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周“青铜器”的功用分类和金文文化内涵

2021-02-14田飞吴虹宏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5期
关键词:食器水器酒器

田飞,吴虹宏

(1.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茂名 525200;2.东莞南城阳光喔小作家语言培训中心,广东东莞 523079)

在人们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奴隶主旧贵族为了巩固王权,就将青铜器作为商周时期“制礼作乐”的载体,它被统治阶级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利的功能,在当时青铜器制度就是礼乐制度、青铜观念就是礼乐观念,同时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还发挥着记功叙事的书写媒介功能。该文以《金文精编大字典》(下文简称“字典”)为依据,对其中出现有关青铜器的文字进行了归类,包括食器、酒器、水器、兵器、乐器等,这些器物上又有着精美复杂的纹饰。它们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功用?又有怎样的文化内涵? 笔者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见图1、图2)。

图1 西周金文胡簋拓片

图2 西周青铜器裘卫簋拓片

金文中有关青铜器的文字多数为直接描摹青铜形体的象形字,到了西周中叶,文字形体显著变化,象形意味减弱,块面状的笔画多已成了线条状,字形定型化程度有所提高。“一字多形”的情况比甲骨文少得多,写于一处的文字,形体大小也渐趋一致;在书写风格上,呈现“笔道粗肥,字体圆润”的特点。青铜器按其功用分类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这5 大类。其中食器中有鼎、彝、鬲、簋、簠、豆等器物;酒器中有爵、觚、觯、尊、壶、觥等器物;水器中有盘,匝,鉴、盉等器物;兵器中有戈、剑、矛、钺等器物。我们通过对(食器)鼎、簋、豆;(酒器)爵、觞;(水器)盘;(乐器)钟;(兵器)戈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物等金文字的分析,解读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基本形制和功用,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当时商周时期的礼乐文明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1 青铜器功用分类

1.1 列鼎制度的形成

1.2 觞爵礼乐的魅力

1.3 沃盥之礼的洁净

1.4 钟鸣礼乐的回音

1.5 勾兵胡刃的锋芒

2 西周金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先生说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这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着它来流传, 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可见汉字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古文字(金文)中蕴含着古人很多传统思想文化[7-8]。

《左传》有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家的大事包括祭祀和战争,在金文中有很多反映祭祀的西周礼仪,如作册令方彝,记昭王命周公子明保掌管政府内外事务,命其作矢向宗庙祭告此事;在西周时期战事很多不断,武将征战有功,得王厚赐,倍感光耀,做器来记录此事,如史墙盤;西周铭文也有记录了西周册命制度,如宜侯矢簋,这篇铭文记录的是册命土地有河流、 城邑; 很多金文也反映了西周的土地制度。金文中也会有周人尚德观念的体现,如班簋有这样的记录。强调虔诚修德。金文中崇尚天命的文字比比皆是,如大盂鼎:“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百善孝为先,孝道大过天。”,孝道在金文中也有诸多显示,《诗经》有云,於乎皇考,永世克孝。”很多铭文都有提及,如李仲操先生[9]释读了史墙盤,为其明确意义。在铭文中写道:“文考乙公农穑越歴,唯辟孝友”,意为治理农事,播种收获以孝友为行为准则。在金文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裸祭之礼。祼礼是商周时期重要的礼仪活动,施行于宗庙祭祀及宾客饗燕诸礼之中。如《毛公鼎》铭文记载周王赏赐毛公“秬鬯一卣、祼圭瓒宝”,秬鬯即祼礼所用。

3 结语

通过对金文中“青铜器”的功用与文化内涵的研究,我们对商周时期与青铜器有关的文字的功用和背后的文化内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金文中所涉及的有关青铜器的文字涉及到食器、酒器、兵器、乐器、水器很多方面,说明在商周时期青铜器已经形成规模和体系,其瑰丽的纹饰、高超的工艺、独特的民族风格都展示了中国的青铜器是一个划时代的创造,是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用青铜器作为载体,实现统治阶级“藏礼于器”的愿望,现今透过那锈迹斑驳的表面我们仍然可以看出当时泱泱大邦的礼乐文明。

猜你喜欢

食器水器酒器
自粘性一次性受水器的设计1)
查酒驾
美食美器:吃饭是一件很认真的事
美味珍馐——中国古代器物之青铜食器
滴灌微喷灌水器对梯田地形的适应性研究
隔水器功能原理
载味
北票博物馆收藏明火温酒器
细腻东方,食器时代
唐代酒器“双鱼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