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6-12-08廖义重
廖义重
摘 要:针对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明确玉米种植中存在的一些常见病虫害问题,并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其加强防治处理工作,保证玉米能够实现正常生长,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本文围绕恩施州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几种症状进行分析,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技术,以期对恩施州玉米病虫害的预防、治疗提供帮助。
关键词:恩施州;玉米;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106
1 玉米粘虫
1.1 症状
玉米粘虫主要是通过幼虫的取食对玉米的生长造成危害。粘虫的食性极为复杂,不仅会咬食玉米叶组织,使玉米叶片行成缺刻,严重的情况还会造成叶片全被吃光,只剩下玉米杆,抽出的玉米麦穗也会被咬断。
1.2 防治技术
通过科学的药剂方法进行防治,为防止粘虫的迁移危害,在冬小麦收割结束时,需要在附近的玉米地周围播撒3%的敌白虫粉,以10cm宽的药带进行玉米地的封锁;在玉米生长的前期,每667m2玉米地撒上15~40g的杀灭菊酯乳油;在玉米生长后期,需要20%的杀灭菌菊酯乳油兑以50kg水成喷雾,对玉米地进行全方位的喷洒;通过农业生物防治,在玉米粘虫频发迁入的季节,用PPM值为200的灭幼脲1—3号防治粘虫的幼虫,灭幼脲对玉米粘虫幼虫的药效可以达到98%,且用量少不会影响玉米的生长 ,对周围的农业生态环境也不会造成影响。
2 玉米螟
2.1 症状
玉米螟这种病虫害利用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心叶,造成花叶,在玉米抽穗后钻进蛀茎杆,阻碍雌穗的发育。风若大一点,蛀孔处就会断,造成玉米的减产;幼虫直接蛀食雌穗嫩粒,造成籽粒残缺,有的甚至发霉变质。严重时,玉米叶会整叶的变白、干枯,子粒果实完全达不到饱满状态,影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2.2 防治技术
在幼虫越冬时就消灭虫源,在越冬前,清除田间田边杂草,减少寄主;通过科学药剂防,当雌成螨在杂草或者周围农作物中时,可用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甲维盐等药剂进行防治玉米螟;通过农业农作防治,在玉米种植的整个时期,需要定期进行玉米地的深翻和对田间杂草进行定时定期的清理,减少幼虫产卵繁殖的场所。
3 玉米灰斑病
3.1 症状
玉米灰斑病在玉米生长的整个时期都可能会感染发病,在玉米生长中后期最为严重,在灌浆成熟期就可明显看出症状,最开始形成在心叶的底部,随着玉米的成长,逐渐扩散至整个玉米叶片,染病的玉米叶成灰色或深棕色状,植株颜色变化严重。
3.2 防治技术
实行轮作换茬,通过农业种植防治,可以通过种植抵抗灰斑病的抗体进行灰斑病的防治。通过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甲基硫菌灵、苯甲.丙环唑、戊唑醇进行喷雾,有效的抑制灰斑病的发生。注意田间杂草的清除,有效控制病源。
4 玉米大小斑病
4.1 症状
玉米大小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期,尤其是在抽雄期,大小斑病的症状更加明显,在玉米植株上会产生大大小小的斑点,最大的斑点直径有15cm,小的斑点直径1cm。玉米大小斑病的出现是玉米株上病瘤最外层表皮变异的结果,由白变灰,最后形成大大小小的斑点。
4.2 防治技术
科学药物进行防治,玉米播种时,用多菌灵等杀菌剂,对土壤和粪肥进行细菌处理,在生长期彻底预防玉米大小斑病的出现。或在发病初期,用枯草芽孢杆菌、甲基硫菌灵等喷雾;通过农业作业防治,在玉米病虫害比较严重的地区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氮肥的用量,避免过多的使用,水分在抽雄期间要保证足量的供应;早期发现大小斑病病源工作人员需立即找出病因并进行病虫害体的深埋,在玉米收成后进行彻底的清除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病原体的再次出现,影响玉米的生长。
5 玉米纹枯病
5.1 症状
玉米纹枯病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期则会形成云纹状的大病斑。玉米纹枯病呈褐色。
5.2 防治技术
在玉米播种前对玉米地以及周边土壤进行药剂喷洒,预防纹枯病病源的出现。在玉米播种移栽后,进行科学的药物防治,选用抗(耐)病的品种或杂交种,对玉米地进行轮作,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结合中耕消灭田间杂草。
由于玉米特有的糖分成分,生长中受到的病虫害也较多,为提高玉米产量和保障玉米的健康成长,玉米必须进行综合性的病虫害防治,有效的控制病虫害对玉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孙红丽.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 (16):
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