沙盘,支前馆的“鱼水情深”景观复原,英烈馆的著名烈士雕像和浮雕,等等,都增强了陈列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全景画馆是陈列的最大亮点。“攻克锦州”全景画馆是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于1989年10月对外开放。位于英烈馆的上层,为圆柱形密闭堡垒式建筑,直径42米,高28米(含下层的英烈馆)。画面长122.24米,高16.1米,地面塑型达1000平方米。通过绘画、塑型、灯光、音响等多种艺术形式,真实再现了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宏大战争场景。巨大的环形画面首尾相接,与地面塑型巧妙连接,浑然一体,创造出一种开阔的空间形象,现代灯光、音响技术与录音解说合成,使表现战争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烈。观众置身其中,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受到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这次改陈对全景画又进行了清洗修复和改造完善,特别是在科学保护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使全景画馆更具示范意义,从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全景画馆中的精品和经典之作。

四、科技互动,多角度、新视觉、大信息量解读历史

传统陈列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追求,现代科技手段在陈列中广泛应用已成为普遍现象。高新技术在纪念馆陈列中成为新宠并不足为奇,关键是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与陈列内容结合,为观众解读纪念馆陈列提供便捷有效的途径和自由的方式,增强陈列表现的互动性。

利用多媒体三维动画技术,从新的角度,以最直观的方式,完整展示辽沈战役经过。借助三维动画技术和录音解说,将辽沈战役作战地域、敌我双方态势、兵力部署、战术动作、作战阶段、作战结果等演示出来,形象概括,简明扼要,清楚完整,富有情趣。

利用多媒体投影和大屏幕电视,再现东北解放战争实况。将馆藏电影资料东北解放战争纪录片,分为“剿匪”、“夏、秋、冬三季攻势”、“辽沈战役”、“人民支前”4个专题,安排在陈列中与展示内容对应的位置,丰富了重点陈列内容。

利用幻影成像、多媒体投影技术,结合场景复原,制作《辽西会战》多媒体情景剧,以新的视觉手段,展示辽沈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辽西会战的全过程。投影与幻影在14米宽、9米高、6米进深的巨大场景中将交战双方高级将领军事指挥和战场激烈交锋的情景交替演示,场面宏大,情节紧凑,音效强烈,震撼人心。这种情景剧创作摆脱了以往幻影成像展陈手段的单一模式,使技术与艺术巧妙融合,创造了新的视觉空间,既恰当地表现了主题,又营造了陈列中的看点与亮点。

利用多媒体触摸屏系统和语音导览系统,丰富陈列内容,方便观众查询和解读陈列。这些手段已为纪念馆普遍采用,其特点是信息量大,自行查询,使用方便,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需求。在陈列中,设置11台触摸屏,按照历史篇、人物篇、文物篇、大事记4个专题,将陈列中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重要文物和历史大事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存储在多媒体中,增加大量陈列之外的信息,同时还设置一些观众留言和虚拟献花等服务项目,使观众在浏览中产生互动。语音导览系统将陈列解说词以讲解录音的方式存储在导览器中,观众可任意了解感兴趣的内容。

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精神产品的渴求日益高涨,特别是青少年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中国近现代革命歷史文化的向往与日俱增。如何以新的面貌面对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他们提供质量高、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多种多样、寓教于乐的精神食粮,使革命历史纪念馆真正建设成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面真实的反映革命先辈的历史事迹,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成列设计方面的重要课题。让来到革命历史纪念馆参观的人们在这浓厚的红色文化熏陶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定信心和决心。这是我们陈列设计最终发展的方向,因此我们要振奋精神、与时俱进,为创建最精品的陈列与设计来更好的为观众服务而努力。

猜你喜欢

纪念馆
印象·老舍纪念馆
时传祥纪念馆:做好三种精神的记录者和传播者
渡江战役纪念馆里听故事
百年·百馆
参观海军纪念馆
蒲松龄纪念馆举办“道法自然——王佑学山水写生画展”
暴式昭纪念馆正式开馆
威尼斯医学纪念馆“鬼妓”惊魂
纪念馆体制与管理创新的浅析
Sun Yat-sen Numismatic Museum, Hang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