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媒时代下媒介场景转变研究

2021-02-12余静王辉

新闻潮 2021年12期
关键词:智媒时代

余静 王辉

【摘 要】传播学者梅罗维茨提出,随着人们所使用的媒介的不断变化,将会引发整个社会环境的改变,而社会环境的改变又会引发人类行为的变化。文章以媒介情境论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作品进行分析,探究媒介变化对社会信息系统造成的影响,分析新媒体营造的新场景及出现的新行为,以期对我国媒体融合发展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智媒时代;媒介情境论;场景转变

根据美国学者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的观点可知,电子媒介会通过情境重组创造出新的信息环境,从而营造出一个新的情境,新情境的变化又会影响到人的行为和社会角色的改变。这一主要思路可以概括为新媒体—新场景—新行为。随着社会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体融合进入纵深发展,逐步进入智能化新阶段,智能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体形态促使当前的媒介生态和人类行为产生了脱胎换骨式的大变革。

文章将以2018年、2019年、2020年这三年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作品为例,以场景边界—信息系统—生态秩序为逻辑进行解读。分析媒介情境的全新改变,理解智能技术在媒介环境转型中所起到的作用,为智媒时代背景下促进我国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提供借鉴。

一、媒介的演变与逐渐消逝的场景边界

(一)超越地域延伸,打破时间限制

在当前媒体融合逐渐向智能媒体发展的时代,各种新技术相互融合创新,技术本身突破了边界、各项新闻要素不断重组。然而,无论何时,即时性都是新闻的显著特征,也是新闻价值的重要体现,“直播报道”成为当代新闻的潮流。于是,新闻媒体不断抢新、抢快,尝试运用各种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对此,中国新闻奖移动直播奖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该奖参评要求不超过180分钟。移动直播既要掌握重要信息的迅速反应、准确采集与传播,还要增加直播的互动参与度。

一方面,新的媒介技术使新闻采集更加迅速,新闻传播时效性极大提高,特别是在突发事件报道当中尤为亮眼。中国新闻奖移动直播获奖作品《超强台风“利奇马”登陆浙江温岭 浙视频记者夜闯台风眼》(2020年移动直播二等奖)展示记者深入现场,通过5G移动通信实时直播现场情况,进行现场采访、现场解读,充分满足了受众想要第一时间了解事件最新发展的需求,给人以一种真实感和现场感,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报道受限于时间的短板。

另一方面,通过人工智能媒体技术,大大延伸了空间,受众临场感十足。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一等奖作品《“天舟一号”发射任务VR全景直播》,通过全景VR直播创造了最近距离(100米)火箭发射的全程直播记录。受众不用受限于场所和地域,通过移动终端屏幕就可以获得沉浸式体验,实时通过直播观看火箭发射瞬间,以及观察火箭吊装、运转等各个环节。

(二)新技术产生新内容,促进新连接

当前,在新技术的赋能下,例如大数据分析技术等,使得信息能够智能地匹配用户的不同需求,订制新的内容;此外,新技术也促进了新的连接,比如人和人、人和物之间的连接。中国新闻奖融媒创新奖作品体现了H5、VR、AR、三维特效、数据可视化等最新技术的融合,最终呈现在新闻作品当中,达到表达上的创新,也增强了交互性。

《AI剪辑大阅兵》(2020年短视频专题报道二等奖)作品,首次将人工智能剪辑技术应用到短视频剪辑当中,全方位、多角度、高效率地展示阅兵仪式现场,通过AI引擎迅速编辑当时70余个机位所拍摄到的画面内容,而每个方队的剪辑平均耗时只用90秒,生成成品86个,其中步兵方阵15个、机械化方阵32个、花车群众巡游39个视频,无一漏剪。AI剪辑视频均即刻发布至央视网和APP,共计发布互联网新闻86篇,此次AI剪辑技术的应用,极大拓宽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报道实战中的应用范围和使用场景。

(三)“前台”“后台”界线消弭,叙事逻辑连贯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生就是一出戏,人类社会就是一个“舞台”,并提出“前台”“后台”的概念,即以固定的表演模式有规律地为观察者所定义情境的那一部分和竭力抑制、有可能被看到的有可能损害印象的那一部分,也就是“拟剧理论”。“媒介情境理论”出现了情境动态这一变量,即在“前台”和“后台”的场景当中,由于智能媒体的介入使得“前台”与“后台”界线逐渐消弭,新的媒介场景产生。

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短视频专题报道二等獎作品《VLOG:小姐姐的两会初体验》,与以往的报道方式不同,其主要以“小姐姐”为第一视角,运用生活化和细节化的视频录制方式,记录了自己参加两会的幕后工作、生活流程和对外报道的采访细节等,给予受众一种全新的感受,满足了用户对于这种严肃会议主持人“后台”工作的好奇心,同时通过这一亲民的叙事方式树立了与以往不同的形象。

(四)话语重塑,贴合受众的场景创造

学者彭兰认为:“场景分析的最终目标是要提供特定场景下的适配信息或服务……从信息推送的角度看,适配不仅意味着内容与场景的匹配,也意味着形式与特定场景下的阅读需求相适应。”智能技术的成熟,使媒体的智能化进程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场景的创造,不断贴合受众,受众进入媒体设定的故事情境中获取新闻内容,通过新鲜的新闻表现形式接受新闻舆论的引导,这在时政新闻中尤为显著。

近年来,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创意互动奖作品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637公里的守护》(2020年媒体融合创意互动奖一等奖)场景设定为一次保护长江行动“主题班会”,邀请受众进入参与,首先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其次点击可以进入一幅手绘的长江图,在长江沿江设有很多具有长江代表性的景观、动植物画面,让人迅速感受到长江的风情。全程体验还配有轻快的音频,内设儿童朗诵古诗词、长江生态环境自然原声按键,给予受众参与互动的体验感。该作品在交汇点新闻客户端首发,随后由多家央媒和头部平台转载,参与互动、转赞评10万+,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等海外网友的参加,极具创意互动性,这是传统媒体时代所不能比拟的。

二、不断向外延伸的信息系统

(一)新闻生产环节的重构

在“受众反馈”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给新闻生产环节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在传统的新闻生产中受众的反馈只能通过报道后才能完成,而当下,“受众反馈”已经变成“受众前置”,通过用户的流量数据及互动程度,进而调节新闻报道的内容、形式,更精确地了解受众,拓展新闻价值来源。

在新闻采集方面,传统媒体的采编播多为“单媒体采编”,对于报纸出版来说,组织结构往往层级明显,一条新闻从采写、编辑到见报,需要一天甚至几天的时间,传统的新闻采集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受众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

在新闻生产方面,机器人记者能够快速地从信息材料中抓取文字,并且利用大数据网络技术抓取相应图片,使新闻写作效率更高,同时减少了人工报道的差错。2019年6月16日晚,广西百色市乐业县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广西云客户端启动突发事件报道应急机制,通过一场图文、短视频结合的移动直播对灾情进行了及时、准确、完整地报道,同时第一时间记录下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从拍下生前最后一段视频、投稿,到失联以至最后确认不幸遇难的完整过程。这篇新闻便是荣获2018年融媒短视频一等奖的作品《直播丨百色大暴雨引发山洪,公路塌方车辆被冲走!通讯员黄文秀发回现场视频后却不幸遇难……》,通过“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模式大大提高了新闻生产的效率。

(二)新闻报道方式的更新

首先,“移动直播+社交互动”成为新闻报道的常态。随着技术的智能化发展,原有的媒介情境边界逐渐消弭,时间与空间被打破,用户已经能通过移动终端实时获取新闻,以及实现互动。

其次,全息全景的“身临其境”报道方式给予受众全新的体验。2018年中国新闻奖融媒界面作品《全息全景!身临其境看报告》创新了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解读方式,将“全息”理念融入新闻报道当中,也是对报道方式的更新。作品通过全体投影技术、360度全景交互和3D建模等手法将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呈现出来,用户仿佛进入真实的场景中听取党的十九大报告。

最后,报道的呈现逐渐化繁为简,让人一目了然。例如,《“數说70年”数据新闻可视化系列短视频》(2020年融合创新一等奖)作品属于数据新闻的动态可视化呈现,具体、生动地展现出数据新闻以数据为核心、以可视化为表达形式、以移动端为主要传播渠道的特征。作品中数据由单调转向丰富,数据与图像紧密结合并互为补充,不仅有助于提升信息传达的精准度,更消弭了数字在视觉上的单调乏味。

(三)新闻传播渠道的新建构

与传统媒体的采编模式不同,融媒体改变了“一采一发”的传播渠道模式,通过PC端、微信、微博、短视频客户端等多渠道播发,越来越多的媒体通过建设“中央厨房”进行统筹策划、多元发布,媒体之间相互转载播发,增强了传播效果。

2020年短视频现场新闻一等奖获奖作品《【独家V观】习近平看望“快递小哥”》 一经央视频新闻客户端推出,立即被各大网站头条进行推送,各大门户网站、新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在首页首屏等重要位置转载,使这一新闻受到媒介间广泛关注,犹如扣动扳机一样,形成“扳机效应”,成为现象级新闻“爆款”。在央视新闻公众号上的阅读量迅速超过10万+,大量网友主动转发,刷屏朋友圈,当天全网点击量突破2.9亿次。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媒体可利用的传播渠道也不再局限于线上,可供用户体验的场景更加丰富。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复兴大道70号》(2020年创意互动奖二等奖)手绘长图H5作品,《人民日报》“两微一端”首发时全网浏览量超过2.6亿次,总点赞量超过千万次,转发量近百万次,评论量达到30万条,微博话题“#复兴大道70号#”阅读量2.2亿次。

三、重建一个新的媒介生态秩序

(一)大数据与算法的结合,回归正向价值导向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升级,大数据与算法推荐成为媒体内容分发的一个热点。当前众多内容聚合平台就是通过大数据收集信息、分析用户画像,从而给用户进行个性化的内容推送,可谓充分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用户看到了自己想看的内容,但与此同时也陷入了“信息茧房”的束缚,主观的思想观念逐渐与客观的价值发生偏差。

对此,我国主流媒体应主动承担起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弘扬正能量的职责使命,这一正向价值取向在中国新闻奖的评选规则中贯穿始终,在智能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奖也不例外。《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评选办法》对评奖宗旨、评选项目及基本要求都做了详细规定。作为中国新闻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媒体融合奖作品同样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密切关注党和国家的重大事件、活动,以及社会民生发展。这次评选出的获奖作品展现了主流媒体把新技术、新理念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作品主题鲜明、有思想性、有高度,体现了主流媒体的正向价值引导。

例如,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因而该届新闻奖特别奖融合创新作品中,特别奖作品《新中国密码:15665,611612!》、一等奖作品《“数说70年”数据新闻可视化系列短视频》《2019对话1949:时代变了 初心未变》均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既回溯新中国风雨兼程、砥砺前行的伟大历程,又展望继往开来、永不止步的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二)中央与地方媒体不断补齐短板

人工智能介入新闻媒体组织中,加快了资本与技术的流动。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在移动直播、AR、VR等许多新技术上的融合,技术的创新面临着成本提高的现实。这些在“中央厨房”提高媒体传播力方面有较大进展,但媒体投入巨资组建的“中央厨房”还必须面临后期维护运行的巨大成本,特别是很多县级融媒体,如果得不到扶持,将消耗掉传统媒体本已不多的资金与资源。

另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不同区域的媒体发展水平,发达地区的媒体融合实践也相对领先,对于融媒体的建设和智能媒体的发展也存在一定领先。很多现象级的融媒体作品大多来自中央媒体,在融媒体新闻制作方面省级媒体也有待提升自身能力。一些县、市级媒体参评作品选题不可谓不精,立意不可谓不高,但还欠缺一些表现形式,使得传播效果欠佳,最后未能入围奖项。地方媒体存在的这些技术短板就像“木桶效应”中最短的一块木板。因此,必须致力于对这一短板的提升,才能使我国新闻事业整体得到提升。

可以看到,近年来中国新闻奖媒体融合的获奖作品已经逐渐由央媒扩大到各地省级媒体,据统计,从中国新闻奖设立媒体融合奖以来,2018年地市级媒体获媒体融合奖数量为23家,占比47%;2019年为24家,占比49%;2020年为28家,占比60%。各地媒体获奖数量稳步增长。可以预测,在未来,媒体融合新闻的创作主体会不断下沉,甚至下沉到更多普通用户,各地市媒体都会通过智能媒体技术的引进以及掌握,不断更新新闻报道形式,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这也是自2018年以来,在党和国家着力打造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大背景下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三)人才结构调整,重塑新闻专业主义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引发了“是否会取代人类记者”的探讨,当人工智能发展到强人工智能阶段时,其与新闻从业人员界线一定比现在更模糊。即使有部分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或许不会取代新闻从业者,新闻从业技能提升也将成为必然,新闻工作者不断学习也成为必经之路。

对此,未来的新闻行业格局中新闻从业者的角色危机不应忽视,新闻工作人员要转变传统新闻从业的旧有思维,强化互联网思维,学习和接纳智媒时代的新理念。在新闻素材获取方面,要通过新闻记者的敏锐,以及结合大数据技术进行判断和筛选,抓住选题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在新闻语言的表达上强化表现形式,吸引新媒体环境下的用户。另外,还要善于发现、开拓新闻事件的内涵、深度和广度,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更全面的視角、更真实的内容呈现在受众面前。

比如,《柳州融水突围记丨广西日报记者“失联”数十小时,在穿越40处塌方后发回灾区最新画面!》是2018年中国新闻奖设立媒体融合奖项后的融媒短视频一等奖作品,主创谌贻照是一名有着24年新闻从业经验的传统媒体记者,他坦言,为了适应媒体融合大趋势,自学了微博微信编辑、视频剪辑、H5制作、Vlog拍摄等,不断提升自己的新媒体业务水平。在获奖作品中,有两段核心的视频仅有他一个人通过一台手机在现场制作传播,实现了小制作、低成本下的大效果。

四、结语

人工智能是大数据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升级,人工智能的应用,能够承担大量的资料搜集、内容分析、编辑排版和发布等流程化的工作,并且优化新闻生产的资源配置和环节设计,带来媒介内容生产效率的快速提升。人工智能新闻生态是未来趋势,新媒体边界和影响力在不断延伸、扩大,传媒业正处于一个新的时代变革中。媒介技术的变更引发了新场景的变化,从而对媒体行为、受众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以中国新闻奖融媒体作品中人工智能等新媒介技术的使用作为切入点,归纳变化及影响,而对于今后传媒行业如何发展智能媒体技术等,对中国新闻奖有何启示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冯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鲁艳敏.融合创新 智造未来[J].传媒,2020(11):8.

[4]唐胜宏.拥抱内容科技创造思想与科技融合新优势[J].青年记者,2020(24):8-10.

[5]于璇,郭海威.智能算法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科技智囊,2020(10):34.

[6]唐宁,金莉萍.智媒时代主流媒体内容与技术镶嵌式深度融合的机制建设[J].新闻战线.2020(6):65.

[7]宫承波,田园,张文娟.从公益传播到建设性传播——《谢谢你为湖北拼单》之《小朱配琦》专场直播的突破与启示[J].理论视野.2020(5):10.

[8]周秋含.“内容+技术+运营”:5G时代媒体融合新路径[J].传媒,2020(3):19-20.

[9]李钢,刘章仪.论机器学习赋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价值和路径[J].理论视野,2020(3):49.

[10]燕玺,刘岩.中国对俄新媒体传播探索与思考——以“乐动中俄”全媒体跨国创意活动为例[J].国际传播,2020(1):38-45.

[11]赵念民.提高内容生产精度 提升融合传播能力——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实践与思考[J].新闻战线,2020(1):20.

[12]方洁,蒋政旭.国际上区块链技术在媒体场景下的应用研究[J].新闻与写作,2020(1):21.

[13]张晓锋,周海娟.2019年新闻传播学研究十大热点[J].新闻与写作,2020(1):28.

[14]高春梅.央媒智能化发展的探索与未来趋势 [J].青年记者,2019(6):55.

[15]王东波.图书馆场景服务的要素分析与内容实现[J].图书馆学究,2017(1):60-64.

(责任编辑:黄康温)

猜你喜欢

智媒时代
智媒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冷思考
智媒时代知识服务平台建设探索
智媒时代灾难新闻的生产变革
关于“智媒时代”的几点思考
试论智媒时代传媒从业者的职能转变
智媒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构建自己的生态圈
智媒时代下六堡茶文化在“双创”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后移动互联时代走向智能媒体的广播
自然灾害危机的舆论引导问题研究
智媒时代机器人新闻对新闻伦理的冲击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