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侗族织绣艺术的视觉语言符号特征分析

2021-02-15吴婷婷温婷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22期
关键词:视觉语言侗族

吴婷婷 温婷

【摘要】侗族织绣纹样以独特的视觉语言特征展示了侗族人民的民族风情、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本文从侗族织绣艺术的造型、色彩以及构图三方面特征分析侗族织绣纹样的艺术视觉语言特征,以达到传承侗族织绣艺术文化,推动传统民间工艺与现代文化接轨的目的。

【关键词】侗族;织绣艺术;视觉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2-062-03

【本文著录格式】吴婷婷,温婷.侗族织绣艺术的视觉语言符号特征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1,11(22):62-64.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科基金项目“广西侗族视觉符号与族群认同关系研究”(编号18FMZ007)、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人才基地项目“侗族艺术的空间观念与符号化表征研究”(项目编号:桂科AD18281023)阶段性成果。

据《尚书》记载,远在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了“衣画而裳绣”,其意是上衣和下裳施以绣绘,至周代就有了“绣缋共职”。可见我国织绣艺术历史之悠久。其中的侗族织绣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同时也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侗族织绣用于服饰上,图案灵活多变,其编织的图案多取材于自然界中常见的事物,根据侗族织绣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把侗族织绣分为植物纹样、动物纹样、几何纹样和景观纹样。侗族织绣是凝聚了侗族妇女智慧的结晶,织绣的图案构成、颜色和形式都反映出了侗族织绣的视觉语言特征,一针一线之间都记录着侗族的文化历史。

民族、宗教、美学等一系列文化是侗族织绣艺术的表现形式。侗族织绣艺术的色彩特征、造型特征、构图特征,反映了侗族人民的生活、生产、信仰、文化等,具有文化和精神内涵。侗族织绣艺术是侗族妇女用勤劳智慧所创造出来的艺术手工艺品,织绣的图案纹样凝结着侗族妇女对美好的寄托,是其制造工艺巧妙的体现,更是一种情感倾向、思想观念、审美表达和图式化对文化的延伸与发展。

一、动植物元素织绣纹样的色彩特征

侗族人民长期居住在依山傍水、群山环绕中,对周围的环境地形以及气候有直观的感受,对自然界事物的崇拜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也得以让侗族织绣艺术流传至今。古有《考工记》“五彩备谓之绣”的彩画,织绣则是穿针引线将彩画融入其中,侗族织绣艺术色彩典雅色调风格和谐,色彩的艺术风格也凸显了侗族人的审美特点。

(一)撞色:凸显纹样层次感

侗族织绣艺术动植物元素在色彩上追求明快鲜艳,大胆用色,形成了视觉美感。在《诗经》记载中有三种植物染料,一、菉草,可以染绿;二、蓝草,即靛草,可以染青(蓝青色);三、茹藘,即茜草,可以染红。侗族织绣中的动植物元素广泛应用绿、蓝等原色,两者的色彩明度、纯度较高,通常对比色、互补色作为视觉调和。侗族织绣艺术中的绿、蓝等原色中C(青)、M(红)等值接近或等于100,Y(黄)和K(黑)色值为0。绿、蓝等原色与动植物织绣中大量运用的大红色形成对比色,提高纹样色彩的丰富性。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原则,重新组合搭配,在互相作用下构成新的色彩撞色搭配关系。高纯度的颜色搭配,将撞色按照组合分配,形成相互对比和相互衬托的关系,从而形成视觉张力,打破画面的单调感,增加层次感,是撞色搭配的魅力所在。以侗族女性服饰上的织绣为例,侗族人民视鱼为最洁净并能给人类消灾赐福之神,如侗族妇女衣服胸前织绣纹样由鱼纹和植物纹样组成,鱼纹身体颜色以绿色、大红等两种色线进行织绣,这样就产生了“撞色”的视觉效果。两者色彩纯度高、颜色互补,错落有致,增加织绣立体感,使整个画面突出主体物视觉效果强。在绿、蓝颜色作为互补情况时,单纯一个色系不足以展示织绣的立体效果,侗族妇女还认为单纯的一个色调的色彩搭配不利于凸显纹样的层次感。加入“撞色”的互补色值后,纹样的视觉层次感更强。以侗族服饰上的领口织绣为例,在领口处的动植物元素中,绿、蓝色调用来点缀、勾勒,形成了层次分明,线条立体的视觉效果。

(二)暖色:平衡纹样画面感

暖色调给人以活泼、愉快、兴奋的感受,它的出现使画面更加通透和具有层次感,既平衡画面的视觉效果,又增加了色彩的饱和度。侗族织绣艺术动植物纹样经常一起出现在画面中,呈现画面的整体性。在侗族先民的民俗中,蜘蛛是生命力和智慧的象征,蜘蛛纹样通常是具象的纹样,多用于侗族的服饰上,与植物纹样的花卉纹样形成一个整体,蜘蛛被侗族人民视为吉祥的特征。圆形的蜘蛛纹样色彩由多种颜色组成,底布的颜色也为青蓝色,C(青)、M(洋红)、Y(黄)、K(黑)色值为89%、62%、45%3%,底色与纹样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纹样颜色由外到内是深色—浅色—深色的一个视觉布局,外层蜘蛛的脚部分用深玫红色和淡玫红色镶嵌作为色彩的一个渐变,视觉效果层次分明,又给人以满足、幸福感。蜘蛛纹中间的浅黄色,代表着蜘蛛的身体,即能突出主体部分,又体现了整体性。蜘蛛纹身体部位由弧形结构进行划分为小部分色块,颜色均匀统一对称。蜘蛛脚的部分色彩塑造更为传神,脚部分从大到小,颜色也由深到浅形成一个整体。里面所包含的大红、玫红、淡黄等暖色调广泛用于平衡画面,蜘蛛纹的织绣图样的大红色彩M(洋红)值为99%,Y(黄)有88%,C(青)值为21%,K(黑)值为0。红色调和淡黄色调给人活泼、愉快、兴奋的感受。蜘蛛纹样中间身体的浅黄部分CMYK值(4%、11%、18%、0%)中的K值与大红色同为暖色系,增加了整个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呈现出色彩搭配整体性、对称性的视觉语言特征。色彩使人有距离上的心理感觉,通过色彩变化来丰富画面体现侗族织绣艺术的工艺,也是侗族妇女对色彩层次感的表达。侗族织绣艺术色彩的表达在客观事物的基础上结合主观意识呈现视觉化效果,形成侗族织绣艺术视觉语言特征。

二、景观元素织绣纹样的造型特征

《绣赋》中的“寻造物之巧妙,固饰化于百工,嗟莫先于刺绣”,是对织绣工艺之巧妙的赞美,其源头是饰物纹样造型的多样性。侗族织绣艺术的构成形态以及情感是侗族人民质朴的表达。景观题材与侗族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从侗族织绣艺术视觉语言特征的造型进行分析。景观紋样以日月星辰、江河瀑布的造型为主。常见的景观纹有太阳纹、月亮纹、云纹等。

(一)造型丰富多变

造型的多变是对表现事物进行某种方法的处理,使在形象上发生一定的变化。太阳纹是侗族织绣纹样服饰中的图案,是侗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和信仰,是一种具有视觉语言特征的纹样。《侗族萨岁崇拜探源》认为“萨岁崇拜的原始宗教形象是太阳神”。侗族人民认为万物有灵,太阳纹起源于他们对“萨”神的崇拜。太阳纹的造型是由圆形、直线两种几何语言构成,其造型丰富多变,特征显著。圆的中间由四层织绣的圆形组成,层层递进的方式表示圆心中心位置,由最外层圆形向四周发散直线,外围的直线以白色为主,直线造型形式组成发光太阳。侗族太阳纹最典型的代表为“八菜一汤”刺绣纹样,八个圆形围绕一个混沌花纹为基本造型,整个布局造型以中间的圆形混沌花为中心,周围均匀分布八个圆形太阳纹,围绕这个中心层层向外发散,形成一个均匀统一的整体,以线面结合的织绣手法塑造了一个生动的太阳造型。中间的混沌花纹周围轮廓布局以直线散发出去的造型排列在一起,白线勾勒整个纹样图案的轮廓增加图案的立体感。其中在太阳造型的基础上,对画面也进行了改变,增加了植物纹流畅的线条。造型多变图案丰富,增强了它的视觉语言特征,整个造型寓意侗族人民团结一致的精神,是侗族人民生活情感和精神审美的双重意图。太阳纹的造型是具体表象直接反映出的视觉语言,造型多变的同时使画面更具张力,其中广泛用于童帽、童衣、小孩背带等物品上,传说可以保佑儿童、避邪驱灾,运用视觉化的造型效果传递语言特征。《淮南子》中记载到:“月者,太阴之精。”在一些侗族地区月亮纹也称为太阳花纹,月亮纹也是侗族织绣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景观元素,月亮纹是以太阳纹为原型,在此基础上由侗族妇女依据个人审美以及结合自然景观中的元素组合而成。用极简单的线条造型通过简化、概括、夸张等形式使其造型丰富多变,造型与太阳纹大同小异,是由织绣者不同的审美进行创作的。造型多变还体现在个别或者某个特定的图案中,用更加完美的线条元素,弧线、曲线来绘制其轮廓从而使纹样更加丰富饱满生动。

(二)造型干练概括

侗族织绣艺术中的云纹也属于景观纹样,运用流畅处理方式的线面结合,造型干练概括。侗族妇女从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造型的塑造力及对自然的感知能力都成为侗族织绣艺术宝贵的文化财富。其造型和外轮廓与现实中的云朵无异,整个造型由线段圆弧线勾勒而成,抛开现实本身的各种细节、不规则因素,用极简单的线条勾勒概括出形象。造型的螺旋状与如意造型有明显的相同之处,但织绣艺术表达的云纹不同。用重复且不同颜色的毛线流畅的连接,内部再加以线条刻画,使视觉上有一个变化,不是单调平面的,干练的概括出云纹的造型。有的云纹样造型是由简单的流畅线条组成,有的则是螺旋状镶嵌在一起,不同的云纹虽有不同的变化,但本质的造型相同。

侗族织绣的造型因织绣者审美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创作,在整体造型结构不变的同时又有多种变化,云纹多用于服饰上,通常运用在小孩背带上的织绣边缘四角位置上,与钱币纹搭配时,有财源滚滚的寓意。极简明朗的造型中却不失层次感,是侗族妇女创作时倾注了更多意念成分,将其造型在心中反复运筹。正如《庄子·山木》中所说“既雕既琢,复归于素朴”,对纹样干练概括不仅是侗族妇女对织绣的概括,更是织绣视觉语言特征的表达。

三、几何元素织绣纹样的构图特征

侗族织绣艺术中有大量的几何形纹样,即圆形、方型、正方形、三角形、菱形、直线、折线、曲线等都是侗族织绣视觉语言特征的代表之一。它是由其具象写实演变而来的抽象图案,织绣中的几何纹样通常用来衬托主图案,这些几何图案在丰富构图变化的同时,增加了视觉语言特征的表现。织绣的图案分为装饰性构图和组合性构图,讲究图案的构成形式与纹样之间的协调关系。

(一)对称式构图:单独纹样形式

单独纹样是指可以单独处理、自由运用的织绣纹样。单独形式上的纹样主要用于台面、手帕、背面和侗族妇女胸兜上方的主刺绣图案上,以及开阔的主体位置。侗族妇女在织绣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实现了使纹样具有本质的表意功能,在单独纹样的几何元素表现手法中运用了对称式构图,表达织绣艺术视觉语言特征。以侗族织绣纹样小孩的“口水围兜”中几何纹样为例,构图方式有圆形、方形、长方形。造型抽象,因其圆形,故可随意转动。里面的几何纹样也是沿着围兜的造型轮廓进行排列。以弧线作为构架的图形柔和优雅,构图的几何线条也都是对称式有规律的排序,一共分为四部分,两两为一组,几何形的波浪纹有规律的围绕造型排序,还有椭圆形的小圈,几何线条重复勾勒,使纹样层次分明,构图统一,呈现出对称式纹样构图,线条呈放射状往外散开。在点缀画面的同时,线面的协调统一,也增加了视觉效果。单独纹样的构成虽有繁杂的,但也有极简的构图,布局轻重合理,在营造故事性的同时凸显出语言特征,在一定的节奏中强调整体几何形态的视觉感。

(二)随意式:适合纹样形式

丁佩在《绣谱》中说“绣事惟选样为尤要”,认为选择合适的優秀线稿是刺绣的重要环节,而选择适合纹样的构图形式对侗族织绣艺术来说也是重要条件之一。其格局布置与织布造型契合,在长期的织绣艺术发展过程中,侗族妇女运用自身的智慧,根据不同绣品区域的需要,创造出不同的适合纹样,表达出不同的视觉语言特征。适合纹样是将适合一定形状内,整体形态符合某种特定轮廓的一种织绣纹样。依据几何元素织绣的不同形态,随意式的适合纹样布局,多用于装饰性纹样。以侗族妇女服饰领口及边缘线的织绣为例,侗族妇女服饰领口的轮廓线以及衣角边缘处,由几何元素菱形作为主要图案,通过排序、重复等方式进行布局构图。菱形中还有小个的菱形图案进行点缀,以或大或小的菱形构成纹样,使图案出现丰富的层次变化,还有线段穿插所构成的菱形纹样对称排列,将菱形纹样紧密的铺满侗族妇女服饰领口位置,一定有序的节奏来强调该织绣的整体几何形态视觉感。服饰下面的边缘线也是以线段、弧线等几何元素整齐、规则有序的排列。领口处适合纹样形式的布局,避免了绣品出现构图上的空白,增强了艺术美感。布局疏密得当,给人展示出主次分明的视觉化效果。

(三)延伸式:连续纹样形式

连续纹样是纹样的组合形式,是指没有边界的无限延伸扩展,开始和终结是没有明显边界的划分。在侗族织绣艺术中,几何纹样的排列通常是连续纹样形式。连续纹样可以是单独纹样和适合纹样,也或者是不具有独立性,经过连续重复所产生的丰富且饱满的视觉语言特征效果纹样。连续纹样形式又分为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二方连续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反复循环排列,从而铺满绣品边角区域。几何元素二方连续的绣品主要用于服饰边缘、包装带等绣品上,以侗族小孩服饰上的围兜为例,绣面上三角形的几何元素,穿插、交替分布,排列重复有序,使得每个单独纹样相互连接和呼应,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四方连续是指一个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反复连续循环排列,此纹样节奏均匀,布局整齐,整体感强。四方连续纹样多用于纹织面料上,以“侗锦寿背面”为例,几何元素菱形纹样通过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反复排序,直至铺满整个缎面,这样的循环排序方式,构图严密,整体统一,视觉感强,也表达了织绣中的美好寓意。增强了绣品的装饰性的同时,凸显了织绣中的语言特征。

四、小结

通过以上对侗族织绣艺术视觉语言特征的分析,从动植物元素、景观元素、几何元素中的色彩、造型、构图的研究,以独特的视角分析和归纳侗族织繡艺术的视觉语言特征,其色彩鲜艳活泼,造型优美,构图丰富。侗族织绣纹样艺术关键在于把握其纹样的本质和它所传递出的精神内涵,在此基础上充分学习侗族织绣技艺,以自身力量传承侗族织绣艺术文化,为传统织绣艺术与现代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蔡诗婷. 侗绣形意解构及其在休闲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9.

[2]马丽丽.侗族刺绣纹样的艺术特征[J].大舞台,2015(2):240-241.

[3]邓惠文. 从江侗族刺绣纹样研究[D].长沙:湖南工业大学,2012.

[4]薛效成.民间艺术——精神与生产活动的符号[J].装饰,2005(3):64.

作者简介:温婷(1983-),女,广西柳州市人,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生,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西方艺术理论、西方艺术史论、设计史论等方面的研究;吴婷婷(1995-),女,广西北流市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视觉语言侗族
侗族大歌在音乐课堂中的意义
侗乡学子爱家乡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与探索
侗族大歌文化内涵研究
谈谈侗族大歌的发展状况
浅议民国月份牌广告中的视觉语言之美
谈安瑟伦基弗作品中的材料应用
浅谈界面视觉语言的可识别性设计
张艺谋电影中的构图和色彩语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