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冷地区彩色沥青的研制与影响因素分析

2021-02-14姚爱玲王敬涛赵江勇位高峰

公路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石油树脂针入度增塑剂

姚爱玲, 王敬涛, 杨 涛, 赵江勇, 位高峰

(1.长安大学 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00;2.中交机场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220;3.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27)

0 引言

彩色沥青路面凭借其鲜明的色彩特征美化道路环境、引导视线、提醒警示、功能区分、环保等特点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关注、应用与发展。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率先开始研究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1-6],60年代前苏联道路科学所和哈尔科夫公路学院研究了彩色路面的性能,并于莫斯科、哈尔科夫、巴库等地先后铺筑了数万平方米的彩色沥青路面,1979年还出版了专著《彩色路面的铺筑技术》[7]。此外,日本、韩国、法国、波兰、瑞典、英国等国家也先后铺筑了彩色沥青路面。1998年,国内第一条彩色沥青路面—福建省厦门市环岛路建成,取得了极好的成果,并于21世纪初先后在四川成都、北京、武汉、西安、贵州等都成功铺筑了彩色沥青路面[8]。虽然彩色沥青路面在国内已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然而针对彩色沥青的研究并不具系统性,目前主要针对于发达地区和较发达地区彩色沥青路面的研究与应用,针对像呼伦贝尔这类欠发达且寒冷的地区,彩色沥青与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研究与应用十分有限。根据《城市道路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彩色沥青是指由石油、化工产品等高分子材料加工制成,呈无色或浅色并可由颜料着色的胶结料的总称[9]。本文为研究呼伦贝尔寒冷地区的彩色沥青,从材料的组分选择入手,首先总结出一套比较详尽的彩色沥青制备工艺,在此基础上,研究各组分掺量对彩色沥青性能的影响,调整不同配比制备出具备不同针入度标号的彩色沥青,然后结合寒冷地区气候特征,根据针入度、10 ℃延度等指标,最终确定了寒冷地区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所需的彩色沥青方案配比。

1 彩色沥青组分优选

沥青的化学成分组成十分复杂,目前我国常用的美国L·W·科贝尔特提出的4组分分析方法分析沥青组分,该分析方法认为,沥青是由4种组分组成,分别为沥青质、胶质、芳香酚及饱和酚,因此可将沥青视为一种以小分子量的芳香酚、饱和酚为溶剂,大分子量的沥青质、胶质为溶质的一种胶体体系[10-12]。鉴于此,本文以小分子量的饱和烃A代替沥青中的芳香酚、饱和酚作溶剂,以石油树脂B、共聚物C、共聚物D组分代替沥青中的沥青质、胶质做溶质;增塑剂E组分也为小分子可视为溶剂中的一种组分,用来调和各组分,从而模拟出与沥青性质相似的胶体体系即彩色沥青。考虑到寒冷地区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特点以及低温性能的要求,故该彩色沥青应首先具有合适的针入度即粘稠度,同时具有优良低温性能并兼顾其他性能。

彩色沥青的研制原材料特性如下:①饱和烃A:无色无味透明液体,高粘度,低温性能好,相容性好。②石油树脂B:水白色无味粉末或颗粒状,耐高温、耐酸碱、耐老化。③共聚物C:白色或浅黄色颗粒状,高粘度,拉伸性。④共聚物D:一种热塑性树脂,白色透明状颗粒或粉末,耐寒,耐应力开裂,耐老化。⑤增塑剂E:环氧类,淡黄色油状液体,热稳定性与光稳定性以及与树脂的相容性好。

2 彩色沥青制备工艺

目前,常见的彩色沥青研制工艺有4种:遮盖法、脱色法、共聚法和剪切法[13]。本文类比沥青胶体体系,将饱和烃A与增塑剂E视为彩色沥青中的“液相”成分,石油树脂B、共聚物C与共聚物D视为彩色沥青中的“固相”成分。反复试验发现,当彩色沥青中“固相”成分与“液相”成分的比例在2∶1附近时,能够研制出性能与普通石油沥青性能相似的彩色沥青。

彩色沥青的制备工艺总结为加热熔融、保温剪切和恒温发育3大步骤。本文生产过程中彩色沥青的色彩变化见图1,给出的彩色沥青制备工艺流程见图2。使用时可根据色彩的需要通过添加无机颜料调和成做需要的红色、黄色和蓝色等。

(a) 变化1

图2 彩色沥青制备工艺流程

3 彩色沥青性能研究

3.1 固液比对彩色沥青针入度的影响研究

将彩色沥青的组分视为“固相”成分与“液相”成分,定义其比例为“固液比”,依据上述原材料与制备工艺生产彩色沥青。原材料组分配比见表1,求得多组试验每个相同固液比下针入度的平均值,见表2,拟合为一次函数,见图3。

图3 固液比与彩色沥青针入度的关系

表1 彩色沥青原材料组分配比范围Table 1 The range of component proportions of colored asphalt raw materials编号固液比(固相B+C+D与液相A+E的质量比)组分配比(A、B、C、D、E的质量比)针入度(100 g、 5 s、 25 ℃)/( 0.1 mm)70 ∶3020 ∶54 ∶12 ∶4 ∶1055170 ∶3020 ∶58 ∶9 ∶3 ∶105770 ∶3022 ∶62 ∶6 ∶2 ∶85868 ∶3222 ∶52 ∶12 ∶4 ∶1071268 ∶3222 ∶56 ∶9 ∶3 ∶107568 ∶3224 ∶60 ∶6 ∶2 ∶87665 ∶3525 ∶49 ∶12 ∶4 ∶1094365 ∶3525 ∶53 ∶9 ∶3 ∶109565 ∶3527 ∶57 ∶6 ∶2 ∶89962 ∶3828 ∶46 ∶12 ∶4 ∶10122462 ∶3828 ∶50 ∶9 ∶3 ∶1012462 ∶3830 ∶54 ∶6 ∶2 ∶812860 ∶4030 ∶44 ∶12 ∶4 ∶10139560 ∶4030 ∶48 ∶9 ∶3 ∶1014160 ∶4032 ∶52 ∶6 ∶2 ∶8146

由拟合图像可知,其拟合的一次函数关系式是Y=-101.568 46X+290.764 39,R2=0.988 7,表明此一次函数具有良好的拟合程度。依据此拟合函数,可推断出固液比在1.5~2.33范围内研制的彩色沥青的25 ℃的针入度大小,也可通过调整固液比得到任意想要的标号的彩色沥青(彩色沥青针入度范围在50~150之内)。为了研制出研究所需的90号彩色沥青,选择了研制彩色沥青原材料的固液比为66 ∶34。

表2 不同固液比研制的彩色沥青的针入度平均值Table 2 The average penetration of colored asphalts devel-oped with different solid-liquid ratios固液比针入度均值(25 ℃)/( 0.1 mm)70∶305768∶327465∶359662∶3812560∶40142

3.2 液相体系中饱和烃A、增塑剂E的掺量对彩色沥青性能影响研究

固定彩色沥青原材料的固液比为66 ∶34,其中,石油树脂B的掺量为54%,共聚物CD掺量为12%(共聚物C、共聚物D统称为共聚物CD,其复配掺量比为3 ∶1),变换原材料“液体”中饱和烃A与增塑剂E的配比,研究饱和烃A与增塑剂E的配比的变化对彩色沥青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3。

a.由表3可知,本研究研制彩色沥青的10 ℃的延度均超过了100 cm,远远高于规范中不小于45 cm的要求,这说明,本研究研制的彩色沥青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能。

b.由表3可知,随着饱和烃A掺量的增加(增塑剂E掺量的减少,下同),彩色沥青的针入度变化较小,这说明,饱和烃A与增塑剂E的掺量比变化对彩色沥青的针入度影响很小,也印证了彩色沥青的针入度主要是由固液比决定的。

c.从延度与当量脆点看,本文研制的彩色沥青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能,饱和烃A与增塑剂E的掺量变化对彩色沥青的粘度、高温性能、温度敏感性、当量软化点、当量脆点影响较小。

表3 饱和烃A与增塑剂E的掺量比对彩色沥青性能的影响Table 3 The effect of the content ratio of saturated hydrocarbon A and plasticizer E on the properties of colored asphalt比例25 ℃针入度/(0.1 mm)10 ℃延度/cm软化点/℃135 ℃粘度/(MPa·s)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T1.2 24 ∶1088.8≥10059.59850.4250.5-24.626 ∶886.7≥10059.41 0250.4150.4-24.628 ∶689.7≥10058.51 0750.3950.3-24.530 ∶489.3≥10058.91 1050.3650.1-24.4 注: 表中比例一律为饱和烃A与增塑剂E的掺量比。

3.3 固相体系中石油树脂B、共聚物CD掺量对彩色沥青针入度的影响研究

固定彩色沥青组分的固液比为66∶34(其中,饱和烃A的掺量为26%,增塑剂E掺量为8%),通过变换“固体”中石油树脂B、共聚物CD掺量比,研究石油树脂B、共聚物CD掺量的变化对彩色沥青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4。

以石油树脂B掺量为横坐标,分别以彩色沥青的25 ℃针入度、软化点、135 ℃粘度、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当量脆点为纵坐标,绘制折线图,试验结果分析如图4所示。

表4 石油树脂B与共聚物CD掺量比对彩色沥青性能的影响Table 4 The effect of the content ratio of petroleum resin B and copolymer CD on the properties of colored asphalt比例25 ℃针入度/(0.1 mm)10 ℃延度/cm软化点/℃135 ℃粘度/(MPa·s)针入度指数PI当量软化点T800当量脆点T1.246 ∶2084.3≥10065.62 1500.7754.5-24.650 ∶1687.1≥10061.91 7200.5552.8-23.854 ∶1290.8≥10058.51 0750.3951.6-23.258 ∶894.6≥10055.62820.2850.7-22.9 注: 表中比例一律为石油树脂B与共聚物CD的掺量比。

图4 石油树脂B与共聚物CD掺量对彩色沥青性能影响

a.随着石油树脂B掺量的增加(共聚物CD掺量的减少,下同),彩色沥青的针入度逐渐增大,但仍然处于80~100的区间内,这说明,石油树脂B掺量的增加对彩色沥青的针入度影响有限,这也印证了彩色沥青的针入度主要是由固液比决定的。

b.从延度与当量脆点看,本文研制的彩色沥青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能,石油树脂B和共聚物CD掺量的变化对彩色沥青针入度、当量脆点影响较小,而对彩色沥青的粘度、当量软化点和温度敏感性影响显著。

3.4 基于寒冷地区特征的彩色沥青组分配比选择

基于本节的试验研究和试验结果分析可知,彩色沥青材料组分配比中的“固液比”直接决定了彩色沥青的针入度,当“固液比”为66∶34时,彩色沥青的针入度在80~100范围内,满足寒冷地区的沥青标号的需求;液相中饱和烃A与增塑剂E的掺量变化对彩色沥青的粘度、高温性能、温度敏感性影响较小;固相中石油树脂B和共聚物CD掺量的变化对彩色沥青针入度影响较小,而对彩色沥青的高温性能、粘度和温度敏感性影响显著;研制的彩色沥青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能。结合彩色沥青在寒冷地区的适用性,优先考虑彩色沥青的低温性能指标,与此同时,保证彩色沥青的高温性能满足规范要求,兼顾彩色沥青的施工和易性、温度敏感性和其彩色沥青研制成本控制,最终选择了寒冷地区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用彩色沥青组分配比如下:饱和烃A为26%,石油树脂B为54%,共聚物C为9%,共聚物D为3%,增塑剂E为8%。其彩色沥青性能指标如下:25 ℃针入度90.8(0.1 mm),10 ℃延度≥100 cm,软化点58.5 ℃,135 ℃粘度1 075(mPa·s),针入度指数PI为0.39,当量软化点T800为51.6,当量脆点T1.2为-23.2。

4 主要结论

本文介绍了研制彩色沥青的原材料,总结出彩色沥青研制流程,研究了彩色沥青原材料组分掺量对彩色沥青性能的影响,调配出具备不同针入度标号的彩色沥青,并基于寒冷地区特征与彩色沥青性能,确定了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所用彩色沥青的组分配比,由此得到了以下结论:

a.考虑试验需求、材料性能和成本,本文选择了饱和烃A、石油树脂B、共聚物C、共聚物D、增塑剂E作为制备彩色沥青的原材料,其中,共聚物C、共聚物D、增塑剂E均有利于改善彩色沥青的低温性能。

b.多次的室内试验摸索后,总结出了一套详尽的彩色沥青研制流程,其主要流程分为加热熔融、保温剪切和恒温发育3个步骤。

c.研究了彩色沥青各组分掺量对彩色沥青性能的影响,试验发现,固液比直接决定着彩色沥青的针入度,可根据文中的试验结果并依据气候来选择不同针入度需求的彩色沥青。

d.固相中饱和烃A与增塑剂E的掺量变化对彩色沥青的粘度、高温性能、温度敏感性影响较小,液相中石油树脂B和共聚物CD掺量的变化对彩色沥青针入度和当量脆点影响较小,而对彩色沥青的高温性能、粘度、当量软化点和温度敏感性影响显著增加共聚物CD的掺量,能够显著改善彩色沥青的低温、高温性能和温度敏感性。

e.考虑寒冷地区特征,彩色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温度敏感性等,以及沥青成本控制,最终确定了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所用彩色沥青的原材料组分饱和烃A、石油树脂B、共聚物C、共聚物D、增塑剂E配比为26∶54∶9∶3∶8。

猜你喜欢

石油树脂针入度增塑剂
商用车C5石油树脂/CIIR复合材料减震支座阻尼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道路沥青材料针入度与温度的关联及其数学模型的验证
道路石油沥青针入度与温度的关联优化及其数学模型的建立
改善SBS改性沥青产品针入度指数的方法探究
石油树脂加氢前后处理工艺分析
沥青针入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均相催化六氢苯酐与C10直链醇制备环保增塑剂及其性能
石油树脂应用与改性研究分析
橡胶籽油基复合型环保增塑剂用于PVC的研究
基于微纳层叠技术的PVC分子取向对增塑剂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