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021-02-12陈燕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琵琶行琵琶白居易

陈燕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收录了白居易的经典作品《琵琶行》,要求學生“重点欣赏诗中音乐描写的精妙”,探讨《琵琶行》是如何“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的,并“写一则8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部分学生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音乐方面的知识,对古典乐器和乐曲的了解并不深入。对此,他们感到有些茫然,在学习的时候不得要领,不能领会其中的妙处。教师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也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笔者鼓励学生将这首《琵琶行》放在白居易74年的漫漫人生当中去考量、体悟,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培养审美能力。

在语文课上,笔者为他们布置了这样一些任务:

1.略读周桂峰的《白居易传》、王拾遗的《白居易传》。

2.精读《旧唐书》《新唐书》《唐才子传》中有关白居易的内容。

3.上网查阅与音乐相关的知识,品读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白的《听蜀僧濬弹 琴》等诗篇,并展示学习成果。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达成以下目标:

1.知人论世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做到“知人论世”,了解白居易其人,如此才能更好地品读他的作品。

白居易自幼勤学苦读,29岁(800年)进士及第,32岁(803 年)授校书郎,35 岁(806 年)为盩厔尉,36 岁 (807年)授翰林学士,开始受到皇帝的重用。在官场上,他屡进忠言,可谓意气风发;在文坛上,他直面社会弊端,先后写出了《秦中吟》10首、《新乐府》50首,提出了“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然而,就在他觉得自己可以大展宏图的时候,他来到了人生的低谷:40岁(811年),他因母亲去世而离职“丁忧”(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朝廷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无论此人担任何官何职,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43岁(814年)才回到长安,授太子左赞善大夫(隶属东宫,共5个人,负责对太子讽喻规谏,不准过问朝廷之事)。此时他空怀兼济天下的理想,却处于无事可做的窘境。

元和十年(815 年)六月的一天,主张平叛藩镇的宰相武元衡在上朝的路上被一群贼人杀死,并被取了颅骨。贼人的气焰如此嚣张,无疑是在挑战皇权,但朝廷上下竟然无人采取任何行动。

白居易不顾自己隶属东宫“不准过问朝廷”的戒律,义愤填膺,热血沸腾,很快撰成《为宰相被害事 请急捕贼状》,将其上呈朝廷。这本是维护朝廷与国法尊严的正义之举,却被当政者斥为“越职言事”。五天之后,皇帝才下诏捕贼,而白居易却因越职言事被罢职外放。

原本,白居易是被贬为了江州刺史,但有人上书谏阻,向皇帝进谗言,说白居易不宜治理州郡。实际上便追回诏书,把白居易降级贬为江州司马。司马虽是府州上佐之一,名义上能“以纪纲众务,通判列曹”,其实没有实权,只是个可有可无的闲职。就这样,有政治才干又急于兴利除弊的白居易再也没有了参政的权利,被迫退出了政治舞台。闲职阻隔了有志之士施展才华,任闲职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摧残。“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这时候道家的虚无、佛家的寂灭为政治上失意的他带来了心灵上的慰藉。他好像一下子就改变了先前积极进取的状态,开始寄情山水,逃避现实。偶遇琵琶女之后,那根被他深深埋藏在内心的弦被轻轻拨动,情感的闸门不经意间被琵琶女的弹奏打开。“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他回想起自己所遭遇的一切,“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作为一个有着特殊生活经历、独特人生感悟和有貌有才的女艺人,她与诗人有着极其相似的遭遇。可以说,她是沦落天涯、无力回天的诗人的艺术的化身。“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州潦倒翁”道出了白居易与琵琶女同命相怜的原因。

“年长色衰为人弃”的她以声传情,“壮心徒许国,薄命不如人”的他以情绘声。

“事物牵于外,情感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白居易有着极强的艺术感知能力,他能敏锐地感知琵琶曲中的“无限事”以及琵琶女的“不得志”。

1946 年,民国才女林徽因曾在致费慰梅的信中说:“在这个多事之秋突然相聚,又使大家满怀感激和兴奋。直到此时我才明白,当那些缺少旅行工具的唐宋时代诗人们在遭贬谪的路上,突然在什么小客栈或小船中或某处由和尚款待的庙里和朋友不期而遇的那种欢乐,他们又会怎样地在长谈中推心置腹?”

诚如斯言,白居易与琵琶女是通过音乐推心置腹的。

知人论世,学生也就不难理解曾是朝廷官员的白居易为什么会与琵琶女共情,也不难理解出身贫寒、为人耿直、为官刚正、屡遭贬谪的韩愈为何在听到颖师的琴声时会“湿衣泪滂滂”。

2.识人论乐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白居易为什么能听懂琵琶女的曲子?

唐朝繁荣、发达、开放,既是诗歌艺术的国度,也是音乐艺术的国度。尤其是经过唐玄宗这位“梨园祖师”的推动,音乐艺术在唐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流风所及,中唐社会虽处于快速衰败的过程中,但上流社会中的人依然热爱音乐。正是在这样浓厚的艺术氛围里,音乐也渐渐走进了诗歌,如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的《琵琶行》。

曾担任翰林学士的白居易自然有着诸多接触乐官、聆听宫廷乐曲的机会,甚至还可能有幸参加宫廷盛宴,倾听各种类型的音乐。他“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能“观舞听歌知乐意”,在音乐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能听、能奏、能创作(如创作了《霓裳羽衣舞歌》),著有上百篇与音乐相关的诗篇,并有系统的音乐美学思想。

琵琶女从“转轴拨弦”、调弦校音开始,“弦弦掩抑”,情随声出,继而“续续弹”“错杂弹”,倾诉悲情, “声暂歇”,暂作蓄势,到最后“曲终”,留下阵阵余音。整个过程,节奏由慢到快,音响从低到高,旋律有张有弛,曲调有强有弱,曲子时有时无……这些细枝末节,白居易均能对其了然于胸。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單就琵琶而言,白居易就创作了《听琵琶妓弹略略》《送春》《听琵琶》《听曹刚琵琶兼示重莲》等诗篇,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演奏者的高超技艺。他懂得“曲为心声”的道理,能看见琵琶女内心的块垒,“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于是情动辞发,竭尽所能,把自己所体会到的情感传递出来。学生通过体验与感悟、欣赏与评价,能有效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白居易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他用饱含真情的笔墨来描写琵琶曲之美,使整首诗极具表现力。

在品读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诗人是这样写琵琶曲的:

1.化抽象为具体

音乐是一种比较抽象的艺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己表情达意的方式。比如,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绘画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文学是通过字、词、句、篇来表情达意的。“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而诗人的高明之处则在于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将自己听到的乐曲呈现出来,让人如闻其声,获得独特的艺术享受。

白居易擅长以声摹声,以形摹声,化抽象为具体。具体表现为在写大弦时以“嘈嘈”摹声,以“急雨”作比,写出了大弦的浑厚;在写小弦时以“切切”摹状, 以“私语”为喻,写出了小弦的轻柔。突然而至的漫天暴雨不一会儿便变为了柔情绵绵的温温耳语,对比鲜明,非常形象。“错杂弹”时“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以“大珠”“小珠”“落玉盘”摹声,珠落玉盘,声音清脆圆润,给人以愉悦之感。“间关”之声流利婉转,诗人将其比作“莺语”,声音如黄莺在花下婉转啼叫,轻快清脆,给人以惊喜。“幽咽”之音悲抑哽塞,诗人将其比作“泉 流”,声音如泉流在冰下难以流通,幽咽凝绝。曲子时缓时急,变化得宜,有时候如银瓶乍破,泉水迸射,有时候如铁骑飞驰,刀枪齐鸣……白居易用妙笔记录下了琵琶女演奏出的曲子,将转瞬即逝的听觉艺术变成了永恒的视觉艺术。

2.烘云托月

柴可夫斯基说:“只有从艺术家灵魂深处倾泻出来的音乐,而又被灵魂所感动的音乐,才能感动听众,占有听众。”“不辞为君弹”的琵琶女从灵魂深处倾泻出来的音乐为“文辞富艳”的白居易所感受、理解、表 现,遂有了这首千古绝唱《琵琶行》。

在创作的过程中,诗人适时地使用了烘云托月的艺术手法。烘云托月,出自王实甫的《西厢记》,即从侧面加以点染以烘托所描绘的事物。在《琵琶行》中,琵琶女一曲弹奏完毕,“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悄无言”写的是月夜无声的“静”,这样写恰恰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一曲过后,四周寂“静”无声,而人心“动”荡。这就如同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有“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这堂语文研读课成为了音乐鉴赏课。在这样的阅读活动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自主地阅读、探究、鉴赏,既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拓宽了阅读的视野,又提升了审美鉴赏能力,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了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琵琶行琵琶白居易
我和我的琵琶
吕楠作品
朋友
夜雪
从《琵琶行》浅谈知音情结
“琵琶”和“枇杷”
吴绪经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