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21-02-16卢爵广江日东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花生

卢爵广 江日东

摘 要 花生作为一种主要的经济作物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在花生的种植过程中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从而影响到种植的效益。为了给花生的健康生长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花生种植的质量和产量,对花生根腐病、白绢病、锈病、叶斑病、根结线虫病、蚜虫、棉铃虫、红蜘蛛及部分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花生;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65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6.012

近年来,市场对花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很多地区将花生作为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以此来为当地的农民增加收入。为了提高种植的经济效益,在种植花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要对各种常见的病虫害的特征了解清楚,以选用合适的防治方法,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概率。

1 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其造成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越来越重视一些经济作物的种植。花生的种植面积在持续增加,对花生病虫害防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花生病虫害的发生将会直接导致花生的产量、品质下降,严重影响农户的种植收益。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叶班病、花生锈病、根腐病、凹青枯病和烂果病等。诱发花生病虫害的因素比较多,管理和防治工作的难度大,人为因素如不规范用药、管理不到位、病虫害防治不及时等;气候条件如雨水过多、干旱、温度不合理等;农作物种植布局等因素都可能诱发花生病虫害。强调采用科学有效的措施、防治技术和方法,对花生病虫害进行综合、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尽可能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2 花生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实施综合化的防治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即不只是用药物进行防治,更需要做好选种、规划种植、科学种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既能有效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也符合绿色种植和食品安全的相关要求。1)综合考虑和分析种植地的环境条件、花生的生长习性和特点等,选择适合的品种,尽量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品种,降低花生受病害侵袭的概率。2)将物理、化学药物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有效结合起来,以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如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引入虫害的天敌;利用灯光诱捕;针对每种病虫害,科学规范用药物防治等。3)提高花生的种植技术,并规范化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如选择在适合的时间施肥,并选择适合的肥料,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等。

3 花生主要病害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3.1 根腐病

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一般在潮湿的天气很容易传播,特别是在多雨的季节,发生根腐病的概率很大。灌溉和雨水是根腐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并且被污染过的农具也会携带有病菌,如果稍不注意就会对花生再次产生侵害。根腐病会先侵害花生植株的表皮,进而慢慢地对根茎造成侵害。如果花生在幼苗时期,发现有黑褐色的斑点出现在叶片上,或是叶片出现了干腐的情况,那就说明很可能是发生了根腐病。随着根腐病的不断发展与蔓延,病害的部位会逐步移到根茎,根茎部位会有很明显的斑点出现,且斑点的颜色呈黄褐色。为了从根源上杜绝根腐病的发生,应该在选种和拌种等方面严加把控,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在幼苗时期,将50%多菌灵喷洒在花生的根部,每隔7 d喷洒一次,连续喷洒3次即可。

3.2 白绢病

白绢病属于一种真菌性病害,一般发病的部位集中在果柄、茎杆及荚果上。如果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下,这种病害的表现尤为明显,仔细观察植株的周围会发现很多丝状的菌丝,且这些菌丝的颜色为白色。随着病害的程度越深,在植株的周围有黑褐色的小菌核出现,最终会出现死亡的现象。为防治白绢病应做好以下3点:1)加强对田地的管理。在种植之前应该对土壤进行深翻处理,避免滋生细菌。同时在花生收获之前应及时将枯萎的植株清理掉。2)合理种植。在种植过程中要按照倒茬轮作的方式进行,以此来避免细菌的滋生,可以和玉米、甘薯等进行轮作。同时在种植的时候应把控好播种的方法。3)及时的灭菌。在种植前不仅需要对种子进行科学的处理,还需要及时灭菌。在进行拌种时一般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选在结痂期进行灭菌,可以使用50%的速克灵进行喷洒,以此来提升花生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1]。

3.3 锈病

与根腐病一样锈病会在花生生长的各个阶段出现,特别是在结荚后患病的概率会更大。花生在感染后的初期会有小的斑纹出现在叶片上,且这些斑纹的颜色呈现为黄色,到后期颜色会逐渐演变成红色,仔细观察叶片的周围会发现有黄晕圈存在,表皮破裂后會产生夏孢子病菌;下叶片在发病后逐步向上延伸,孢子形成堆体,不久叶片便枯死,植株亦死亡,造成损失。为了预防锈病的发生,不仅需要在选种时要多加注意,还应加强田间管理。建议要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同时要及时地清除田间的杂草,做好排灌工作。如果一旦发现有花生发生了该病害应及时用药物进行防治,可以使用胶体硫倍液,也可以使用百菌清倍液,药液按照相应的比例进行配比,之后进行喷洒,每间隔10 d左右喷洒一次,喷洒3次,在喷洒的过程中不能只使用某一种药液,应该要多种药液交替喷洒,以确保防治的效果[2]。

3.4 叶斑病

叶斑病是花生种植中常见的且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病害,其又被称作为黑色病或是网斑。一般来说,在花期的发病率较高,到后期也是该病的高发期,应引起重视。患病的主要部位集中在叶片上面,如果病害严重的话还会危及花生的茎秆和叶柄。花生在感染叶斑病后的初期,仔细观察叶片会发现有小斑点存在,且这些小斑点的颜色呈现为黄褐色,如果没有及时地对其进行防治,斑点会逐渐变大,并且还会逐渐地蔓延,为害到整片花生[3]。建议选择优质的品种,最好是选择新的品种。一定要在叶斑病的高发期做好防治措施,在防治的过程中应明确叶斑病的诱因是高温高湿,在田间喷洒用50%的多菌灵,间隔10 d喷洒1次。还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以结合使用相关的黏着剂。

4 花生主要虫害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4.1 根结线虫病

根结线虫病主要是对花生的根部造成侵害,一旦虫子进入到花生的根部,就会破坏花生的根部,造成养分不能及时输送到根茎叶上面,进而造成花生植株出现枯死的情况。根结线虫病会对花生造成很大的为害,不仅会影响到植株的健康生长,还会使植株变得越来越矮小。这主要是因为虫害导致花生内部的营养流失,致使花生生长的很缓慢,且花生的叶子和花朵会逐渐枯萎,导致花生产量降低。鉴于根结线虫病的为害,应提前做好防治措施,避免受到这种虫害的侵袭。选种一定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特征,以选择合适的品种。同时在种植过程中应每隔3年轮作一次,并且应致力于改善当地的土壤结构,及时的施肥。如果是在冬季预防该虫害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用低温冻垡的方式;如果虫害的程度不是很深,在前期可以使用阿维霉素进行淋根处理。

4.2 蚜虫

蚜虫不仅会对花生的生长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到花生的结果,且蚜虫很有可能会将其他病菌传染给花生植株,加大病菌传播的风险。一旦有蚜虫存在,蚜虫就会不断地吸取花生的养分,使花生生长缺少养分,导致花生的叶子发生黄蜷曲,花生生长缓慢,严重情况下还会停止生长,最终不能开花结果,使花生产量降低,而且还会影响到花生的质量。对于蚜虫一定要加强防范,播种完成后一定要仔细观察花生的生长情况,仔细观察是否有蚜虫存在。可以使用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对其进行防治,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兑水配比,将配比好的溶液进行喷洒,每间隔8 d喷洒一次[4]。

4.3 棉铃虫

棉铃虫以咬食花生根部叶片为生,如果虫害严重,整片花生地都有可能被虫害侵袭,花生的叶片被侵袭,就会导致花生不能很好地进行光合作用,花生的总产量也会有所下降。再加上棉铃虫为害时间较长,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花生的生长季节来有效地防治虫害。通常需要进行3次防治才能将该虫害清除掉,应该在第2代和第3代繁殖卵在20粒时,使用25%毒死蜱乳油1 500~2 000 倍液、5%抑太保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对植株进行喷洒,彻底地将这种虫害消灭掉[5]。最关键的是使用这些药物不仅能够防治棉铃虫,对夜蛾的防治效果也很好。

4.4 红蜘蛛

红蜘蛛相对来说为害也比较大,应引起重视,加强对红蜘蛛的防治。在温度较高且比较干旱的季节很容易滋生这种虫害;在阴雨天气红蜘蛛发生相对比较少,基于此,在种植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天气变化的情况,以此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减少红蜘蛛对花生的为害。红蜘蛛一般喜欢聚集在叶片的背面,主要以吸食液汁为生;会导致叶片出现小斑点,这些小斑点的颜色为白色,如果虫害情况严重的话会导致植株死亡。一般来说,防治红蜘蛛最常使用的是扫螨净乳油1 500~2 000倍液,将其喷洒在叶片上,切记在喷洒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保证喷洒均匀,特别是花生叶片的背面喷洒一定要均匀,才能起到防治的效果。

4.5 地下害虫

地老虎及蛴螬等是常见的地下害虫,地下害虫最明显的特征是隐蔽性强,且危害时间较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防治难度。地老虎会对花生的产量产生直接影响,为害很大,地老虎一般栖息在地下,不容易被发现。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地老虎,任由虫害发生,花生的死亡率会高达30%。由于地老虎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一般都是通过灌根的方式进行防治,常用的防治药物为90%的敌百虫1 000倍液[6]。蛴螬的为害性非常的大,且为害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花生断苗或是缺苗的情况。建议防治时期应选在虫卵旺盛的时期,常用的药物为48%的毒死蜱。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方法很关键,要将适量的水兑入到药物中,之后将药液喷洒在根部,在药物喷洒完成后应尽快的浇水。

5 结语

为了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在种植过程中不仅需要把握好种植的关键技术,还应掌握好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花生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不仅包括有自然因素,而且还包括有人为因素,病虫害的发生跟天气、雨水及温度的关系密切。因此在防治主要病虫害的过程中,应先对其发生的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病虫害发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預防措施,为花生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也应注重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1] 曹伟棋.花生主要病虫害防治及化学调控技术分析[J].农家科技,2020(9):66.

[2] 姜英.无公害花生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6):190-191.

[3] 宋国华,吴微微.兴城地区花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9(7):119.

[4] 吴桂萍,王列,杨玉香.吉林西部地区花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0,23(10):73-75.

[5] 李立杰.兴城市花生主要病虫害发生及“中西”结合防治策略[J].农村科学实验,2021(9):62-63.

[6] 邓华兴.花生主要病虫害防治及化学调控技术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8(4):295.

收稿日期:2021-11-07

作者简介:卢爵广(1975—),男,广东麻章人,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为花生种植。E-mail:158085706@qq.com。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花生
多少堆花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大夫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花生去哪儿了
奇趣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