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逻辑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探微
2021-02-13王真东尧逢品杨贤科
王真东 尧逢品 杨贤科
任何研究均以其成果转化应用为基本路径服务于实践。关注教育实践,坚持问题导向,是教育研究的时代方向。教育实践及其存在的现实问题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实现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价值必须观照的逻辑视域。因此,中小学教育科研不仅要在选题时关注实践,而且必须在成果表达时凸显“问题解决方案”属性,以助推实践改进为研究取向。基于实践视域厘清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生成基础及属性将有助于提升其生产质量,助推其价值实现。
一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生成基础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是在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中形成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认识和方法。在我国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场域中,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话语体系,特指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一种基本形态。中小学教育实践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唯一对象,课题是这一实践形态的重要载体,成果产出是这一实践形态必然的结果指向。实践是认识的根本来源,也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1)《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第287-288页。从教育实践的逻辑出发,准确把握中小学教育实践的特点,分析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复杂情境与学术志趣,就能发现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实践逻辑及其价值。“实践终归是实践者的实践,实践者也是处于各种复杂的客观因素之中的,并不是纯粹的理性主体。理论工作者要想很好地理解实践、解释实践、为实践服务,不深入实践中去,不亲身实践是不行的。”(2)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教育研究》2006年第1期,第8页。这是分析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之逻辑问题的基本框架、线索及应有的态度。
实践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起点,也是其归宿。与基础研究的理论构建、学科建设志趣相异,中小学教师作为中小学教育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他们主要就所涉及教育内容的实践性和教育方式的适切性展开研究与实践,其研究成果必须给出针对特定对象、时机、空间和历史“教什么、怎么教,才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案,并在长期积累过程中形成一种贯通意识。生成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直接基础是中小学教育科研实践,在这里主要是指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研究实践。
教育科研是指以教育科学及其他多学科、跨学科理论为指导,以教育领域的各种各类活动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活动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有关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论述相当多,有多种不同的文字表述。有研究指出:“在学科规划中‘教育学科’‘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通常指的是以教育课题研究的方式取得的教育学科知识进展。”(3)刘贵华、张海军《中国特色教育学科建设新成就——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回顾与前瞻》,《教育研究》2018年第8期,第28页。这里的“教育研究”或者“教育科研”在语义上基本一致,即通过各种形式课题研究取得的教育学科知识进展。随着科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跨学科融合,教育科研具有与其他科学研究相近的“科学学”意义。不同的是,教育科研通过研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及其规律,直接影响人类自身的发展变化。其理论主要来自教育科学,具有多学科、跨学科的特点,研究方法呈现多元性,研究范围涉及所有有关人类教育的宏观、中观、微观现象。
从根本上来讲,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才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根本源泉,因为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实践的选题及研究过程是基于教育实践的,离开了教育实践,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实践就会成为无本之木。如果能够运用恰当的理论作指导,并经由高度概括抽象,那么基于实践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一定会建构形成成熟可靠的理论框架,准确地呈现出实践逻辑导向的价值观,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也就是说,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以解决纷繁复杂的教育实践问题为起点,既是研究者基于实践的理性思考的产物,同时也是受许多客观历史和社会现实影响的结果。
明确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生成基础,将实践逻辑贯穿于其生成、分析及应用中,方能有助于探讨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关键属性和价值实现。
二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关键属性
实践逻辑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始终。运用实践逻辑这一思想方法统摄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分析,可以发现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关键属性与生成基础、目标定位、价值实现等密切相关。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是多个关键事件的叠加。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生成基础表现为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关键事件。首先,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的对象是教育实践中的关键事件。一般来说,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以课题为载体开展的。课题是针对中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炼形成的,反映了研究者对特定阶段的关键事件的理解与把握。其次,中小学教育科研活动本身就是关键事件。对于中小学教育者的专业成就和发展而言,中小学教育科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关键事件。在某个特定时期或阶段,教育科研会以一种常态的方式,进入中小学教育者的职业生活,促使其针对现实问题不断地查阅资料、对比分析、综合思考、形成想法,不断地实践探索、付诸行动、总结反思、形成策略,不断对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讨论、应用、再梳理、再讨论、再应用等,实现对中小学教育实践的改造和优化,运用、验证并改进有关理论,循环往复。一项完整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需要经历发现问题、提出课题、论证完善、推进研究、提炼成果、验证实践、推广成果等环节。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则是这些环节共同关心的重要内容。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指向的是教育规律。从研究的视角来看,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为选题、论证、实施、总结、应用推广等。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主要指教育者借助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有计划地研究教育现象的重大问题。它是中小学教师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是教育科研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管理角度来讲,“课题”即指课题管理部门的相关文件及语义表述的“项目”,泛指“工程、学术等方面某一项具有特定内容的工作”(4)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13年第2版,第1436-1437页。。从广义上看,教育研究视域下的项目特指教育行政、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专业或学术性工作。在狭义上,“项目”就是“课题”,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亦称为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负责管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组织基金项目评审和成果转化应用等工作”就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的重要职能之一,且在其官网上明确列出项目申报、项目评审、项目管理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其职责上对教育科研课题表述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规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是教育科研的重要载体,突出反映了时代发展与社会实践中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集中体现了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是教育学科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5)刘贵华、张海军《中国特色教育学科建设新成就——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回顾与前瞻》,《教育研究》2018年第8期,第29页。。尽管在不同的语境中对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采用了不同的表述,但是,从实践逻辑来看,课题与项目指向的是同一对象,二者在语义上是一致的。我们认为,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是基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形成的,对某个现实问题的理性认识和破解方略;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结果,也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标的物,对于教育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规定:“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6)《教学成果奖励条例(1994年3月14日国务院令第151号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1年3月25日访问,http://www.moe.gov.cn/s78/A02/zfs_left/s5911/moe-620/tnull_1382.html。这一规定更明确地从教育实践逻辑视角,触及了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本质属性。作为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重要结果,成果所揭示的是具体教育场境的教育规律,其形成的过程也是解决现实教育问题,促进教育对象发展的过程。同时,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及其成果也能为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贡献智慧。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核心价值在于应用。所谓课题,指“需要安排专人有计划地研究或讨论的重要问题;也指必须解决的重大事项”(7)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753页。。这一最广义的阐述包括三个要件。一是有问题。这里的问题具有重要性、急迫性,并来源于工作行业或专业领域。二是有专人。这里的人是指专业人员,在接受行业或专业领域的学习后,取得一定的资格且从事专门或专业工作是其基本特征。三是有计划研究。即在开展研究之前,针对拟研究的问题制订了专项计划,研究过程符合行业规范并有步骤地系统实施。这三个构成要件分别指向研究对象、研究主体、研究实践,决定了实践是贯穿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选题、研究及成果应用的全过程的。“来源于实践,回归于实践”决定了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必须关注和回应教育实践的需求,促进教育实际问题、实践问题的解决。因此,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是中小学教育者实践和研究的结果,是教育者有计划地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专业样态,通过研究探索、总结提炼,形成对问题的理性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实施路径,它能够被转化应用并迁移推广。“教育科学研究完整的过程至少应包含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理论生产阶段,第二阶段是成果转化阶段,两个阶段各有各的任务,各有各的侧重,统合起来才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完整过程”(8)陈宝生《把握时代脉搏和教育规律 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教育研究》2017年第1期,第4页。。理论生产阶段结束后,要转向成果转化应用阶段,将成果转化为教案、决策、制度和舆论。成果的转化、推广应用,既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检验环节,也是科学研究彰显实践价值的社会公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作为一种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方案,一定可以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这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实践价值之所在。
三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外显特征
课题研究实践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产生的直接基础。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科研成果相比,基于实践逻辑视域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在实践性、系统性、应用性、创新性方面体现着其独特性。
(一)实践性
实践性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首要特征。“学校教育科研也是一种以实践为中心的低重心的经验性研究”(9)彭钢《校本研究:基本规范与价值取向》,《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第84页。。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承担者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他们通过学习、研讨、思考、行为改变、提炼成果等不同形式深度参与到课题研究活动中,使得课题成果在不同层面、不同视角下得以检验。中小学教育实践既是成果产生的基础,又是体现成果价值的根本途径。成果生成与成熟的过程也是问题逐步解决的过程。因此,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产生是以解决问题的实践为基础和归宿的。换言之,成果通过研究者的实践活动,成为了不断地改造和优化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进而提高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效益的重要工具;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及其作用的对象所产生的实际变化的性质及其达到的程度则是证明成果价值的唯一证据。
求真求实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实践性的重要表现。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是由所研究的问题的内在矛盾所规定的,主要反映的是研究者对所研究的问题与相关背景的关系的认识,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把握、对研究的问题的内部诸因素关系与规律的揭示,是把握问题发展方向的基础,是指导具体的实践的直接理论。只有经过实践证明的正确认识、有效策略方能称为成果。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注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实践制约学生健康成长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这决定了聚焦真问题、问题真解决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实践性的重要内核。任何一个课题成果都是指向中小学教育实践问题的,是基于“发现问题、确立课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逻辑来检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假设是否合理、是否科学,进而实现对原有教育实践的改造、优化。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可以促进中小学教育工作者对面临的问题的认识、思考更加系统,引领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主动地对原有的教育实践问题进行反思、调整,从而达到系统地认识教育教学实践问题,形成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基本观念、观点,创新性形成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教育看法、想法,创造性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系列理性认识。
(二)系统性
系统性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科学性的重要反映。“教育科研在对象和方法上都要重视系统的思维……在对象上就不能仅仅关注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片面、割裂地进行研究,而是要将对象置于更大系统和整体中进行思考,注重研究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10)刘贵华《教育科研的时代使命与担当》,《教育研究》2018年第9期,第12-13页。。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所研究的问题面临的现实场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必须运用系统思维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成果的过程决定了系统性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重要外显特征之一。如果缺少对系统性的把握,极易发生成果碎片化现象。就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来看,其系统性表现为成果的整体性与层次性、成果的阶段性与全程性。
成果的整体性与层次性。无论课题大小,每一项课题的成果既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又具有相对的层次性。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它具有以问题解决为内核的逻辑结构,并具体包含了对研究的问题的基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等技术体系。只有将这些成果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才能全面理解研究者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效。但是,作为课题最终成果的有机构件,这些认识、策略、方法又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反映所研究的问题的基本属性与实践的。同时,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研究者,由于在研究中的分工和实践程度的差异,常常使所形成和物化的成果表现出一定的层次差异。这种差异,构成了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丰富性,决定了对中小学教育实践活动改造、优化的多样性。
成果的阶段性与全程性。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产生是贯穿于整个研究的全过程的,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研究阶段的产物。一方面,不同的阶段的不同的研究任务决定了各个阶段应当取得不同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同一研究成果在不同的阶段的成熟程度是不同的,直到课题研究的最后阶段,历经了实践的检验,各项研究成果才得以成熟,并在以后的推广应用中更趋丰富与完善。同时,在各个阶段取得的成果常常反映了研究者在这个阶段的认识与实践所达到的高度,代表了研究者在这一阶段的认识与实践水平。不同阶段的认识与实践是成果最终得以成熟的基础。随着研究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成果将会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所研究的问题的本质。
(三)应用性
应用性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以解决问题为旨归的基本属性。应用性即研究者可将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中形成的策略、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成果只有好用、管用,才能被教师乐于接受。因此,优秀科研成果应是真正产生于教学实践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成果,对当前教育教学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11)王惠《地方教科所优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策略的研究——以吉林省长春市教科所为例》,《教育管理》2015年第6期,第74页。。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应用性使得其是解决问题的典型工具或技术,能够对其适用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的弊端进行革新,实施改造。应用性既蕴含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也反映在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推广中。
应用性蕴含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获得的过程之中。对于研究者来说,课题研究成果是课题研究思路的实际表现,是改造教育教学实践的工具,需要在应用中得以检验、完善。应用性是基本认识作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主要载体,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操作性解构。作为课题的中小学教育问题的认识与解决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低效到高效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表现为研究者将预设的解决问题的假设细化为具体的操作步骤进行反复的实践。因此,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生成是与具体的教育实践紧密联系的,是将生成的成果不断地应用于实践情境以达成预设的目标的过程。
应用性影响着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推广。“理论生产阶段结束后,要转向成果转化应用阶段。……要把它融入教育事业发展活生生的实践中,变成指导教学、服务决策、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实践成果”(12)陈宝生《把握时代脉搏和教育规律 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教育研究》2017第1期,第5页。。走出原生地,在更大范围内加以应用,实现更大影响,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实现对教育的改进是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价值的重要反映。除了能够在其产生的特定教育场境中应用之外,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还需要在更大空间、时间范围内应用。这一方面对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科学性有较高要求,另一方面也要求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要坚持低重心策略,着力于实际操作构建相应的方法体系、案例体系,解决其基本适用条件和程序等关键操作要点。因此,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应用性既是验证其科学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广应用的客观要求。具有应用性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可以经由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而得到不断完善、发展。
(四)创新性
创新是一切研究活动的基本要求之一。基于实践的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创新性可以分为直接创新和间接创新。“直接创新意味着提出了新理论、新见解,或对原有理论或观点的完善,或对以往研究中出现的错误的纠正等。……间接创新主要表现为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运用了新的材料或新的方法等等,其意义和重要性在于它能推动和带来直接创新”(13)刘明诗、龚耘《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标准探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第38页。。“课题研究成果是科学发现和知识创造的结果,它反映了研究者对于现有知识水平的贡献,也是评判科研活动成效和质量的主要依据”(14)刘贵华、孟照海《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质量的九个问题》,《教育研究》2015年第9期,第24页。。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的创新性表现在理论贡献和实践贡献两个方面。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为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提供了新素材。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属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范畴,决定了其成果必然具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应当具备的创新性。“无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类型或形式多么的变化多端。有一点,最根本的评价依据,就是创新。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生存与发展的最本质的要求”(15)金武刚《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定量分析——兼谈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的构建》,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第35页。,“课题研究的本质是创新,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新理论都属于课题成果创新的表现形式”(16)刘贵华、孟照海《教育科研课题成果质量的九个问题》,《教育研究》2015年第9期,第25页。。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创新性是对其研究问题的本质和规律的揭示,是教育理论的特殊的实践案例。整个课题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需要研究者在广泛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立足于实际,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构建解决问题的策略,收集课题研究的证据材料,并接受其他研究人员的质疑。研究历程可以说从新的方面或以新的方式方法把握了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明显的创造性。从成果来看,它是教育工作者对所从事的教育研究过程、实践过程及其结果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的产物,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可以为丰富教育理论提供鲜活的素材,促进教育理论不断完善。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推动着中小学教育实践创新。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是一种实践研究,其研究取得的成果具有明显的实践创新性。也许,研究者研究的课题已有同类研究,但从课题研究者来看说,开展这类课题研究定位的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就发现问题来看,研究者往往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结合自己面临的教育实践,发现自己的教育实践面临的问题,主动运用科研思维,将问题逐步地收敛、聚焦,从而发现问题的实质,提炼形成相应的课题成果。这一过程促进着研究者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对教育实践进行主动反思,创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实践。正是这种基于实践的创新,缩短了教育理论成果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距离,避免了科研与实践“两张皮”现象,推动着中小学教育实践在发展中持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