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西走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研究

2021-02-13白八斤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河西走廊村民文化

张 娟,白八斤

(1.河西学院 法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2.复旦大学,上海 310000)

“河西走廊”是对位于黄河以西的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一带的统称,该地区与新疆、宁夏、内蒙古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在中国历史变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的历时性时刻,也是乡村振兴全面铺开的新起点。如何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有效衔接,是关乎河西走廊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 深度挖掘乡村传统文化,重构村落共同体,让村庄“活”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4年就曾指出:“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1]文化建构思想的社会同一性,它所释放的既是思想引领力,也是社会凝聚力。[2]拥有共同的、统一的文化基础是我们在现代多元文化体系中回答“我是谁?”的根本性依据。乡村文化是乡村发展、延续和振兴的基础,既能形成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又能有效推动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起到积极促进作用。[3]从传统到现代,乡村社会的人口结构发生巨大转变,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老人和儿童成为现代乡村的社会主体,断代家庭结构影响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延续。重建乡村文化生活,让乡村不同年龄群体都能在乡村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加强村落共同体意识,找回村庄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当务之急。

1.1 发挥老年群体在乡村文化活动中的引领作用:“讲好乡村故事、建构记忆共同体”

淳朴、勤劳、友善的乡风在河西走廊的乡村代代相传,村庄的自我组织力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传统时期,乡村社会更加依赖于村落自身的限制与约束,而不是对薄公堂的正式规训。传统乡村社会都是以血缘性家族结构为基础的村落共同体,人们不但从血亲关系中实现身份认同,更是通过参与集体活动实现从血缘共同体到村落共同体的认同转化。这些集体活动始终贯穿着孝老爱亲、信守礼仪的价值规范。德国学者扬·阿斯曼曾提出著名的“文化记忆”理论,认为:回忆着的群体通过对自身历史的回忆、对起着巩固根基作用的回忆形象的现时化,确认自己的身份认同。[4]乡村精神的延续要建立在深厚的情感基础之上,让人们产生情感共鸣,以此为纽带建立村落记忆共同体,凝聚乡村的向心力。

各地兴起的 “乡村记忆馆”、“乡村民俗馆”,试图走一条从村庄记忆到身份认同的乡村文化重建之路。这些民间收藏馆通过实体空间承载乡村传统文化,馆内收藏着乡村习俗活动、乡村主要人物的图片,还有一些旧时的农耕用具、生活用品。有关乡村村民祖先的传说故事,乡村先贤的故事,特别是在乡村有影响力的人物传记,更是乡村文化的寄托。[5]村民是乡村历史的缔造者,也是乡村文化的直接承载者。如果村民们能够深入了解这些实物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将会进一步增强对乡村生活的感知和认同。“听老百姓讲自己的故事”让人们从熟悉的人群、亲切的生活环境中建立对家乡传统的认同。熟知村庄历史的必然是那些具有丰富社会经验和生活阅历的老年群体,他们成长中的所见所闻成为连接个人与乡村之间关系的情感纽带。同时,老年群体对乡村社会传统文化比较熟知,能够清楚地讲解传统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联,让人们了解每个传统习俗、节日庆典背后的文化意蕴,让大家对生于斯养于斯的家园有更深的认知。

让乡村老年群体借助“乡村记忆馆”中的展品,讲述村庄的名人名事、村庄的传统习俗,积极参与“讲好乡村故事、重建乡村文化”的活动,不但实现了老年群体的价值,也让村民们从乡村故事中感受到亲情和乡音,从绘声绘色、形象真切的历史镜像中勾勒乡村社会在不同时期的生动场景,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村发生的巨大转变,在一代代先辈的辛勤劳作下村庄面貌的层层蜕变。在讲与听的双向互动过程中,乡村群体逐渐建构起从个体认同到群体认同的有效路径。

1.2 激发青年群体在乡村文化活动中的组织优势:“办好乡村活动、共筑现实共同体”

青年群体是引领乡村文化生活的主导力量,也是将村庄带入现代生活的时尚群体。他们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自身的流动给予了他们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和更丰富的社会资本。挖掘青年群体的各种资源优势,让他们各显其能、团结合作为乡村建设贡献一己之力,组织丰富的乡村文化活动,将全体村民动员起来参与其中,在现实生活的层面给予人们更多的精神关注,让村民们在真真切切的社会现实中感受情感关怀,以活动为媒介共同构筑现实共同体,建构村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近几年,引起较多关注的山丹县祁店村“冬至文化庙会”,就经历了从年轻村民自发组织到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过程。年轻人召集村里的老人、小孩、外地的务工青年在这一天共同参加村子里的集体活动,老年人当集体活动的参谋顾问,女青年们聚集在家里准备食材,男青年们出外购买和借用活动用具,全村人都在为集体活动忙碌,村子里一副热火朝天的喜庆景象。年轻人们还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提高活动的关注度,引来了周边的群众和相关的研究者。此类活动的开展让年轻人在村庄集体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实现了自我价值,让村民们体验到浓浓的乡村情意,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村民对村落共同体的归属与认同,对家乡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形成了文化自觉,坚定了乡村文化自信。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其基本内涵与要求就是实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现代建构,其关键是如何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效耦合,本质上是如何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6]青年群体可以利用在城市获得的新知识、新思维、新视角进行智力反哺,从而提升村民自身的“造血”功能,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7]充实和壮大乡村主体队伍,在新型村民群体中建构现代乡村文化的人口基础,不断激发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

2 以“两山”理论为指导,探究乡村多元经济发展模式,让村庄“动”起来

农业是人与自然达成协同演化关系的纽带,又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建构任何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农业都需要与所处自然生态系统“对话”,这是一个不断认知、试错和磨合的过程。[8]河西走廊以农业发展兴盛而闻名,但是,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必将导致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人们不得不反思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利弊。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从人与自然关系总体出发,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9]河西走廊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但也有自然环境的局限,在乡村振兴的伟大战略中,要切实贯彻落实“两山”协同发展的理念,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2.1 政府主导开展科技培训,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展科技种植

在传统时期河西走廊以粮食作物为主,尽管能够保证口粮,但是限制了村民的经济收入。农业的现代化是乡村振兴的基本途径,村民增收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任务。近年来,部分地区尝试作物制种、药材种植,有效发展了农业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政府应进一步发挥服务职能与引导作用,邀请相关专家、技术人员对各地所具有的优势资源进行详细的考察,因地制宜规划乡村经济发展的不同路径,并开展对村民的技术指导与培训,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引领村民积极进行现代转型。从仅仅依靠经验、只种粮食的传统社会农民转变为用技术开拓农田、多元身份共在的新型农民。

积极大胆尝试中药材的种植,深入挖掘和保护河西走廊中药材文化遗产。河西走廊可以种植当归、黄芪、党参、甘草、锁阳、肉苁蓉、防风、板蓝根、白芍、羌活、大黄、蒲公英、王不留行等几十种中药材。政府应做好长远和总体规划,积极引导,发挥服务职能,架起科研人员与农民之间的桥梁,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气候、海拔,对中草药种植进行合理的布局,大规模发展河西走廊的中药材种植,不断扩大销售市场。最终形成一地一特产、作物交叉互补的特色种植,畅通村民增收的渠道,拓展村民增收的空间。

河西走廊地理环境优越,是发展高效现代农业的重点区域。[10]玉米制种技术在河西走廊较为成熟,支撑着全国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大田制种玉米的种子来源。在进一步巩固玉米制种优势地位的同时,不断丰富制种的品种,张掖市尝试大白菜、生菜等蔬菜制种,酒泉市探索西瓜、番茄等瓜果花卉制种。要积极借鉴玉米制种为农民增收的有效做法,进行制种的全程化指导与服务、全链条有效监管,保障产品质量、保证农民最后的收益。形成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农民实践三方的有序合作,加强对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的投入,培养一大批“知农爱农”的科技农民,促使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到田间地头,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也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应然选择。[11]

深度挖掘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与文化、信息、教育、旅游、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相互紧密关联、高度依存带动的完整产业链。[12]河西走廊整体比较干旱,但各地海拔、水资源、土质、文化禀赋等方面的差异仍然比较大,应在前期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科学规划适宜不同地方的多元经营,发展具有特色的休闲农业。在不断开拓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过程中,要注意整体布局、凸显特色,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业、服务业协同发展,为农民开辟持续性的经济增收之路。在一些水域下游地区,可以借用优质、丰富的流水进行冷水鱼养殖,集观赏、餐饮、度假、休闲为一体;在城郊发展采摘园、家庭农场,不但可以提供时令新鲜水果,而且可以让城区居民体验到乡村生活的乐趣。类似的休闲经营模式也促使农民的单一角色转向多元化,成了身兼种植者、技术员、经销商、厨师、服务员于一体的新型农民。

乡村经济的多元化探索,不但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渠道,而且大力促进了资源浪费、劳动力密集的传统单一农业经营向生态友好、生产技术型的现代多元农业经营转型,达到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2.2 合理规划,继续深挖河西走廊乡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经济

河西走廊是丝绸古道上历史遗存最集中、最丰富的一个地区,具有空间上的同一性、文化上的同源性、资源上的互补性及区域交通的便利网络。[13]历史遗存的不仅是年代久远的实物,还有深刻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深度开发河西走廊所占据的历史文化遗产,挖掘其内在的文化价值,重建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名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在多方开发旅游资源、深度促进旅游经济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要凝练河西走廊特有的旅游品牌,突出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地位和地理文脉,[14]将无形的文化通过不同的方式融入实体景观,让游客在观赏历史景观的过程中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和辉煌文明的感知,在每一段历史背后追寻体现中华文明价值和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元素。

保护并开发河西走廊的自然景观,树立河西地区绿色旅游的新形象。河西走廊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还有苍翠叠嶂的山林、漫无边际的草原、七彩斑斓的丹霞等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但在人们的记忆中,荒漠、戈壁、驼铃等苍凉、干旱、穷困是河西走廊的刻板印象。近年来高铁、机场等现代交通工具便利了人们的出行,也打开了外界重新认识河西走廊的窗口。各地应该积极开发丰富的旅游资源并建立县域特色旅游,继续积极做好合理的景点规划和对外宣传工作,不断扩大影响力,让河西走廊丰富的自然景观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旅游景观的开发也会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让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工艺品、特色民宿融入了旅游资源,让村民有了居家打工等新的收入增长途径。近年来,借助七彩丹霞地貌,地方政府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积极引导,在景区附近打造了文化气息浓厚的“丹霞小镇”,不但让游客了解了当地的民俗文化,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类似的旅游资源各地都有,但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合理策划、广泛宣传。

旅游经济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道路,也为打造县域经济的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推力,实现了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转型的双重收益。对自然景观的开发一定要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将农民的长久发展利益作为目标,经济收益与生态协调才能保证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探索乡村经济发展的新渠道,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各级政府之间持续、有效、及时的对接是乡村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打造科技农业、发展旅游经济,建构乡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农民也积极转型,融入经济产业链之中,扮演好多种社会角色,男女老少都“行动”起来,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农业、农村、农民全方位的现代转型,是建设现代乡村、美丽乡村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间有效衔接的内在链条。

3 信息网络全面融入乡村发展,建构资源循环系统,让村庄“转”起来

社会变迁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变迁,乡村振兴作为主动促进乡村社会变迁的举措,也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个动态背后的意义关联就是时代发展。与时俱进永远都是社会发展的过程性追求,也是人们融入时代的主旋律。当今社会是信息化、全球化引领的时代,信息网络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扩大了资源循环的范围。乡村振兴不能脱离时代发展的要求,应积极融入时代的信息化发展模式,投入全球化发展趋势。

3.1 以网络为媒介,广泛宣传乡村特色产品、本土文化,让乡村“走出去”

网络消费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乡村振兴应该与信息化建设全面、深度融合,将互联网作为乡村发展的媒介和平台,助力乡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

以网络平台作为宣传媒介,让乡村特色产品“走出去”。长期积累的耕种、养殖经验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形成了河西走廊各具特色的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产品能卖出去是村民们最大的心愿。宣传范围小、销售渠道单一、销售面窄、交通不便利是传统销售方式的弊端,产品销售局限在有限的现实空间范围,时常引起滞销。畅通销路是保障村民利益的前提。在信息化时代,应该充分运用网络助力乡村经济的发展,扩大产品宣传力度,不断延展销售空间,高效、快捷的实现商品订购和运输。近年来,部分地方官员代言宣传本地特色产品,增加了销售的权威性和信任度,也扩大了产品的知名度;村民自己通过快手、抖音、直播、拼多多等网络平台销售产品,从田间地头直接发快递,提高了销售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信息化与特色产品的深度融合,有效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现代化。

利用网络平台宣传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让乡村文化“走出去”。信息网络的媒介化,拓展了文化空间、改变着文化生产和流通方式,给文化发展带来深远影响。[15]乡村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承载地,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中华文明的文化根基,逐渐在网络空间建构主流文化形态,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更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举措。网络时代,在线交流成为村民们闲暇之余的主要活动,网络软件将身处各地的村民们汇聚在虚拟空间,村民们在熟人群体的另一个空间聊天、表演乡村传统节目、展现各种技艺,在直播空间中相互点赞、评论,更多地成为了“网络人”,村落共同体从实体延展至网络。网络平台为人们重新认识、弘扬传统文化打开了新的渠道,村民们将吹唢呐、念宝卷、唱贤孝、做面塑等各种乡村技艺带进了快手、抖音,吸引了来自各地的网络观众,而成了“网红”。基层管理部门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建构有序、有效的网络文化传播平台,让乡村生活走向更广阔的空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河西走廊乡村文化。

网络的超时空性不断拓展着乡村的生存空间,信息媒体全面融入乡村发展,乡村依托信息平台走出去,让信息网络助力乡村振兴。

3.2 以网络为通道,积极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把资源“引进来”

互联网背后是全球化的共建共赢共享,现代网络媒体的宣传活动,搭建起了乡村与外界交流合作的桥梁,让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文化走出了乡村,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与此同时,外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河西走廊乡土文化所蕴含的社会价值,看到河西地区发展的前景与商机,将会有更多的人才、科技、商机被“引进”到河西走廊的乡村。

引进专业的技术指导,发展种植、养殖,对农牧产品进行深度加工,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农牧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推动乡村经济持续发展。为实现“引进来”的预期效果,地方政府应在招商引资实施过程中给予大力的政策支持,还要在村民和企业之间扮演好协调员的角色,践行服务型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维护农业、农村、农民的利益,各地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优势,走出以保护生态为前提的乡村振兴之路。

精神文化是乡村社会建构公序良俗的根基,在乡村振兴之路上,美丽乡村的建设依然离不开乡村传统文化的土壤。作为古丝绸之路黄金段的河西走廊,还留存和延续着大量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现着乡土社会,也与传统村落的生命历程紧密相连。在“走出去、引进来”的循环中振兴经济以改变乡村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引进”人才、“引进”思路,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乡村精神文化与外界的循环,重建乡村文化的体系。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人们的现代生活,深入挖掘文化脉络与现实价值、研发文创产品,形成以文化促经济、以文化补短板、以文化铸家园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河西宝卷、凉州攻鼓子、敦煌曲子戏、凉州贤孝、酒泉的夜光杯雕等河西走廊特有的传统文化,伴随着传承人们用快手、直播、抖音等网络媒介“走”出乡村,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专家与传承人在网络空间进行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问题,也为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可行性路径提供了思考。村民们也自发组织起唱民间小曲的自乐班、演唱表演相结合的演艺公司、剪纸培训班等,形成了具有河西特色的文化产业,开辟了拉动经济的新路径,是乡村振兴的新动向。

乡村本真地 “走出去”,才能高效地 “引进来”,形成健康、持续的循环圈,引导全体村民积极参与经济、文化活动,建设美丽乡村。乡村在融入信息化时代的进程中迈向现代化,我们需要以网络为依托,但不能脱离乡村的现实情况,从不同层面和不同视角为乡村振兴谋划好每一步。

总之,脱贫攻坚是我国乡村建设的过程性阶段,是乡村振兴的奠基性工程。我们要巩固和保障脱贫攻坚的成果,防止贫困反弹。费孝通先生在对苏南和苏北的比较研究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发展的“模式”,并具体提出了“苏南模式”这个名词。[16]“模式”的提出,要求我们从整体出发探索每个地区的背景、条件所形成的和其他地区相区别的发展上的特色。[17]在河西走廊,我们更要坚实有力的做好脱贫攻坚的后续保障,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乡村内部激发活力让村庄“活”起来;从外部借助政府的全面服务、引导让村庄“动起来”;让信息化融入乡村建设、让村庄“转起来”;形成从内到外的衔接、建立网络与乡村现实生活的全面衔接。我们要分层次、分角色,紧抓各地区的关键问题、区域特点进行合理有效的衔接,走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河西模式”。

猜你喜欢

河西走廊村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在河西走廊聆听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谁远谁近?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河西走廊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