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媒介伦理课程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2021-02-12谢鹏鹏

新闻潮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融媒体海量庞杂的信息、重新冶炼的媒介伦理形态和重新建构的课堂教学时空对“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育人体系带来巨大挑战,也对蕴含着丰富思政元素的媒介伦理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文章提出,在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做好媒介伦理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找到“触点”,让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起来;必须找到课程“沸点”,让课程思政“活”起来;必须通过融媒体技术手段找到“亮点”,让课程思政建设“潮”起来。

【关键词】媒介伦理;课程教学改革;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融媒体环境下,媒介的介质壁垒不断被打破,以融合为特征的新闻生产模式不断得以建构。单一介质的内容生产和传播已然无法适应不断升级迭代的媒介技术变迁与现实需求,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进程在信息技术的赋能下呈现出加速度的演进趋势,“一体多元”的跨介质传播态势已然形成。然而,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为人类社会带来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潜藏着社会共识消解、社会机体撕裂的巨大风险”[1],新闻失真、信息污染、网络欺凌、媒介逼视、媒介审判、新闻侵权等媒介伦理问题进一步凸显,对媒体生态与社会秩序形成新的冲击,这无疑给作为网络社会治理体系重要节点的媒体系统提出了新要求,更对传媒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

一、融媒体时代“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育人体系面临新挑战

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传媒专业人才培养首要解决的问题。2018年,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7号),意见中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新闻传播育人体系。普遍开设新闻伦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专门课程,深挖新闻传播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和育人功能”[2],将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到比专业知识教育更突出的位置。然而,媒体融合却给“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育人体系带来了新问题。

(一)融媒体海量庞杂的信息资源加剧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

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融媒体时代真假莫辨、海量庞杂的信息资源加剧传媒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难度。融媒体时代,信息的“质”与“量”难以平衡,“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傳播”的海量信息背后,“人们被海水般的信息吞没。然而,这种海水不会建筑绿洲,更多将形成的是罗布泊式的坚硬的盐碱地,充斥着虚假的、欺骗性的、非建设性的信息沙漠”[3]。除了各种失真失实的信息外,“网络喷子”们带来的网络暴力和网络霸凌现象依旧层出不穷,“相约自杀群”“一起自残群”等病态的亚文化社群也隐藏其中。此外,随着匿名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国际传播环境的复杂化,许多负面的言论也在融媒体的多元平台上传播,一些“极端自由主义者、极端民族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种族主义者、邪教徒等为主流价值观所不容的群体也纷纷在社交媒体等平台开辟出自己的宣传阵地”[4]。这些信息严重冲击着高校学生的价值认同,影响着学生的传播伦理和法治观念,加剧传媒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难度。

(二)融媒体重新冶炼媒介伦理形态,加剧职业道德教育风险

就职业道德教育而言,融媒体格局打破了传统语境下媒介伦理的横向与纵向结构,用何种媒介伦理形态来考查媒体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标准令人困惑。在传统语境下,媒介伦理的横向结构往往以媒体的四重功能“报道、劝服、呈现和娱乐”[5]为划分依据,形成新闻伦理、广告伦理、公关伦理、娱乐伦理等媒介伦理形态。媒介伦理的纵向结构一般是根据不同的媒介技术来划分,产生了报纸伦理、广播伦理、电视伦理、网络伦理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诉求。这些传统语境下的媒介伦理各司其职,从各自的伦理偏向出发,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

而融媒体时代,媒介技术和功能的壁垒都被打破并重新冶炼,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之间的技术区隔被打通,单一的融媒体作品也往往可以借助图片、音视频、文字、广告等多元化的内容实现报道、劝服、呈现和娱乐等多种功能。如此情况下,融媒体作品的伦理倾向很难通过媒体功能或媒介技术来区分,用何种媒介伦理形态进行考查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此外,融媒体对“一专多能”记者的呼唤也要求记者同时掌握多种技能,并娴熟地运用各种媒介伦理形态来指导自己的职业活动,这也势必加剧记者陷入职业伦理困境的风险。

(三)融媒体重新建构课堂教学时空,打破专业知识教育边界

就专业知识教育而言,融媒体时代的信息开放与共享弱化了传媒教育者的权威性,融媒体所建构的非线性时空关系也对传媒专业传统的课堂时空建构提出了新要求。在人人都可以共享信息资源的融媒体时代,信息的生产越发透明,信息获取越发便利,教师、课堂、高校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传媒教育者在传授专业知识方面的权威性地位被进一步消解。

与此同时,融媒体时代,“信息的即时生产、移动传播、多元符号转换、时空接收等特征,实现了人体的延伸,也实现了课堂时空的延伸”[6]。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展开教学活动的“静态单窗口叙事”正在向融媒体时代不同新闻文本(报纸版面、视频、音频)作为“嵌入窗口”导入的“动态多窗口叙事”转换。融媒体技术让新闻现场时空与课堂教学时空得以转换,教学中课堂上的“此时此地”可以与新闻现场的“此时彼地”叠合,形成一个不断交互和延展的动态教学模式。这也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从传统“以我为主”的知识讲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情境创设,学生则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窗口实现时空跃迁,课堂教学的时空边界进一步被拓展。

二、融媒体思政教育对高校媒介伦理课程改革提出新要求

2020年6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传媒专业人才培养要想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育人体系就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在这方面,蕴含着丰富思政内容的媒介伦理课程在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价值塑造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媒介伦理课是传媒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早在21世纪初,复旦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众多高校就纷纷针对新闻、传播、公关、广告等专业开设新闻法学、媒介伦理、广告伦理、新闻伦理与法规等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也有一些高校将其纳入通识教育课。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新闻伦理与法规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成为全国第一门媒介伦理方向的在线课程。2018年,教育部明确要求新闻传播类专业应“普遍开设新闻伦理、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专门课程”,媒介伦理课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媒介伦理课将新闻学与法学、伦理学相关理论知识融为一体,旨在帮助传媒专业学生建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伦理观、价值观、法治观念和理想追求,有助于学生提高伦理认知、解决伦理争辩,最终学会在复杂的媒介生态环境下进行正确的伦理抉择,课程本身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学习和研究媒介伦理学,是提高广大新闻工作者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的需要,也是提升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坚守网络底线意识的重要路径。

然而,受制于師资、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局限,大部分院校的媒介伦理课并未能将课程建设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更未与融媒体的时代呼唤回应,存在硬性灌输、针对性不足、手段单一、方法固化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世界上主导性的伦理理论框架都来自西方,“西方的伦理框架被乔装打扮成具有‘普世价值的理论,非西方本土知识被边缘化”[7]。加之媒介伦理课是运用伦理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新闻职业道德的交叉边缘学科,不仅富含新闻学知识,还包含法学和伦理学知识,这也对主讲教师的思想价值引领和跨学科融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

三、融媒体思政视野下的媒介伦理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索

面对融媒体对课程思政建设带来的新挑战,媒介伦理课程必须因时而动、锐意求变,在传授学生课程本体性知识的基础上,必须有意识地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优化媒介伦理课程思政内容的供给,逐步形成具有传媒特色的课程思政模式。

(一)找到“触点”,让思政元素与媒介伦理课程“融”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大会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要守好媒介伦理课程的“渠”,种好媒介伦理课程的“责任田”,就必须结合媒介伦理专业知识与德育知识体系的“触点”,充分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融入媒介伦理所有章节的课堂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铸魂育人之目的。

1.通过媒介伦理案例分析来渗透思政元素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媒介伦理的相关原理和新闻传播中常常出现的媒介伦理情境,加深学生对于新闻法规和传媒道德的认识,媒介伦理课程往往会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教学。为此,在挑选和解读媒介伦理课程案例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挖掘和渗透思政元素,科学抓取能够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提升政治素质、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素材,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在讲授新闻侵权问题时,除了选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新闻如侵犯明星的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案例外,还可以通过“《新京报》记者李一凡报道慰安妇事件”“纪录片《二十二》慰安妇表情包”等案例进行评析;在讲授虚假新闻问题时,除各年度的国内“十大假新闻”案例外,还可选用“印度编造中印冲突”“美国炮制中国政府在新疆侵犯人权”等虚假新闻报道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完全契合所讲授的知识点,还可以在端正学生报道观的同时帮助学生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根植爱国情怀。

2.从热点新闻事件中挖掘思政元素

热点事件因为具有较强的时新性,往往更容易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繁杂的网络热点素材中筛选出与课堂知识关联密切的内容,组织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意识,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让学生认真思考作为未来的传媒人,该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媒介环境中坚守道德标准,明辨是非,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职业操守。例如在讲授信源真实与记者选择这一媒介伦理问题时,除了讲述一些经典案例外,还可以选取“北大女生包丽自杀事件”“鲍某某性侵养女事件”“刺杀辱母者”等热点事件中媒体报道的信源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些事件本身充满“道德悖论”或“道德冲突”,兼具新闻的时新性、冲突性、接近性等多重要素。学生要想深刻解读这些热点事件的媒体报道,就不得不深入现实情境去独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自己也遭遇刺激、重大、新奇、挑战等“新闻价值”时,该如何坚守客观、公正、同情、尊重等基本的媒介伦理规范?于是这些热点事件就不动声色地与新闻法治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仁爱之心等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找到“沸点”,让媒介伦理课程教学“活”起来

融媒体海量增加的信息资源不断稀释着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融媒体高频交互的信息传播特点也使得单一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持续学习的热情。而融媒体所建构的非线性时空关系,赋予了学生更多时空跃迁和自主参与课堂的能力,开放了课堂教学时空的边界。媒介伦理课程要想走出固化呆板的教学范式,就必须找到教学“沸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让课程“活”起来。

1.互动式教学平台激活课堂教学氛围

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蓝墨云班课、课堂派等网络学习平台,搭建线上线下互动式课程教学平台。通过这些互动式教学平台,教师可提前发布预习任务,上传预习任务单和预习案例、辅助视频等教学资源,也可通过这些线上教学平台,针对媒介伦理中有争议性的问题进行线上投票、问卷调查、头脑风暴等,并可随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探究的方式进行各类研讨,从而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也可打破传统的单线式点名模式,通过云班课平台上的抢答平台发起问题,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教师还可以充分采取案例式、任务型等不同的教学手段,运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工作室等教学范式,让媒介伦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以更生动的形式进行表达。

2.思辨式实践活动增添课堂教学活力

实践教学是巩固媒介伦理课程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具有思辨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现代媒介融合人才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必须充分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活动中。如教师可以充分结合课程具有较强思辨性的特点,开展“‘马克思是个00后之媒介伦理论坛”“‘我的媒介伦理观百家讲坛”“媒介伦理辩论赛”“真假新闻猜猜猜”“新闻法规知识竞赛”等课堂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课程学习的趣味性,也可以“润物细无声”地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德育教育融入其中,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为传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增添无穷活力。

3.多元化考核手段实现灵活化教学评价

评价是教育的指挥棒,评价改革是课堂改革的关键。媒介伦理课程要想真正“活”起来,就必须改变过去“一张期末考卷定成绩”的教学考核形式,“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9]。

要打破“终极性”评价机制,变“结果性”考核为“过程性”考核,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要充分使用蓝墨云班课“经验值”等可视化数据手段,从课前预习到课中学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所有课程学习过程都有相应的经验值记录,由此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的课程评价体系,除了教师外,还可以通过各小组间相互评价、助教协助打分、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等方式,建立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要创设更为灵活的课程考核形式,除传统的书面考试外,还可以通过云班课平台线上测试、慕课线上测试、自制媒介伦理小视频、媒介伦理辩论赛、新闻法规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更为灵活的课程考核。

(三)找到“亮点”,让融媒体引领媒介伦理课程“潮”起来

媒介融合时代,面对“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的00后大学生们,媒介伦理课要想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引导作用,就必须找到“亮点”,融入技术变革新趋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让课程思政建设“潮”起来。

1.教师要树立整体媒介观,充分运用融媒体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需“把握‘报、网、微、端等不同类型媒介载体的特点优势,善于根据教育内容、高校学生的媒介喜好来综合选择或交替运用多种载体形式,实现不同载体形式的优势互补,努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教育发展态势”[10]。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图声光电”等融媒体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设备开展互动式、体验式教学,通过线下教学与线上慕课直播相融合、现实课堂理论教学与媒体平台互动教学相结合等新型教学形式的探索,使思政课堂的教学时空得以延伸,并通过建立“媒介伦理经典案例视频库”“图解新闻法”“数据看传媒”等方式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2.教师要秉承融媒体生产观,以融媒体生产形式完成课程的考查和输出

如教师可以结合融媒体新闻生产规律和传媒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作业或考试任务驱动,学生自主选择媒介伦理热点论题,分组自由讨论策划并取材,制作完成“融媒说媒介伦理”系列抖音短视频,“媒介素养面面观”系列微课,“H5看媒介法规”“媒介伦理趣味漫画”等系列融媒体思政作品。这些蕴含课程思政元素的作品将根据“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的融媒体生产理念,同步在抖音、优酷、爱奇艺等网络平台和学校微信公众号、校园官方微博、校电视台、校园电子阅读栏等自媒体平台播放,并利用二维码、APP、微信公众号等创建线上、线下社群,通过评论、转发、点赞、打赏等交互方式,实现全媒体生产和全介质传播,由此“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也能有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彰显应用型人才培养活力”[11]。

3.教师要树立“融合培养观”,充分将融合理念运用到整个专业建设上来

教师应该打破单打独斗进行媒介伦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刻板思维定式,和所有专业课教师联动,“把学科平台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单元,促进教师团队共同挖掘各学科发展历程中所散发的思政光芒,共同探索各门学科思政建设的价值方向”[12]。教师还可以以媒介伦理的学科知识为契合点,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多维拓展和整合,打通媒介伦理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壁垒,实现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如媒介伦理课程的思政成果可以广泛运用到传媒专业所有实践类专业课,以及全校的媒介素养基础课中,还可以和传媒专业的新闻采写、短视频创作、电视摄像、融媒体实训等课程共建课程群,实现对学生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的融合培养。

四、结语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想要育好传媒人才,就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在专业课程上撒下思政之“盐”。融媒体为媒介伦理课程思政建设带来新机遇,同时也带来新的困惑和挑战。如何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传媒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优化媒介伦理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如何引领学生在去西方化的伦理语境中辩证思考,自觉抵制西方霸权的价值观?如何将媒介伦理课程中晦涩难懂的伦理观念、媒介法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讲授,把课程“有意义”的内容讲得“有意思”,提高课程的到课率、抬头率、接受率?如何打破“一支粉笔+一本教材+PPT投影”的刻板教学范式,紧跟融媒体发展实际,借助融媒体手段,丰富思政教育形式,推动思政教育与融媒体技术深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融媒体浪潮中,每一个媒介伦理专业课程教师可能都要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奋楫扬帆,逐浪前行。

参考文献

[1]胡正荣,李荃.媒体融合的时空升维发展——对《关于加快推进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深度解读[J].新闻与写作,2021(1):5-11.

[2]教育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2018-10-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93.html.

[3]李希光.谁蒙上了你的眼睛——人人必备的媒介素养[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80.

[4]罗俊.滋蔓的暗网及网络空间治理新挑战[J].學术论坛,2020,43(5):1-12.

[5]克里斯琴斯.媒介伦理案例与道德推理[M].9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

[6]张成良,于海飞.融媒体语境下新闻采访教学的三重时空建构[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41(05):157-161.

[7]牛静.新媒体传播伦理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3.

[8]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1) .

[9]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432895424769885&wfr=spider&for=pc.

[10]吴雷鸣.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探究[J].传媒,2021(14):84-87.

[11]谢鹏鹏.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探析[J].新闻潮,2020(9):33-36.

[12]李波,于水.从“碎片化”到“整体性”: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8):140-144.

(编辑:黄佳君)

猜你喜欢

课程教学改革融媒体思想政治教育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