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指导学生用评点法学习《赤壁赋》

2021-02-12邵小燕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赤壁赋评点示例

邵小燕

评点法古已有之,如今却被不少人遗忘了。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指导学生在书本上随手圈划、留下标记,没有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本文谈谈如何指导学生使用评点法学习《赤壁赋》。

一、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多种评点方法

学生在使用评点法时效果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教师的指导。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布置任务,而应该先介绍一下常见的评点的方法,并作出示范。学生以此为基础,才能更好地开展学习活动,培养思维能力。

1.标记式评点:以约定俗成或者自成体系的符号,在文本中作相应的标记,并给出解释。

示例: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解释:“望”为每月农历十五,“既望”为十六,“再 望”为十七。

2.概括式评点:对部分内容进行梳理和提炼。

示例:

文章第一节写赤壁夜景;第二节写主与客饮酒放歌,愁绪渐起;第三节写客人的人生感慨;第四节写主人的个人见解;第五节写主与客畅饮醉眠。

3.问题式评点:通过阅读与思考,对文章的内容、形式、情节、人物等进行分析与思考,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示例:

作者引用曹操《短歌行》的目的是什么?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思慕的英雄是周瑜,本文又引用曹诗,是否矛盾?

4.赏析式评点:以“手法+分析+作用(表情达意)”的模式賞析文章中的句子。

示例:

原文: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赏析:

作者使用拟人和对偶的手法,通过写“潜蛟起舞”和“嫠妇垂泪”,从侧面展现了箫声的悠扬婉转和演奏者技艺之高超,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生出波澜。

5.感悟式评点:由读到思,有感而录,不限制评点的内容,但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示例:

我太喜欢这个结尾了,由悲转喜,宾主相欢,有种“明月清风自在怀,杯酒笑谈皆释然”的感觉。

6.评价式评点:对文章中的内容或者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写出自己的见解。

示例:

在文章的倒数第二自然段,作者的观点非常新颖,让我想到了李白《襄阳歌》中的句子“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

二、开展活动,让学生自由评点

在使用评点法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只是流于形式。语文课堂看似很热闹,其实根本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笔者建议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他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其他读者对话,自由评点,提高其思维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都能准确找到并圈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乐——悲——喜”的词句。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迫不及待地让他们将这些“点”连成“线”,马不停蹄地引领他们探讨作者的情感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殊不知他们还没有细细品评“点”的奥妙,又怎么能够尽得“线”的精巧?

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围绕这三个“情感点”,各自挑选对应的内容进行诵读和评点。有的学生从传统审美心理的角度谈“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美妙;有的学生下载了箫的配乐,并自打节拍吟唱“桂棹”部分,感受到了古曲之悲;还有的学生从哲学的角度肯定了“水月之说”,对苏轼油然起敬,增强了文化自信。

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视线转移到作者的身上,适时创设情境,要求他们开动脑筋,完成相应的采访任务。

示例:

任务:如果你有机会穿越时空,去往苏轼的身边,你会问他什么问题呢?请你与其他同学想象并模拟采访苏轼时的场景。

采访:

记者(生1扮演):东坡居士,您好!请问《赤壁赋》是您最得意的作品吗?

苏轼(生2扮演):最得意谈不上吧,黄州时期的大部分诗文其实展现的是我内心求索、外在适应的过程。我认为,无论是诗词还是文章,都应该记录心底最真实的想法。当你有感而发的时候,一切语句尽可信手拈来。

……

与其他读者对话,这里的“其他读者”既可以是坐在同一个教室里的同学,也可以是课堂外的名人、大 家。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可以展示名家的评语,让学生自行品读,自由评点。

作家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

学生评点:“我认为不仅有佛教的帮助,还有道教的加持,如‘羽化登仙’‘挟仙遨游’,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修行后飞离尘世的向往,‘造物者无尽藏,吾与子共适’与‘道法自然’有相通之处。”

教师评点:“苏轼集‘儒释道’之大成,既是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又是历史上的治水名人。李志敏曾评价道:‘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请大家利用课余时间了解苏轼其人。”

综上所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掌握评点法,制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从多角度品读文本,培养其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赤壁赋评点示例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对比前后赤壁赋
苏轼没有写过《前赤壁赋》
10秒记忆
飞吧,云宝
《中考“仿写”题解题技法指津》参考答案
翻译擂台(116)评点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
“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