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耦合与引领:大学精神生成的文化路径
——以山东大学为例

2021-02-13孙大永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山东大学大学精神

孙大永,杨 璐,于 帆

(1.山东大学,济南 250100;2.大众报业集团齐鲁晚报,济南 250012)

大学精神是大学在自身存续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气质和文化内涵。大学精神自诞生以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变革与发展的,且与时代潮流息息相关。现代大学精神,在继承了自由、科学、民主、自治、卓越等传统大学精神的同时,还发展出了引领个人发展、促进学术繁荣、服务社会进步的实用精神。山东大学根植于齐鲁大地,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大学,历经近百廿年的成长发展,形成了其独特的气质和内涵。笔者将以这所代表性的大学为例,阐释大学精神生成的文化路径。

1 耦合:大学精神与大学文化的互动

大学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宽度与厚度的具体体现,是一所高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血脉,也是高校间相区别的标志和特征。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在互动提升中共同推动大学风气和价值认同的形成。胡适指出,大学精神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指标,可归纳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等三项。蔡元培指出,大学精神是大学经营核心理念,是大学特色、水准、活力、凝聚力、生产力、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源泉与动因[1]。所以,大学精神可以归纳为基于高校历史传统和文化传承创新而形塑出的风气风貌和价值认同。

大学精神在经济社会快速迭代的裹挟下向前发展,不可避免地浸染其中的各种元素和底色,有的慢慢偏离了初心,有的变得色彩斑斓却不清晰坚定。沈清松也指出:“大学教育的改革,除了‘改善’的意义之外,也具有理念的‘革新’或‘革命’的意涵。而在此所谓的‘革新’或‘革命’意涵,应采原有的‘再回转’之意,也就是重返回大学的原初精神之意。”[2]唯有回归本初的大学精神,才能完成真正的大学革新,才能使深处其中的师生真正受教育,从而将大学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山东大学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也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大学,在近120年的风云际会之中,孕育出有别于其他高校的大学精神。笔者通过查阅山东省档案馆、山东大学档案馆等机构收藏的有关山东大学的档案全宗、校史资料、人物事迹等,探索从价值引领、办学基石、发展之道、社会责任四个面向归纳山东大学精神的原本内涵,以凝练山大人的核心价值追求,为学校事业改革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1.1 厚德弘毅是价值引领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是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山东大学首要之精神可概括为“厚德弘毅”。“厚德”出自《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指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弘毅”出自 《论语第八章·泰伯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指读书人要心胸宽广、意志坚强。中共山东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传承发扬的“山东精神”,即齐鲁儿女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崇礼尚义、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的优良传统[3],也正是齐鲁文化涵养出的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大德”。山东大学一直秉持“为国育贤”初心,将“大德”作为立命、处人、治世的准则,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治校,坚持“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关注学生自由、全面、和谐发展需求,引领他们坚定理想信念、锤炼积极品质、构建合理人生、提高生活质量,正是“厚德弘毅”要义所在,也充分展现了山东大学德性为先、厚重坚毅的精气神。

山东大学一直十分重视“德性”的培养,注重传承和发扬自建校以来形成的红色基因和优良传统,“为国育贤”始终以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为使命担当,坚持立德树人和以文化人相统一,以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以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文化自信,以学术文化提升人文素养,以校史校风弘扬传统精神,以高尚艺术温润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成风化人、厚德培元,从而提升师生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同时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1980年代,山东大学大力开展“向八十年代的雷锋”“模范共青团员”张海迪学习活动,进行“人生的支柱究竟是什么”“共产主义与个人事业的关系”“你打算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等专题讨论,并举行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 “国情·责任·成长”主题教育和“学习张华,做新一代大学生”“学习华山抢险英雄集体,做建设精神文明的标兵”等活动。如科社系、哲学系开展的“生活答辩会”,中文系开展的“学习张海迪”演讲会,“精读三本书、奋发报国之心”等活动,都取得良好效果。校系两级学生会还借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时机,在全校同学中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历史系七九级王金才同学,不顾个人安危,见义勇为,只身捕获盗窃分子;不少同学自觉到边疆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七九级微生物专业同学刊登在《山东大学报》1982年11月20日第1版的一篇文章 《同学们,你追求的是什么?》,对比张海迪作了深刻反思。这些活动的开展,推动全校师生从多个角度研讨交流,端正了大家对世界、社会、人生的态度,发扬了共产主义道德风尚,也是山东大学德性为先、厚重坚毅的精气神的生动呈现。

进入新时代,山东大学进一步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不仅使学生学会“做事”,更使他们学会“做人”,以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注重充分发挥文史见长的学科优势和厚植齐鲁的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整合全国重点马院、特色德育美育等资源,全面加强德智体美劳教育,将文化特色德育、阳光体育运动、美育体验、“人人都做志愿者”活动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设立《国学修养》《艺术审美》《幸福心理学》特色通识课程,开发《论语精读》《儒学与生活》等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打造文学生活馆、中华文化体验馆等国学品牌,重在提高学生自我认知与自主发展能力、积极心理品质、创新创业精神与批判性思维、人文艺术素养、国际视野、信息素养等,将学生思想引领、通识能力培养和专业能力塑造统一起来,努力把学生培养为富有家国情怀、传承崇实品格、体现担当精神、具备创新能力的人。

1.2 求真笃行是办学基石

高等学校是教师治学、学生求学的理想之地,教风、学风的养成传承是一所大学精神的基石。建校以来,山东大学一直以敬业爱生的教风和勤学奋进的学风享誉海内外,师生积极追求真理,攀登科学高峰,投身实践、知行合一,这便是山东大学办学基石之“求真笃行”精神。

“课代表制度”是山东大学师生“求真”的典型例证。1950年底,山东大学首创“课代表制度”,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颁布了切实可行的制度文件,对课代表的入选标准和主要任务等作了详细规定。比如,规定课代表人选应为思想进步、课业成绩较好的同学,在日常学习中认真执行请假点名制度,切实按照教务处规定和注册科要求,秉公报告同学遵守学习纪律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课代表在教师与同学之间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在教师讲授之前,课代表将教师讲授意图和内容重点传达给同学,帮助同学更好地听取教师讲解,在课程前后更有目的地预习与复习;另一方面,课代表及时将同学提出的意见、学习者的接受情况和疑难问题等向教师反映,作为教师改进教学的参考。如此,教与学的关系更加顺畅,学生所学系统知识更加契合实际,教学效果得到很大提高。而且,绝大部分课代表学习态度端正,以高度的自觉和热情学习各门课程,尤其把自己代表的课程学好,用模范行动影响其他同学共同把课程学好。课代表制度在全校学生中掀起热潮,同学们积极争做课代表,营造了良好热烈的学习氛围。试用一段时间之后,课代表制度效果显著。政治系胡选认识到,要联系群众,和群众多商量,大家的意见,正确性总大一些;要掌握上中下三种典型及其比重怎样?存在情况的程度怎样?分析提高反映给老师,并且和老师共同分析研究,使师生之间认识一致,桥梁作用会提高一步。[4]团山东省委学校部仔细研究了山东大学的经验,并选择济南二中泰安中学进行重点试验,同时向华东学联随时汇报。经过一段时间的总结,经上级部门批准,于1952年底在全省大中学校普遍推行。

同时,社会实践是山大师生“笃行”的典型代表。1992年10月18日上午,在繁华热闹的济南经四纬六路路口,十几名挂有“金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彩带、佩戴“山东大学”校徽的青年人引起了路人的好奇,一时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原来,这是山东大学化学系团总支与金泰集团团委联谊宣传日活动。活动顺应改革开放大潮,走出一条大学生学习与调研相辅相助的新路子[5],是山东大学学生“笃行”的缩影,努力践行所学,使所学有所落实。山东大学一直十分重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假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强调实践要与时事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已学、增长未知,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从50年代增产节约运动、农业合作化到60年代开始的上山下乡,从80年代的“扶贫兴鲁”再到21世纪之初的暑期“三下乡”,山大师生“笃行”步伐一直在持续。特别是2008年开始,学校出台多项引领全国的社会实践制度,针对青年学生特点和学科专业特点,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社会实践与服务社会相结合、社会实践与创业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创造性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形式、新内容,不断增强社会实践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社会实践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加入社会实践大军当中,社会实践日益制度化、模式化、规范化,已成为衡量山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1.3 守正出新是发展之道

中华民族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山东人尤以守矩、知礼著称。在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崇礼尚义、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等优良传统基础上,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山东精神”正在成型[6]。山东大学厚植齐鲁大地,深受山东精神洗礼,传承发扬百廿年的办学历史和文化传统,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塑造了山大人基础扎实又富于探索创新、作风朴实又善于表达沟通、做事踏实又勇于开拓进取的品格,正是对山东大学“守正出新”精神的完美诠释。

建校伊始,山东大学便是“正”和“新”的结合体。官办山东大学堂是清末新政的产物,不可避免保留了不少因循守旧的东西,如学校管理沿袭官僚衙门体制,不允许男女同校,教学内容以四书五经为重等。四书五经作为伦理纲常不可取,可有规矩规范之效用,虽不能和“正”划等号,但同私塾和科举制度比起来,已有了质的逾越,而且那些不符合近代教育思想和规制的东西,正被逐渐淘汰。首先,山东大学堂已具备了近代正规高校的体制和规模;其次,那时虽然还未严格划分专业,但已有了本科和预科的区分,学制定为三年,且有严格的考试制度,不及格者不能毕业;第三,学堂教师是中西合璧的。聘美国人赫士为总教习,另有清末进士宋书升等30余人任经学教习,归国留学生沙庆、孔祥柯等任科学教习,另聘有外籍教习8人;第四,除了四书五经外,还讲授历史、地理等人文社科,计算、物理等自然科学,英德日法等外国语,更广涉法制、军事、音体美等领域。虽然大部分课程是基础知识,在清末却已颇为先进,确是别开生面、相当具有新的时代气象了。

山东大学一向以文史见长。1953年5月,中央高教部下达指示,要求综合性大学尽快研究确定发展重点和方向。同年6月,山东大学送呈《关于我校理、文两科发展重点与方向》报告。至此,学校文科重点发展中文、历史的战略正式落地。当时,中文系有以号称“四大金刚”的冯、陆、高、萧为代表的著名教授群体,在文学、语言学等诸多方面各领风骚。历史系也实力强劲,有以“八大教授”为代表的一群名师。当时的山东大学文科,师生思想活跃,学术氛围浓厚,培养了理论联系实际、踏实严谨、开拓求新的优良学风,形成了文史见长特色,呈现生机勃勃繁荣景象[7]。当然,当时的山东大学理科也是响当当的,“海洋学科远东第一,生物学科中国最好”,便是最好的印证。山大人自豪地将这一时期称为学校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8]。进入新时代,山东大学继续引领着全国人文社科学科的发展,这是“守正出新”的最好印证。

进入新时代,教育部大力推动新文科建设,山东大学积极响应并成为新文科的主要策源地之一,校长樊丽明获聘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学校积极回应新时代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着眼于培养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家的新期待,通过文科与理工医科的深度融合、探索建设新专业,建设反映新知识、体现新理论的新课程,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探索有效贯通、密切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先后成功举办高等学校“新文科”建设座谈会和“新文科建设高峰论坛:从理念到行动”等4次座谈会,对“新文科”形成广泛共识。在此基础上,山东大学率先发布新文科建设实施方案,也即“山大方案”。目前,山东大学建设了一批新文科建设项目,比如跨学科的本科专业,像尼山学堂、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新文科基地班、金融数学、科技考古等,英语+国际政治、英语+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护理+管理、公共管理+信息等双学士学位项目,已形成示范效应;初步探索了一些新文科微专业,像创新文化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国际组织和国际中文教育等。

1.4 明辨担当是社会责任

1901年颁布的《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写道:“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9]成立伊始确立的“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在一代代山大人的血液里流淌传承,不唯进取、直面黑暗、支援前线、召之必应,无处不闪现为天下、为国家的责任意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使命担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这便是山东大学“明辨担当”之精神。

山东大学堂开办14年间,共培养770余名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专业人才,并选派了59名留学生(其中留学欧美11人、留学日本48人)。他们绝大多数成长为社会栋梁,而且很多人作为山东青年学生运动骨干,投入到辛亥革命中去,当时的山东大学堂不仅是全省文化教育中心,更成为传播新思想的桥头堡和推动山东独立的主要策源地。学生们有的冒着被开除学籍的风险传播新思想、参加革命活动,有的直接参加胶东地区城市武装起义,还有的留学归国后成为辛亥革命领导者。如在校时即发文抨击专制统治、日后引导周恩来走上救国之路的教育家高亦吾,发动学生组织保矿会维护山东矿权、日后成为《齐鲁日报》主编的著名报人王乐平,在反袁斗争中英年早逝的辛亥功臣方耀庭、秦明堂等等。武昌起义后,赴日留学、加入同盟会并被孙中山委任为山东负责人的徐镜心和张柏言,回国联合山东大学堂师生和各界人士,派代表与山东巡抚孙宝琦谈判,迫使其宣布山东独立,为推翻清王朝作出贡献。

朝鲜战争爆发,战火蔓延到中朝边境。国立山东大学全校群情激奋,通过各种方式支援朝鲜人民,如学校成立了反美侵略委员会,举行抗美援朝反美侵略大会,全体师生员工发表《反美侵略宣言》和《给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军部队的致敬信》,招收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参加军事干校,前后组成三批医疗队,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参加抢救伤病员等等。在后方,山东大学青年学生认真学习,进行思想教育与思想改造,积极参加军事干校,开展增产节约运动,订立爱国公约,以实际行动巩固新生政权。

战“疫”打响,召之必应。面对新冠肺炎肆虐蔓延的疫情,以齐鲁医院和第二医院为代表的山大人,第一时间分别派出医疗队支援湖北。接到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紧急通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连夜紧急部署,在预备队的基础上,迅速组织队伍,1小时内完成医疗队组建工作。医疗队聚集了齐鲁医院呼吸、重症、感染、急诊医学、大内科、中医、麻醉、手术室等领域专家,是一支精干的、多学科合作的战斗集体,他们不畏艰险、逆行而上,“整建制”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紧接着,山大二院131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展现了“博施济众、广智求真”的齐鲁精神,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充分体现出特殊时期山东大学的责任与担当。

经历过风雨洗礼和岁月考验,厚重的历史积淀孕育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三位一体的山东大学文化。具体而言,这种文化是指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崇实求新的价值指向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治学风格等组成的体系,其孕育出厚德弘毅、求真笃行、守正出新、明辨担当的精神内涵,使得山东大学能够始终回应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回应党和国家的召唤,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守自身精神内涵,与民族精神、大学文化水乳交融,在互动耦合中为自身发展进步辨明方向。

2 引领:大学精神对大学文化的升华

大学作为民族和国家重要的文化策源地,始终以自身特有的方式解答大学独立品格与国家现实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始终是大学追求的方向,而回应国家民族需要则是大学发展不可回避的责任担当,集中体现在大学对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从而升华了大学精神、丰满了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对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毋庸置疑。

大学的发展,关键是能否做到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本,这是一所大学的根本任务。山东大学精神的厚德弘毅、求真笃行、守正出新、明辨担当四个面向,其最终的价值指向是始终谋求教书育人与响应国家社会需要的有机统一。也就是说,山东大学精神始终是将“储人才”与“图富强”的结合作为自身的责任担当,始终秉持“为国育贤”初心,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尊严、有担当的栋梁之才。回望山东大学百廿征程,经历众多名师的培养,无数山大学子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以自身的行动践行着山大精神,用自己的浩然正气书写着动人篇章。

相比诞生之初的峥嵘岁月,今天的山东大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根本上讲,山东大学面对的已不再是那个受压迫、受侵害的国家,也不再是众多学子头脑中观念性的国家或想象性的建构。今日之中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有坚强的领导集体和正确的建设方针,有值得憧憬的未来。未来可期,却是变幻莫测的。如此,更需要山东大学精神的引领作用,大学文化才得以具体可感地显现。今日的山东大学,在山大精神的指引下,既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实现创新性改造,又注重结合新的时代语境予以创造性发展。近年来,山大学派在团队创建过程中,在山大精神引领下,汲取山大文化养分,以修养德行为先、以胸怀天下为重,以尚实求真为基、以学以致用为本,以正本清源为要、以开拓创新为务,造就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学术成果,引起国内外学界瞩目。不仅如此,山东大学大力挖掘自身文化基因,致力于培养“最优秀的本科生”和“最具创造力的研究生”以服务社会、报效国家,铸魂育人工作成效显著。进入新时代,山东大学继续潜心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将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密码理论及晶体材料等运用到社会经济发展中,真正实现了回报社会、服务国家的现实使命。

在山大精神的引领下,山东大学的文化氛围愈益浓厚,师生的精气神焕然一新,不仅做到了传统文脉的赓续,更实现了新时代条件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所以,山东大学的精神特质在坚守厚德弘毅的道德操守原则上,不仅有浩然正气的守正的一面,还有以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为导向的革故鼎新的一面。经过山东大学精神的滋养,山东大学的文化实现了为国育贤与精忠报国的辩证统一。

3 新命:大学精神指引大学步入新台阶

新时代的山东大学,秉承自身的山大精神,继往开来,为新的发展指引着方向。“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山东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在这样一个历史时刻,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山东大学精神又将迎来新的变容。

未来的山东大学,会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建设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大学。为深化师生医务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山东大学应当继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继续培养山大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坚韧不拔的意志,团结奋进。以实际行动培育山大人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锚固价值信仰,继续为“双一流”建设凝心聚力。

山东大学将继续完善制度文化,为学术文化保驾护航。植根齐鲁大地,山东大学素有尊师重教、尊崇学术的传统。未来,山东大学一方面要面向时代,面向人民,面向现实,推进以古文、古史、古哲、古籍为标志的中国古典学术研究,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释。在此基础上,温润山大人的优良基因和人文情怀。另一方面,重视优势拔尖学科的研究,助力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专家学者向真理的高地迈进。

文史见长一直是山东大学的特色,厚重的历史积淀孕育了山东大学的浩然正气。近年来,山东大学积极培育造就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山大学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排头兵”。而这些目标的实现,仍然需要树立山大人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社会责任感,仍然需要山大人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此同时,山东大学亦不能忘记自然科学技术给国家和社会的直接促进作用,应当继续推进自然科学技术创新的投入和研发,全面提升响应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的研究能力,以及对学术前沿重大问题的把握和话题设置能力。所以,只有不断坚持山东大学守正创新的品格,才能在坚守道德和学术原则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山东大学勇做学术的排头兵,始终处于学术的前沿、时代的前沿。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回望历史,山东大学能有今天的成就,就在于始终坚持“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牢记明辨担当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使命,始终做到服务山东与服务国家发展的统一。例如,山东大学正在建设的国家级智库:建设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研究、公共财政与公共经济研究、人权研究、东北亚研究,始终都是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在新的历史时期山东大学应当继续在明辨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积极贡献自身的力量,努力展现山大身影,积极承担自身的责任,获得国家和社会的认可。

而要召唤大学精神,则唯有通过增进大学生对于大学的认同才能完成。唯有增进大学生对于大学的自我认同感与归属感,才能进一步告诉他们大学精神为何,使他们不再认为大学只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而是除了家庭、国家、社团、集会之外,另一个可安顿自我的认同空间。从山东大学的发展历程中,当可令我们重新思考该如何召唤大学精神,以及大学精神的真谛与内涵。

要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熔铸新时代的山大精神,凝练山大人的核心价值追求,并使之成为学校“由大到强”、争创一流的不竭动力。

4 结语

近百廿年来,山东大学厚植于齐鲁大地汲取文化养分,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铸成了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的校训,求真务实、开放拓新的校风,形成了刚毅厚重、朴实无华的山大人风格,初步凝练出山东大学精神之厚德弘毅、求真笃行、守正出新、明辨担当四个面向。其中,厚德弘毅是价值引领,求真笃行是办学基石,守正出新是发展之道,明辨担当是社会责任。四个面向贯通融合、一体联动,成为推进山东大学存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山东大学大学精神
“留白”是个大学问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作品选登
大学求学的遗憾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