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京番308”番茄栽培密度与留果穗数探究
2021-02-14李凤芹刘大为齐福高刘春芝
李凤芹,张 娜,刘大为,齐福高,俞 淼,刘春芝
(三河市农业农村局,河北三河 065200)
番茄又称西红柿、洋柿子,原产于南美洲,随着种植技术的发展,现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均广泛种植,具有水果与蔬菜的双重食用用途[1]。
番茄是喜温性蔬菜,具有喜温怕冷、喜光怕热、喜空气干燥怕空气湿度过大及喜水怕涝的半耐旱性生理特性。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特色、安全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农业农村局根据当地栽培环境,推广种植了“京番308”,该品种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的状粉番茄杂交种,具有早熟、无限生长型、绿肩、果实圆形、耐裂性好及汁多味浓的特点,番茄基因组含有Tm2a、Mi1 等抗性基因位点,适宜于春秋保护地兼露地种植。为在种植过程中充分发挥品种特性,三河市农业农村局对栽培密度、留果穗数进行了研究,以期达到高产优质的目标,并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品种的绿色生产技术规范,助力河北省乡村产业振兴。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9 年7 月1 日至2020 年5 月30 日在河北省三河市蔡官营村进行,试验地土壤为砂壤土,pH值为8.2,氮、磷、钾含量分别为18%、20%、14%,肥力较好。
1.2 试验材料
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培育的“京番308”番茄品种为试材。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双因素双向分组随机区组设计,因素A 为栽培密度,因素B 为留果穗数,分别设3 个水平,见表1。共9 个处理组合,3 次重复,小区面积15 m2[2-4]。
表1 试验设计
1.4 指标测定
在每个试验小区中随机选取10 株,于始收期挂牌,确定为测产植株。采收期,按商品果实标准分次采收,累加记录单果质量、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折合公顷产量)等指标。在采收盛期,测量果实横径及糖度。用DPS 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栽培密度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如表2 所示,不同栽培密度下的番茄产量构成、产量处理及2 个品质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从果实质量来看,以处理A2为最好,其单果质量为0.125 6 kg,果实横径6.213 3 cm,糖度7.278 9 F,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折合公顷产量的角度讲,以A1 最高,每公顷达到98 655 kg,极显著高于其他2 个处理。可见,在栽培中确定密度时,如果栽培目的是追求产量,可选择A1(密度57 000株/hm2,行距50~80 cm,株距27 cm)规格种植,如果更强调品质,可以选择A2(密度43 500 株/hm2,行距50~80 cm,株距36 cm)规格种植[5]。
表2 不同栽培密度下‘京番308’番茄产量及品质比较
2.2 不同留果穗数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留果穗数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见表3。各处理在单果质量、折合公顷产量、果实横径、糖度4 个指标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处理间的折合公顷产量存在显著差异,B1 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2 个处理,从产量构成分析看,这可能是由于留果穗数少导致结果数减少。这说明,对于该品种,减少留果穗数,会显著降低单株结果数,也不能提高单果质量,制约产量提高。B2 的单果质量达到0.116 7 g,糖度7.176 7F,在这2 个指标上表现相对较好。B3 的折合公顷产量最高,说明留果穗数的增加对提高产量是有利的[6]。
表3 不同留果穗数对番茄产量及品质比较
2.3 互作效应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由表4 可以看出,栽培密度与留果穗数2 种处理的互作效应明显,综合各指标,以处理组合A1B2、A2B2 表现最为突出。A1B2 折合每公顷产量达到106 590 kg,A2B2 折合公顷产量106 305 kg,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这2 个处理组合的其他指标与其他处理组合相似。这说明,在栽培时,以A1B2、A2B2 的参数进行定植和管理,即栽培密度确定为57 000株/hm2(行距50~80 cm,株距27 cm)或43 500 株/hm2(行距50~80 cm,株距36 cm),留果穗数确定为5 穗/株(第1 穗留2~4 个果,第2~4 穗留4~5 个果,5 穗留4 个果)[7]。
表4 不同密度与留果数互作效应对番茄产量及品质比较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栽培密度、不同留果穗数对“京番308”番茄的产量和品质有影响,且互作效应明显。以栽培密度57 000 株/hm2(行距50~80 cm,株距27 cm)和密度43 500 株/hm2(行距50~80 cm,株距36 cm),留果穗数确定为5 穗/株(第1 穗留2~4 个果,第2~4 穗留4~5 个果,5 穗留4 个果)的组合产量和品质综合表现较好,前一组合折合每公顷产量达到7 106 kg,糖度7.043 3F,单果质量0.110 0 kg,单株结果数17 个,果实横径5.813 3 cm。后一组合折合每公顷产量达到106 305 kg,糖度7.683 3F,单果质量0.133 3 kg,单株结果数18 个,果实横径6.4333 cm。如果以单产作为首要栽培目标,品质其次,可以选择前组合,如果更重视糖度和果径,产量其次,可以选择后一组合。
近年来,农场种植番茄的越来越多,对番茄要求的是丰产优质,也就是不仅要产量高,还要酸甜适度、汁浓、籽粒饱满,为满足广大消费者要求,菜农需在种植技术上下功夫。管理指标的确定对番茄的优质丰产也有很大影响。目前,管理指标有以下3 个。
1)温度的控制。种植番茄时,夜间温度最高不要超过15 ℃,最低不要低于10 ℃,便于番茄将白天制造的养分尽可能地转向生殖生长,提供给番茄果实上,同时拉大昼夜温差,更有利于番茄糖分的积累。2)湿度控制。番茄转色期的水肥管理不宜大肥大水,应尽可能减少浇水次数,土壤保持见湿见干,最好番茄植株在13:00—14:00 时候表现出一点点萎蔫症状,到了傍晚又能恢复正常,这样才能使番茄沙瓤和糖分的积累最多。3)番茄果实膨大期肥水要充足。番茄在点花授粉后,一般10 d 左右进入果实膨大期,此时要保证水分供应充足。番茄进入膨大期后,不要用含硝酸钾成分的冲施肥,而要换成含硫酸钾的肥料,这样番茄口感更佳。4)番茄的果穗留4~5 个。畸形果和过多的果要及时摘除,以免其过多的消耗营养,造成果实营养不良[8-12]。此外,应根据番茄对温度、湿度、水分、光照及营养补给等需要,对其他相关参数如棚室温度、湿度管控、肥水管理、整枝方式、单穗留果数及相应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一套更先进、科学的番茄管理技术,满足人们对番茄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