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华北燃料民俗文化述略

2021-02-13赵九洲王碧颖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赵九洲,王碧颖

(青岛大学 历史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关于环境史的概念、理路、方法,学界历来颇多争议,但李根蟠对环境史旨趣的概括却为各方所普遍接受,他指出环境史的最终目的是“人类回归自然,自然进入历史”[1]。笔者以为,“人类朝夕相对、为其所塑造并对其施加影响的当然是实实在在的环境,环境史探究的主要对象自然也应该是真切存在的环境。但是,若把目光仅仅停留在真实的环境上,仍然难以把握人类思想、行为与环境之关系的全貌”[2]。在环境史研究中,我们要让人类所回归的“不仅仅是自在的自然,也有观念的和虚幻的自然”[3],后者所起的作用并不比前者逊色,有些时候甚或出乎其上。

在当代的能源结构中,燃料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代亦复如此,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须臾不可无燃料。我们发现历史学界对实体燃料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但对叠加在燃料实体之上的民俗文化事项的关注还比较薄弱,相关论著更是十分少见。燃料在世俗文化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燃料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都产生了至为深远的影响。举凡语言、节日、信仰、禁忌、人生礼仪等都打上了燃料的烙印。研究燃料的历史,势不能回避观念礼俗与燃料之关系。有鉴于此,笔者在研究实体燃料的基础上,尝试梳理相关问题,以求教于方家。为了论述方便,主要研究范围界定在华北地区,论证过程中不完全局限于华北,相关结论也适用于更大区域乃至整个北方地区。①笔者按:这里采用的是小华北的概念,大致是太行山、黄河、燕山和渤海海岸线环抱的区域,包括京津的全部,河北的大部,河南、山东的黄河以北部分。

一、燃料有关之民间语言

俗语有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排第一位,可见燃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因为如此,所以燃料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与日常用语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实巧妇也难为无柴之炊。人们往往将日常生活最重要的生活物资概括为柴米或薪水,古代关于燃料的俗语、成语与诗词极多,足见其对人们影响之大,试作一简要梳理。

与采集薪柴相关的各种理念在民间语言中有非常全面而详细的刻画。“磨刀不误砍柴工”,既可以看出砍柴为极重要的活动,更强调了砍柴前做好准备工作——将砍柴刀磨锋利——的重要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指明了柴与山林之密切关系,也强调了保护山林的重要性。“千日打柴一日烧”,可见薪柴用量之大,也足证采集薪柴工作量之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点出了传统时代采集薪柴是极为重要的生计活动,同时强调了团结就是力量。“放羊的拾柴禾——捎带”,可见随时随地收集薪柴为传统时代人们的通行做法。“秋后地里拾柴禾——专门找茬儿”,可知人们常会将秋收后的作物根部挖出用作燃料。“砍柴人下山——两头担心(薪)”,则呈现了人们樵采之后挑柴回家的场景。

与薪柴使用情况有关的语言同样比较丰富。“火大没湿柴”,指出了烧没干透的柴的方法。“柴多火焰高”,强调了薪柴投放量与火势大小的关系。“烟不出火不进”,指出炉灶烧柴时排烟顺畅的重要性。“顺风吹火,用力不多”,除了指明做事要顺势而为之外,也指明了烧柴时吹火的重要性。“不学灯笼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阐明人生境界的同时,也指出了两种照明用具的外在差异。“火烧灯草——灰心”,刻画了灯草的燃烧特性。“火镰对火石——一碰就着”,点明了引火器具的使用方法。“浸湿了的木头——点不起火”,“蜡烛头——不点不明”,“灯草打火把——一亮而尽”,“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火烧竹子——空炭”,“豆箕柴烧火——着急(箕)”,都描述了特定燃料的燃烧状态。

相关成语也极多,试举若干。发奋图强时要卧薪尝胆,防患于未然时要曲突徙薪,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时要釜底抽薪与绝薪止火,物价昂贵用米珠薪桂来形容,以错误的方法去应对问题是抱薪救火与救焚益薪,知识、技艺传承用薪火相传与薪尽火传来形容,人很瘦弱则用骨瘦如柴来形容,人伤心过度时会柴毁骨立,身处险境而不自知有如抱火寝薪,继承父业是以荷析薪,生活困苦是要数米量柴与称薪而爨,高士贫居隐逸时会披裘负薪,见识过人者可以食辨劳薪,改朝换代时要柴天改玉,力量太小无济于事是杯水车薪,出于生计考虑而结合的男女为柴米夫妻,形势一触即发或情欲炽烈则有如干柴烈火,刚正不阿又称柴立不阿,简陋居处为蓬户柴门,身有疾病则委婉地称为负薪之忧或采薪之忧。①《礼记·曲礼下》称:“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见贾太宏译注《礼记通释》,西苑出版社2016年版,第34 页。《孟子·公孙丑下》称:“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见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77 页。

简陋的房门称柴门、柴扉、柴关,简陋的车子称柴车,用芦苇做的遮蔽门窗的帘子称柴帘,本土家养的鸡称柴鸡,木杖称柴筚,薪柴交易之所为柴市,行军之营寨称柴营,参差不齐称柴虒,堵塞隔断称柴断,工资报酬称薪水、薪金、薪俸、薪给、工薪等。

相关诗词也非常多,较脍炙人口的是:“樵夫砍柴入青山,砍得柴薪至此间,莫道樵夫无志气,买臣五十见龙颜。”借樵采以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宋代朱继芳《和颜长官百咏·负薪》称:“黄昏樵采早回归,同伴相邀未有期。抱子老妻门口望,南山有虎悔何追。”

类似的诗词语句非常多,此处不再一一列举。②以上论述燃料相关民间语言参考了刘代文、胡志伟、武俊和《群众语汇选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孙志平、王士均《歇后语四千条》,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宋孟寅等《中国谚语集成》(河北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新华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张文涛主编《邯郸市歌谣卷》,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余不尽举。

二、燃料与岁时节日

(一)春节

钟敬文分析节日习俗产生的内动力时指出,节日习俗产生与人类的原始信仰有着直接的关联。[4]131-134就春节而言,趋吉避凶与攘除邪祟的巫术色彩还是比较浓厚的。因为火有独特的化学功效,所以人们相信其可以净化万物,同时还将其作为将祭品或鬼魅送往冥界或天界的“信使”。③火与火文化已有相当多的研究,人类学、民俗学、消防学等领域的学者都已推出了大量论著。但从环境史的角度切入,通过火来深入探究人与自然之关联,仍是一片有待发掘的研究领域。故而驱除鬼魅的主要活动多有架起柴堆燃放大火的习俗。如国人熟知的“爆竹”一词的来历,即与人们在春节时以竹为燃料烧火辟邪有关。④最早记载见于《荆楚岁时记》,相关文献可参看大辞海编辑委员会《大辞海·语词卷》第1 册,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9 页;张廷兴《中华民俗一本全》,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5-36 页。至于发声以驱除山鬼,或许是后起之意。

除夕的庭燎习俗盛行全国,朝堂之上有大规模的庭燎,普通民众庭院之内也有庭燎,消耗柴薪的数量非常可观。古代帝王庭燎耗费薪柴数量十分巨大。民间庭燎规模要小很多,家家户户都有设置,则总的消耗量远比帝王为大。

宋人记载民间习俗道:“除夜积柴于庭,燎火避灾。”[5]439宋人陈起在其《次守岁韵》诗中称有“井贮屠苏药,庭辉榾柮柴。谩教添一岁,依旧好情怀”之语,也描述了除夕庭院中燃柴的习俗。[6]5b-6a明人田汝成记载除夕风俗道:“除夕人家祀先及百神,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谓之籸盆。烟焰烛天,烂若霞布。”[7]374松柴累积的高度居然与房屋齐平,则除夕一夜之耗费极为惊人。明代北京附近的民众有(火+禺)岁习俗,有史料记载道:

三十日岁暮即互相拜祝,名曰辞旧岁也,大饮大嚼,鼓乐喧闹为庆贺焉。门旁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室内悬挂福神、鬼判钟馗等画,床上悬挂金银八宝、西番经轮或编结黄钱如龙,檐楹插芝麻稭,院中焚柏枝柴,名曰(火禺)岁。[8]83雄州地区,除夕“陈祀真宰、祀先之仪,设庭燎爆竹,树将军炭,击千金木,烧苍木,辟瘟丹,悬新箒、胡芦、麻筯于门”[9]24a-24b。赵州地区习俗大致相同,“树长钱,陈设祀真宰、先祖之仪,门旁立将军炭,用石压千金木,易门神、桃符,写春帖,悬葫芦、麻筯于门,烧辟瘟丹。具酒肴称寿,围炉而聚饮,曰暖岁酒”[10]。

河北武安伯延镇一带有点岁柴的习俗,大年三十将庭院打扫干净后,便在院中堆放柴禾,主要有棉花柴、芝麻杆、树枝,特别是要有一些柏树枝。大年初一早上用碎纸、麦秸等易燃物引燃,让熊熊火光照亮整个院子,小孩则在火堆旁奔跑、玩耍。当地传说将点岁柴的来历与姜子牙的妻子在过年时为害人间的故事联系了起来,看似荒诞不经,却与过年的驱除鬼怪的主题相契合。其寓意可能是借用大火去除污秽,祈求全年安康。①杜学德主编《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邯郸市故事卷(中)》,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70-171 页。另见河北省武安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武安民间故事卷》之《点岁柴的由来》,内部资料,武安县印刷厂1988年印行,第193-194 页。

河北蔚县则有点旺火的习俗,起床洗漱之后,先祭天地与祖先,然后在庭院中点起熊熊大火,在大火快要熄灭时,全家人围坐在火堆周边烤火,希望一年兴旺发达。蔚县一县之内,点旺火的方式亦有不同,摘录宋尚学的相关描述如下:

俗话说:“十里不同俗,五里不同风。”就说点旺火,在蔚县山区与川区之间,村与村之间,其方式、时间也不尽一致。川区人点旺火,一般是用菜籽杆、柏枝,在自家院中点旺火,劈劈乓乓一片响声,热闹非凡,象征着一年四季红红火火、热热闹闹,而且点旺火时还要烧一份黄纸祭告天神赐吉祥。山区人点旺火,一般是在自家院中,用树枝和煤块点旺火。东乡人点旺火,一般是在自家院中,用干草(谷草)点旺火。暖泉人点旺火,除在自家院中,用菜籽杆和柏树枝点旺火外,还要在十字街头、堡门口用煤块点旺火,家家户户出煤,堡门前的旺火一直点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上、下宫村和浮图村一带的人们点旺火更为有趣,他们不在自家院中点旺火,而是到大街小巷、堡门前点旺火。点旺火时,由各家各户的小孩,拿上菜籽杆和干草等柴禾去点,一直点到正月十五结束。如果在点旺火期间,谁家没出菜籽杆、干草等,点旺火的孩子们,便可到他家的场面上,把他们所有的柴禾烧尽用完。何也?当地村民留下这样一句顺口溜:“过年出把草,光景(生活)越过越好”。笔者认为,凡事都要团结一致,万众一心,才有成效。此俗大概就取“众人添柴火焰高”之意吧。[11]1-2

河北滦县也有“烧旺”的习俗,主要用于除夕迎火神,闫克歧对“烧旺”有具体描述,摘录如下:

人们将煤粉掺入少量黄土,合水成球状、元宝形和方砖形,除夕之夜,家家门前放一火盆,放入煤球、煤砖或煤元宝,很快便燃得通红,由于近和进同音,因此寓意金蛋进门,金砖进门,金元宝进门,此时人们便会呼喊:“金蛋进门了!”全家围坐火盆守夜其乐融融。邑人留诗记述其景:“几人先附热,围坐不知寒。火色通明夕,春光聚一团。儿女齐欢乐,长辈复余欢。”[12]158

春节香烛消耗也极大,徐珂即指出,清代相关习俗“凡繁盛处所,大略相同”,除夕“及夜,寺庙之礼神者车马往来,几弗能过”,年货“买卖之盛者为香烛店、年画铺、风筝纸鸢店、玩物摊”,香烛居首。元日“惟见有妇女进香于寺庙游行于通衢而已”[13]16-17。

(二)元宵节

元宵节最引入注目的习俗是张灯与赏灯,有学者指出,张灯可能与春节之庭燎有着密切的关联,同时又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唐以后,多数区域的灯节持续3 天,多从正月十四持续到正月十六,而南方若干地区的灯节会延续七八天甚至更长。[14]39-47燃灯或用蜡烛,或用灯油。北宋之开封城,元宵节期间置灯山,设置各种各样的灯,总的灯烛可能多达数十万盏。[15]103-112

井陉县的灯会也非常壮观,灯的样式五花八门,地方文献中记载道:

造型各异,有荔枝灯、桂圆灯、盔头灯、宝石灯、花瓶灯、花篮灯、菊花灯、蝴蝶灯、珠灯、绣球灯、八角灯、六角灯、五角灯、四角灯、三角灯等应有尽有,栩栩如生。又可根据等的主体造型或内容不同组成鼓亭灯、细乐狮子灯、宝塔灯、牌坊灯、大花篮灯、财神灯、长旗灯、鲤鱼灯等等,

气势宏伟壮观。[16]98

大城县的灯节也颇为讲究,连着放灯3 天,每天的灯火还有专门的名称,详情如下:

每到这一节日家家吃元宵,门前挂彩灯,儿童持各式各样彩灯上街游玩。旧时当地有“放灯”的习俗,是用毛头纸包上棉籽做成一个个灯火,蘸棉籽油,于夜间沿街道放置,一个个点燃,顿时灯火通明,并配以乐队,吹吹打打鸣放鞭炮蔚为壮观。从十四日起连放3 天,十四日为“人灯”,十五日为“神灯”,十六日为“鬼灯”。[17]761

鹿泉有名为《夫妻观灯》的民间歌谣,也记录了诸多灯的样式,摘录如下:

正月里,正月正,

正月十五挂红灯。

小俩口上街去看灯,

一天二地灯,

三阳开泰灯,

四季长春灯,

五星捧月灯,

六角转旋灯,

七狼八虎灯,

八仙庆寿灯,

九天仙女灯,

十全十美灯。

这样的灯,

那样的灯,

千盏万盏数不清,

回到家里真高兴,

吃了喝了吹了灯,

盖上被子睡梦中,

你亦蹬他亦蹬,

把被子蹬个大窟窿。

孩子亦哭大人骂,

爬起来点着灯,

拿起针线缝窟窿,

左一针,右一针,

一直缝补到天明。[18]365

明末利玛窦到中国传教时,灯节也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描述道:

中国人所有节日中最重要的、全国各教都庆祝的就是他们的新年,举行庆祝是在第一个新月以及还有第一个满月的时候。这后一天叫灯节,因为家家户户都挂着用纸板、玻璃或布巧妙地做成的各种灯笼,点得通明透亮。这时候,市场上也到处都是各式各样的灯笼,大家购买惹自己喜欢的样式。屋里屋外点燃那么多灯笼,简直叫人以为房子失了火。此时晚间还有狂欢。一队队的人在街上耍龙灯,象酒神巴库斯的礼赞者那样欢呼跳跃,燃放鞭炮和焰火,全局呈现一片彩色缤纷的耀目景象。①参见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何兆武校《利玛窦中国札记》第1 卷第7 章《关于中国的某些习俗》,第81 页。

历代燃放灯火,种类繁多,耗费油烛数量也极为惊人。《西游记》中唐僧师徒金平府观灯,谈及灯之名目较多:

观不尽铁锁星桥,看不了灯花火树。雪花灯、梅花灯,春冰剪碎;绣屏灯、画屏灯,五彩攒成。核桃灯、荷花灯,灯楼高挂;青狮灯、白象灯,灯架高檠。虾儿灯、鳖儿灯,棚前高弄;羊儿灯、兔儿灯,檐下精神。鹰儿灯、凤儿灯,相连相并;虎儿灯、马儿灯,同走同行。仙鹤灯、白鹿灯,寿星骑坐;金鱼灯、长鲸灯,李白高乘。鳌山灯,神仙聚会;走马灯,武将交锋。万千家灯火楼台,十数里云烟世界。[19]704-705而最引人注目的却是3 盏金灯,每个灯都和缸一般大小,所用的灯油是酥合香油,每灯消耗灯油500斤,共用油1500 斤,每斤灯油值32 两白银,共消耗白银48000 两,加上金灯装饰与灯芯等费用,总计需银5 万余两。这些银两由旻天县240 家灯油大户负担,每家每年要负担200 多两银子。[19]705虽是小说家言,极尽夸张铺陈之能事,但上元节放灯所需油烛数量之多,还是可以从中看出端倪的。

在华北民间,还有一种常见的灯火燃放方式,即黄河灯,亦称为八卦九宫黄河灯。以河北武安兰村黄河灯为例,据说自明代嘉靖年间兴起,以365 根木桩排列成八卦九宫阵型,木桩顶部安置小灯盏,燃灯所需灯油为香油,从不用其他油替代,灯油费用由全村平摊。灯阵有固定的出入口和行进路线,从正月十四燃放到正月十七,参加者往往可以达到2000人以上,规模不断扩大。[20]207-208

在不少地方,还有烧柏枝来祛除百病的习俗。如在河北井陉,甫过正月初十,即家家户户采柏灵②即柏树枝,华北不少县市称柏树枝为柏灵,与人们的柏崇拜有关。柏树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亦颇为重要,相关事项值得深入探究,因与主题无关,此处不赘。,插到院门两边。至正月十六晚间,将柏灵架在秸秆之上点燃,老年人喜欢顺势烘烤自己的背部、胳膊、腿,而青年人为求强身健体,还会在火上跳来跳去。另外会将年糕、饼等食物放在灰烬中熏烤,认为食用后可以消除灾疫。[16]22

又如在河北武安,正月十六晚间,民众也都在家门口举火围烤,上放柏枝,称为“烤油柏爆”,观看柏枝倾倒的方向来预卜年景之好坏。人们亦多将糕点放入会中熏炙,认为吃后不生杂病。①参见民国《武安县志》卷9《社会志·礼俗风尚》,载《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第64 册,上海书店、巴蜀书社、江苏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73 页下。另参见张午时、张茂生、李栓庆《武安县志校注·民国卷》,内部资料,武安历史文化研究会2009年印行,第832 页。

再如在河北鹿泉,正月十六晚间也要烤柏灵火,晚饭后在各家门口举行,除了放柏树枝外,还特别要放置的是扫帚疙瘩儿与笤帚骨朵儿,点起熊熊大火,让柏油浓香飘散,家庭成员围着火堆聊家长里短。第二天一早,再把烧剩下的灰烬归拢起来,当作农田肥料。②关于鹿泉这一习俗的来历,还有一个较长的传说故事,可参看获鹿县三套集成办公室编《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卷》,第179-184 页。

另外较为典型的就是放焰火,与春节燃放爆竹注重响声不同,元宵节的焰火更注重视觉享受,燃放的烟火映射出各种各样的图像,给人愉悦之感。摘录蔚县的相关描述:

晚上有用鞭炮制作的焰火,蔚县人叫放焰花、点杆。夜间点燃后,可以在天空中迸射出色彩斑斓的火花,五颜六色、各式各样,把整个夜空点缀的无比美丽喜人。独特而又地方风味实足的树花表演,给城墙或堡墙上泼击溶化的铁水激出阵阵红花,更是别具一格,观看者无不拍手称绝。[11]10

井陉南张井有制作老虎火的习俗,制作的焰火种类繁多,较典型的有高而响的起火,有品种多且起得高的锅子火,有放在伞上燃放的伞火,有将各种焰火放入老虎模型中燃放的老虎火,有三国故事火,有杆高4 丈8 尺且下联21 条火线可以燃放出“葡萄火”“十二连灯”“老爷开门”“八角青龙”“仙鹤透蛋”等诸多场景的老杆火。南张井老虎火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井陉北秀林马火会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核心环节也是焰火的制作和燃放,主要的焰火种类有拉鞭、一窝猴、锅火、灯炮等,而马火则是将焰火编织在马模型上。[21]155-156,206-207两地的焰火表演,消耗火药的数量都非常可观。

《清稗类钞》中有对康熙年间元宵节庆典灯火、烟花盛况的描述,摘录如下:

熙壬戍元夕前一日,圣祖飨群臣于干清宫,作升华旁嘉宴诗,人各一句,七字同韵,仿柏梁体。上首唱曰:「丽日和风被万方。」以次而及满大学士勒德洪、明珠,皆拜辞不能。上为代二句曰:「卿云烂漫弥紫闾,一堂喜起歌明良。」且戏曰:「二卿当各釂一觞以酹朕劳。」勒德洪果捧觞叩首谢。次日,颁御制序一首。乙丑元夕,圣祖命于南海子大放灯火,使臣民纵观,仿大酺之意。先于行殿外治场里许,周植杙木,而络以红绳,中建四棚,悬火箱其中。平树八杆,即八旗也,旗人认旗色分驻,而当前四绿旗,则汉人所驻之地。官民老穉男妇皆许进观。初设卤簿,及驾奉两宫从永定门赴行殿,诸王羣臣次第至。赐官厨肴馔,人酒三瓯,能饮者不计。于是彻仗张灯,有宫眷五十人出,皆虹裳霓衣,被以杂彩,人担两灯,各踞方位,高低盘舞,若星芒撒天,珠光爚海,真异观也。既,则火发于筩,以五为耦,耦具五花,抡升递进。乃举巨炮三,火线层层,由下而上,其四箱套数,若珠帘焰塔,葡萄蜂蝶,雷电车鞭,川奔轴裂,不一而足。又既,则九石之灯,中藏小灯万,一声迸散,则万灯齐明,流苏葩瑵,纷纶四重。箱中鼓吹并起,鞉觱篥次第作响,火械所及,节奏随之,霹雳数声,烟飞云散。最后一箱,有四小儿从火中相搏坠地,炮声连发,别有四小儿衣花裲裆,杖皷拍版,作秧歌小队,穿星戴焰,破箱而出。翕倏变幻,难以举似。然后徐辟广场,有所谓万国乐春台者,象四征九伐万国咸宾之状,纷纶挥霍,极尽震炫而后已。次日校猎,圣祖亲御弓矢,九发皆中,于是诏进百戏,都卢寻橦,拍张觳抵,毕陈于前,羣臣从观者皆有诗。[22]25-26

《檐曝杂记》中亦有关于清代北京城上元节舞灯、烟火之盛的记载,详情如下:

上元夕,西厂舞灯,放烟火最盛。清晨,先于圆明园宫门列烟火数十架,药线徐引,燃成界面栏杆五色,每架将完,中复烧出宝塔楼阁之类,并有笼鸽及喜鹊数十,在盒中乘火飞出者。未申之交,架至西厂。先有八旗驰马诸戏,或一足立鞍镫而驰者,或两足立马背而驰者,或扳马鞍步行而并马驰者,或两人对面驰来,各在吗上腾身互换者,或甲腾出,乙在马上戴甲于其首而驰者,曲尽马上之奇。日既夕,则楼前舞灯者三千人列队焉。口唱太平歌,各执彩灯,循环进止,各倚其缀兆,一转旋,则三千人排成一“太”字,再转成“平”字,以次作“万岁”字,又以次合成“太平万岁”字,所谓“太平万岁字当中”也。舞罢,则烟火大发,其声如雷霆,火光烛半空,但见千万红鱼,奋迅跳跃于云海内,极天下之奇观也。[23]11-12

(三)寒衣节

又称十月朝或十月朔,是日人们为已故亲人烧送寒衣。所用寒衣由冥纸制成,自宋代起即有专门生产寒衣的手工作坊,时人称“(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故也”[24]161。其焚烧的地方多在墓前,但也有在家门外或十字路口者。明代文人记述京城寒衣节习俗即称:“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25]70清代文人记述北京之习俗亦称:“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26]34河北卢龙县亦称十月一为鬼节,“到了这天,人们都习惯给死人烧寒衣、纸钱。说是天冷了,该给已故的亲人送些纸钱、棉衣,也让他们过个饱暖的冬天”,并有相关传说解释这一习俗的起源。[27]117-118河北栾城“节前用五色纸裁为衣裳,以纸当钱,有的买‘鬼票’,有的用金纸银箔叠成金钵银斗,到祖坟上祭祀时一起烧化”,“家人有在外地埋葬者,要在道路岔口处将纸衣纸钱烧化”[28]865。河北迁西也有“在坟前烧五色纸(剪成衣服状)的习俗”[29]647。民国时期,北平城北20 里处的卢家村也不例外,“这天烧寒衣,所谓寒衣都是纸剪小衣、小袄,少有裤子等,大不过三二寸,拿到坟地里烧,也烧纸”①蒋旨昂《卢家村》,载《社会学界》第8 卷,1934年6月,转自李文海、夏明方、黄兴涛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一编《乡村社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199 页。。

清明与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节或盂兰盆节)也有类似的烧纸衣、纸钱习俗。旧时宛平县黄土北店村的七月十五烧纸船习俗颇为独特,纸船规模极大,摘录相关描述如下:

烧法船在七月十五日。初因村公所后面有大坑,面积占80 余亩,某年有人坠水淹死,于是村中规定:每年公会出钱扎一纸船,载着地藏王念经,超度水鬼,不必再找村民替身。船长二三丈,宽五尺,高三尺,预置村公所场上,五位和尚放完焰口,夜半时用火烧船。②万树庸《黄土北店村社会调查》,载《社会学界》第6 卷,1932年6月,转自李文海、夏明方、黄兴涛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一编《乡村社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83-84 页。

其余节日也或多或少要消耗较多燃料,比如浴佛节、盂兰盆节的相关宗教仪式也相对比较典型,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展开论述。

这些节日用掉的燃料或则纯粹为了娱乐观赏,或则为了敬神娱神,或则为了驱除邪祟,产生的热能、光能都并未在物质层面对生产生活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却在精神层面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所以燃料的消耗,已然构成了中国节日文化的极重要的一环。

三、燃料与信仰

(一)用柴祭祀

据现代民俗学家的考究,人们相信火具有净化某一事物或整个环境的功效,同时还可以禳灾祛邪。[30]197而举火烧柴产生的烟气直上云霄,自然成为了人们与天神沟通的重要信息传递象征。所以,自远古时代开始,堆积大量薪柴进行焚烧并释放出烟气就是华夏部族各种祭祀活动中的核心内容。而少数民族的祭祀活动中,薪柴也有着重要意义,如契丹人即有柴册礼。而鄂伦春、鄂温克、满族等少数民族的祭火仪式极为隆重,定期举行,往往要燃放大量的篝火。[30]197-198

据史书记载,舜帝即曾登临泰山而举行燔柴告天之礼,“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岱宗,泰山也。柴,望秩于山川。遂觐东后”[31]1355-1356。此后,历代皇帝凡登基、封禅等重要典礼活动中,必行燔柴告天礼,自夏商以迄明清,数千年间,相沿无改。

中国人的传统信仰中,自然崇拜的特点非常突出。天神之外,日月、星辰、山水、土地、风雨、雷电等,皆有神祗,都需祭祀。燔柴告天之外,其他祭祀同样要焚烧大量薪柴。《周礼·大宗伯》中即称:“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唐代注疏家对此进行了解释,称:

禋之言烟,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槱积也。诗曰:“芃芃棫朴,薪之槱之。”三祀皆积柴师牲体焉,或有玉帛。燔燎而升烟,所以报阳也。郑司农云:“昊天,天也;上帝,玄天也。昊天上帝,乐以云门。实柴,实牛柴上也,故书实柴,或为賔柴。司中,三能三阶也;司命,文昌宫星;风师,箕也;雨师,毕也;玄谓昊天上帝。冬至于圜丘所祀天皇大帝,星谓五纬,辰谓日月。所会十二次,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或曰中能、上能也。祀五帝亦用实柴之礼云。[32]451宋人亦有详细考证:

《诗序》曰:“廵狩告祭,柴望也。”《书》曰:“至于岱宗,柴。”《礼记》曰:“天子适四方,先柴。”又曰:“柴于上帝。”又曰:“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瘞埋于泰圻,祭地也。”又曰:“列祭祀瘞缯。”《韩诗外传》曰:“天子奉玉升柴,加于牲上而燔之。”《尔雅》曰:“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瘞埋,祭山曰庪县,祭川曰浮沉。”[33]3a-36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人凡祭祀必举火焚柴,故而祭祀用柴量较大,故而政府极为重视,在先秦时期已然如此。如《诗经·大雅·棫朴》中“芃芃棫朴,薪之槱之”之语,所描述的即为周民为准备祭祀而收集薪柴的情景。《礼记·月令》中称季冬时节“乃命四监收秩薪柴,以共郊庙及百祀之薪燎”。四监为主管山林川泽之官,在冬季督促民众收集薪柴以备祭祀之需。汉代的罪犯承担的劳役有名为鬼薪者,即樵采薪柴以供宗庙祭祀之用的徒刑,应劭对其进行了诠释,称:“取薪给宗庙为鬼薪,坐择米使正白为白粲,皆三岁刑也。”

中央政府之外,地方政府也有大量祭祀,用柴量也颇为可观。最早的史料见于后汉:

谅辅字汉儒,广汉新都人也。仕郡为五官掾。时夏大旱,太守自出祈祷山川,连日而无所降。辅乃自暴庭中,慷慨咒曰:“辅为股肱,不能进谏纳忠,荐贤退恶,和调阴阳,承顺天意,至令天地否隔,万物焦枯,百姓喁喁,无所诉告,咎尽在辅。今郡太守改服责己,为民祈福,精诚恳到,未有感彻。辅今敢自祈请,若至日中不雨,乞以身塞无状。”于是积薪柴聚茭茅以自环,构火其傍,将自焚焉。未及日中时,而天云晦合,须臾澍雨,一郡沾润。世以此称其至诚。[34]2694谅辅虽为自焚之举,实际是祭祀时“实牲其上”的模拟,亦可想见其时地方祭祀也常焚柴致敬。

(二)燃料相关神灵信仰

万物有灵与万物有情是中国传统世界认知理念的重要特征,古人认为各种自然事物与人造事物背后都有专门的神灵。燃料的背后,自然也有相关神灵。试简要分述之。

1.火神

正如前文所述,火是五行中唯一的非物质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于火既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又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在无法有力驾驭火的年代里,人们便建构出能够操控火的超自然力,对其顶礼膜拜。

火神崇拜极为普遍。抗战前的北平城里火神庙、灵官殿即多达17 处,全国其他地方大大小小的火神庙也极多。汉族地区的火神,在较早时期就完全人格化了。据学者考证,常见的火神有3 位,分别是祝融、王灵官与罗宣。祝融本为上古帝王,相传“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耀天下”[31]1689,后来便成为了影响最为深远的火神。王灵官则为道教神灵,其形象颇为怪异,有3 只眼,相传其原型为宋代的道士,善火术,死后获封“玉枢火府天将”,主管天上、人间之火。罗宣之成为火神,则与《封神演义》小说的流行有关,小说中称罗宣修行之地为火龙岛,死后获封“南方三气火德星君真神”,民间遂也将其视作火神。①关于火神的详细情况,可参看程曼超《诸神由来》,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9-75 页。

汉族地区,祭祀火神的方位,多在院落的西南方向。在河北省的不少地方,火神是春节期间必然要祭祀的5 种神灵之一。②在冀南地区主要是正房外墙上的小龛中供奉天地三界,中堂供奉财神,炕头供奉家亲(即亡故的父母、祖父母等),灶旁供奉灶神,院落西南角供奉火神。从除夕夜到正月初五早上,人们一般要顶礼膜拜,烧香烧黄表纸。正月十四晚上到正月十五早上,也要烧香礼拜。不少地区建有火神庙并有庙会,明清时期滦州境内有名的火神庙即多达6处,分别位于滦州城关外、税务庄、蒋家泡、榛子镇北街、开平西街和稻地镇,其中尤以稻地镇和开平西街的火神庙最为有名,香火极盛,摘录相关记载如下:

为社么说起火神庙就会提到今丰南稻地镇(现属路南区)呢?因在稻地镇曾有滦州最独特的火神庙,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前后有两层大殿,宽三间,正殿为火神像,左为龙王,右为冥曹塑像,是为抚慰和保佑在火灾中死去的亡灵。因为《滦县志》记述,在乾隆甲寅之年,繁华的稻地镇曾发生过一场大火灾,大火四面燃烧,草屋燃着布店,布店燃着木房,街面上的店铺更是火烧连营,两河之间的村屋草舍全部烧毁,大火烧了一天一夜,烈焰腾空,风助火势,几里之外就能望见熊熊大火,但如此烈焰之中,居然有一户店铺未被烧毁。《滦县志》载:“镇内丰盛盐店商人吴衣园,见街中店铺燃起大火,他焚香敬拜火神,并许下心愿,愿捐巨资为火神修庙,愿捐资建立‘水火会’,以救将来之火灾,果然其店未毁。后来吴约镇中之人,出资建起火神庙,创办‘水火会’,将全镇分为十会,遇火即救,庙会兴起,至道光年间遂废。”正是这场大火灾使人们重视敬奉火神,为其建庙而且设有冥曹塑像。同时,有关创办“水火会”的记述也是古时防火组织形式的重要史料。

到了清朝末期,开平煤矿和滦州煤矿兴起,祭祀火神的庙会则以开平西街火神庙的香火最为兴旺,而每年除夕迎火神的习俗则演化成家家户户的“烧旺”。[35]158

明清时期顺德府五月的火神庙会也极为隆重,有名为《无稽和尚》的民间故事对庙会场景有详细描述,摘录如下:

这年五月,赶上顺德府火神庙会,无稽和尚穿得缎锭一般,带着两个佣人进城看会。来到城里一看,真是大开眼界,但见一城四关四台大戏,街两边买卖成堆。火神庙前跑马上杆的,耍猴卖艺的,各班玩意儿热闹非凡。①邢台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邢台民间故事》第1 集,内部印行本,第190-191 页。按,此故事流行于邢台县,与武安市流行的午汲小和尚故事显然是同源异流,武安的故事参见河北省武安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武安民间故事卷》,内部印行本1988年版,第29-38 页。

武安市固镇村在抗战爆发以前有火神庙,并有专门庙会,正会日期为正月初七,村志中亦有相关描述,摘录如下:

传说火神爷性情暴烈,凶猛无常。但“火”又是人间生活、生产不可缺无之物。为祈求火神顺应人们需求,故立正月初七火神爷生日之时,为其唱神戏三天。火神庙建于村西赢福寺西,在对面专为火神爷筑戏台一处。[36]369

华北地区影响较大的火神庙会还有河北井陉赵庄岭火神庙会、河北新乐城关火神庙会、河南滑县道口镇火神庙会和河南原阳县师寨镇五柳集村。

少数民族地区的火神崇拜也很普遍,祭祀火神时大都要燃放大量篝火,仪式极为隆重。如满族的某些部族在祭火时就将篝火摆得非常壮观,篝火形状“有的像岭上飞舞的长蛇巨蟒,有的像卧虎,有的像奔马”,人们还要不断穿梭于篝火丛以证明自己的英勇,还夹杂有“火中捉迷藏、火中棒打驰兔、火中缚鹿、火中射鸭、火中取石”等惊险刺激的游戏。[30]198

2.灶神

灶神,供奉炉灶之神,其最早起源也与火的崇拜有关,早期的灶神和火神还常常混同,炎帝、祝融都曾兼职充当灶神。人类掌握人工用火的方法后,为了烹饪食物和取暖又发明了炉灶,而后灶神成为了人类住宅内外5 种神灵中最重要的一个。②5 种神灵的具体所指,也有不同表述,王充认为是门、户、井、灶和中溜,称:“五祀报门、户、井、灶、室中溜之功。门、户,人所出入,井、灶,人所欲食,中溜,人所托处,五者功钧,故俱祀之。”参见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卷25《祭意第七十七》,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59 页。灶神原来为女性形象,而后逐渐演变成男性形象,进而又增添了配偶,有了灶王奶奶。关于灶神的姓名,不同地方也有不同的说法,比如隋代《玉烛宝典》认为灶王为苏吉利,灶王奶奶为博颊;而后世不少地方认为灶王为张奎,灶王奶奶为高兰英,这明显受到了小说《封神演义》的影响;民间另有灶王爷为张仁、灶王奶奶为李义的说法。

灶神在民间还演化成了最重要的家神,所以腊月贴对联时,灶神的横批一般都是“一家之主”。灶神还是上天派往民间的“情报员”,身负向上天禀报凡人一年功过得失之责,所以对联常写作“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民间祭灶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俗称小年,过小年便拉开了年节的序幕,老北京的过年歌谣就是以“二十三,糖官粘”开始的,均可看出灶神在传统信仰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③关于灶神的详细介绍,可参看程曼超《诸神由来》,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26 页;吕宗力、栾保群《中国民间诸神》,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217 页;陈泽明《诸神传》,星光出版社1984年版,第51-60 页。

灶神没有专门的祭祀章程,也没有专门的庙宇,却是最普遍崇拜的神灵。其背后或许反映了人类用炉灶来实现对热量的安全有效利用后对炉灶的崇拜情结,个中仍有许多待发之覆,此处不再赘述。④纪昀对灶神作了较为生动有趣的剖析,摘引如下:“古者大夫祭五祀,今人家惟祭灶神,若门神,若井神,若厕神,若中癫神,或祭或不祭矣。但不识天下一灶神欤,一城一乡一灶神欤,抑一家一灶神欤?如天下一灶神,如火神之类,必在祀典,今无此祀典也;如一城一乡一灶神,如城隍社公之类,必有专祀,今未见处处有专祀也;然则一家一灶神耳,又不识天下人家如恒河沙数,天下灶神亦当如恒河沙数,此恒河沙数之灶神,何人为之,何人命之,神不太多耶?人家迁徙不常,兴废亦不常,灶神之闲旷者何所归,灶神之新增者何自来,日日铨除移改,神不又太烦耶?此诚不可以理解,然而遇灶神者,乃时有之。余小时见外祖雪峰张公家,一司爨姬好以秽物扫入灶,夜梦乌衣人呵之,且批其颊,觉而颊肿成痈,数日巨如杯,脓液内溃,从口吐出,稍一呼吸辄入喉,呕哕欲死,立誓虔祷乃愈。是又何说欤?或曰:人家立一祀必有一鬼凭之,祀在则神在,祀废则神废,不必一一帝所命也。是或然矣。”参见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13《槐西杂志三》,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28 页。

3.煤窑神

古代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行业神,煤炭业的行业神便是煤窑神,煤窑神既是整个行业的祖师爷,又是矿工的保护神。传统时代的煤窑神各地也有较大不同,常见的说法是老君、王禅、土行孙及笼统模糊的煤神、窑神等。

与老君有关的传说中,最常见的说法便是种煤。河北武安、沙河、井陉与山西襄垣、晋城都流传有老君种煤的传说,具体情节不同,描述的空间尺度也有差异。如武安传说称“煤是老君用神耧从东海岸至西天边耩到地下的”①河北省武安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武安民间故事卷》,内部印行本1988年版,第84 页。。沙河的故事中则称老君找奶奶顶的奶奶帮忙用耧耩煤,“从太行山耩到东海岸,又从东海岸耩到昆仑山”[37]4。井陉的传说中则是老君从井陉与平山交界处的南、北陉村种起,中经小作、贾庄,再到雪花山,一直种到山西境内的阳泉、太原,越往后走,煤层越浅,因为老君越来越疲乏,越来越不耐烦了。[38]山西襄垣、晋城一带的传说则多集中描述一县之煤炭分布,种煤者皆为老君,与武安、井陉传说最大的不同是,老君没有用耧耩煤,而是用肩挑煤。②《老君种煤》讲述了襄垣的煤层分布特点,《晋城矿区煤炭传说6 则》之《老君下界种煤炭》则讲述了晋城的煤层分布特点,两则故事分见吴晓煜辑录《煤矿民间传说与风俗》,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2-3 页,第64-65 页。

关于老君神的具体形象,吴晓煜有较细致的考究,摘引其描述如下:

那么,封建煤窑供奉的老君塑像以及画像上的老君是个什么模样呢? 尽管各地窑神庙的老君塑像五花八门,但却都有煤的特色。如吉林辽源地区塑的老君横骑一头青牛,庙的对联是“花暖青牛卧,山空碧水流”,横批是“保佑平安”。传说老君让青牛把煤窑的积水喝掉,以免水灾,老君若不牵牛来,煤窑必然透水。淮南地区画的老君,一手提一串钱,另一只手举一壶酒,意思是矿工托老君的福才能有钱花、有酒喝。在河北、东北,有的窑神则手持一本半卷半展的书册,想必是运筹八卦,指点如何开煤窑吧!有的地区老君则手持一把巨斧,此斧当是开山凿煤之利器。在日伪时期,日本人印发的老君像,画面上,此神正襟危坐,表情冷漠威严,看去令人生畏。[39]248

峰峰矿区的种煤传说中,也提及用耧耩煤,但主人公却不是老君,而是有王禅与窑神两个版本。两个故事煤层深浅的描述则相同,即从山东经河北到山西,煤层埋藏越来越浅,原因则是种煤时耧车耩煤种的深度不同使然。[40]249-251

在焦作,人们将土行孙视作挖煤的鼻祖,民间传说中称周军与商军在焦作附近对峙时,土行孙奉命遁土打探信息时发现了煤炭,并发现其可以燃烧的性能。几千年后,他故国神游,却发现人们在为缺乏燃料而苦恼,于是引导人们利用煤炭。人们感恩戴德“到城隍庙用活三牲祭祀”这位黑盔黑甲的将军。③《挖煤鼻祖土行孙》,见吴晓煜辑录《煤矿民间传说与风俗》,第58-59 页。

在北京西山地区,窑神并未具体人格化,据李元强考究,大致有4 种类型,其详细分析如下:

门头沟的窑神,目前至少有以下四种形象:

一是窑神庙里的窑神。圈门窑神庙里的塑像是文官形象的,身穿大黄袍,脸色黝黑,胡须浓重。

二是壁画上的窑神。木城涧矿附近有个秀峰庵,墙上有窑神的壁画。窑神是头戴软纶巾,披着盔甲,外罩镶着红边儿的黑袍,手里拿着一根钢鞭,斜坐在交椅上,两旁有侍童。

三是幡会上的窑神。在千军台民间幡会的旗帜上,窑神形象也是顶盔披甲,举着一把开山斧,旗上写着“山川地库煤窑之神”。

四是神马子上的窑神。民间神马子上画的窑神形象比较草率,头上还长着两个大犄角似的,披着璎珞,面目凶猛,状如山大王一样。④《窑神的四种形象》,见吴晓煜辑录《煤矿民间传说与风俗》,第91 页。另有人对神码上的煤窑神形象的描述更为详细,称:“此图煤窑之神,如古代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头生二肉角,隆额深母,压耳毫毛,髭如虬髯,身裸上体,肩系草帔,双臂筋腱暴露,手捧一块乌金煤石。左有判官,状如钟馗,手握一笔,怀抱簿录,立侍于旁;右一药叉形象的鬼卒,手握钢杈,一旁侍立。中横一条案,上陈香炉、煤炭。图之四边,刻以煤石,形如矿下巷道。道中矿工掘煤外运,或肩驮,或赶马驮运,刻画了旧时人工开矿挖煤的简陋情景。”参见王树村编著《中国传统行业诸神》,外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58 页。窑神很重要的功效便是保护井下矿工的安全,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如民间故事《老君腿的传说》即称在一次矿难中,老君用脊梁顶住了顶板,帮助矿工逃难,因此将煤窑中的护井帮称为“老君腿”。⑤河北省武安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武安民间故事卷》,第85 页。又如民间故事《煤神爷爷》称老矿工王祥在煤矿冒顶之后,煤神爷爷现身,指示其走到了井口,逃出生天,煤神爷爷还送了其一筐粮食。而姓邓的把头听说后动了贪心,故意钻到井下等着冒顶。果然发生了冒顶之后,煤神爷爷又现身来搭救他,他却贪心不足地想要宝贝,煤神爷爷见其居心不良,便不再管他,他被闷死在了井下。①吴晓煜辑录《煤矿民间传说与风俗》,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4-6 页。

安全问题另外一项便是通风,而窑神显然也主管这一事务。峰峰民间故事《小羊倌戏窑主》的故事中提及,在窑下突然不通风的情况下,窑主首先想到的便是去拜窑神,“慌忙赶到窑神庙里,又是烧香又是磕头,求窑神爷给他通风”。几天后,又不通风了,他又“慌忙跑到窑神爷庙里,烧上香,摆上供”,“捣蒜似地给窑神爷祷告”[41]171。

不少地区会专门为窑神立庙,如唐山赵各庄矿的西边有南大庙,庙中西配殿即供有窑神爷的神像。②《赵各庄南大庙的窑神爷》,见吴晓煜辑录《煤矿民间传说与风俗》,第88 页。河北井陉也有窑神庙,其中一座还有对联称:“老君制世山中宝,乌金出现养万民。”[39]246北京门头沟圈门有窑神庙,规模宏大,有两层大殿,两厢共有18 间配殿,始建年代无考,清嘉庆、光绪中都曾大规模维修。③《窑工与窑神·窑神庙》,见吴晓煜辑录《煤矿民间传说与风俗》,第89 页。峰峰地区也“为了纪念窑神的功劳,给他修庙立位”④杜学德主编《中国民间文学集成·邯郸市故事卷》中册,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51 页。故事讲述的虽然是小羊倌搞恶作剧,但也可以看出在从业者心目中窑神之重要。。祭祀的日期多在冬至,圈门在腊月十七,峰峰在腊月二十三,山西晋城则除了冬至大祭外,还以每月初一、十五为小祭,以端午节、中秋节为中祭。⑤《晋城矿区煤炭习俗13 则》之《煤窑的小祭、中祭、大祭》,见吴晓煜辑录《煤矿民间传说与风俗》,第74 页。邢台为正月二十四,井陉为二月十五,还有不少地方为腊月十八。[39]247祭祀时,多以整猪整羊来上供,仪式较为隆重。

除了直接立庙祭祀外,还有其他方式,比如河北蔚县,在冬至日祭窑神,但没有专门的庙宇,多在窑门口举行仪式,详细描述摘录如下:

冬至祭窑神,白天进行。相传窑神是一位神通广大的神仙,专门管理地下的变迁,冬至日是他的生日。冬至这天,各小煤窑都要停工一天,披红挂彩、张贴对联、响鞭放炮、大摆酒宴。把宰好的整猪、整羊供放在窑门口,给窑神爷庆寿,并祈求窑神爷保佑井下平安、消灾避难。[11]36

京西千军台、庄户村有古幡会,每年正月十五、十六之时,两个村庄的幡会都要到对方村庄拜访转街一次,举行仪式时,共有幡旗19 面,“中有三幅神像,都悬挂在三丈有余的竹竿上”,其中有一幅就是窑神,且数百年来“幡旗上的神和字为了顺应潮流,作过更改,唯独有一面幡旗没改,便是窑神幡”。窑神幡上配有一幅对联,内容为:“协力山成玉,同心土成金。”仪式的阵仗十分大,锣鼓喧天,队伍绵延可达数里长。⑥《北京千军台、庄户古幡会与窑神》,见吴晓煜辑录《煤矿民间传说与风俗》,第92-93 页。

四、燃料禁忌

(一)老鼠

中国鼠崇拜现象较为普遍,“老鼠嫁女”与“老鼠娶亲”的故事流传极广,不少地方更是将鼠列为五大家仙之一,称为“灰仙”。十二生肖中,鼠列首位,也反映了人类早期的鼠崇拜情结。而在所有行业中,煤炭业的鼠崇拜最为典型。矿工在井下工作时,最忌讳打死老鼠。北京门头沟圈门窑神庙的窑神像脚下即有泥塑的老鼠,不少窑神的神码上也绘有老鼠。究其原因,一则是老鼠打洞生活,与矿工在井下谋生,颇多相似之处,从业者往往会有惺惺相惜之感;一则是矿难发生后,矿工循着老鼠的活动轨迹,往往可以摆脱困境,找到出路。

在北京门头沟地区,老鼠崇拜现象极为典型,人们不打老鼠,不养猫,有人认为老鼠是窑神爷的坐骑,甚且有人认为老鼠就是窑神爷。有矿工在家中供奉窑神,而香檀木镜框中的图案便是一只肥硕的大老鼠,还在图画下方写上“窑神之位”,配有对联“上窑多好事,下井尽平安”。门头沟流行的窑神神码有不同版本,其中的一个版本便是“头上无冠,头前部光亮无发,两耳后毛发直立,状如刺猬,两手放在胸前托着一块煤炭”,显然也是老鼠的形象。⑦刘望鸿《门头沟矿区的鼠崇拜》,《北京青年报》2013年12月4日第C02 版,又见吴晓煜辑录《煤矿民间传说与风俗》,第94-96 页。

山西晋城即有“矿工护鼠”的习俗。地方文献对此有较详细的解释,摘录如下:

俗话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而在晋城煤矿井下,矿工们却反其道而行之,称老鼠为“窑欢”,对其格外爱护和尊重。因为,经验说明,矿井中的老鼠活动正常,煤窑就生产安全;反之,则有灾难降临。奥秘何在?起先人们把这归结为神的旨意,说老鼠是窑神使者,通过其不同表现,给矿工以不同按时。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终于对此有了科学的解释。原来,老鼠同鸡犬等不少动物一样,感觉十分灵敏,如果它们在煤窑里没有异常行为,就说明井下一切正常;如果它们突然乱逃,就可能是冒顶、透水或瓦斯爆炸等事故前兆,警示人们应当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悲剧发生。①《晋城矿区煤炭习俗13 则》之《矿工护鼠》,见吴晓煜辑录《煤矿民间传说与风俗》,煤炭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第73 页。

民间还有相关的故事,比如武安流传的《老君腿的传说》中即指出:

有一天,窑下冒了顶,老君上前就用脊梁顶住了顶板,连忙叫众人往外跑,等人都跑出去了,洞子也塌了,只有他顶住的地方没有塌。洞口塌了,老君出不去了,一连几天也摸不到洞口在哪儿,里边不通气,憋得他喘不过来气,眼看就不行了,忽然听得身边有一群老鼠围着他叫唤哩,老君说:“老鼠老鼠,莫非你们能够救我?”老鼠听他说话,就一起咬住他的裤腿往洞口拽。老君随着老鼠才找到了洞口的方向,吸了几口新鲜气儿,身上才觉得有了劲。又过了几天,窑工们把塌下的巷道挖开了,他才出去,后来老君回到天宫,给窑工们托梦说出他在窑下的经过,窑工们才知道,原来他是老君。后来,煤窑下边护井帮就叫成了“老君腿”。在窑下边见了老鼠,谁也不肯伤害,因为它救过老君爷。②河北省武安县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武安民间故事卷》,内部印行本1988年版,第85 页。

(二)女性

在历史上,煤矿业一直都是男性的天下。时至今日,在井下作业的矿工依然主要是男性。各地的煤窑都忌讳女性下井,其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女性的歧视。在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女性身上污秽,会带来厄运。这与人们对经血与经期妇女的禁忌有关,认为经血与经期妇女会造成“污染”,可能带来霉运,甚至致人死命,这样的禁忌在全世界各国文化中都很普遍。③可参见[英]J·G·弗雷泽著,刘育新、汪培基、张泽石译《金枝》第20 章《禁忌的人》第3 节《妇女月经和分娩期间的禁忌》,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209 页。中国古人还常在战争中利用经血来对敌方施加诅咒与厌胜之术,柯文梳理了义和团运动时期相关记载,也分析了中国社会对经血和经期妇女的禁忌,可参看[美]柯文著,杜继东译《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111 页。由于很难识别女性是否处于经期,所以一些非常神圣的或危险性较高的事项,一般不会让女性参加,以免亵渎神灵或带来厄运。

更为直接的原因则与井下的劳动条件恶劣有关,传统时代的煤窑之中,通风条件差,劳动强度高,矿工工作时炎热异常,为了操作方便,大都衣着很少,甚至赤身裸体,如有女性在场,显然有碍观瞻,有伤风化。另外,有女性在场,也往往影响男性矿工的注意力。

有关于山西晋城相关习俗的记载和分析,摘录如下:

以往,晋城煤矿有一种说法:“女人下坑,巷塌井崩。”因此,长期以来不许妇女到坑口,更严禁女人下煤窑,甚至到了1990年秋季,在晋城市某县的乡办煤矿上,还发生过矿主驱赶到坑口工作的女统计员之事。为啥煤窑视妇女为不祥之“物”?迷信说法是:老君爷当年种煤时,就因为一个妇女一句话而折断了扁担,故而认定妇女嘴里有毒,是“丧门星”,会给煤矿带来灾难。这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具体反映。实际情况是:过去煤矿生产条件歘,很多人都是裸体作业。如果有女人来到,既不雅观,又易于分散矿工的精力,影响安全和效率,久而久之就形成上述时代偏见。④《晋城矿区煤炭习俗13 则》之《忌女人下煤窑》,见吴晓煜辑录《煤矿民间传说与风俗》,第73 页。

(三)特定树木

普通人所用之木柴,林林总总,形形色色,但绝少用槐木,有些地方即流传有“家有榆槐,不当烧柴”与“家有三寸槐,不肯当烧柴”之类的谚语。从实际的层面来看,是因为槐树“木坚用广,作栋梁,制器具,截板及杂用,为材木上品”⑤民国《武安县志》卷2《地理志》,见张午时、张茂生、李栓庆校注《武安县志校注》,武安历史文化研究会内部印行本2009年版,第643 页。,用作薪柴是暴殄天物。而从精神的层面来看,则与民间的槐树崇拜情结有关。槐树树龄极长,武安有“千年松万年柏,抵不上老槐树歇一歇”的俗语。因其树龄长,人们便会附会出神仙精怪,进行崇拜,同时又将其当作了追怀祖先的重要象征。在北方盛行的大槐树移民传说,村落之中栽种若干槐树,永远不砍伐,也是槐树崇拜的直观反映。⑥关于槐树崇拜与大槐树移民,可参看关传友《论中国的槐树崇拜文化》,载《农业考古》2004年第1 期;扈新起《洪洞大槐树的风俗及其传说》,载《民俗研究》1990年第4 期,第95-98 页。

在许多重要的场合,人们也忌讳用桑树,因“桑”与“丧”同音,人们认为不吉利。煤矿生产中,窑柱的材料即从来不用桑木。

五、燃料与人生礼仪

中国人的出生、成年、结婚、做寿、丧葬等重要人生礼仪都有盛大的宴席活动,要消耗大量的薪柴。之所以如此,因为其人生不同阶段的交错、变化,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反映了“生育、家庭、宗族等社会制度对他的地位的规定和角色的认可”,彰显了“一定文化规范对他进行人格塑造的要求”[4]121。

(一)出生礼

人出生后有洗三、满月、百天、周岁等一系列的庆典,每一庆典都要款待来庆贺的亲友,如宋代的礼节为:

就蓐分娩讫,人争送粟米炭醋之类。三日落脐灸囟。至满月则生色及绷绣线,贵富家金银犀玉为之,并果子,大展洗儿会。亲宾盛集,煎香汤于盆中,下果子彩钱葱蒜等,用数丈彩绕之,名曰“围盆”。以钗子搅水,谓之“搅盆”。观者各撒钱于水中,谓之“添盆”。盆中枣子直立者,妇人争取食之,以为生男之征。浴儿毕,落胎发,遍谢坐客,抱牙儿入他人房,谓之“移窠”。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晬”。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盏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研、筭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此小儿之盛礼也。[15]92这些仪式中最隆重的还是满月,北齐高官韩宝仁为儿子办满月,后主亲临其斋庆祝,“驾幸凤宅,宴会尽日”[42]692。

(二)婚礼

结婚是中国人炫耀性消费最为典型的人生礼仪,而炫耀性消费的目的不是消费品本身,而是通过购买消费品来夸示财富,从而将自身与财富水平较低的阶层区分开来的行为。①参见邓晓辉、戴俐秋《炫耀性消费理论及其最新进展》,载《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4 期。Robert H.Frank.The Demand for Unobservable and Other Non-positional Good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rch 1985a,75,101-116.还可参见[美]罗伯特·弗兰克著、闾佳译《牛奶可乐经济学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146 页。结婚时必然要大宴宾客,消耗大量的薪柴。

在北宋的开封城,新人进入新房之后,新郎还要出面敬酒,“众客就筵,三盃之后”再离去举行一系列复杂仪式,然后“以下人家即行出房参谢诸亲,复就饮酒”。婚后女婿至女家拜会亲友,“婿复参妇家,谓之拜门,有力能促办,次日即往,谓之复面拜门。不然,三日、七日皆可,赏贺亦如女家之礼。酒散,女家具鼓吹、从物迎婿还家”。而婚后一月,仍要举行仪式大宴宾客,“大会相庆,谓之‘满月’。自此以后礼数简矣”[15]86-87。一系列的庆典都要举办宴会,酒菜用量极大,烹饪过程中用掉的薪柴数量无从查考,但数量极为巨大则毫无疑问。②笔者结婚时,亲友在婚礼前数月就开始储备燃料,笔者的姨夫和舅舅耗时数天,樵采了上千斤木柴,婚礼结束时基本上用完了。而这还远没有古代婚礼繁复,由此反推,则北宋开封城的婚礼消耗的燃料数量必然更为巨大。

(三)葬礼

人去世之后,吊者云集,同样要宴请宾客。如东汉之名士丧礼,每每千人会葬,如张劭死后,“会葬者千人,咸为挥涕”[34]2677。郭太死后,“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34]2227。而楼望死后,更是“门生会葬者数千人,儒家以为荣”[34]2580-2581。东汉类似的丧礼特别多,相关史料不再一一列举。由丧葬规模之大可知宴席用柴数量定然不菲。当然,普通民众的丧礼规模要小得多。但死者的子孙亲友与宗族其他成员加起来也往往有数十百人,众多人口的饮食所要消耗的薪柴也是非常可观的。

人死后停灵期间,一般灯烛彻夜长明,蜡烛与油料的消耗颇为可观。入葬时,还要在墓穴中布置长明灯,若可能还会放较多的油料。石家庄有民间故事《刘守备添油》提及坟墓中所用的长明灯也是用菜籽油,刘守备盗掘赵云墓,发现墓中“棺木一边放着一口大缸,缸边有一条粗麻绳当灯芯还亮着灯”,刘守备受惊吓后“把身边的不义之财,珍珠玛瑙,金银元宝一股脑卖掉,买来许多菜籽油,添到大缸里”[43]170-171。故事地点虽在四川成都,但讲述人显然依据的是石家庄周边的生活常识。

丧葬烧纸极多。在栾城,小敛时,“烧倒头纸”;守灵时,“黄昏,到五道庙烧纸”③五道庙,华北地区较常见的庙宇,供奉神灵为五道神,也称五道将军、五道真君、五道圣君、五道老爷等,佛教与道教均有五道轮回的观念,所以人死亡以后孝子孝孙要到五道庙报庙。所谓五道,一般指天道、人道、地狱道、饿鬼道、禽兽道。在没有五道庙的地方,城镇到城隍庙报庙,乡村则到土地庙报庙。;吊丧阶段,乡亲中的女性进死者家门即大哭,“在灵前烧纸叩头”,孝子孝孙则在子夜时分“到十字路口烧送纸车、纸马”;上祭环节,众乡亲带着祭品前来,“专人接祭品,领到灵前,烧纸叩头”;出殡后,“家中留守人将灵床搬出,把柴草清理到门口,在停灵处烧纸磕头”;挖墓人回来后,“点燃门口柴草,将钅矍头、铁锨在火上烧烤,以驱凶化吉”;复三,安葬死者的第二天,孝男孝女上坟填土,还要“携带祭品到坟上烧纸、放鞭炮”;烧七纸,“每七天一次到坟上烧纸,一直烧到七个七纸”;此外还要烧百日纸和周年纸。[44]858-859

在民国时期北平西北郊区的清河镇周边,人刚过世即烧“引路纸”,“又点着七个灯花,引向门口”,称为“引路灯”。此后孝子到五道庙报庙,焚化纸钱。亲朋好友闻讯后,到灵前举哀,焚纸而哭。死后第三日,亲友再带纸钱吊祭,入夜后“家属亲戚等将事前备好的纸车(内装纸钱,金锭,米曲),纸马(或纸骡)纸箱,抬箱纸人,跟驴纸人等,排在十字路口焚化,大家向火大哭,俨如送别。富有人家那也家里又举行‘焰口’”。安葬好后,要“焚化灵牌,幡儿,烧纸”。葬后五七及第60 天要到坟前烧纸,此后清明、七月十五及十月初一都要在坟前“焚化各种烧活”。①黄迪《清河村镇社区——一个初步研究报告》,载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界》第10 卷,1938年6月,转自李文海、夏明方、黄兴涛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从编》二编《乡村社会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45 页。

在唐河县(今河北唐山曹妃甸区),“旧社会丧葬仪式极为繁琐,封建迷信贯于始终。为悼念故人,披麻戴孝,焚香化纸,扎纸张(纸人、纸马、灵幡)、赁杠(抬灵柩的专用木杠)、罩(罩于棺材上的专用布篷)等,操办丧事要耗费许多钱物,因此,有的贫困人家为办丧事而负债”[45]704。将“焚香化纸”放置于耗费钱物的诸多事项的最前面,亦可想见用量之大。

(四)特定习俗

古人在人生礼仪中也往往直接举行与火有关的仪式,或则用来净化某种事物或周边环境,或则用来祛邪逐魔、消灾去难,都是典型的传统巫术活动。

据前引资料可知,宋代小儿出生后3 天有“落期灸囟”习俗,姜含椿称“未详其义”[15]93,笔者以为当是点燃艾草之类的药材来熏炙小儿的囟门,意图是增强其体质,期盼其健康长大。②婴儿的囟门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生理特质,巫术上认为其为灵魂出人之通道,而中医上也极为重视,有大量相关偏方。如治疗小儿受惊吓的偏方为“仰向后者,灯火淬其囟门、两眉际之上下。眼翻不下者,淬其脐之上下。不省人事者,淬其手足心、心之上下。手拳不开、目往上者,淬其顶心、两手心。撮口出白沫者,淬其口上下、手足心。”参见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421 页。余不尽举。

结婚时不少地区有新娘跨火盆的习俗,主要意图也是通过火来破除所有的邪祟与凶煞之气。火盆中所用之燃料一般都是木炭,檀木、桃木、柳木等为最佳原料,盆内往往还要放上红豆、丹砂等物。③参见林汉筠《客侨婚俗之“跨火盆”源考》,载《办公室业务》2012年第5 期;赖亚生《闽南婚俗中的“跨火薰”仪式试解》,载《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1990年;另参见钟敬文《民俗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39 页。

而葬礼完毕,人们也多要跨火,如明代宛平县即有相关习俗,“送葬归,以盂盛水,置刀其旁,积薪燃火于宅门之外,丧主执刀砺盂者三,即跃火而入,余从者如之”[46]卷17。用意当是阻止亡灵进入家门,同时趋吉避凶。

而发生了其他不好的事情也往往要跨火,比如出狱、病愈出院等,用意与葬礼后的跨火相同。

王利华在勾勒中国环境史的研究框架时,指出关照自然环境的历史之外,生命支持系统、生命护卫系统、生态认知系统、生态—社会组织四个层面的历史也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47]其中生态认知系统的理念,极有创见,令人耳目一新。所谓生态认知系统,核心的命题是“人类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对周遭世界各种自然事物和生态现象的感知和认识”,其组成部分既有“感知和认识的方式”,也有“所获得的经验、知识、观念、信仰、意象乃至情感等”事项。王氏提出这一理念,本意就是为了推动环境史研究向精神层面深化,其侧重点仍是环境思想史,但更注重“考察它们的历史情境、社会意义和流变动因”,将整个生态系统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认识那些对自己有用、有利的事物(现象乃至规律),以作为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条件”,二是“认识那些对人有害的事物,以防犯其可能造成的危害”,三是“人们对于自然环境中那些‘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认知”,进而又界定为“实用理性认知”“神话宗教认知”“道德伦理认知”和“诗性审美认知”四种方式。④王利华《“生态认知系统”的概念及其环境史学意义——兼议中国环境史上的生态认知方式》,载《鄱阳湖学刊》2010年第5 期。关于生态认知系统,另可参看氏著《人竹共生的环境与文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第381-387 页。

对燃料的认知问题,也会成为燃料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观念不仅仅反映现实,也会能动地影响历史。观念知识关于事实的阐释体系,两者不一定相符,绝大部分时候存在着错位,有时候甚至南辕北辙。绝对意义上来说,事实本也无法被观念完全精准呈现,观念只能无限地去逼近事实。不要强求观念正确,正确与否,它都已存在,都会对社会生产与生活产生真真切切的影响。我们要做的是平心静气去审视,而非居高临下去评判和指责。须知,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相当多的情况下,真正重要的不是事实本来如何,而是大众认为的事实如何。观念与意象中的燃料问题,值得深入探究。⑤参见赵九洲《避实就虚:中国虚幻环境史发凡》,载《鄱阳湖学刊》2019年第1 期,此处不赘述。本文所列举的与燃料有关的诸多文化事象,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许多是荒诞不经的。可还原到特定的历史场域中,这些文化事象显然构成了古人与燃料打交道时重要的内在逻辑,最终深刻地影响了社会与生态。燃料格局的发展变化,燃料危机的爆发,燃料革命的出现,社会习俗与思想观念与有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