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探究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021-02-16王蕾
王 蕾
(金陵科技学院教学质量评估中心, 江苏 南京 21116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等教育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我国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类型、办学定位与目标、所处的发展阶段,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以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1]。
应用型本科高校多是近些年由专科院校合并升本或普通高校转型而来,其教学主要侧重于对知识原理的实际应用,旨在培养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但由于基础薄弱,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中,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目标不明确、缺乏系统性、重过程轻结果反馈的问题,以及随着办学规模扩大而产生的教师队伍不稳定、办学条件较落后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2020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迫使高校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翻转课堂、慕课、微课、在线直播、平台学习等线上教学方式被广泛采用,也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理论,通过创新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机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不足之处
(一)对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但具体到应用型本科高校,有的高校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当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工作都是由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心(或评估中心、教务处)负责,参与教学监控与督导的人员多为退休返聘的教师或管理人员,主要是通过随堂听课、学生评价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与考核。此外,众多高校在监控的目标及思路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特点相结合方面,还缺乏系统、深入的思考及总体的顶层设计;教学质量监控的宣传力度、执行力度仍有待加强,建设质量文化的氛围还不够浓厚,全员参与质量文化建设的理念尚未完全形成。
(二)教学质量监控的覆盖范围不广
当前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主要是对教学过程的监督管理,对教学过程开展前的环节介入相对较少,对教学过程结束后的分析反馈也不够,没有形成闭环式的教学质量监管体系。教学质量监控往往只注重对课堂教学的考察,缺少对实践教学的条件、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的检查,难以保障实践教学效果,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2]。此外,教学监控也没有扩展到毕业生跟踪调查评价、社会对学校培养效果的反馈等方面。
(三)教学质量监控方法的适应性不强
后疫情时代,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改变,新的教学模式已初步形成,线上直播、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教学模式被广泛采用,各家公司也陆续推出多种教学服务平台供学校教学使用。针对这一新形势新变化,有的高校未能及时调整和更新评价指标及评价办法,有的虽有调整,但参与教学管理与监控的人员对于线上教学的方式还不熟悉,无法熟练应用新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去进行监控。传统的教学质量监控方法创新性不足,与疫情之后学校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网络化不相适应。
(四)教学质量监控重督轻导现象较普遍
教学质量监控不仅是一个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和监督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通过教学信息的收集反馈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指导使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的过程。就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而言,重监督轻指导是较为普遍的问题。教学质量监控主要由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心(或评估中心、教务处)负责,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主要强调对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但在将所收集到的问题和建议以及各项评价数据及时向当事人反馈并提供指导等方面有所欠缺,忽视了教学质量监控的指导、反馈与调节作用,未能真正达到开展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评价结果往往只是对教师进行评优奖惩、职称评定等的参考依据,以此来督促教师认真教学、保证教学质量。但对教师而言,这是一种外来的压力,而不是促使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内在动力。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而师资力量不足,新补充的教师多是刚从学校毕业就走上讲台,他们虽具有较好的理论水平和科研基础,但却缺乏教学经验,非常需要得到教学实践方面的指导。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监督轻指导对于这些年轻教师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二、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otal Quality Management)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由费根堡姆(Feigenbaum)提出,之后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发展成熟。它是指一个组织应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围绕质量管理开展各项工作,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有效管理理论。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质量这个概念与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3]。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强调的是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美国高校在20世纪80年代最先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高校教育管理中。实践证明,全面质量管理对于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4]。后疫情时代,面对新的教学方法的挑战以及招生就业的压力,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创新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机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牵涉到学校的各方面、各层次、各部门及教学的各环节,因此,有必要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结合学校办学特点做好顶层设计,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过程进行、全方位开展的多层次、多环节、多维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图1)。
图1 面向全面质量管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需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全员性。要求学校从上到下的所有人员,包括校领导、管理人员、督导、教师、学生,都有质量意识,都要参与到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中。
二是全过程性。要求不仅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还要把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扩展到教学过程开展前、延伸到教学过程结束后,形成一个闭环式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三是全方位性。要求对影响教学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多维度的管理和监控,不仅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还要从教学空间、教学时间、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控。
三、全员参与的多层次教学质量监控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宗旨是为了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学校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无论是校领导、管理人员,还是教职员工、学生,甚至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应强化质量意识,积极参与教学质量监控,逐步将质量意识内化为自觉行动。
(一)加强领导,做好顶层设计
应用型本科高校首先要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工作,成立由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组成的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领导小组,并结合学校实际,确定提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遵循教学规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坚持教学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不仅要注重教学评价与监督管理,更要注重教学评价反馈工作的落实。通过制定教学质量评测标准,设计全面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5],并在学校进行充分动员与宣传,努力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关心教学质量,积极参与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
(二)合理分工,管理机构各司其职
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心(或评估中心、教务处)作为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具体执行部门,负责制定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的目标、制度、流程、具体标准,组建校级教学督导队伍,汇总、统计、分析学校教学质量数据,定期编写教学检查报告,并指导二级学院开展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工作。
各二级学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根据学校的顶层设计和规划以及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心(或评估中心、教务处)的要求,组建院级教学督导队伍开展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工作,汇总、统计、分析二级学院教学质量数据;另一方面负责指导学院教师进行教学互评、自评并开展教学交流活动。
(三)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
教学督导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促进作用。教学督导工作贯彻 “以督导教,以督促教;以督导学,以督促学;以督导管,以督促管”的原则,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教学研究能力较强的资深专家承担。后疫情时代,随着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应及时调整、丰富教学督导的工作形式和评价内容:工作形式包括教学资料的检查、随堂听课、线上课程的抽查、教学指导反馈、教师访谈等形式;评价内容包括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与实施、平台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6]。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作用,为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提供帮助。
(四)开展多形式评价,激发教师活力
各层级组织可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如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学生评价等,激发广大教师提升教学水平的意愿和积极性,以提高教师对教学质量的重视度及参与度。
教师自评主要是教师对自身教学状况、教学能力与教学效果的分析与评价,可促使教师激发教学热情,反思不足,通过不断自我完善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同行互评是指具有相同学科背景、相同授课对象的校内外同行教师之间如实反映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相互听课、相互交流、示范观摩等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与改革等提出意见或建议。学生评价既包括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教学指导、在线教学方式和效果等方面的评价与反馈,以及学生对自我学习状态、学习进展、学习效果的评估分析。
此外,全员参与的多层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还应该包括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行业企业专家及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评价与反馈。他们作为最了解社会需求的一线人员,能够对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方案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的达成度、实践教学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完成度等方面进行后置反馈监控。
四、全过程进行的多环节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监控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即要对教学实施前、实施中和实施后的全过程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管理与监控,形成一个闭环式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教学实施前的监控
一是在学校层面,学校应及时出台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制度,教务处要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原则,经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议后正式颁布,各二级学院要以此为依据,组织各专业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报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心(或评估中心、教务处)进行审核。校级督导审核时应重点审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课程体系是否能体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特点、理论和实践的课时分配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二是在二级学院层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要组织二级学院的督导对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学方案、教学考核方式等进行审核,同时还要对课程教学师资配备、教学场所安排、教学资源情况(如教师的线上资源、测试题、PPT课件、教案等)进行审核,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教学实施中的监控
教学实施过程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学实施中的教学质量监控对象包括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两个方面。教师行为的管理与监控主要包括:检查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环节是否合理并能满足学生需求,是否熟练使用在线教学平台,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以及是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解答等。学生行为的管理与监控主要包括:检查学生是否能够跟上课程的教学进度和节奏,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是否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作业任务,是否能够熟练使用在线学习平台,并积极进行在线互动和交流等。
教学实施中的教学质量监控由督导、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完成,不同的主体从各自不同的视角对教学活动实施各有侧重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同时,通过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在线教学评价管理系统,及时对教师的教学评价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
(三)教学实施后的监控
信息反馈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完善的反馈和调控系统能让学校决策机构及时了解教学质量信息和管理效果,也是学校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保障[7]。教学实施后的教学质量监控主要包括校外延伸评价管理与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后置反馈两部分。校外延伸评价管理主要是邀请毕业生、行业专家、社会用人单位以及第三方校外评估机构对学校办学质量进行评价反馈。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中心一方面可通过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进行毕业生质量评价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务处和二级学院,以便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可通过校院两级督导评教、同行互评、教师自评和学生评教,及时发现和反馈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与教师进行充分沟通交流,提出改进的方法,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五、全方位开展的多维度教学质量监控
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不仅要多层次的全员参与以及多环节的全过程进行,而且还要多维度的全方位开展。其中,多维度主要体现在教学条件、教学空间、教学时间、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等五个方面。
(一)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主要包括硬件、软件以及环境氛围三部分。其中,硬件是指教室、实验室、教学平台等设备条件,软件是指教师队伍以及教学辅助人员的构成情况,环境氛围主要是指学校的育人环境、文化氛围、教风学风等。教学条件的监督检查包括:教室、实验室、教学平台的安排是否得当,是否能够确保教学的正常开展;教师的数量及其职称、学历结构是否合理,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能够保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学校的人文社科、科研讲座是否经常开展,图书馆等环境建设是否到位,是否能够创设适宜学生发展的环境等。
(二)教学空间
后疫情时代,学校的教学空间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有教室、实验室等实体空间,还有依托互联网走入“云端”的虚拟教学空间。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校外实习基地也是教学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不同的教学空间,要采取不同的评价与监控方法:对于实体教学空间,依然可以通过督导随堂听课、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等方式进行监控;对于虚拟教学空间,则要先学习了解其实施程序与特征,然后通过抽查、静音参与、学生截屏、平台系统签到、评价、反馈等方式进行监控;对于校外实习基地教学,则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视频方式参与教学活动进行管理与监控。
(三)教学时间
后疫情时代,学校的教学时间也发生了变化,不仅有线上同步教学,还可以凭借互联网技术使教学活动不受上课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反复观看教学视频、PPT等教学内容。此外,为了就业的需要,毕业实习也在教学安排上具有了一定的灵活性。这些变化都给教学质量监控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要求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能够与时俱进,采用新的、灵活的方式方法。
(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学质量监控就是要通过跟踪教学过程、参与线上教学,来了解教师是否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否能够应用情景教学法、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教学法、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等。教学质量监控应对不同教学方法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比对,把结果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使教师可以选择更优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手段
后疫情时代,教师的教学手段也出现了多种变化,除了传统的课堂板书外,教师还可以依托互联网媒介,如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等在线教学平台,钉钉、腾讯等直播平台开展同步或异步教学以及翻转课堂教学。在多种教学手段共存的情况下,教学质量监控就是要将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活动(签到、课程学习、讨论交流、随堂作业、课后测试等)作为评价、管理与监控的重点内容,依托基于大数据的在线教学评价管理系统,进行汇总分析与反馈,以适应教学形式变化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还应自上而下建立完整的线上教学档案体系,将教学指导性文件和相关规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学生线上作业、线上考试资料、教学评价等信息建档留存,为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翔实的资料,发现、分析和解决线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高校教学质量不断提升[8]。
六、结语
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结合自身办学定位与特点,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创新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机制,构建一个全员参与、全过程进行、全方位开展的多层次、多环节、多维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