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的品种、保种与高效繁殖方法
2021-02-14其布尔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文│其布尔(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随着我国畜牧业不断壮大与发展,羊养殖业也成为畜牧业的支柱产业。羊养殖业正朝着集约化、标准化、融合化方向发展。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绿色、优质羊肉的需求量也逐渐上升,也促进了羊养殖业的发展。羊常见品种的选择、优质羊群的保种方法和高效繁殖在生产实际中十分重要。
一、羊常见品种及生产特性
1.新疆细毛羊。新疆细毛羊是我国育成的第一个细毛羊品种,适应性强,抗逆性好。该羊体质结实,体型结构匀称,胸宽,背直且宽,体躯深长,后驱丰满。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为88千克和49千克,成年羊的净毛率为48%~52%。新疆细毛羊是我国育成时间最久、数量最多的细毛羊品种,具有较高的毛、肉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2.内蒙古细毛羊。内蒙古细毛羊是用苏联美利奴羊、高加索羊、新疆细毛羊、德国美利奴羊与内蒙古当地母羊,采用育成杂交方法育成的,主要分布在锡林郭勒正蓝旗、太仆寺旗、多伦县、西乌珠穆沁旗等地,具有体质结实、放牧能力强的特点。该羊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公羊有螺旋形角,母羊一般无角。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为91.4千克和46千克,剪毛量为11千克和7千克,净毛率为36%~45%。
3.巴美肉羊。巴美肉羊体格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胸部宽且深,背腰平直,肌肉丰满,肉用型体型明显,呈圆筒形。成年公羊体重平均为101千克,成年母羊60.5千克。巴美肉羊生长发育快,早熟,肉用性能突出,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耐粗饲料,经产母羊可两年3胎,平均产羔率约151.7%。
4.蒙古羊。蒙古羊是我国三大粗毛羊品种之一,分布广,数量多,原产于蒙古高原,目前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均有分布。蒙古羊体质结实,骨骼健壮,胸深,背腰平直,四肢细长且强健。该羊的产肉性能好,质量高,成年羊满膘情时屠宰率可达47%~52%,母羊一般年产一胎,1胎1羔。
5.小尾寒羊。小尾寒羊体质结实,身躯高大,四肢较长。公羊头大颈粗,有发达的螺旋形角;母羊头小颈长,大多有角但形状不一。体躯偏长,呈圆筒形,四肢高,健壮端正,但前驱不发达,体躯狭窄,肋骨开张不够,后驱不丰满,肉用体型欠佳,尾脂短,全身被毛白色。小尾寒羊最大的特点是生长发育快,成年公、母羊体重平均为94.1千克和48.7千克。该羊产肉性能好,6月龄羊的屠宰率可达49.23%。小尾寒羊性成熟早,母羊在5~6月龄即可发情,公羊在7~8月龄即可配种。小尾寒羊全年发情,母羊一年2胎或两年3胎,每胎可产2~3羔。
6.湖羊。湖羊以生长发育快、成熟早、四季发情、多胎产羔为特点,所产羔皮因花纹美观而著称,为我国特有的羔皮用绵羊品种,但目前由于羔皮市场萎缩,该羊的生产以产肉为主。该羊颈细长,胸狭窄,四肢纤细,尾大呈扁圆形,全身白色。湖羊生长发育快,公羊可在6月龄配种,母羊繁殖性能好,泌乳性能高。该羊四季均可发情,一年2胎或2年3胎,每胎多羔,产羔率平均为229%,而且湖羊对潮湿、多雨的环境及常年舍饲的饲养管理方式适应性较强。
二、羊的保种技术
目前,品种单一化在羊养殖业中的趋势越来越突出,品种间和品种内的遗传差异也逐渐缩小,再加上近交、遗传漂变等因素作用,羊品种内遗传变异也逐渐减少。所以,不同羊群品种的保种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保种的措施。在开展羊品种保种工作时,应注意保存活动物、精液、胚胎以及体细胞和有关基因。一是制订保种计划,计划中要包括保种目的、保存年数、保种群大小、保种地点和繁育方法等;二是建立保种核心群,保种核心群的个体应是品质优良、符合品种条件的个体,个体间应没有亲缘关系,否则将降低群体的有效含量;三是建立保种基地,保证品种有适宜生存的生态环境,还要考虑保种基地内的动态平衡规律;四是避开近交实行随机交配,可降低每代近交增量;五是采用保中有选的动态保种法。
2.保种要注意的问题。一是要厘清保种与选育的关系,家畜品种改良主要是针对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性状进行选育,选择的目的是要打破群体遗传结构的平衡,选择有利基因,通过近交手段,不断提高在群体中的频率。由于大多数地方品种保种群的主要生产性能较低,因此需要长期独立维持一个较大的保种群。二是处理好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保存遗传资源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社会当前和未来都能利用现有的资源。目前最主要的是要保存一些生产性能较低的地方品种,以备长远所需。保种是一项缺乏经济效益的工作,但为了人与自然的共同利益,应明确畜禽遗传资源保存工作的重要性,保种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政府和社会团体的大力支持。
三、羊高效繁殖方法
1.提高种羊的饲养管理水平。营养水平对种公羊的性欲、交配能力、精液品质的影响较大,科学、合理、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使种公羊的性欲得到加强,精液品质得到提高。因此,在日粮配比组成上,要保证日粮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促使种公羊的种用情况得到维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注意的是,日粮的营养水平过剩可造成公羊体内沉积的脂肪较多,而体型过肥将会导致配种能力下降。种公羊在配种期内,饲料搭配应多样化、投喂量少,若饲料投喂量过大,容易导致瘤胃积食、瘤胃鼓气等问题,严重时会影响公羊的采精和配种。一般来讲,粗饲料的供给应控制在公羊体重的1.5%~2%,混合精饲料、青干草等进行补充饲喂。在非配种期,要减少对种公羊的精饲料供给,避免羊只膘情过肥。受季节因素影响,羊的精液与受胎率相较于夏秋季节,春冬季具有更好的配种效果。为此,冬季应对圈舍采取保暖防寒措施,夏季则要降低舍内温度和湿度,避免羊群出现热应激,否则会对羊的精子造成影响。此外,要控制种公羊的运动量,公羊每天运动时间需保持在4~6小时左右,适当运动可有助于增强体质,保持膘情适中,进而提高配种能力。
母羊通常有3~5个月的空怀期,此时的母羊对于营养水平的要求不高,养殖管理难度较小。在养殖实践中,要对繁殖母羊分群饲养,在配种前1个月,对身体较为瘦弱的母羊给予充足的营养供给,在日常饲料中适当添加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等,促使繁殖母羊的膘情得到改善。在母羊妊娠期,要将胎儿护理作为工作重点。妊娠前期的母羊不需要较多的营养物质,但为了避免出现流产现象,需要严格管理养殖环境,保持圈舍内的环境达到整洁、安静、干燥的状态。禁止将发霉变质的饲料投喂给母羊,饲养人员禁止惊吓母羊,严格控制母羊的运动量,避免有剧烈运动。妊娠后期胎儿发育速度较快,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维持妊娠。因此,要将饲料的营养水平逐步提高,保障腹中胎儿的正常发育。若饲料营养缺乏或营养配比不合理,胎儿的抵抗能力会显著降低。在母羊生产前5天,需将精饲料逐步停喂,否则母羊产后容易发生乳房炎。要对妊娠后期母羊的放牧时间严格控制,尽量保持在6小时左右。在生产前3天提前清理、消毒产房,将母羊引入产房。哺乳期的母羊,具有旺盛的泌乳机能,乳汁的分泌会消耗掉大量机体营养,应加大精饲料的投喂量。由于羔羊前期主要通过乳汁获取营养,母羊的乳汁分泌力、乳汁品质等会对羔羊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另外,要及早开展羔羊的采食训练工作,促使羔羊胃肠道消化功能得以增强。进入哺乳后期,羔羊已具有较为完善的消化功能,母羊乳汁所供给的营养难以满足羔羊的实际需求,可将精饲料、多汁饲料的饲喂量逐步减少,避免母羊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生,逐步转变为放牧养殖模式,以促使繁殖母羊能够顺利过渡到空怀期。
2.增加适龄繁殖母羊的比例。羊群结构是否合理,对羊的繁殖有较大影响。因此,增加适龄繁殖母羊在羊群中的比例,是提高羊繁殖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气候和饲养管理较好的地区,可以实行密集产羔,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选择健康结实、营养良好的母羊,母羊的年龄以2~5岁为宜,母羊的乳房应发育良好,泌乳量较高;二是加强对母羊和羔羊的饲养管理,母羊在生产前和生产后有较好的补给饲料条件;三是要从当地具体条件和有利于母羊健康及羔羊的发育出发,合理安排羔羊早期断乳和母羊的配种时间。
3.运用繁殖新技术。相关文献表明,运用人工授精、同期发情、超数排卵、胚胎移植等繁殖新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羊只的繁殖性能。同期发情技术可以人为地控制并调整群体母羊的发情周期,使母羊在特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超数排卵是利用激素来改善母羊在发情期排卵少的情况,促使母羊在发情期可排出更多的卵泡,这种技术可以充分发挥母羊的繁殖力,迅速扩大良种畜禽;胚胎移植就是“借腹怀胎”,可以加快我国优良绵羊、山羊的品种繁殖,加速羊群新品系的培育。早期妊娠诊断技术对于保胎、减少空怀和提高繁殖率具有重要意义,生产中常用的有B超法、激素测定法、免疫学诊断法等。
4.利用药物制剂和免疫学法。相关试验研究表明,孕马血清激素可以促进母羊卵泡的发育、成熟和排卵,给母羊注射后可以显著提高母羊的发情率和产羔率。
总而言之,羊的品种选择、保种及繁殖能力对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可产生较大影响,也关系到养羊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养殖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优化饲养管理模式,促使羊繁殖能力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