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环境选线原则的公路路线设计问题探讨

2021-02-12范文金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21年6期
关键词:充分考虑敏感点选线

范文金

(寻乌县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中心,江西 赣州 342200)

0 引言

基于环境选线原则的公路路线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以下方面:第一,加强路线设计前的地勘考察,在充分考虑并顺应既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保证路线契合当地自然环境,避免大规模挖填方,保证路线与既有地形充分融合;第二,充分考虑公路路线沿线既有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点,并严格按照地方规范、行业要求进行避让,并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第三,避免大规模侵占既有耕地、良田、草地、经济林、天然林,并规避和远离居住区,减少征地拆迁,防止施工和将来交通运行所带来的噪声、环境污染;第四,在充分考虑上述几点的基础上提出设计方案,并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进行方案比选,重点考虑环境评价指标,突出设计方案的生态环境效益和人文效益。

1 工程实例

1.1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段是所在公路路网中的重要路段,起讫桩号K211+000~K250+335,线路长39.335km,路基宽33.5m,设计行车速度100km·h-1,沿线原生态自然环境特征明显,生态资源、旅游资源丰富,且沿线环境敏感点众多,为此,工程路线设计及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对当地既有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协调。遵循地形走势和环境选线原则,虽然会增大施工成本,但是征地拆迁费用及对生态环境的扰动会大大减少,有助于实现工程与环境景观的有机融合。

1.2 沿线环境敏感点分析

本公路路线设计遵循环境选线原则,为此应对所潜在的沿线环境敏感点做出最大限度的避让,而对于无法有效避让的公益生态林、敏感水体等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地勘资料显示,本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环境敏感点主要包括牧民定居点、饲草料基地和基本农田段等既有地形地物敏感点、声环境敏感点[1]等。公路路线距离当地水源地较远,对水源地不造成直接影响,但是该水源地属于敏感性水体,必须在公路设计方案中提出切实可行的水体保护方案,并采用储污池、急流槽、拦水带等系列工程措施。

1.2.1 既有地形地物敏感点

本公路路线所经过区域有大量牧民定居点、饲草料基地和基本农田段,此外该村周围还分布着大量的耕地、草场。在线路设计时必须尽量避绕以上既有地形地物,选择耕地、草场、农田、牧民定居点较为稀疏的区域穿过,以便将公路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扰动降至最低。

1.2.2 声环境敏感点

线路经过的区域内村民居住较为密集,此外还包括学校、村卫生院、筹建中的公安特警训练基地及边防总队驻扎营地等建筑,为减少公路工程施工对该村村民和住户造成噪声影响,必须在路线设计中充分考虑对上述区域的避让和远离。

1.2.3 沿线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本公路沿线大部分为荒漠和草场,农田、耕地和林地只占很小比例,在路线设计时充分考虑沿线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尽可能少占用耕地林地,少拆迁,并在确保当地住户出行需求的基础上降低路基高度,并严格控制分割既有农田水利设施。公路沿线主要为干旱区,降雨稀少,蒸发大,且硫酸盐强至中盐渍土分部广泛,考虑到盐渍土具有腐蚀性、盐胀性等不良工程性能,会导致路基出现鼓包、裂缝、膨胀及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破坏。此外,线路途径区域属于荒漠绿洲区,部分区域地下水水位较高,排水不畅,因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随毛细水的上升土体内可溶解性盐分汇集在土体表层,并在冰雪消融及骤降暴雨形成地表径流后,可溶解性盐分被溶解并形成含盐类矿化地表水,漫流并经过强蒸发后盐分聚集并形成盐渍土[2]。勘察结果显示,公路沿线盐渍土主要成分为硫酸盐和亚硫酸盐,掺杂部分亚氯盐和氯盐。

2 路线设计

2.1 平纵面配合

根据本工程现场勘察结果,设计好的可行性报告中所推荐的走廊带方案选择正确,可实施性强,推荐的线路方案也十分合理,故选用该走廊带设计方案,保留原公路,另辟新线新建整体路基。互通式立交从高速公路分出后在最佳位置跨越既有农田,并绕让所经某村农牧民饲草料基地和定居点,并从既有农田规划区域的东北方侧穿,之后路线与某一公路进行平面相后继续向西南方向延伸,避开所在地市级储备用地后最终接某机场进场道路。该路线中途和某公路平面相交,交叉处既有公路平曲线半径小,达不到规范要求,且因视距不良而无法保证行车安全。所以,在本公路段路线设计时进行平面交叉处1km长度的改建,且平面交叉前的主线按照一级公路等级设计,平交后的线路按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时速分别为100km·h-1和60km·h-1。

由于本公路所处区域地势平坦开阔,不存在较大起伏,且地势整体呈北高南低趋势,存在2~3%的自然坡降,植被稀疏,土壤表现出荒漠化趋势,第四系冲洪积卵砾石地层,地质条件良好。工程所在地区冬季寒冷干燥且在12月至次年1月会爆发风吹雪,为避免出现路基路面积雪,必须根据地形、风力及降雪量等自然因素加强风积雪区域路基高度的合理设计。工程区除荒漠和荒地外,其余均为农田和草地,考虑既有环境和动物通道,在符合路基安全条件的基础上应尽量控制路基高度。

2.2 路线布设

在路线布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顺捷等方面,同时还应避免设置过长直线。因为顺捷的路线能显著缩短公路里程,提升公路运输效率,减少对周围土地的占用,节省公路后期维修养护费用,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公路路线设计及布设时必须遵循沿线城镇总体规划,确保线路与沿线城镇规划合理衔接,避免打乱、调整和影响既有城镇规划,并遵循离而不远、近而不进的布线原则[3]。本公路路线设计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牧民定居点、饲草料基地和基本农田段,为避免对其居住区域造成过多扰动,必须在路线设计阶段处理好路线顺捷与具体环境之间的关系。

2.3 交叉设置方式

根据可研报告中对拟建线路交通负荷量的调查,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开发,该线路所承载的交通量必将连年增长,并成为连接各影响区的交通要道。本线路设计行车速度100km·h-1,并按双向四车道全封闭的一级公路标准设计,必须根据当地居民出行习惯和换乘需求增设分离式立体交通通道,并通过设置涵洞保护既有地下管线。结合对本新建线路交通量增长趋势的预测及路网规划,互通式立交只需按B单喇叭型的一般等级设计。

2.4 技术标准

基于环境选线原则,本公路在路线设计时主要从整体协调角度出发,尽可能保持线路平顺舒适、纵坡均匀,断面设置合理,并确保线形的连续,避免大范围拆迁,减少征地占用,充分利用既有走廊带,尽可能避免对当地既有自然环境和景观的不利扰动与破坏。在坚持环境选线原则的情况下所确定的本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标准见表1。

表1 本公路路线设计技术标准

3 结论

综上可知,环境选线原则是当前我国公路工程建设应遵循的基础性原则,在该原则的指导下,公路路线设计必须以环境为引导,充分考虑拟建地区地形地貌、地质地物,并纳入环境影响评估因素进行方案比选与论证,如此所提出的方案虽然造价较高,但是对环境的影响会降至最低限度。基于环境选线原则的公路路线设计必须充分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凸显公路工程建设的生态景观效益和人文环境效益。

猜你喜欢

充分考虑敏感点选线
阿萨农舍
NURBS插补中相邻敏感点区域速度轨迹规划研究
基于压缩感知的电力系统故障选线研究
-等度连续点及-敏感点
跨文化沟通敏感点管理刍议
应充分考虑医院管理的复杂性
小波变换在电力线路故障选线中的应用
地铁冷却塔消声处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基于强跟踪滤波器的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
近似熵在谐振接地系统故障选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