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当代艺术“全景图”

2021-02-14陈华文何慧轩

检察风云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全景图当代艺术艺术家

陈华文 何慧轩

近十年来,艺术交易市场蓬勃兴起,画廊、拍卖行、艺博会纷纷涌现 (图/视觉中国)

在很多人眼里,当代艺术夸张、抽象,甚至还有些怪诞,画得“不像”、看不懂。难道当代艺术真的是哗众取宠?是单纯的艺术游戏?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当代艺术家们在本质上,是通过极富个性的创作方式,表达内心情绪和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严肃的当代艺术,对人生、社会和时代,是具有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的。当代艺术创作领域热闹非凡,而对于当代艺术的历史与理论研究,还显得尤为滞后,相关著作并不多见,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阅读《中国当代艺术史》,我们能非常清晰地了解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还能从理性层面增强对当代艺术的系统认知。

本书作者鲁虹是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学者,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他跟随中国艺术发展步伐,多次参加全国各类美术展览,策划过一系列有广泛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展,出版过多部当代艺术史论著作。如今,作为武汉合美术馆执行馆长,他依旧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策展与研究前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艺术创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大批优秀艺术家结合新的社会背景及文化需要进行了开拓性实践。鲁虹出版本书之目的,就是想以文图相配的方式,生动而清晰地呈现当代艺术从发展到壮大的过程。书中,有两条发展线索,其一是文字表述部分,其二是作品展示部分。文字和作品相互映衬、互为统一,而且全部作品都配有精要的论述,这样编排的目的就是方便读者阅读。

所谓当代艺术,不仅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也不是某种特定艺术风格的代名词,而是指在特定阶段内,针对中国具体创作背景与艺术问题所出现的艺术创作,特点是一直处于艺术前沿,并对此前主流艺术呈反思状态。本书收录的艺术作品及艺术家,不单单是以名气大、画得好作为标准,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和作品,对艺术发展方向产生影响、且能体现当代艺术的独特内涵。当代艺术在美术领域,几乎涵盖了油画、水墨、雕塑、版画、水彩等所有的画种,此外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综合材料艺术等,在当代艺术中也有不俗的表现。

当代艺术之所以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兴起,这和特定的历史环境、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在此之前,美术作品中多是“红光亮”“高大全”的创作模式,这虽然不是过错,但是如果作品千篇一律,就很难说美术繁荣。当时一些老画家也意识到,在创作中要寻求创新,如程十发在1978年创作的《丽人行》,这幅作品表现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同名诗而作,重点塑造几位年轻女子游春、惜春、恋春的爱美之心与秀丽而富有生机的春天气息。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中创作这类题材的作品,可谓开风气之先。

再如20世纪80年代吴冠中的《江南春》《巴山春雪》、袁运生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周韶华的《黄河魂》、周思聪的《王道乐土》等作品,从表现形式到表现内容,与此前的美术创作模式都有明显的突破。这些作品给人带来一种艺术的生机,但是以当代艺术史的标尺衡量,这些作品只是当代艺术的“前传”。1978年左右,上海十二人画展、星星美展、北京油画研究会等,为后来的当代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中,有一些艺术家和作品,影响力之大,这里略举几例。曾梵志是当代艺术中的代表人物,1992年,他的美院毕业创作《协和三联画》一经展出,就崭露头角。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当时他在武汉医院的见闻,其画风受到德国表现主义画家贝克曼的影响。画作中,他选取医院作为叙事背景,用阴冷的色调、夸张的造型呈现人在疾病中的挣扎。画作中突出人的不安、痛苦、惶恐,揭示了人之生存困境。1996年张晓刚的油画《大家庭系列》,以家庭合影为主要表现内容,画面上的人均是单眼皮、直鼻梁、瓜子脸、呆滞的目光、紧闭的嘴唇和一成不变的发型,在表现形式上,他巧妙借用了中国民间画工炭精画法,作品强化了本土形式感。

很多当代艺术家,其作品备受关注。如:方力钧的油画光头人物系列、冷军的油画《新文物:新产品设计》、隋建国的雕塑《衣钵》、李占洋的雕塑《街景》等,要么用写实的方式、要么用夸张变形的方式,表现艺术家对个人与社会、时代的独特理解。当代艺术的表现可以是具象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作品具有先锋特征才是关键。对于优秀的当代艺术家而言,他们的思想、理念其实一直与我们的社会、时代、文化同频共振。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迎来发展的高潮,各类当代艺术展逐渐增多,且受到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如“上海双年展”“北京双年展”“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湖北美术文献展”等,进入人们的文化视野,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活跃的当代艺术展,和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思想开放的程度、中外文化的交流密不可分。在当代艺术圈,艺术家们一方面潜心创作、参加展览;另一方面涌现出北京798艺术区、北京宋庄画家村、武汉创意天地艺术区等等,这为当代艺术家创作、展示、交流提供了物理空间。

近年来,当代艺术家们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作品中经常出现浓郁的中国元素。其实当代艺术无论走多远,最终还是要与中国文化传统接轨。当代艺术虽然与传统艺术在气质、风格、理念上有着不同,但是在传统中不断汲取精神养分,才会彰显更强的生命力。

当前,当代艺术在高校中,备受艺术类专业师生热捧,可惜他们了解到的中国当代艺术,往往是碎片化的、不成体系。《中国当代艺术史》恰好可以弥补不足,是引导青年认识当代艺术的敲门砖和好教材。中國当代艺术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是动态发展的。阅读本书的启示主要是:首先,中国当代艺术不是封闭的圈子,而是和中国社会发展进程同步前行。当代艺术在表现形式上是独特的,其内核依然表现的是人、时代、社会和广阔的生活。其次,当代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当代艺术以自己的方式,丰富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最后,当代艺术与信息科技、网络技术的联系越来越紧,科技的向前发展催生中国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求新求变,当代数字艺术、当代网络艺术必将成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看点和点睛之笔。

编辑:黄灵  yeshzhwu@foxmail.com

猜你喜欢

全景图当代艺术艺术家
当代艺术看得懂
嫦娥四号月背之旅全景图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环保概念股全景图
奇妙岛全景图
奇妙岛全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