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我最喜欢的两种阅读方法
2021-02-12陈婳怡
陈婳怡
阅读文章是有许多好处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写作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为了更好地阅读文章,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合适的方法。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两种阅读方法。
一、诵读法
诵读法是我国古代学者提出来的一种读书方法。宋代学者司马光非常喜欢这种读书方法。他说: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寐时,咏其文,见其义,所得多矣。”在閱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们要通过语言文字来想象作者所描述的画面,走进相应的情境,真正地感受文章的美。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同学总是容易走神。对此,大家不妨采用诵读法,用诵读代替默读,一边诵读一边想象,让自己在文学的世界里畅游。
例如,在阅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我们可以反复诵读文章的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一边诵读一边想象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感受其中的美。“曲曲折折”写的是荷塘的总体形状。在诵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想象整个荷塘不规则的样子。在诵读的时候,我们可以放缓节奏,细读文章中描写叶子、花和水的句子,想象高而美的叶子、“羞涩”的花朵、灵动的流水……文章的第四自然段虽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都有月,作者笔下的荷叶、荷花都在月光的朗照之下。荷花是银色的,就像“明珠”和“星星”一样。作者着意写月色,但从未忘记写荷塘。他用几个传神的动词从不同的角度写出淡月辉映下荷塘里雾光与叶色、水气交融而形成的朦胧景象,使难状之景如在读者的眼前。在诵读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篇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这些景物本身并不带有情感色彩,但是当作者用语言文字去描绘它们的时候,它们就被烙上了作者的情感印记。于是,景中便有了情。文章的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的抒情意味比较浓厚,在诵读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所说的“独处的妙处”。
二、批注法
批注法也是一种比较好的读书方法。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对文章的内容、结构、思想感情、艺术特色等进行分析,勾画出其中的精彩片段、重点语句,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标注,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内涵。
例如,在阅读《江南的冬景》时,我们可以采用批注法,一边阅读一边在每个自然段的旁边作批注,概括它们的主要内容。
示例:
第1自然段:写北国的冬天。
第2自然段:写江南冬天的可爱。
第 3 自然段:比较江南的冬天、秋天及北方的夏夜。
第4自然段:比较闽粤之冬与江南之冬。
第5自然段:写江南的植物。
第6自然段:比较德国的郊外与江南的郊外。
第7自然段:写江南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
第8自然段:写江南的雪。
第9自然段:写江南的旱冬。
第10自然段:抒发对江南冬景的喜爱之情。
通过这些批注,我们就能发现《江南的冬景》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总写作者对江南冬景的感受,第二部分(第5—9自然段)分写江南的冬景,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抒发作者对江南的冬景的喜爱之情。
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将北国的冬天和江南的冬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勾画出文中描写江南冬景的句子,并从后文中寻找突出江南冬景特点的一些景物,如:芦花冬至不败、红叶三月常青、乌桕着在枝头、草色仍带绿意。这样一来,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
以上只是笔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两种方法。其实,好的阅读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多总结,争取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达到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