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米甲壳素联合利多卡因在滚针治疗面部皮肤病中的镇痛作用

2021-02-16董雪东李玟霏马梦吉

皮肤病与性病 2021年6期
关键词:乳膏利多卡因复方

吕 宇,董雪东,李玟霏,马梦吉,顾 军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人民医院,云南 昆明 650500)

皮肤科常用的光电治疗、滚针治疗能刺激胶原蛋白及弹性纤维的增生,对填补凹痕、淡化痘印、收缩毛孔、改善肤质等疗效较好,但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直接影响患者的耐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目前常用的利多卡因乳膏皮肤表面镇痛出现的不良反应较明显,包括局部红斑、瘙痒、水肿、灼热[1-4]。因此应探寻一种安全有效、无创便捷的皮肤镇痛方法。

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等,是由N-乙酰-2-乙酰胺基-2-脱氧-D-葡萄糖以1,4糖苷键形式连接而成的天然多糖,广泛存在于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如昆虫、甲壳动物等的外壳及低等植物菌藻类的细胞壁中,是一种天然的生物阳离子高分子聚合物,其脱乙酰产物为壳聚糖,在食品、美容、纺织、环境保护、农业、生物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降解性,王晓芹等[5]研究证实甲壳素生物材料具有极高的生物安全性、无毒性,目前已在医药领域广泛应用。国内外多项实验证明甲壳素不仅具有止痛、止血抑菌等药理活性,还具有抗氧化、抗炎、保湿、促进伤口愈合、减小疤痕等生理功能[6、7]。本研究探索10%纳米甲壳素联合2%利多卡因注射液透皮给药促进面部皮肤镇痛的临床作用,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本院面部滚针治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组(患者均知情同意)。观察组45例:女性25例,男性20例,年龄在(20~ 35)岁有25例,(36~ 50)岁有20例,色斑13例,面部抗衰(皱纹、干燥、脱屑)12例,痤疮20例(根据Pillsbury临床分级法[8],将痤疮分为Ⅰ~IV级),痤疮为Ⅱ级12例,Ⅲ级8例;对照组45例:女性24例,男性21例,年龄在(20~35)岁23例,(36~50)岁22例,色斑12例,面部抗衰修复13例,痤疮20例,Ⅱ级11例,Ⅲ级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面部有创面或感染灶、对利多卡因和光过敏者、有肝炎、结核、传染病史者,妊娠、哺乳期女性,有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精神性疾病者。

1.3 仪器和材料 滚针(0.5cm、苏州秀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0%纳米甲壳素液[中国科学院自由基与生命科学实验室产学研转化项目合作单位/肽之源(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批号:粤妆20170020],2%利多卡因注射液(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388),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同方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466),75%酒精(云南象山医用材料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71209)。

1.4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洁面后观察组按10%纳米甲壳素液(3ml)比2%利多卡因注射液(3ml)1∶1比例混合后放置5min,棉签均匀涂抹于皮肤表面,3min一次,反复(4~5)次,等同实际用利多卡因1.15mg/cm2。对照组用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以0.1cm厚度均匀涂抹于皮肤表面,保鲜膜封包,用量5.0克,等同实际用利多卡因4.10mg/cm2。镇痛起效后,面部再次清水清洗,75%酒精消毒,2min后0.5cm滚针治疗,面部一个部位按直线方向来回滚(3~4)次,以皮肤潮红为标准。

1.5 观察指标

1.5.1 比较两组镇痛效果 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滚针治疗疼痛程度[9],评分标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8~10)分为无法忍受的剧痛。麻醉开始前感受针刺痛为标准,滚针治疗过程中,以恢复针刺中度疼痛感觉,判断药效持续时间。

1.5.2 记录镇痛起效时间及有效维持时间。

1.5.3 观察皮肤潮红、瘙痒、水肿、灼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5.4 镇痛效果判定 显效:0.5cm皮肤滚针治疗无疼痛,VAS 0分;有效: 0.5cm皮肤滚针治疗有行针感,轻度疼痛,可忍受,VAS(1~3)分;无效:0.5cm皮肤滚针治疗明显疼痛,VAS(4~7)分。镇痛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表面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45例(100%)高于对照组41例(91%),P=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镇痛效果对比[n(%)]

2.2 镇痛起效时间和有效持续时间 观察组起效时间(14.93±0.78)min,对照组起效时间(38.17±10.77)min,镇痛起效时间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镇痛持续(11.13±0.81)min,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10.86±3.70)min,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镇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对比(±s,分)

表2 两组镇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起效时间 维持时间观察组 45 14.93±0.78* 11.13±0.81#对照组 45 38.17±10.77 10.86±3.70 t 6.541 0.639 P 0.011 0.638

2.3 两组皮肤潮红、瘙痒、水肿、灼热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例,对照组为4例(8.8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10%纳米甲壳素联合2%利多卡因注射液透皮给药促进面部皮肤表面麻醉时,具有用量小、起快速、维持时间稳定、无不良反应的效果。本研究中发现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表面麻醉时,面部潮红、瘙痒、灼热不良反应的患者比例较高,主要发生于痤疮、面部脱屑治疗患者,考虑与面部皮肤炎症、屏障功能受损、个体差异和敏感有关。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为复方制剂,是利多卡因和丙胺卡因按1∶l配制的低共熔混合物。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辅料成分中,有5%的卡波姆及蓖麻油。其中卡波姆又称丙烯酸树脂,单体具有一定刺激性,在乳膏中起增稠作用。另一种辅料蓖麻油主要起乳膏润滑作用。叶媛等[10]曾报道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引起急性接触性皮炎病例,并认为国产5%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的过敏反应较大可能与其蓖麻油辅料成分有关。

在透皮给药技术中,能作为药物载体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物活性物质在其中必须稳定且安全释放;二是要有良好的机体舒适感和生物相容性。本次研究应用的纳米甲壳素是国内首创,通过一种无残留降解,功能化修饰合成方法制备粒径在(30~50)nm的小尺寸,具有可变形,双亲性特点的纳米甲壳素,可携带药物高效穿透细胞膜,显著提高药效[11]。由于通过亲疏水相互作用将脂溶性药物包裹于纳米甲壳素内部,形成纳米载药体。同时纳米甲壳素自身所特有的正电荷属性,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多肽、蛋白等有效物质至纳米甲壳素内,从而形成多功能纳米复合载体。可以透过皮肤角质层,进入真皮层,并在细胞内停留,缓慢释放,起到长效发挥效果的作用。国外有学者将甲壳素用作化妆品的活性载体,嵌入抗氧化剂成分,通过皮肤层的渗透可改善活性成分。甲壳素和抗氧化成分的结合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用于防止太阳辐射对光老化和皱纹的有害影响[12]。

本研究发现一种新型的皮肤表面镇痛方法,尤其对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的皮肤不失为一种安全、高效、可行的选择。

猜你喜欢

乳膏利多卡因复方
疤痕止痒软化乳膏在瘢痕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利多卡因通过miR-146b-5p调控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分子机制研究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多潘立酮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脉冲染料激光仪联合疤痕止痒软化乳膏治疗增生性瘢痕
卤米松乳膏联合维生素E乳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疗效分析
布替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分析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利多卡因抑制ERK信号通路激活降低甲状腺癌细胞TPC-1的增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