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声乐教学唱法融合应用策略

2021-02-14张媛媛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摘 要】本文论述中职声乐教学中唱法融合的运用策略,提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寻找不同唱法的共性特点,展开融合性研究,通过整合唱法资源、优化唱法比较、促进唱法融合等策略,提升声乐教学品质,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中职声乐 唱法融合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8-0148-02

在中职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对几种唱法进行融合设计,让学生在唱法学习中形成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整合唱法资源、优化唱法比较、促进唱法融合,都能够有效提高声乐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应用的机会,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声乐认知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一、整合唱法资源,建立声乐教学基础

教师对多种唱法进行资源整合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学力基础。美声、民族、通俗和流行唱法,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师从这些唱法的特点角度进行介绍,能够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课堂教学,建立声乐教学基础。

(一)美声民族唱法特点

所谓美声唱法,就是“美妙地歌唱”,是一种声乐学派,偏向于唱“声”。美声强调音质与共鸣的重要性,教师组织学生感受美声唱法特点,要从流畅、通顺、柔和、音域等角度展开研究。美声唱法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学生大多无法掌握。教师要先让学生了解美声唱法的特点,以便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民族唱法是民间多种演唱风格的总称,如民歌、古谣等,都属于民族唱法,民族唱法带有地方色彩,这与区域文化、方言、表达习惯等有直接关系,教师在介绍其特点时,需要进行融合处理。

如教学《我的太阳》这首歌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意大利歌唱家的原版音频材料,要求学生聆听歌曲时,要从情绪、节奏、声音等多角度展开思考,体会歌曲的感染力,了解歌曲唱法的特点。学生进入聆听环节,并对歌唱方法展开热议。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民族唱法演唱这首歌,并现场为学生做示范。为激发学生参与演唱的热情,教师组织学生根据不同音色分组,如高音组、中音组、低音组,男生组、女生组等,然后进行对比演唱。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美声唱法欣赏机会,再推出民族唱法使其感受不同的歌唱方法,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多组别的对唱演示,为学生提供唱法融合的机会。这使学生对不同唱法的融合有了更多了解和运用的机会,提高了其唱法应用意识。

(二)通俗流行唱法特点

通俗流行唱法属于自演形式,带有流行歌曲的歌唱特点。通俗唱法运用比较灵活,包括歌伴舞、说唱、摇滚等。学生对通俗流行唱法最为熟悉,平时生活中接触的机会也更多。教师在讲解通俗流行唱法特点时,不妨借助一些流行歌曲,让学生在聆听和演唱过程中逐渐接受相关知识并加深印象。

《茉莉花》是江苏民歌,这首民歌旋律优美,学生平时最为熟悉。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歌曲《茉莉花》视频,让学生欣赏并提出要求:这首民歌适合运用民族唱法来展示,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尝试用其他唱法来演唱。学生在欣赏多媒体视频时都能够跟唱,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接着,学生尝试使用不同唱法来演唱,教师巡视班级,对学生的唱法应用进行观察,选择比较典型的唱法进行重点介绍。有学生用流行唱法来演唱,感染力很强,教师同步借助多媒体播放伴奏,为学生提供尽情展示的机会,使课堂气氛变得十分热烈。另外,教师还组织学生开展歌伴舞演绎活动:学生自行组建表演团队,一部分人用不同唱法展示歌曲,另一部分做舞蹈展示,形成歌伴舞表演。学生接到这个任务后,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

二、优化唱法比较,提升声乐教学品质

唱法多种多样,其特点呈现差异性,教师从对唱法特点进行比较的角度展开教学设计,推出专业教学内容和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声乐教学品质。

(一)声区喉位展示比较

因为声区有高中低之分,在演唱过程中,需要保持声音位置的一致,形成融合性对接,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声音。美声要注意混合声音的运用;民族唱法用真声比较多,假声比较少;通俗唱法大多要借助电声设备,尽量体现自然亲和状态,所以胸腔共鸣较多一些。在进行喉位运用时,美声要故意压低喉位,保持吸气的位置;民族唱法喉咙打开的大小要根据作品的需要而定;通俗唱法以真声为主,喉位普遍较高。

教师在歌曲演唱过程中要适时渗透一些技巧和方法,对学生传授乐理知识,给学生更多学习启迪。如在教唱《小河淌水》这首云南民歌时,教师先对歌曲特点进行介绍:这首民歌质朴自然,歌曲分为五个乐句,节奏比较舒缓,而且带有回环意味,旋律清新优美,充满画面感。这首歌曲适合运用民族唱法和通俗方法来演唱,根据声区和喉位特点,在演唱歌曲时应进行合理应用。学生对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都比较熟悉,为让学生感受歌曲演唱的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互听互评活动,为学生提供自由展示的机会。学生在歌唱时,很容易跟着感觉走,教师应适时做出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尝试,如唱法融合等,能够带来更丰富的训练体验。

(二)吐字风格发声比较

不同唱法的吐字有不同特点,美声要求母音一致、吐字要清楚;民族唱法则强调字头准确,字腹圆润响亮,字尾明确清晰,追求字正腔圆;通俗唱法吐字强调清晰自然,而且要与情感对接,其齿音、唇音比较重一些。不同唱法的发声特点不同,当我们熟练掌握不同唱法的特点时,我们平时在倾听歌曲时就能够快速判断出其唱法。

学生对民歌比较熟悉,对民间小调也有体验认知,在教唱《小白菜》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从旋律情感角度进行引导:这首歌曲表现旧时农村失去亲娘的孩子的凄冷心情,演唱这样的歌曲,要带上哭泣的音调,因此适合运用通俗唱法。要求学生先对歌词进行研读,揣摩歌曲的情感基调,在歌唱时清晰展示歌词,让歌曲带有情节感。在歌唱展示环节,学生逐渐找到演唱感觉,歌曲情感展示比较到位。在课堂训练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对歌词进行改编,看谁改编的歌词更有韵味,能够准确表达人物情感。在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时,教师进入课堂,与学生一起研究,并提出改编建议。一个改编活动,能给学生提供更多探索和实践的机会。从学生的学习表现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设计比较合理,不仅让学生对唱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促进唱法共融,延伸声乐教学维度

声乐教学离不开唱法研究,如何对不同的唱法进行融合处理,这是教师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学生对各种唱法有一定了解后,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进行融合尝试,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使声乐教学维度得以进一步延伸。

(一)探寻唱法共融切点

在中职声乐教学中,教师对不同唱法融合展开教学研究,寻找唱法融合切点,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不同唱法的特点,对歌曲展開个性解读和展示,建立声乐认知基础。学生可以选择不同唱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喜好,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让学生对多种唱法进行融合,以提升歌唱感知体验品质。学生大多对通俗流行唱法比较有兴趣,教师应做好必要的学情调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建立融合意识。

中职学生的音乐学力基础水平不同,教师应因材施教,在歌曲唱法展示环节进行对应设计,让更多的学生都能进行个性化展示。如学唱《康定情歌》时,因其属于流行歌曲,学生能从不同渠道听到这首歌曲,所以对这首歌曲较为熟悉。为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教师布置了对唱表演活动任务:同桌的两个人合作,现场演唱这首歌曲,要求两个人使用不同的唱法进行展示,看哪一个组合的表演最有特色。学生对这样的表演任务特别感兴趣,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尝试用不同唱法来展示。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评价活动,将歌曲演绎活动推向高潮。这种要求学生用不同唱法来进行对唱展示的演绎活动是比较有创意的,运用这种方法很容易调动学生的训练热情。教师应适时融入更多创新设计,为声乐课堂带来更多活力。

(二)创新唱法训练设计

唱法融合具有专业性。在中职声乐教学中,教师要从“非专业”角度展开思考,让学生在创新体验中建立声乐认知基础。中职学生对不同的唱法有不同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歌曲特点进行具体引导,让学生尝试不同唱法融合,推出更多唱法训练任务,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学习实践的机会。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唱法实践训练创造了条件,教师可借助网络交互平台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实践,使学生获得更丰富的实践经验。

学生对歌曲唱法特点比较清楚,不同歌曲需要用不同唱法,如果适时对不同唱法进行融合,能够带来不同的学习体验。在学唱《送别》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先进行示范演唱。这首歌是电影插曲,旋律充满离情别绪,感染力很强,适合用民族或通俗唱法。学生对这首歌曲很熟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多种唱法来演唱,并探索适合自己的演唱方法。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给学生留下一个电子作业:在课余时间进行唱法探索,然后自行录制演唱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交互平台。可以采用不同唱法,或者进行唱法融合,展示出富有创意的设计。学生接受这一任务后,开始研究各种唱法,并精心制作视频。教师推出的这一电子作业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学生能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唱法融合实践,延伸了声乐教学的维度。

在中职声乐教学中对各种唱法进行融合研究和实践,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鲜活的学习体验。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实际,结合学生的唱法认知基础展开对应的教学设计,能让更多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形成唱法应用认知。声乐教学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持,而学生的声乐认知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可对多种唱法进行对应研究,为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迪,让学生主动参与唱法研究性学习,并在实践操作中建立声乐认知基础,提升学科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子凌.探究中职声乐教学中多种唱法的共融与科学运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1(26).

[2]陈明.节奏训练在中职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20(11).

[3]袁小红.交互式教学下的中职学前教育视唱练耳和声乐教学策略探析[J].黄河之声,2019(15).

【作者简介】张媛媛(1984— ),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研究生学历,讲师,主要从事中职声乐教学。

(责编 刘颖恩)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