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化县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2021-02-16韦光辉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大化新品种样品

摘 要 引进正大769、正大811、正大749、正大809和正大729共计5个玉米新品种进行生育期、抗性、产量、适应性等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产量分别为683.3 kg、600.0 kg、563.3 kg、540.0 kg和460.0 kg,综合产量及其他方面因素,以正大769、正大811、正大749表现较好,可在大化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杂交玉米;产量;适应性;广西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6.061

大化县地处红水河畔,以种植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年春玉米播种面积11.60 km2,秋玉米59.24 km2。但多年来,由于品种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农民科学选种难度大,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明显低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平均水平[1]。2021年初,在大化县农业农村局的统一部署下,由县推广站、种子站、大化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合作开展对正大玉米新品种进行小区对比试验,从中筛选出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及适合大化县种植的新品种,为生产上玉米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及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由云南正大种子有限公司统一提供,品种为正大769(审定编号:国审玉20206262)、正大811(审定编号:桂审玉2020014号)、正大749(审定编号:滇审玉米2019137号)、正大809(审定编号:桂审玉2018008号)、正大729(引种编号:黔引种2020第129号),对照品种(CK)为桂单162(引种编号:黔引种2017第042号)。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排列,共18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0 m2,每个小区种植111株,折合每667 m2种植3 700株,实验地周围设保护行。

1.3 栽培管理

试验地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大化县大化镇亮山村古桐屯韦干珍、韦国龙、韦卫龙、韦美流、韦秀福和韦加玲等农户的责任地,土质为棕色泥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為秋玉米。试验地经过复犁,打碎土块,耙平。2021年2月17日播种,种子经过发芽试验,发芽率达95%以上;双行单株,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株距30 cm。试验严格执行唯一差异性原则,除了处理差异外,其他管理措施一致。小区施肥按每667 m2施腐熟牛栏肥1 500 kg,正大玉米专用肥(N、P、K比为24∶8∶10)50 kg、尿素10 kg;肥料分2次施放,播种时施基肥,将牛栏肥和玉米专用肥混匀后分小区定量穴施,并与种子间隔8~10 cm,以免烧苗;播种后及时覆土,2021年4月20日施一次攻苞肥,按小区定量施肥,每667 m2施尿素10 kg,打洞深施。2021年6月下旬至7月初按品种不同成熟期分期收获、脱粒、晒干、计算产量。

1.4 指标检测

玉米生长期进行各品种生育期及植株性状调查记录,收获期进行测产验收考察产量指标和经济性状指标。出籽率、生粒折干率和折干率分别按照式(1)—(3)计算,单位均为kg。

出籽率=样品鲜籽粒质量/样品鲜果穗质量(1)

生粒折干率=样品干籽粒质量/样品鲜籽粒质量(2)

折干率=样品干籽粒质量/样品鲜果穗质量(3)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从参试品种产量结果来看,正大769增产效果显著,单位产量居第1位,正大811居第2位,正大749居第3位(见表1)。

2.2 生育特点表现

根据观察,在同等条件下,从玉米出苗到成熟,参试品种生长的突出特点表现为:1)出苗方面,正大769发芽势很强,出苗比其他品种快1~2 d,苗期长势旺盛;2)茎杆粗壮方面,正大769和正大749并列第1;3)在株高和穗位高方面,除正大809、正大729这2个品种的株高和穗位高均高于对照品种桂单162外,其他3个品种均低于对照,其中正大811和正大749穗位稍矮、平整(见表2)。

2.3 经济性状表现

参试品种中出籽率最高的是正大769,最低的是正大729;在生粒折干率方面,正大769、正大811和正大809分别排在前3位,分别比对照高出2.7%、2.2%和1.0%;在折干率方面,正大769、正大811、正大749和正大809与对照品种相当;所有参试品种均为硬粒型和半硬粒型,米质较优(见表3)。

3 结论与讨论

上述试验分析表明,正大769综合表现最好,产量排名第1,抗玉米大小斑病和玉米黑粉病,抗倒伏,耐旱耐涝能力强,米质优,适应性广;正大811和正大749综合表现分别位居2、3名。上述3个品种可以在大化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

针对正大769、正大811、正大749玉米的生育特点和当地特定的土壤、气候条件,建议种植这3个品种时采用如下一些技术措施。1)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保证出苗齐全一致[2];盖土厚度不超过5 cm,而且要求耙平碎土[3]。2)抓好拔节至抽雄期的水肥管理。正大769、正大811、正大749的产量与水、肥量基本成正比,在抽雄前10~20 d要注意灌水抗旱,抽雄前7~10 d注意施攻苞肥[4];苗期至抽雄前要注意科学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5]。

参考文献:

[1] 朱孝达.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184-240.

[2] 山东农业科学院.中国玉米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出版,1983:75-80.

[3] 南京农业大学.田间试验和统计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145-150.

[4] 李立,欧阳西荣.玉米不同品种的产量和植株性状的比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5):26-29.

[5] 农永前,赵干贤,李志翘,等.广西玉米新品种在崇左市的比较试验[J].中国种业,2014(2):49-51.

收稿日期:2021-11-07

作者简介:韦光辉(1971—),男,广西大化人,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业生产、管理及发展。E-mail:wgh1376828068@163.com。

猜你喜欢

大化新品种样品
美丽的大化
看禾选种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完善样品管理制度确保农产品抽检结果的准确性
地质测试实验室样品管理方案研究
实验室样品管理
质检机构样品管理的重要性
不动脑筋的故事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