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君子壶”的泥绘装饰和文化意境
2021-02-16汪成林
汪成林
(宜兴 214221)
宜兴素有“陶的古都”之称,著名的紫砂壶就是特产于江苏宜兴,紫砂壶不仅是实用器,更是传统手工艺品,可谓雅俗共赏,深受人们喜爱。2006年,宜兴紫砂壶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紫砂制壶技艺多么宝贵。紫砂壶从北宋发展至今,衍生出陶刻、泥绘、描金、绞泥等多种装饰技法,如此完善的装饰技艺更是极大程度地丰富了紫砂壶的观赏性和文化性,使得紫砂壶融合了东方意趣与西方审美、承接了传统与现代,在中国传统文化之林独树一帜。
1 紫砂“君子壶”的泥绘装饰
从中国远古仰韶文化的“鱼身人面纹”彩陶器,可以想象泥绘的制陶历史根源。紫砂工笔画泥绘是源于明、清代紫砂肇始期的装饰工艺,借鉴了瓷器、漆器、壁画等装饰技法,形成了紫砂陶独有的一种装饰工艺。泥绘是工匠在紫陶器物表面上的装饰技艺,用紫砂坯体代替画纸,用紫砂五色土代替颜料、以泥代墨,在制作的生坯保有一定的湿度的时候,用笔蘸泥浆,在壶坯上铭文作画。所用紫砂泥料需研磨成细泥浆,采用堆、塑、琢,以及推、切、压、划、点、染等雕塑、绘画技法;泥绘技术是利用壶坯的吸附能力进行堆雕绘刻,常以中国的国画表现方式为主,并具有油画的厚重、立体感;紫砂工笔泥绘具有绘画与浮雕双重艺术效果。紫砂泥绘有单色泥绘、双色彩绘和多色泥绘等多类形式,充分利用了紫砂五色土的独特个性。本色泥绘是取用与制壶同时使用的色泥,用线条的粗细长短、面的深浅等来表现远近、虚实等,给人以层次感和立体感;异色泥绘是采用不同的色泥或堆或绘表现事物的形态特征,相互搭配、色泽丰富,达到独特的艺术表现。烧成后,泥绘作品具有浅浮雕、薄意雕的艺术效果,画面立体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紫砂 “君子壶”(见图1)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泥绘的题材,此壶以六方为造型,器型端庄稳重、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刚劲有余,同时流、把、钮皆饰以竹节,体现出坚韧不拔的君子气节,此壶以“梅兰竹菊”为泥绘装饰的题材,可谓契合造型、相得益彰,增添了作品高贵正直、清雅不俗的气质。作为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频繁地出现在古代绘画作品当中,其魅力可见一斑。古人之所以喜欢画这一类型的作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中国语言博大精深,古人又表达得颇为含蓄,给人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的寓意非常美妙,寄托了绘画者别样的情愫,深受文人雅客的喜爱,因而大家也能在绘画作品当中频频看到它们的身影。此壶以刀代笔,将“梅兰竹菊”勾勒于作品之上,其装饰画面注重文化意蕴、制作工艺精致与绘画技巧细腻相协调、相统一,使紫砂壶的色泽视觉质量提高,更加宜人、宜情、宜壶。
图1 君子壶
2 紫砂“君子壶”的文化意境
凛冽的寒冬本是百花凋零的季节,而梅花却迎风而立,给人一种傲风斗雪的感觉。古人也借助梅花表达出了高洁坚强的品格,尤其是在古代文学作品当中,傲雪寒梅一直是文人雅客赞赏的品格之一,直到今天仍然被人广为传诵,由此也可以看出,梅花在人们心目当中的地位有多高。同梅花一样,菊花同样有着不畏严寒的傲骨,不过与之不同的是,菊花同样拥有兰花的那种高士情怀,隐匿在山谷之中不被人们所发现,因而又有着花间隐士的美称,成为了文人墨客心目当中的精神象征。尤其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曾经写下了“采菊东篱下”的著名诗句,表达出了自己对菊花的喜爱,流传至今已经上千年了,仍然被人广为传诵。至于兰花,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成语那就是“空谷幽兰”,因为兰花时常盛开在山谷中,飘着淡淡的清香,因而也有一种孤芳自赏的意味,宛若一位谦谦君子一般,未经俗世的污染。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古人也把兰花比作是高洁典雅的象征,应用在自己的绘画作品当中,凭借兰花淡淡的色彩展示出了素雅恬静的美,特别能够吸引观赏者的注意。竹子更是文人气节的象征,在破土出生之前,竹子已经先有节了,这不仅表现出了它顽强的生命力,同样也让人看到了它不屈不挠的气节,非常符合文人墨客的信仰。待到高耸入云的时节,竹子又变成了空心状,不仅代表着它的谦逊与虚心,同样也表达出了文人墨客谦逊的胸怀。泥彩绘作为一种装饰工艺,本就不是喧宾夺主,紫砂“君子壶”以梅兰竹菊为装饰,意境隽永、装饰细腻,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增加了作品的观赏性和趣味性,也让“梅兰竹菊”四君子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扬,让人在饮茶品茗的同时,把玩手中的紫砂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品味君子气节,心中油然而生一阵清澈凛然之风。
3 结语
有人喜欢紫砂的素心素面,也有人喜欢紫砂的略施粉黛,也有人喜欢紫砂的雍容华贵,各有所好。紫砂艺术的多样风格更体现了文化艺术的相容,而泥彩绘显示出别样的韵味。作为一名优秀的紫砂艺人,应当能将制壶技艺与装饰技艺相结合,使其相辅相成,让装饰为作品锦上添花,创作出优秀的意境悠远的作品,方能使自己的作品百看不厌,让其在使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