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工开物》 蕴含的化学知识分析与应用

2021-02-14朱汝葵李硕陈思静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传统文化

朱汝葵 李硕 陈思静

【摘 要】本文基于对《天工开物》中蕴含的化学史料的研读,针对如何将《天工开物》融入化学课堂并挖掘其中的化学素材、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学科相融合的问题,提出通过读古籍悟化学、读古籍用化学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涵养人文精神,弘扬并传承中国文化,并提出要从辩证思维角度去学习传统文化,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古人的一些观点,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的思辨观与科学观。

【关键词】天工开物 化学教学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8-0119-03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化学教材的编写与内容的选择上要体现基础性、时代性与人文性,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养,要体现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自觉传承科学文化。2019年,人教版新编高中化学出版,并在一些省市地区开始使用。相比上一版,新版在绪言中加入了这样的描述:我国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著作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和经验。可见,传统文化、人文教育、学科融合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以及教育界的关注。

《典籍里的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第二期节目呈现了袁隆平院士与宋应星先生跨越300多年的握手,“禾下乘凉,天下富足”,两位科学家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科学家共同的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而连接这场跨越时空对话的正是一本典籍《天工开物》。此书是中国科技史料保存最为丰富的一部古籍,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作者宋应星,字长庚,明末著名科学家,其作品《天工开物》根据“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思想原则,记述了许多生产技术及农业用具。《天工开物》中包含着作者独到的見解,虽有一些错误论述,但仍不失为一部重要的科学巨作,有研究与借鉴价值。笔者在研读过程中发现,其中有许多的化学知识可以融入现代的化学课堂中,为理性严谨的化学学习涵养人文精神,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科技的力量。

一、读古籍悟化学

(一)下篇卷十五《火药料》与“氧化还原反应”

《火药料》中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齑粉。”

此篇介绍火药为何会爆炸,我国发明并使用火药的历史悠久,火药最早来源于炼丹家的“意外”。在宋代《真元妙道要略》中有记载“有以硫磺,雄黄合硝石,并密烧之,焰起,烧手面及屋宇者”,书中告诫炼丹家谨防此类事件的发生。火药不能解决“长生不老”的问题,因此并没有得到炼丹方士的重视,但其威力被军事家看重,而后逐步发展改良,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并应用于战场。至明成祖朱棣一朝,成立了以火药、火铳以及火油绳为主要作战武器的“神机营”,这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独立枪炮部队建制。古人也一直在思考研究火药爆炸的原因,宋应星受制于当时社会的“五行阴阳”学说,认为火药的主要成分是硝石和硫磺,以木炭为铺垫,硝石属阴,硫磺属阳,一阴一阳,放在密闭的铁筒里面,阴阳相克,自然会爆炸。

(二)中篇卷五作咸《井盐》:“火井”与天然气

《井盐》记载:“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启竹而视之,绝无半点焦炎意。未见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间大奇事也,凡川、滇盐井逃课掩盖至易,不可穷诘。”

此篇记载了西川巴蜀地区有“火井”,井里面没有火气,古人将长竹剖开,去掉里面的竹节,两半竹子再用油纸裹住(防止漏气),即现代社会输气所用的管道。把卤水注入锅中,准备熬成盐,利用“火井”中的气,但见卤水很快就沸起来了,此处的“火井”即为天然气,宋应星称此事为“世间大奇”。其实早在两千年前,两汉时期就有了天然气的使用记载与相应的开采技术,最早记载用火井煮盐的描述可见于晋代张华所著的《博物志》,这在人类能源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它比英国17世纪使用天然气约早了13个世纪。

(三)下篇卷十四《倭铅》与“金属锌的冶炼”

卷十四介绍了黄金、银、铜、锡等金属的开采与冶炼,其中首次详细技术了金属锌的冶炼技术。此卷中有众多涉及合金、金属的活泼性以及置换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记述。

五金《倭铅》篇记载:“凡倭铅古书本无之,乃近世所立名色。其质用炉甘石熬炼而成,繁产山西太行山一带,而荆、衡为次之。每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封裹泥固,以渐砑干,勿使见火拆裂。然后逐层用煤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锻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

《天工开物》中最令人瞩目的是有关金属锌的冶炼技术,虽然在史料中记载我国在明朝已经大量使用金属锌,如明宣德三年用31680斤铜与13600斤锌(倭铅)铸造了大量的鼎彝,但有关金属锌冶炼技术的文字记载只有在《天工开物》中出现,且《天工开物》配有图解,即“凡倭铅古书本无之”。书中记载的炼锌方法称为土罐高温蒸馏法(有学者认为是迥流法),锌的冶炼原理是将炉甘石(主要成分为ZnCO3)装入泥罐,高温下煅烧分解成氧化锌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煤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用于还原得到金属锌,由于金属锌的沸点只有907℃,为防止其逸散或者被氧化,因此要做好密封工作,再降温冷凝得到金属锌。反观欧洲人在16世纪才知道锌是一种金属,17世纪才懂得锌能从菱锌矿中冶炼而成,但一直未掌握相应的技术,长期从中国进口金属锌。可见,至明朝时期我国在科学技术与生产方面仍是领先西方世界的。

“物自天生,工开于人”,书中共梳理的一百三十多种生产技术和工具,其中不论是农业灌溉稻田的高转筒车,还是炼铁养蚕等精巧技术,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的科学态度,闪烁着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天工开物》中还蕴含着许多丰富的化学史料,如“冶炼钢铁”“利用置换反应湿法炼铜”“物质的溶解性”“皂角结盐法”“开采与煅烧石灰石”“利用酸碱平衡原理为丝绸染色”等。

二、读古籍用化学

将《天工开物》中的化学素材融入课堂教学,根据知识内容与性质的不同,结合当代教育学理论将其融入教学设计的不同环节中,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化学跨学科相融合,为严谨求实的理性学习注入感性认识,涵养人文精神,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文化传承,增强民族自豪感。本文选取其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天然气这三个文段分析探讨,进行教学设计与试题编制。

(一)“火药料”与情境创设

本篇可作为新课的导入,创设情境,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氧化还原反应”中呈现:火药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其历史悠久,最早可见于宋人《真元妙道要略》中的记载,千百年来,人们也在思考研究火药为何会爆炸?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在其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受制于当时的发展,宋应星将火药爆炸归结于“阴阳相克”,处在新时代的我们,知道要用科学的观点去解释,那火药爆炸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会找到答案。在内容的学习之后,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去思考分析火药的爆炸,首尾呼应。此处针对宋应星的“五行阴阳”学说的错误解释,可以融入辩证思维,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既要看到古人的伟大,又不能盲从权威,要有自己的观点,科学是在发展中前进的。

编制试题1:

我国发明并使用火药的历史悠久,关于火药爆炸的原因,经典古籍《天工开物》中写道,“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硫磺的主要成分问为硫,并结合草木灰中的碳,发生如下的氧化还原反应:

2KNO3+S+3C[反应]K2S+N2↑+3CO2↑

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硝石作为“氧化剂”,硫磺作为还原剂

B.每生成1mol的氮气,需要转移12mol的电子

C.二氧化碳的氧化性强于硫的氧化性

D.氧化劑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二)《稻宜》《造糖》与化学知识的价值分析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酸与碱的性质》学习中,待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之后,在介绍其应用时,可以引入此段材料: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可用医疗卫生口服液碱性药物治疗胃酸,被蚊虫叮咬后,可以用小苏打溶液或肥皂水涂抹止痒,而在古代酸碱中和反应也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活动中。《天工开物》稻宜中记载:“土性带冷浆者,宜骨灰蘸稻根(反禽兽骨),石灰淹苗足,向阳暖土不宜也。”土性带冷浆即“冷水田”,土壤呈酸性,不宜于作物的生长,劳动人民用石灰改良。在《造糖》中记载:“每汁一石下石灰五合于中”。用石灰中和甘蔗汁的酸性以达到非糖分凝聚的最佳pH值,同学们还能举出其他的有关酸碱中和反应的例子吗?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能感受化学带来的益处以及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增加民族自豪感。

编制试题2:

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懂得利用酸碱中和反应,在《天工开物》《稻宜》中记载:“土性带冷浆者,宜骨灰蘸稻根(反禽兽骨),石灰淹苗足,向阳暖土不宜也。”在《造糖》篇中亦有记载:“反汁浆流板有槽枧,汁入于缸内。每汁一石下石灰五合于中。”土性带冷浆即“冷水田”,土壤呈碱性不易农作物生长,在制糖中可用石灰中和过度的酸,下列有关酸碱中和反应正确的是( A )。

A.石蕊试纸测定石灰水的酸碱性的颜色是蓝色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一定是中和反应

C.可以利用氢氧化钠溶液改良“冷水田”

D.用酚酞试液测定甘蔗汁的酸碱性

(三)《火井》与化学知识拓展

本篇可在人教版必修二“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作为知识拓展的素材呈现:我国使用天然气的历史悠久,古称之为“火井”,《文选》卷4《蜀都赋》中有“火井沉荧于幽泉,高烟飞煽于天垂”,这是晋代人对四川火井的诗意描写。在明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则介绍了利用天然气煮盐以及竹筒法从井中取天然气。如今天然气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优质燃料被广泛应用,国家开展了“西气东输”工程,让更多的家庭能方便快捷地使用天然气,改善了管道沿线地区的人民生活质量,有效地治理了大气污染,这是我国又一项伟大的惠民利民工程。

编制试题3:

《天工开物》中有西川地区使用天然气的记录:“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绝无火气,但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只见火意烘烘,水即滚沸。”这里的“火井”即为天然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B.天然气充分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C.天然气组成中一般乙烷的所占比例最大

D.天然气作为可再生能源被广泛地应用

三、思考与总结

“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书中记载的古代技艺值得今人研究,其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与先人之智慧同样值得后世挖掘。《天工开物》中的思想精髓,如人与自然相协调,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这与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不谋而合。近年来,以传统文化为背景的化学试题命制逐渐成为热点,这提示我们要将教材与古籍中的化学知识相融合,培养学生人文底蕴与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弘扬并传承传统文化。本文根据《天工开物》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教学设计,在设计的同时确保以化学科学知识为主角,辅以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让学生在理性学习的同时融入感性的审美;亦可以将《天工开物》作为学生化学学习的课外阅读书籍,让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其中的化学知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当然对于传统文化,要以辩证思维的角度去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其优秀的一面,也要认识到其受制于当时社会的发展,一些观点是有历史局限性的,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辨观与科学观。

【参考文献】

[1]王晶,郑长龙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宋应星.古法今观天工开物[M].俞婷,译.江苏: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3]陈亦人.“天工开物”中的化学史料[J].化学教学,2003(11).

[4]陈磊磊.全国高考Ⅰ卷中化学与传统文化题的分析[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5).

【作者简介】朱汝葵(1970— ),女,汉族,广西玉林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南宁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化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李 硕(1998— ),男,汉族,辽宁康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化学学科教学;陈思静(1980— ),女,汉族,广西柳州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南宁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责编 杨 光)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传统文化
化学史在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初中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