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在就业育人中的作用与实践路径
2021-02-13姚奎栋
姚奎栋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招生就业处,辽宁 沈阳 110136)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高校开展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提出的“三全育人”强调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开创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三全育人”不仅是高校教育发展方向的指路灯,也是完善就业育人工作体系的“制胜法宝”[1]。因此,如何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对高校就业育人重新定位,构建更加完备、成熟的高校就业育人体系,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三全育人”与高校就业育人的内在关联
高校就业育人是针对受教育群体在大学阶段,从入学至毕业的长效教育阶段。它具有鲜明的阶段特征与系统观念,一方面,需要针对大一、大二等不同阶段进行就业教育的逐层深化;另一方面,要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在各阶段的成长规律,系统性地开展教育活动,从而强化就业意识。而“三全育人”所蕴含的全员、全面、全过程理念与新时代就业育人教育工作目标高度契合。只有大力推进“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就业育人过程,“三全育人”改革完善就业育人体系,才能更好地把握就业价值导向,满足大学生就业需要,实现就业育人工作全过程取得扎实成效。因此,需要深刻认识并领悟以下两方面内涵。
一是就业育人的多维性需要强化“三全育人”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部分相比,就业育人的多维性着重体现在:1.受教育类群多。就业育人的受教育群体区分为纵横两方面的不同群体。不仅包含高校以学级划分、年级划分的纵向群体如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不同年级学生,还包含贫困生、学困生、大学期间入伍退役学生等横向群体。2.育人方向多。高校就业育人要实际考虑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愿。针对自主创业、毕业入职等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教学。针对不同类型,开展不同形式如创业培训、专业技能培养等多种教学活动。3.教学内容多。就业育人并非以满足学生就业为根本目标,而是在开展就业教育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为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与劳动观,进而培养出具有高水平专业素养、深境界思想内涵、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业育人的多维性与“三全育人”的理念内容高度契合,针对就业教育的“三全育人”理念解释:“全员”针对就业育人的全体受教育群体即全体在校学生;“全面”表明的是就业教育的多维度主体与内容开展的全方位系统教育;“全过程”蕴含的是就业教育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体教育过程。因此,要全方位地深化就业育人改革就需要充分发挥“三全育人”的“制胜法宝”作用,将“三全育人”理念充分渗透到就业育人工作的每个部分中去,积极创新就业育人教育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形式,丰富工作内容。用科学完备、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深化就业育人改革,切实提高育人实效,将关注高校学生就业工作落到实处。
二是就业育人为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提供了载体。两者之间整体呈现的是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一方面,“三全育人”是深化就业育人、提高工作质效的“制胜法宝”;另一方面,就业育人是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体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赋予“三全育人”新的时代内涵。“三全育人”的综合改革不仅要将“三全育人”理论完全融入高校育人工作中去,还要依据学校实际打造新时代“三全育人”模式。这就要求高校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体现“三全育人”方式,强化教育的时代性和导向性。将“三全育人”方式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强化德育,从教师、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深化改革,着力培养专业素质过硬、思想水平够高的新时代优秀人才。而就业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它对大学生的思想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就业育人不仅是解决大学生关心的就业问题的有效路径,更是“三全育人”深化改革的重要载体。在就业育人中充分体现“三全育人”理念,深化“三全育人”建设,也是对“三全育人”深化改革的深入推动[2]。
深化“三全育人”改革,需要找准定位、抓住重点、勇于实践。对于不同的育人方向,“三全育人”具有不同的展现形式。因此,要想建立健全体现新时代特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全新育人模式,就需要将“三全育人”模式“因地制宜”地运用到各项育人工作中。对就业育人的改革既是“三全育人”理念在实际中的运用,使其成为“三全育人”改革的重要载体,也为其他育人工作提供“模板”与“典例”。新概念、新模式在就业育人上的体现也不断激发了教育模式改革的内在活力,从而达到以“三全育人”为核心的全面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提高教育实效进而强化育人效果。
二、“三全育人”在就业育人中的问题透析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迈向了新阶段,随着高校的就业育人工作不断深入,就业育人工作中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从“三全育人”背景实施就业育人工作的角度来看,主要可以从顶层设计、实施机制、育人定位三个角度来分析存在问题[3]。
一是顶层设计问题。虽然很多高校都已开始探索“三全育人”背景下的就业育人工作,但从全面布局上看,首先,育人过程整体规划存在缺陷,尤其是教育的针对性有待加强。学生思想和观念的形成要循序渐进,而目前的德育工作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学生因材施教方面有所忽视,缺乏对于大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系统性规划。其次,阶段性规划还不够完善,就业育人内容与部分市场需求相脱节,匹配性不高。由于对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复杂多变性考虑不到位,教育布局、管理模式同教育目标不相匹配,造成了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使得大学生就业能力不乐观,就业匹配度、精准度低。
二是实施机制问题。高校就业育人实施机制问题中首要的是人员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其产生原因有两个方面:首先,高校现有的具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业理论、具有指导学生就业经验的教师基数不够;其次,高校在进行人才补充时,对从事就业育人方向的人才引进较少。这就导致高校就业育人的一部分工作交由辅导员承担,未能完全实现就业全过程专业化。同时,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就业形势、就业方式、就业政策都在时刻发生变化,而部分高校对此并未敏锐察觉,仍然采用传统固化的教育模式,不仅未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带来的便利优势,将“互联网+”战略思维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还导致故步自封,无法充分发挥就业育人的教育引领作用。这种对就业趋势、就业动态及对人力资源开发、心理学等就业育人辅助支持性技能的弱化、忽视,最终导致就业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未能发挥关键作用,对指导学生就业未能起到更加良好的效果[4]。
三是育人定位问题。“三全育人”要求高校引导学生在思想上定位清晰且正确,在行动上表现积极有动力,在各个领域不断进行自我提高与完善,这不仅要求学生学术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步提高,更是对高校育人教育体系指导能力的考验。在运用“三全育人”体系开展就业育人工作中依然存在定位错误的问题,存在就业工作中指导效能不足、导向作用缺乏,过分强调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指导作用,过分强调就业指导、忽视德育问题,造成实施环节与工作目标脱节,就业教育未能相互融合,从而造成学生的时代回应性不足,在以国家需要为导向规划就业生涯方面缺乏自觉性。
三、“三全育人”下就业育人的目标与定位
“三全育人”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优解”,基于“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高校可以构建完整的闭环教育链,以实现就业育人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择业观、就业观、劳动观的深刻教育。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其家国情怀、激发其实干精神,打好教育教学“组合拳”,是高校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开展就业育人的目标与定位。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择业观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育人系统中永恒不变的课题。从就业角度看,具备坚定理想信念的青年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更不容易受到影响,也更乐于为了实现社会主义远大理想,通过志愿岗、大学生村官等项目,深入基层一线,实现自身的价值[5]。高校应进一步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引领,坚定正确育人方向,以“三全育人”为方法,引导教育学生把自身的小我奉献在无限的为国家前途命运、人民美好生活的奋斗中去。通过鼓励学生深入基层一线,积累经验技能,在寻求自我中切实体会基层工作的大有可为之处,坚定毕业后为基层服务的就业意向,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时,高校应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学习、就业、考研、出国及其他职业发展道路[5],教导其深刻结合社会环境,把握社会变化规律,树立循环向上的动态择业观,在不断进取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正确就业观
高校大学生要回答好“做什么工作”与“为什么工作”的问题,需要具备深厚的家国情怀及正确的就业观念。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高校的青年要有所作为,有所担当,最重要的是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奋斗中去。我们要运用“三全育人”教育理念,通过课堂内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等多种方式,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特别是党员学生深入学习党史知识,从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历程中汲取力量,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奋斗中去。另外,高校应加大力度宣传,如西部志愿者、特岗等基层项目,通过真实的事迹案例,以家国情怀为主基调进行深入宣传,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基层工作对于国家发展与个人进步的重大意义,自觉地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结合起来[6]。
(三)激发实干精神,树立正确劳动观
实干兴邦,劳动作为人的基本生存方式,是一切成功的基础。中华民族向来崇尚劳动,热爱劳动,习近平也多次就劳动精神做出重要讲话。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就业育人中应包含劳动观教育,并将其放在显著位置。高校应充分运用“三全育人”工作模式,开展多频次、多角度劳动观教育,通过讲述历史、讲述先进劳动模范事迹,用一种春风化雨的形式,将劳动精神内化于学生心中,引导其在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彰显劳动之美。通过劳动观教育,进一步引导学生激发实干精神,端正就业态度,正确面对不确定因素的挑战,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态度,真正凸显劳动造福人类、劳动激发创新、劳动促进就业的功能作用,极大捍卫劳动者尊严,提升劳动者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进而在学生群体中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诚实劳动、辛勤劳动的正确劳动观。
四、“三全育人”深化就业育人的实践路径
“三全育人”作为完善高校育人环节的“制胜法宝”,在实施路径上应该把“全”字贯穿始终。在“全员育人”上,应充分调动校内全部育人工作者及校外各方育人参与者,打造内外合力,实现育人的无人不在;在“全程育人”上,要求育人环节与学生成长成才和教育过程同向同步、同频共振,实现育人的无时不在;在“全方位育人”上,积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各类育人载体作用,将管理、实践、教学等多方面育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相联动,结构立体的育人体系,实现育人的无处不在[7]。
(一)全员参与、合力育人
在就业育人工作中,除校内就业指导课程、辅导员等发挥育人作用外,校外社会企业及学生家庭也发挥着不小的育人作用。对于高校内部而言,配齐师资教学力量可作为“全员育人”中的“关键一步”。因其呈现出多元性、复杂化的特点,高校的就业育人工作更强调系统性、专业性等要求,使得校内外师资力量必须与时俱进,能够时刻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实践技巧及专业素养。为此,高校可以定向打造就业育人教师专项孵化培育机制,通过定期开展实践培训和理论课堂,不断为高校就业育人工作提供新鲜养分,同时还可以聘请思政水平高、业务能力精的就业指导教师和校内辅导员,打造一支能服务、有水平、能创新、有干劲的高水平教师团队,实现资源整合及示范带动作用。对于高校外部,要强调就业育人工作的拓展与延伸,强调校企合作及家校合作在就业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互联网背景下的便捷联络方式,打通关键枢纽,精准掌控各时期就业形势与目标需求,进一步深化社会、企业、家庭的凝聚力,通过对校企合作中的实践导向、市场适应及考核模式的灵活调整,为大学生的各项就业工作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准确把握并及时分享学生就业动态,通过建立“家—校”互动模式,实现在心理疏导、角色育人等方面的良性循环。
(二)全程规划、分段落实
高校就业育人工作作为一项时间长、跨度大、不间断的育人工作,从学生步入高校到离开高校,始终与学生教育教学全过程同频共振。期间将面对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高校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成长规律及就业目标,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高校应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形成具备体系规划、目标导向及服务保障等功能的育人体系,实现“全程育人”的有效开展。多年实践教学经验表明,大学生身心特点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启蒙期、磨炼期、拓新期。在启蒙期阶段,高校应尝试进行一些难度适中的就业育人工作,初步引导大学生明确自身特长优势,养成职业兴趣,科普理论知识,尝试独立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打牢下一步育人工作根基;在磨炼期阶段,学生更乐于开阔视野,学习知识,但也易受到不良思想侵蚀,此阶段高校应着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进一步引导其厚植家国情怀,坚定爱国主义,树立人生理想,做好拔节孕穗工作;在拓新期阶段,高校要侧重于职业技能辅导,开展面试、仪容、表达等专项辅导工作,定期分享就业信息,同时推进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兼顾理想和现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劳动观,提升其职场适应能力。
(三)全面育人、多元协同
高校要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就业育人工作体系,首先要明确该体系不是由独立的点游离构建的,而是相互联动的、多元的、立体的。为此,高校必须从管理、教学、实践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开展就业育人工作,形成市场需要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专业培养与德育素质相结合、提供就业与保障服务相结合、校园管理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多方联动育人体系[8]。在工作载体上,高校更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好微信、抖音、微博、B站等网络微媒体平台,制作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的育人内容,线下更应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就业育人教育研讨会、交流会、动员会等,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等多维育人体系。高校教育工作者更应汇集力量,打造就业育人服务平台,融合信息咨询、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等多项功能,切实提升大学生各项素养,帮助其适应时代需求,更好地追求职业及人生价值。
“三全育人”不仅是高校教育发展方向的指路灯,也是完善就业育人工作体系的“制胜法宝”。高校要切实谋划就业育人工作中的“三全育人”蓝图,充分发挥就业育人与三全育人工作的内在适应性,搭建“无人不在、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立体就业育人工作平台,开创高校就业育人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