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带领学生欣赏《阿房宫赋》中的夸张手法

2021-02-14唐浩岭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阿房宫赋蜀山统治者

唐浩岭

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阿房宫赋》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篇赋,语言精炼,气势雄健,风格豪放。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此文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带领学生欣赏文中的夸张艺术,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带领学生欣赏《阿房宫赋》中的夸张艺术。

一、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品读描写阿房宫的句子

在《阿房宫赋》中,作者先描寫了阿房宫宏伟壮丽的外形,花费的笔墨并不多,却展现了阿房宫恢宏壮观的气势。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品读描写阿房宫的句子。

提问:阿房宫到底在哪里?那里的环境怎样?

学生不难找到问题的答案。文章开门见山,“蜀山兀,阿房出”。阿房宫在蜀地,覆盖三百余里,遮天蔽日。

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引导学生赏析文章中描写阿房宫的句子。

提问:“蜀”是指四川,那里气候宜人,山多树密,植物生长得非常茂盛。但是,作者在这里却写“蜀山兀”,告诉读者:建造阿房宫耗资巨大,连山上的树木都被砍光了。山上的树木真的都被砍光了吗?

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发现,作者使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力展现了秦王的骄奢淫逸,不惜民力。由蜀山到关中,要经过“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凭借人力从此处运送巨大的木料是异常艰难的。阿房宫多么宏大,要花费多少财力和人力,秦始皇多么骄奢已不难想见。

教师可以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看一看还有哪些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经过一番探讨,有的学生发现“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了阿房宫工程的浩大;有的学生发现“盛不知其几千万落”也使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写出了阿房宫里亭台楼阁的多和密;还有的学生发现“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等,也使用了夸张的手法:负荷大梁的柱子比在地里耕作的农民还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机杼旁的织女还多;显眼的钉头比粮仓里的谷粒还多;参差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的丝缕还多;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郭还多……作者使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写出了阿房宫的壮丽。用人民的血汗凝成、供统治者享乐的阿房宫,集中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也反映了统治者的荒淫无度。

二、引导学生翻译课文,品读描写宫廷生活的句子

在描写完阿房宫的外形之后,作者又描写了秦人奢靡的宫廷生活。统治者为了过上奢靡的生活,不惜大量砍伐树木,破坏生态环境,不顾及天下百姓的安危,肆意敛财,加重人民的负担。为了进一步揭露统治者的丑恶面目,作者再次使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写了宫廷生活的奢靡。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本上的注释和手上的工具书翻译课文,品读文中描写宫廷生活的句子。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作者使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歌舞之盛(歌喉吐暖,舞袖生风,以致于改变了气候)。接下来,点出那些专供秦始皇享乐的歌者、舞者都是六国的“妃嫔”“王子”“皇孙”;既照应了前文的“六王毕”,又突出了秦统治者的奢靡。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宫女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镜子如明星般闪耀;宫女们在梳理发鬟,乌发如同绿云般纷扰。渭水上泛起一层油脂,那是宫女们倒的洗脸水;宫女们在焚烧椒兰,整座宫殿烟雾缭绕”。在欣赏的过程中,学生一下子就能看出作者在此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仔细品读,他们还能发现作者使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不仅写出了妆镜之多,还写出了胭脂、香粉之多。宫里的美人数不胜数,美人们的生活都如此奢侈,那么秦始皇的生活不就更加奢靡吗?

总而言之,《阿房宫赋》是一篇千古名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让他们仔细地品读课文,找准角度欣赏其中的夸张手法,提高学习的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中学)

猜你喜欢

阿房宫赋蜀山统治者
高中生用rap背《阿房宫赋》
川游记之蜀山传
高中生用说唱形式背《阿房宫赋》
统治者的知识储备论
西方哲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思想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A Discussion on the Counteraction Tendency of Rural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浅析赋、比手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阿房宫赋》修辞艺术举要
美丽的大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