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地方国企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研究

2021-02-12

市场论坛 2021年10期
关键词:氢能储能意见

王 能

一、《意见》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分析

(一)《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

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时提出了2030年左右碳达峰的目标。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供应,引领应对气候变化、树立大国形象意义重大。碳达峰、碳中和将对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意见》作为“双碳”“1+N”政策体系中的“1”,是指导“双碳”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制定了实现“双碳”目标的“三步走”路线图,以2025年、2030年、2060年为节点设置了三阶段目标,并对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碳汇等量化指标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表1 《意见》中设定的“双碳”阶段目标

(二)《意见》的主要内容

在新发展阶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对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意见》制定了实现“双碳”目标的路线图,具体提出了十方面共31项实现“双碳”目标的具体举措。《意见》总体体现出全面绿色转型,有序安全降碳,强化科技保障,确保落地见效等几方面特征。一是全面绿色转型。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优化绿色低碳发展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加快建立绿色贸易体系,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二是有序安全降碳。对内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加快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绿色低碳转型,立足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坚决遏制高耗能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持续巩固提升碳汇能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三是强化科技保障,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四是确保落地见效,健全标准计量体系,提升统计监测能力。完善投资,金融,财税、价格等政策体系,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建设。

二、相关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意见》具体提出的十条31项具体举措,对于产业结构调整、能源体系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等方面的战略部署,将对相关产业与行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绿色低碳产业站上风口,绿色智能制造将发挥更大作用

《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一是要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要建设绿色制造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及产业链等产业将加速发展,发展空间巨大,绿色低碳建材的需求也将快速增长。

(二)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风电光伏方面,根据《意见》要求,到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未来十年国内风电、太阳能合计年均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6700万千瓦及以上,预计水电、核电、生物质等清洁能源的发展也有望加强。对于风电和光伏两大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未来将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的思路,且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新能源其他产业方面,《意见》明确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我国将加快推进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等调峰资源规模化应用,以满足新能源大规模建设的需求。抽水蓄能方面,到2025年,投产总规模将较“十三五”翻一番,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达到1.2亿千瓦左右;新型储能方面,到2025年,我国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意见》还提出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氢能有望得到政策重点支持,未来氢能生产、储存、应用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规模化应用有望取得发展。

(三)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将获大力支持

《意见》提出“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包括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布局,以及先进适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前沿技术包括: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可再生能源制氢、可控核聚变、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等低碳前沿技术;先进研发推广的技术包括:智能电网技术、电化学/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氢能的生产储存应用技术、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技术、气凝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等。

(四)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化石能源发展严格受限

高耗能产业方面,《意见》提出以节能降碳为导向,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遏制以下几类高耗能高排放产业的要求:一是电解铝等项目,新建扩建需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二是煤电、石化等项目实施产能控制;三是一律不得新建改扩建未纳入国家产业规划的炼油、乙烯、煤制烯烃等项目;四是煤制油气的产能规模需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方面,《意见》提出,“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煤炭消费逐步减少、石油消费进入峰值平台期,煤电装机规模将被严控。加快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短期,化石能源消费仍处于增长期,相对低碳的天然气增速或较快。“十五五”及中远期,化石能源或将进入峰值平台期并逐步下降。

(五)“双碳”目标的政策引导机制进一步完善

《意见》从四个方面制定了推动“双碳”目标的政策引导和支持机制。投资政策方面,《意见》明确指出了“双碳”目标下的投融资政策:严控煤电、电解铝、石化等高碳项目投资,加大对节能环保、新能源、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尤其国有企业要加大绿色低碳投资。金融政策方面,《意见》提出了积极发展碳减排货币政策工具、绿色信贷、绿色权益融资、绿色债券、国家低碳转型基金、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等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财税政策方面,一是加大政府对绿色低碳产品的采购力度;二是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税收优惠,研究碳减排相关税收政策;三是完善电价体系促进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市场化机制方面,《意见》则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包括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完善配额分配管理等方面的要求。绿色产业将进一步获得政策支持,除此之外,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将带来相关金融业务的机遇。

三、广西地方国企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对策建议

广西地方国企集团传统产业占比较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尚未成为集团增长的主导力量,调结构转方式任务艰巨。把握好目前绿色产业的发展机遇,做好“双碳”工作,加快推进存量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持续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加快形成绿色经济新动能和可持续增长极,对广西国企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必须主动发力。

(一)推动存量产业优化升级,强化数字赋能

1.推动能源产业节能升级。火电企业方面,根据《意见》国家将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建议火电企业大力拓展热电联产市场,转变为以供热为主、发电为辅的综合能源服务企业,探索燃煤电厂煤掺烧等节能路径,进一步挖掘煤电节能减排的潜力,使能耗达到同行业、同类型机组的先进水平。水电企业方面,持续推进存量水电“挖潜增效”,实施水电机组增效扩容技术改造,实现水电效益整体提升。电网企业方面,积极推进绿色智能电网建设,提升清洁能源消纳能力,降低输电损耗,积极拓展多能供应等综合能源服务,助力提升全社会终端用能效率。

2.积极优化铝产业结构。铝加工企业建议围绕铝水资源,差异化做专做精铝下游,聚焦发展高附加值铝产品,积极拓展绿色建筑材料。铝高端精深加工方面,实现下游汽车、航空航天等零部件领域规模化供应,拓展2/7系中高端产品基本盘,提升3C及泛半导体等商用产品市场占用率,实现产品高端化发展,降低单位产值能耗。

3.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应用,加快实现整个生产端的绿色低碳改造。一是加快建设数字化、智慧化能源管控平台,推广智慧化管控平台,着力提高智能运维水平,加快建设推广智慧火电、智慧水电、智慧风电、智慧燃气、智慧能源贸易等智能应用,实现少人化、无人化值守,打造“区域集控、无人值守”的水电和光伏电站。二是加快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推动装备、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建设集智能采购、仓储、制造、营销、物流、供应链风险预测与防控等一体的智能管控平台,提升生产效率。提高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和联网率,提升企业研发、设计和生产的智能化水平,优化各环节的连接效率,降低能耗水平。推进生产运营智能化,以智能化降本增效、节能减耗。

4.加快推进广西特色工业互联网建设。深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传统优势产业融合,用数字技术赋能糖业、有色金属、汽车等广西传统优势产业,在智能制造等领域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推动产业集群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助力广西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二)把握战略机遇,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

能源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环节,《意见》从政策端指明了发展清洁能源的着重点,利好确定性最强的光伏、风能发电和储能产业链,同时对新能源车产业链有较强促进作用。

1.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要抓住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政策暖风,加快获取新能源等可再生能源资源,推动能源结构加速优化。一是全力加快海上风电布局,打造北部湾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和千万千瓦海上风电基地,培育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立足广西、面向东盟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二是积极发展集中式光伏发电,充分利用水库河流水面等开发多样化“光伏+”等发电模式。三是择优有序发展陆上集中式风电,在北部湾区域择机开发分散式陆上风电。

2.积极开发储能和氢能项目。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主体,“风光储”一体化协同发展,未来储能市场发展潜力较大。一是建议加强政策研究和市场调研,及时跟踪政策变化及市场发展情况,拓展储能的应用场景,积极布局抽水储能、电化学等储能电站。二是借鉴上海、佛山等地在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规划方向和经验,研究梳理氢能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后,与自治区发改委等主管部门做好对接,编制时间表路线图,加快推动广西氢能及加氢站规划出台;与财政、工信、国土、安监相关部门积极对接,提出具体的政策要求,重点提出氢能产业在土地供应、财政支持,基础设施支持、氢能汽车使用激励、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和保障需求。三是结合海上风电开发,发展海上风电制氢,推动氢能在交通行业运用,打造氢能后备电源试点,扩大氢能运用场景,探索建设氢能产业示范区。

3.加快推进再生铝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加快再生铝等绿色循环产业的布局,开展可再生铝产业试点,逐步积累技术、管理和人才优势,在解决废铝来源和分拣技术等核心问题基础上,加快抢占再生铝资源,择机进行大规模投资生产,占领行业发展先机。推进铝灰等铝产业链各环节废渣、废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综合提升铝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逐步扩展为华南、西南地区铝企业提供危废资源化处置技术服务。

4.持续关注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议持续关注《意见》提及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碳零碳负碳和储能新材料、电化学/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新能源汽车、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可再生能源制氢、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可通过基金、参股、并购等方式投资相关产业链。

5.积极开展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设计,加大绿色建造力度,推进现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新建建筑节能设计。实行建筑能耗监控,提升管理效率和能效。分批分阶段升级改造已有能源设备,推广采用高效节能设备,最大限度降低能耗。充分利用清洁能源解决用能需求,生产和办公中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促进交通用能清洁化。

(三)遵循《意见》要求,高标准谋划耗能较高项目

为实现“双碳”目标,高耗能项目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但既不能盲目推进高能耗项目,也不能对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关停、退出,必须按照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先立后破的要求,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同时,精心谋划,实施落后高耗能企业稳步退出,推动先进能耗较高项目平稳落地,做好绿色转型与企业发展、产业接续、稳岗就业的有机结合。要严格落实高耗能项目等量或减量替换,高标准谋划能耗较高的项目,不断推动传统的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四)加强碳资产管理,为后续发展储备资源

一是建议有高耗能产业的企业率先将碳排放因素纳入日常经营管理考虑,统筹优化管理企业内部各控排企业碳排放配额,统一“碳资产池”,做好排放数据的报告、配额管理,履约以及碳交易等碳管理工作。二是优化碳资产管理,地方高耗能企业在发展新能源的同时,积极申报CCER等,获取更多碳排放权交易资源,通过CCER抵扣为碳排放争取空间,实现碳市场的利益最大化。三是林业企积极进行碳汇项目的开发和申报,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争取主动,增强企业竞争力。

(五)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推动产品创新

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建议地方金融企业跟踪政策监管变化,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权益融资、绿色债券等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地方保险企业加大绿色保险产品研发力度,积极探索差别保险费率机制,发挥费率杠杆调节作用,增强绿色保险服务绿色发展的能力。地方基金可以发起设立区域性具有政策导向性的“绿色金融”引导基金。鼓励创投基金孵化绿色低碳科技企业,支持股权投资基金开展绿色项目,支持地方绿色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氢能储能意见
各国争抢氢能产业制高点
氢能“竞速”
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
相变储能材料研究进展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氢能有轨电车应用综述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