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紫砂壶“玉带提梁”的过去与未来*
2021-02-17潘亚云
潘亚云
(潘亚云紫砂工作室 江苏 宜兴 214221)
宜兴紫砂享誉国内外,特有的原料、成熟的工艺、特色的造型都赋予了紫砂强大的生命力。人们在惬意的饮茶氛围中不仅享受到茶禅带来的心灵洗礼,更能欣赏到紫砂壶造型演绎下的生动气韵。紫砂的本质特征是紫砂原料的纯正性与紫砂成型的艺术性,而紫砂艺人更是有着神奇超凡的设计能力,独特的艺术能力,他们用一双双手,一抔抔泥,加上各种出神入化的装饰,抟制出了一把把颇具创意的紫砂壶。这些壶并非简单的茶具这样简单,他们依托着创作者强大的艺术修养、深厚的文化功底,成为造型能力强、文化底蕴深厚的艺术品。
对很多紫砂艺人来说,徒手捏制一把紫砂壶并不困难,但是如何使这把茶壶具备神韵,拥有审美意识,兼具欣赏价值才是真正考验艺人功力的。在众多紫砂壶型中,花器以复杂的造型来传递情感与意蕴,筋纹器以多变的筋纹线来诉说情感,而光器则凭借的是优质的砂泥、简单的线条来传递壶中的神韵。紫砂壶“玉带提梁”正是这样一把充满艺术魅力、紫泥风韵的茶具。作为一把光器,此壶自然也是有着光器特有的拙雅、端庄、质朴。光器的外形往往简约却不简单,朴实却充溢着雅致,就像一位纯天然的美女,不仅美在皮更是美在骨,天然去雕饰。光器正是凭借着这份裸胎带来的“美骨”而颇具风韵,从而表现出紫砂泥最本质的那份朴实与拙雅。
光器的美,在于天然泥料带来的特殊裸胎质感,也在于线条于壶身中的变化和律动。线条在光器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它的运用不仅包括壶身在制作过程中的转接线条,也包括后期为了装饰而在壶身上加诸的艺术线条。这些线条在塑造茶壶的轮廓和格局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直接影响了茶壶意蕴的体现。如此之后再欣赏光器“玉带提梁”,线条周正而委婉,构造的茶壶造型典雅大方,博古纳今,独具匠心,艺人通过对线条的运用,从而达到茶壶造型的表现不拘一格,实现了器、形、意、韵的结合,于是作品于简约中见大道,独具茶器之精气神。
1 “玉带提梁”的造型艺术赏析
“玉带提梁”是20世纪吕尧臣大师创作的经典壶型之一(见图1),经过上百年的重新演绎和推陈出新,其整体造型一直在变化和突破,但不变的是那一份玉器特有的莹润和紫砂独有的朴拙。何谓玉带,现代人可能对这一名词已经很陌生了,它其实就是古人的腰带。魏晋南北朝时期兴起了玉带之风,腰带上饰以片状玉块,玉上雕刻图案,再配以华服,可以彰显主人高贵的身份。这种风气并没有随着南北朝的灭亡而没落,相反它一直在延续着。吕尧臣大师首创的“玉带提梁”正是参考玉带的造型进行设计,将紫砂壶设计为方器,既简单大方,又符合古代玉带的形制。
图1 “玉带提梁”壶
可以说每一款经典壶型诞生后都会被后人不断借鉴、模仿,“玉带提梁”也不列外。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无数版本的玉带提梁诞生,或是照搬沿袭,或是创新演绎,都昭示着它的经典和不可超越。这一款“玉带提梁”是艺人对经典的模仿致敬,也是创新创作的一次尝试,带给人新奇的视觉体验和与众不同的感官感受。吕尧臣大师的“玉带提梁”为传统的方器,而本文介绍的“玉带提梁”是圆器,较之前者少了几分男儿的阳刚豪迈之气,多了一些柔和与圆满,更具风情。
此壶基本形制为圆型,大小适中,既有紫砂大品之霸气,又有小品的细腻,十分难得。壶身如半月,饱满而圆润,壶钮设计成圆柱形圆钮,融合于整体,就像古代贵公子腰间佩戴的玉饰,浑然天成,又娇小玲珑。作品运用原矿紫泥作胎,砂感不算重,壶器表面没有满布的颗粒,需要细细触摸,才能感受到独属于紫泥的那一份温润与细腻。
在紫泥的映衬下,整壶更显简朴古雅,老味十足。暗接弯流强势胥出,根部粗壮,嘴头收缩,出水迅猛;方形提梁在空中交织,与浑圆的壶身形成鲜明的对比,圆中带方,方中见圆。柱形珠钮立在圆形壶盖上,上方是高高耸起的方形提梁,整个作品的显得层次感强烈,协调规整。壶身中间以玉带线装饰,不仅点明了主题,更是将这种空间上的层次感拓展到了极致,给人以极美的视觉享受。
2 “玉带提梁”的文化内涵解读
此款“玉带提梁”不仅造型优美,更是寓意无限美好的现实和将来,紫砂艺人借用紫砂泥的丰富质地,提梁映云霞,壶体着紫泥。契合壶身的各部位结合自然,雕琢精美,亦素亦豪华尽在方寸之间。天与地,地与人,人与万物,充溢着大气绝伦的豪迈情怀。
初看“玉带提梁”,很是神奇,一把小小的紫砂壶,看起来或许很随意,但在仔细欣赏过后,会诧异于其迸发的精神能量与真挚情感。作为紫砂艺人来说,紫砂壶在他们的生命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更是他们情感宣泄的绝佳载体。以“玉带提梁”为例,通过一把壶,我们就能回到那个荒诞而华丽的南北朝,可以与时间、与历史对话。所以紫砂艺人非常珍惜每一次的制壶过程,一张案几、一抔五色土,简单的制作工具,重复的制作步骤就成为了全部的艺术生活,这是他们的紫砂之路,更是他们的匠心之路,也是他们探寻过去与未来的求索之路。
3 结语
上个世纪吕尧臣大师埋头创作,于是有了传世经典“玉带提梁”,如今紫砂艺人依然专研紫砂艺术,于是有了创新之作“玉带提梁”。优秀的作品在时光中沉淀,传播,而优秀的工匠精神也在沉默中一代又一代传承。薪火不灭,工匠精神不灭,紫砂艺术的道路会在前方一直延伸,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