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转型如何知难而进?

2021-02-11陈红

董事会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业务部门架构规划

陈红

作為IT顾问,同时在多家省市级CIO协会挂职,笔者这几年有幸走访了一百多家企业,看到不少企业已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取得骄人的成绩,数字化俨然成为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大部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还处于起步阶段,不少企业虽有尝试,但走了很多弯路。数字化转型的难点究竟在哪,怎样的对策才是务实有效的?这是困扰诸多企业家的问题。

三大难点

缺乏整体数字化架构和规划

数字化走弯路、走回头路

缺乏数字化的架构和规划,企业往往容易走弯路,甚至走回头路,不但浪费人力物力,还浪费了发展的时间窗口。有一家企业三年内两次实施CRM,都以失败而告终,缺乏数字化的架构和规划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

数据口径不一,数据无法分析

缺乏数字化的架构和规划,系统建设分散且无序,没集成打通,往往容易形成信息孤岛,主数据不统一,比如系统间客户的编码不一致、人员不一致、订单不一致等,因此很难综合各个系统的数据做分析。有一家医药企业在月度经营管理会上,销售部、市场统计部、财务部的销售数据都不一样,CEO不知道该采用哪个数据,这就是最典型的缺乏架构和规划的后果。

缺乏平台架构

缺乏数字化的架构和规划,一般都会缺乏平台架构的规划,平台架构包括移动端平台、工作流平台、自开发平台(PC端+移动端)、报表平台、权限管理平台、接口平台等,缺乏平台架构不但影响IT的效率,同时影响用户的体验。

对业务变化响应慢,无法赋能业务

缺乏数字化的架构和规划,IT的状态一般都是被动式的,被动地响应业务部门的需求,甚至被动地“救火”,由于系统无序不集成,又缺乏合理的架构,因此对业务的变更或优化需求,无法快速完成,对新业务、新业态的相应就更慢,因此也很难赋能业务。

缺乏正确的理念和方法

希望一步到位

业务部门或老板外出参观的机会多了,自媒体中好的文章也不少,看到好的应用,好的系统,自己也想要,无可厚非,但实现路径一定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一般来说,没有系统或系统应用不好的情况下,管理水平不高(说不定水平还很低),如果一步到位提供了系统,业务部门也一步到位使用好,就说明管理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明显违背了常理,通过一个系统的实施,短期内让管理跳跃式上升一般不可能。因此要学会先做减法后做加法,系统领先管理半步较有可操作性。

不重视流程优化

如果把线下流程原封不动搬到线上,那就失去数字化的意义。流程优化或再造是数字化的关键目标之一,流程再造的总体方向是流程简化。在系统上线后,还要持续流程的优化简化,数字化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忽视新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外部的调研和学习,如行业内或相近行业内数字化现状的调研,跨行业的学习,新技术、新应用的学习,对企业来说,要善于选用新的、稳定的、合适的技术,如云、敏捷开发平台、RPA、SAAS、PAAS的应用等,学会站在巨人的肩旁上前进。

轻视体验

无论是信息化还是数字化都有两个要点:一是流程固化;二是体验。必须重视用户的体验,很多IT人不重视用户体验,把功能开发出来就算完成任务,这是典型的缺乏用户思维的表现。好的体验要求系统好用、操作简单、界面美观友好,只有这样才能使用户减少抵触情绪,提升操作效率,降低实施推广风险。

轻视安全

系统安全好比大厦的消防系统,要么不出问题,一旦出问题都是大问题,甚至是难以承受之重。但大部分企业不重视系统安全,例如这一两年就有不少企业中勒索病毒,一旦中此病毒,数据库就不能访问,系统就瘫痪,要么付比特币解码,要么请高手解码(这点很难),要么就放弃,用上一次的备份恢复系统,如此就损失一天或半天的业务数据(取决于数据备份是一天一次还是半天一次),对很多企业来说无法忍受。

缺乏高效的团队支持

IT组织架构不对

一些企业的IT组织架构跟软件公司一样,分产品部、开发部、测试部,对大型企业来说无可厚非,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实在没有必要,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IT的负责人来自乙方,缺乏甲方思维。有一家千人规模的企业,IT部门有一半是产品经理,确实超配了。

缺乏业务部门的深度参与

很多企业实施IT项目,过程中业务部门很少参与,那最终的系统一定很难满足业务的需求。好比装修房子,不能告诉设计师想要新中式的装修,然后撒手不管,几个月后来验收,这种装修一定难以满意。

重技术,轻业务

在甲方,IT部门要有甲方思维,否则很难服务好业务部门,“重技术,轻业务”是乙方思维,必须树立“精通业务比技术重要”的理念,才能更好地支撑业务、赋能业务甚至引领业务。

过分依赖供应商

对企业来说,核心系统必须有完全的自我掌控能力,过分依赖供应商问题很多:

?供应商的顾问有档期安排,不一定能及时响应;

?系统的责任在我们自己,不是供应商的顾问,责任心不强的顾问不一定能急人所急;

?供应商顾问同时面对多个客户,我们的优先级在他那里不一定最高;

?我们自己对需求的理解最透,而不是供应商顾问,如果顾问变动,结果更糟。

四大对策

针对以上数字化的三大难点,总结四大对策如下:

正确认识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

对数字化转型,企业不能犹豫,要考虑如何做?而不是考虑要不要转型。

数字化已经强势进入我们的生活,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超市的自助收银、饭店的二维码点餐结算、网约打车代驾、酒店的机器人送物服务、高铁的自助购票改签、机场的自助值机、电子发票、电子证照、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网购、外卖等。而数字化往往又超乎我们的想象,实际运用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这次新冠疫情中,健康码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疫情防控取得成功的利器。

数字化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中,把数字化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数字化将是“十四五”时期国家和地方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工作抓手。规划第一次将数字化作为专篇进行重点部署;第一次明确数字经济体系内容;第一次将场景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抓手;第一次明确强调数据要素的重要作用。规划同时指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将从2020年的7.5%,提升到2025年的10%。

国家尚且如此,何况企业,因此企业必须主动拥抱数字化。目前数字化的条件已经成熟,有两个很好的基础:人们在体验数字化的同时,数字化的理念、数字化的认可度、数字化的参与意愿得到大幅提升;數字化的技术发展已经成熟,如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移动支付、5G等。

数字化转型的四个场景

一是核心业务在线闭环,即核心业务的关键节点数字化,在线化,同时集成打通,不是信息孤岛。这样一来就能够:

通过系统实时了解经营全貌;

所有部门、人员真正高效协同工作,流程透明,标准透明,职责透明,信息透明;

做到全链路的质量管理,从设计、采购、生产、交付、直到售后;

更好地服务客户,与客户之间实现信息透明,做到需求透明、设计透明、生产透明和服务透明,这样才能真正践行商业的本质是服务;

所有经营数据可综合分析,在统一平台,且数据口径一致。

二是人工替代。对任何企业来说,少人化是刚需,因为人难招、人难管、人难留,同时人力成本逐年上升。人工替代的例子很多,数据自动采集代替人工录入、车间自动化智能化代替人工、自动质检、自动搬运、智能立体仓储、RPA等。

三是经验数字化。企业中往往有些岗位严重依赖员工的经验,比如销售、设计、车间某工位操作等。

?建立营销标准化系统,把营销行为拆分成一个个系统任务,同时为每个任务配置标准的处理方式,如标准步骤、标准语术等,再加上在线智能辅助功能,如产品、客户基本信息、客户历史交易、智能推荐套餐等,可以大大缩短新员工的成长周期,减少岗位对经验的依赖;

?建立智能(辅助)设计系统,可以减轻设计工作量,降低设计的门槛,从而减少对经验的依赖;

?车间产线增加工装夹具或工位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可以做到防呆简化操作,从而减少对工人经验的依赖,降低新员工培训的要求。

四是赋能业务。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提升管理效率(营销效率、降本效率、人员效率、设备效率、仓储效率、物流效率、交付效率、资金效率等),快速满足变化多端的市场的需求。比如通过数字化实现家居大规模定制,颠覆了整个家具行业,原有的成品家具企业,或转型,或倒闭、少数转移到线上。再比如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增进实体门店的精准流量,同时能促进线上会员的经营管理;目前流行的网上直播,能让名不经传小山区的土特产瞬间传播至海内外。

统一思想、统一理念、统一方法

数字化是一把手工程

数字化的进程中,每个员工的认知和态度不一,有拥抱者,有观望者,也有抵制者,因为数字化会影响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需要老板出面,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特别是中高层,这件事非一把手出面不可。

某医疗器械行业的公司,把数字化列入公司发展的一级战略;CEO亲自出面聘请了外部IT顾问;在管理经营大会上,CEO旗帜鲜明地宣布公司立即大力推进数字化,要求所有部门共同努力;相关部门的绩效考核中加入数字化成分;数字化可以不受当年预算的限制。CEO的一系列措施,表明其数字化态度之坚决,在数字化的问题上大有“不换脑袋,换屁股”的态势,对那些观望者和抵制者以最大的震慑,无疑对统一全员思想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正确理念和方法的导入

数字化走弯路,甚至回头路,核心原因就是理念或方法不对,因此必须导入正确的理念和方法,比如:

系统领先管理半步,先做减法后做加法,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重视用户的体验;

建立关键用户机制;

系统集成打通,不能是信息孤岛;

主数据治理(客户、供应商、人员组织、科目、物料等);

建立平台(移动端、工作流、自开发、报表等);

多学习,少踩坑;

ERP应该轻量化,少客户化开发;

重视新技术的应用;

规范化管理、项目管理;

重视安全;

……

正确理念和方法的导入也是提升“数商”的必由之路,职场中以前讲“智商”,后来讲“情商”,现在要讲“数商”,整体“数商”提升了,数字化的进程中就不会有常识性误解,就容易达成一致,过程就会更为顺畅。

走出去

走出去参观学习也是数字化进程中的重要步骤,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带领团队一起参观学习,学习别人的长处,吸取别人的经验,少踩坑。

参观行业内的头部企业,一般来说,头部企业的数字化也是行业中的标杆;

相近行业或跨行业的参观学习;

参加会议,了解最新的技术和最新的应用;

参加培训。

请进来

必要的时候也要请一些外部专家来公司,做一些培训、交流或咨询,对统一思想、统一理念和统一方法大有益处,可以少走弯路,站在巨人的肩旁上前进。

建立数字化的架构和规划

数字化必须建立架构和规划,只有基于好的的架构和规划,才能建立一个高效的数字化平台,更好地支撑业务、赋能业务、直至引领业务,适应当下的VUCA时代。建立架构和规划的步骤如下:

了解企业的业务战略

数字化的架构和规划实际就是数字化的战略,而数字化的战略必须基于业务的战略,必须支撑和赋能核心业务。

了解行业或相近行业的实际状况

尤其是行业内头部企业的标杆作用,是制定架构和规划的重要参照,也是系统选型的重要参考。

了解现有业务及痛点,了解现有IT的状况及痛点

数字化必须切合业务,同时能解决业务的痛点,这就好比给人挠痒痒,要挠痒的地方,不痒的地方别乱挠。

设计三年/五年IT应用架构和规划,划清各应用之间的界限

基于业务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基于IT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架构和规划。战略应该有一定的前瞻性,一般只能是三到五年,原因是IT技术发展较快。此外,规划中各应用之间的界限必须明确清晰。

设计IT基础架构和规划

IT基础架构包括机房、网络、服务器、存储等,在没有特殊需求的情况下,一般建议直接上云,不需要自建机房,云端的安全性、稳定性、灵活性一定更优。

设计IT组织人员的构架和规划

一般来说,甲方的IT部门设置不能像乙方那样,不需要产品、开发、测试分得那么清,建议所有开发工程师都是项目经理,充分发挥关键用户的作用,从需求调研、蓝图设计、开发、主数据准备(关键用户负责)、测试(联合关键用户)、上线、到运维,一条龙服务到底。

打造高效的IT团队

企业中IT团队不仅仅是IT部门,还应该包含业务部门的关键用户,只有打造一支高效的团队,才能高效地战略落地。

建立关键用户机制

关键用户来自相关业务部门,精通业务,且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一般是部门的主管/经理,或部门的资深员工,其职责为:

参与供应商选择;

协调部门内中高管,负责部门内配合IT项目的需求收集和资源调配;

代表部门参与需求调研,并签字确认;

代表部门参与蓝图讨论,并签字确认;

负责主数据收集整理,并导入系统,并签字确认;

负责系统测试,并签字确认;

负责编写操作手册及本部门内用户培训;

负责部门内系统答疑,或协调IT部门联合解决;

参与系统的验收,并签字确认;

负责提交部门内后续的系统变更或优化的需求。

业务导向,增强服务意识

强调“业务重于技术”的理念,让所有的IT工程师走出IT部门,而不是封闭在部门内,主动地接触业务部门,融入业务部门,自觉地学习业务,精通业务,这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业务,满足业务的需求。

提升全体内部服务意识,重视业务的需求,及时响应,当然,对伪需求也要做好解释,让业务部门理解。

系统实施的终点不是系统上线,而是要用好系统,很多IT觉得系统上线后就完成任务了,这种想法完全错误,必须改正,这也是为什么IT开发了很多系统,但业务部门没有好好使用的主要原因。在系统设计初期必须以用好为目的,而不是仅仅是上线为目的。

重视体验,所有系统的设计,必须重视用户的操作体验,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用户的操作越少越好,所需培训越简单越好,同时要做好防呆设计,防止误操作;智能提醒,提醒任务及时完成等功能。

打造学习型团队,梯队建设,规范管理

学习业务、学习专业、学习管理。内部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培训,请业务讲、请顾问讲、请领导讲或者请IT同事内部讲。外出参加会议、参观样板企业。线上学习,书本学习等。

重视梯队建设,随着业务的發展,IT队伍也需要壮大,IT的晋升以内部提拔为主。此外,IT的人才流动很正常,甚至IT转业务也较常见,因此为了保证不影响工作,梯队建设很重要。

规范内部管理,职责明确,绩效透明。IT内部管理规范/流程有:系统申请/变更流程、系统选型流程、需求调研规范、蓝图规范、代码编写规范、系统测试规范、系统验收流程、机房管理规范、信息/网络安全规范、员工电脑管理规范(含自采)等。

数字化虽有难点,但也有对策,只要理念和方法得当,任何时候起步都不算晚,后发也有后发优势,一是可以少踩坑,二是可以多用新技术新应用,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说不定还可以弯道超车。在数字化的大潮下,所有企业都应该顺势而为,否则打败你的,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企业自身。

猜你喜欢

业务部门架构规划
基于云控平台雾计算架构的网联汽车路径控制
Chin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olution
电力企业构建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的研究
在当前形势下“业财融合”的发展
供电企业纪检监察与业务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建设研究
财务人员深入业务部门的重要性和策略分析
VIE:从何而来,去向何方
企业架构的最佳实践
三层架构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