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与水岸,建筑与景观的缝合
——深圳市茅洲河左岸科技公园*

2021-02-17章明秦曙张奕晨

建筑技艺 2021年10期
关键词:展馆展厅景观

章明 秦曙 张奕晨

1 从景观的视野思考城市

1.1 转变

作为深圳的第一大河,茅洲河穿越了宝安区与光明区两大区,两岸遍布着各大工业厂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工业片区的扩张,原本为鱼塘、湿地的左岸科技公园成为了深圳近郊工业型城区中的一部分——物流仓储集散厂。

茅洲河左岸与两条城市快速路自然切割出公园的场地,而茅洲河与东北侧支流在此处的交汇也为场地附近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北侧高耸的自然山坡,东侧坐落着的楼村湿地公园,以及河流中依稀留有的一些自然湿地,为该地块提供了天然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与自然互动的潜在活力在此也得以窥见。

但由于物流厂区的建立,原本应充满活力的自然生态水岸却彻底成为了背向城市的一道裂缝。以效率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与建设,虽带来了经济效益的激增,同时也造成了水质的污染与城市生活品质的缺失等问题。而随着深圳城市的发展,过去以效益为导向的城市建设已逐渐不能满足人们在现代生活中更高的需求——健康生活、公共活动、与自然生态互动等。同时,水岸场地在城市空间的缺失更降低了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认同感与融入感。通过实地考察与走访,过去的茅洲河在人们心目中只是一个符号般的存在,对它的印象也只停留在工厂、污水等词语上。

由此,城市与水岸、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引起了我们对都市规划的思考。面对目前自然与城市的对峙局面,如何打破这条隐形的分界线,如何重新架构城市与景观的关系,成为了这个项目重要的着手点。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提出的“景观都市主义”,要求对景观学科进行重新定位,并重新思考了景观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认为景观将取代建筑成为当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单元,也将是重新建造当代城市的媒介[1],无疑对这样的情境提出了合理的理论与方法论。与之相较,现代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城市规划则是以资源的集合为核心发展,地块形成单一孤立的功能块或集合体,城市、景观、建筑互相独立。

如今,随着茅洲河碧道工程的开始与推进,作为城市背面的左岸片区迎来新的转变。一种以景观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的设计方式,将闭塞的工业片区自然地向城市打开;水质的治理、河岸的生态修复及环境提升,也为公园的活动创造了空间;场地属性的转化更加强了公园与城市活动的紧密联系,为健康、和谐、融洽的城市生活提供了可能。

1.2 生态构成

1 水面上的主展馆

2 鸟瞰

左岸科技公园场地位于光明区茅洲河上游的左岸,是茅洲河12.8km碧道工程中最大的节点。整个场地规划以茅洲河为重要的生态轴线,形成以此为核心的主要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沿岸重要生态节点,活化节点,并以节点为依托向城市渗透活力。

设计希望以景观的方式联动周边自然资源,将北侧的山脉、东侧的湿地公园、西北角的支流一同纳入整体环境的考量之中,将公园设计为茅洲河生态系统上重要的城市节点。通过水质净化、植物配置、河岸改造等多样的生态措施,大幅度提升其生态品质,同时打开与城市的连接面,将生态景观渗透进城市,引入更加多元的活动。整个公园将以一种生态的、柔软的、有机融合的方式对城市与水岸进行缝合。同时景观也将不再作为一种孤立的绿化,机械地填充在整个场地之中,而是成为与基础设施相结合的、层次丰富的城市元素,带动滨河活动融入城市生活。

1.3 文化表达

生态环境与景观系统的梳理,使得茅洲河两岸天然成为了市民的自然公园,治理后的河岸为儿童嬉戏、市民散步等日常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场所空间,而市民对城市、场所的认同感也随之提升。在对项目的回访中得知,部分市民是从5~10km之外的区域而来,还有很多是从1~3km之外的区域而来,而且这部分人群中有很多人几乎每个周末都会过来。左岸科技公园为城市提供的活力空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茅洲河本身自然记忆的一种表达。可见,作为深圳母亲河,茅洲河水质及水岸环境的质量提升也将增强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

3 轴测图

4 主展馆剖面图

5 建筑与景观系统

如今,转型后的工业区已成为光明区高新产业发展下的科创园区。设计在场地中置入了一个较大的科技展厅和多个模块化小展厅,散布于公园之中。人们漫步园区,在感受自然的同时,观看着大小不同的展览,感受着城市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从物流工厂到科创园区,左岸科技公园的这一转变和其为城市提供的科创展示活动,将为深圳城市文化的表达做出一份贡献。

2 从城市的视野思考景观

2.1 洄游且观想

左岸科技公园的整体面积近8.8万m2,但其中建筑占地仅几千平方米,这就使得整个设计必然面对着大片“留白”。在如此小的建筑密度下,建筑体量无论是选择偏安一隅还是崛地而起,似乎都会导向一种传统的景观与建筑对峙的局面,而这都不是我们理想的应对方式。由此,我们希望尝试一种能系统叠合的、整合建筑、景观及城市规划的多学科跨专业整合的设计方式。

2.2 橙蓝交织的立体漫游路径

对于整个场地的规划设计,考虑到三角形场地的特质,我们将主入口和主展馆布局于场地宽阔的一侧,并增设一座人行桥连接科技公园和右岸的楼村湿地公园。将城市的丰富活动引入公园内部,同时将公园作为扩充城市活动的场所,使得两者更紧密地衔接在一起。

游览线路如同游走于场地上的笔触,科技游览为主题的空中橙线和生态游览为主题的空中蓝线交叠串联,立体漫游路径覆盖了整个公园,同时形成地面的遮阳系统。疏密交织的空中廊架形成了“书写”于整个公园的“行气”,成为联系公园各项功能和连接堤顶路及河岸的开放游憩空间。

6 主展馆入口

7 主展馆一层平面图

2.3 虚实交织的建筑与景观系统

建筑物、构筑物、市政工程桥梁作为整个公园“实”的部分,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关联,不仅被橙蓝游览线串联,也与主题景观场所的“虚”处对比和互应。

在主展厅北侧,地面翻起形成的大草坪将人们引导至展厅二层,进入园区的空中游览线路,并通向分展厅的屋顶,人们可在河畔眺望茅洲河远景。大草坪底部是混凝土结构的半下沉会议宴会厅,与钢结构的主展厅折板屋面直接相接,消解了主展厅的巨大立面,同时也合理利用了坡下的空间。

分展厅沿河布置,其屋顶和橙蓝游线相连,不遮挡茅洲河的观景视野。游人可以沿着分展厅屋顶的路径向河边漫游,通过堤顶路抵达V形桥。而通过V形桥,人们一方面可到达东侧的湿地公园,另一方面可通过中央下沉台阶到达近水的河中绿洲,与自然亲密接触。

小展厅自由分布于整体动线之上,构成橙蓝廊架的模块与小展厅的模块采用了相同的模数,在统一的结构框架中可以根据未来的功能灵活变化,具有多场景适应性。

生态改造体验场所与室外科技展示场所散布点缀在橙蓝交织的动线上。湿地、镜面水池、喷泉、观演广场形成一个又一个游览路径上的兴奋点,避免了单一空旷的大景观做法,以活动为主导的设计策略使整个公园内容丰满、充满活力。完整硬质的场地在此变为柔软的湿地,一系列生态湿地不仅具有雨水蓄滞净化的功能,也为游人提供了生机盎然的休闲游憩场所。通过一系列的路径设计,景观、建筑被整合在同一个场地之中,并不断向城市渗透。

8 主展馆外立面局部

9 展厅屋面支撑结构

10 主展馆折板屋面

2.4 模块化的建造体系

由于该项目面临紧张的设计和施工周期,我们以大小不同的单元模块来组合主展馆、分展馆、小展馆。其中,主展馆为大跨度钢结构,屋盖最大跨度约38m,采用空间桁架结构体系;分展馆最大跨度约20m,屋盖部分采用钢框架结构,通过坡屋面高差形成整体桁架体系。同时,我们尽可能采用工厂预制钢结构构件现场组装的建设方式,并积极协调土建、室内、幕墙、展陈、景观等多专业交叉作业,同步配合推进,最终在6个月的极限周期内完成了整个公园的设计与建设。

3 后记

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依赖于各类资源的集合,城市的设计与建造的核心则在于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合作机制。景观、建筑、城市在过去的城市建设中常常被孤立地考虑,这就使得地块与地块、建筑与建筑、城市与景观之间的关系变得割裂而生硬。而对于交通、经济、技术的考虑,则更使得建筑成为偏向自我的“无回应性”的“技术体”[2],景观则是作为附属绿化进行的后期深化与点缀。

11 主展馆屋面构造

左岸科技公园希望塑造一种“回应性”的建筑与景观体系,与上海杨浦滨江的“绿之丘”改造相似。希望场地能形成“一个如同丘陵地貌般自由延展、连绵不绝且朦胧暧昧的边界,充分回应城市活动与滨江公共活动”[3]。

这种回应性的设计与建造充分考虑了城市与滨水自然景观之间的有机联系,一方面将滨河的生态渗入城市,另一方面又将城市活动引入水岸。同时,左岸科技公园对景观与城市之间的思考也践行了“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将景观与生态化作为城市设计的框架,通过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触发城市从效率为核心向健康生活为核心进行转变。

12 主展馆夜景

13 人行桥二层

14 人行桥V 形支撑结构

图片来源

1,2,5-7,9,11,12 章鱼见筑摄影

3,4,8,10 原作工作室提供

项目信息

业主:深圳市水务局

建设地点: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明北环大道

建筑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原作设计工作室

主创建筑师:章明、张姿、秦曙

设计团队:李雪峰、武筠松、张奕晨、

李晶晶(建筑);张准、王瑞、王金花(结构);邵喆、孙嘉宾、马杏宇、赵时光(设备)

总建筑面积:7 118 m2

建成时间:2020

摄影:章鱼见筑

猜你喜欢

展馆展厅景观
光影回响-TW展厅
展厅中的盗贼
意库马涂料展厅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新馆落成
党史展厅设计
《景观平面图》
广州国际车展展馆参观指南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